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靖难攻略北城二千 > 第33章 金陵街坊
  “窸窸窣窣……”

  入夜,当暮鼓声彻底停下,整个南京城内还能在街道上走动的,便只有五城兵马司的兵卒,以及上十二卫的兵卒了。

  在兵卒们都结队而行的时候,孤身一人的朱高煦很是突兀。

  也因此,路上不少兵卒即便见他身着羽林左卫甲胄,却还是上前盘问了一番。

  一些官职低的兵卒见到百户铜牌后连忙告罪,官职高的则是询问他为什么还在街上游荡。

  不过当他们知道朱高煦的身份后,他们便纷纷告罪,双手将铜牌递回,满脸紧张,生怕朱高煦斥责他们。

  这些举动,让朱高煦进一步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了解。

  在这大明朝,他未来郡王的身份就是高人一等,是阶级金字塔的顶端。

  理论上来说,只要他不造反,便是皇帝也没有办法杀他。

  不过,这套理论只适用于制定他的朱元璋,一旦朱元璋驾崩,朱允炆上位,历史依然会重演。

  “吱……”

  走回住所,朱高煦在开门后摘下头盔,转身将门合上。

  望着黑灯瞎火的院子,朱高煦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借助月色回到了书房,用火折子点燃蜡烛后,才开始将甲胄脱下。

  他没有偷懒躺下,因为这一天的负重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累。

  他将甲胄放在桌案上,打来一盆清水,备了两条粗抹布,一条放入水盆里浸透后拧干,将甲胄的甲片进行擦拭。

  等擦拭结束,甲胄变干后,他才用另一条抹布上了一点油,在甲片之上做好了保养。

  这一切做完,他才将甲胄放到了甲胄架上。

  由于在颖国公府的时候吃了饭,所以他倒是不饿,举着台灯便来到了院子。

  厨房内有都督府备好的柴火,他熟练烧火烧水,如此忙碌两刻钟后才在院子里洗上了热水澡,而后才在疲惫中缓缓睡去。

  待他第二日醒来,天还有些雾蒙蒙的。

  “晨钟应该还没响,躺一会再出门吃个早饭吧。”

  躺在朦胧的屋里,这一刻朱高煦倒是有一种回了老家的感觉。

  似乎也只有这种时候,他才能放心的躺平。

  只是这样的躺平没有持续太久,当晨钟被敲响,他也不紧不慢的起身开始洗漱。

  过了半个时辰,他总算收拾好了一切,从屋里的钱箱取出半吊钱后,他便出门来到了西长安街上。

  眼下是卯时,许多百姓还未起床,已经起床并上班的只有大明朝的官员。

  所以在他走到街上后,过往的都是乘坐驴车,亦或者步行上班的大明官员。

  朱高煦穿着一身短褐,看上去像个平头百姓。

  如果不是他的个子高,并且肤色也比较白,恐怕来往官员都会以为他是不知尊卑的升斗小民。

  朱高煦倒是可以无视他们的目光,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身份。

  在官员来往的街道上,这厮优哉游哉的顺着西长安街往西边走。

  南京内城里越往西走就越繁华,越过大中桥后,朱高煦往中正街的方向走去。

  来到这边后,街道上的平头百姓便多了起来。

  中正街左右约十丈宽,临街商铺多为一脊两垂的临街单坡瓦房,少数是一脊四垂的结构。

  这些商铺外砖里坯,有的青石墙基,内置隐柱,也有的抱柱出厦,木柱石础,廊檐滴水。

  可不管如何,它们房顶的构架均为木梁,檩与椽子多用江南杂木。

  铺内地面基本都是一块块青石板,和街道上的青砖路交相辉映,没有半点突兀。

  在街上,许多百姓才起床开门,而他们所使用的门,均为前世朱高煦小时候所看过的板搭门。

  所谓板搭门,便是在店铺前脸的楣框与门栏凿出外框,以卯榫固定,而后用条形木板,一块块放入外框,互相搭攀,挟制而成,所以故称板搭门。

  这些板搭门的楣框上方还有雕刻图案的楣板,亦或者悬挂的牌匾。

  不过大部分商铺都还是选择用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门头弄上一根可以收缩的木杆,在木杆上挂上写好店名的白布。

  朱高煦闲逛时可以清楚看到,沿街几乎所有商铺的门前都有台阶,最简单的,也有一层台阶,既方便顾客进出,也预防雨水倒流。

  这些商铺台阶普遍采用规格适度的青石条,层阶以单数比较常见,多为一至三层,极个别是五层台阶。ωWW.chuanyue1.coΜ

  而且商铺青砖的左侧还被开了一个口子,从内往外延伸出一节竹子,估计是院内雨水的外排泄口。Μ.chuanyue1.℃ōM

  这些泄口很讲究,南京城的下水道都在店铺右侧,因此左侧的水出来后,回绕着台阶转一圈流走,虽然不知道寓意是什么,但朱高煦却看得很是认真。

  他挑了一个坊市走了进去,里坊的建筑多与临街商铺连为一体,临街商铺是前门,那里坊商铺就是后门。

  因此相对来说,里坊商铺的装修和构造要简单一些。

  比如,里坊的屋顶采用平顶,梁檩椽搭建好后,上一层苇帛,覆盖灰渣,工人捶打结实后,便会在周边垒好凸沿,开排水口,安装滴水。

  这些房屋的瓦口通常朝向自己院内,朱高煦询问了一家起得早的首饰店家,他们说这意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听着这话,朱高煦笑了笑,没多说什么,只是走出里坊,继续在中正街闲逛。

  兴许是时间已经不早了,所以在他从里坊走出来后,街道上的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开张营业。

  毕竟是农耕社会,因此南京城的临街商铺多以服务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为重点。

  中正街两侧店铺,朱高煦一路走来,看到的店铺数不胜数,但行当基本以布庄,弹花房,米店,药房,小旅馆,杂货铺,典当行。

  当然,除了这些,开门最多的还是小吃店。

  洪武年间内城管理严格,像外城那样随意摆放的小吃摊是很少见的,城内多以店铺为主。

  朱高煦走进了一家“刘记铺子”,里面贩卖的主要是面食和馄饨、小笼包、蒸饺等食品。

  朱高煦点了一碗棋子肉臊面,再点了两笼蒸饺、小笼包,然后就坐在店内的椅子上,静静打量起了人流量逐渐变多的中正街。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靖难攻略北城二千更新,第33章 金陵街坊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