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清晨,浦阳江边,火药作坊。

  正是辰时,作坊东侧,一座二三十米高的山包右侧,一大片荒草地周围,周围衙役军士戒备,严阵以待。警戒圈中间,桌椅茶水点心,一应俱全,还有奴仆正在蜂窝煤炉上煎茶,忙的不亦乐乎。

  不过这个时候,一派朱紫官员,目光正看着山包上,指指点点,心思并不在这里。

  “殿下,你的火药真炼好了?”

  官员之中,执政大臣、工部尚书胡榘,狐疑地问着一旁的赵竑。

  他是工部尚书,军器司隶属于工部,他自然要弄个明明白白。

  “胡相公,过了一会,你就知道了!”

  赵竑哈哈笑了起来。

  作为名义上的下属,他并不在乎胡榘这个老狐狸。八面玲珑,欺上瞒下,只不过出现在了正确的时间点上。

  至于火药,他有绝对的信心。经过田义这么长时间的琢磨和努力,也应该可以面世了。

  而火药做出来了,他此阶段的差遣也算完成,他也要向朝廷展示一下,检验一下劳动成果,也好论功行赏。

  至于下一步,当然是铸造火器了。

  “我是人间惆怅客,问君何事泪纵横。济国公,你的诗词大作,可是让老夫大开眼界啊!”

  魏了翁话题一转,转到了诗词上。

  最近以来,赵竑的诗词在小报上屡见不鲜。想来,正如小报上所说,赵竑要著书立万了。

  “惭愧惭愧!不足之处,还望魏公多多指教!”

  赵竑赶紧谦逊。至于诗词选集,已经拿到了陈氏书铺去印刷。根本不需要什么润色,只需要对诗词本身做出详解,以供读者参考而已。

  就比如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把“今朝”解释为大宋的年轻一代。但在很多人看来,他指的就是他自己。

  这个时代,确实需要一位“风流人物”,带大宋走出泥潭。

  “殿下,你就不用客套了。你的书如果印出来,老夫一定多买一些,好好研读!”

  执政大臣、兵部尚书宣缯,一本正经说了出来。

  他看着赵竑,思索着问道:

  “殿下,《鞑靼策》一书,惊世骇俗,老夫看了一些篇章,心惊肉跳,难以入睡。殿下,这是一个人写的吗?”

  “宣相公,其实……”

  赵竑正要回答,山坡上响起田义的大喊声。

  “殿下,火药已经埋好了!”

  “准备好了就点火!”

  赵竑大声喊道,指挥着旁边的众人。

  “各位,都向后退30步,退到墙一侧,免得伤人!”

  赵竑和众人退到了药坊的墙一侧,算是面前有个屏障。赵竑。向山包上看去,只见田义点燃了导火索,向着山下另外一侧跑去。

  “通通通!”

  脚下一阵地动山摇,惊雷般的巨响声在浦阳江畔响起,烟雾腾腾,土石直飞云霄,整个山顶被掀开,20多米高的山丘,几乎被炸成了平地。

  宣缯等人面色如土,半晌才反应过来,惴惴不安,闪身出来。

  “宣相公,这火药……好大的威力啊!”

  胡榘面色发白,刚才的山包荡然无存,几乎只剩下了一座四五米面积严重缩水的小土丘。

  “这要是埋在城墙下,估计整座城墙都炸塌了!”

  宣缯点点头,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要是有这么厉害的火药,自保足矣。

  “这真是国之重器!济国公,真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魏了翁摇头,眼里都是惊叹之色。

  他正要向赵竑道喜,后者却忽然变色,嘴里说出一句。

  “我去!”

  “什么?”

  魏了翁还没有明白过来,赵竑已经跑步向东而去,随即许多人一起跟着赵竑,向着东边跑去。www.chuanyue1.com

  “怎么了?快去看看!”

  宣缯也是一头雾水,心里浮起不妙的感觉。

  难道说,是出了什么事故?

  没过多久,军士匆匆跑了回来,满头大汗。

  “几位相公,火药太猛,把几个东边山下的工匠埋在里面,连那个田提辖,也给炸伤,一干人等正在抢救!济国公转告各位相公,让你们先回临安城,他随后向朝廷禀报此事!”

  宣缯等人都是吃惊,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等了一会,军士前来禀报,说是死了两个工匠,田义昏迷,被赵竑送到会稽县就医去了。

  “火药是真厉害,可惜炸死了人。还有那个田义,他不会有事吧?他有没有留下火炮配方啊?”

  胡榘连连摇头叹息。

  “胡相公,现在人都不知怎么样,就不要说这些事情了!”

  魏了翁对军士叮嘱着道:

  “你,赶紧去会稽县打听,有什么事请,速速来报!”

  军士离去,魏了翁暗暗发愁。

  本来是立功的机会,结果死了人。不用说,赵竑恐怕又要被口诛笔伐了。

  “宣相公,我说错了吗?朝廷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难道要一无所获吗?”

  胡榘不悦地嘟囔了一句。

  “胡相公稍安勿躁,即便是田义有什么事情,想来也无关要紧。火药是济国公搞出来的,不是田义一人。胡相公大可放心。各位相公先回临安城,这里的事,下官自会禀报。”ωWW.chuanyue1.coΜ

  绍兴府知府汪纲,轻声说了出来。

  不干事,永远不犯错,干事的人反而出事。如果是这样,以后还有人做事吗?

  “各位,咱们还是回临安城,看看怎么向上官交待吧。”

  宣缯面色恢复了平静,转身离开。

  出了人命这么大的事情,赵竑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会稽县的医馆之中,看着躺在床上,裹得跟粽子似的田义,赵竑惊出一身冷汗。

  “郎中,他怎么样?”

  人家可就这么一个独子,还没有成婚,连个后代都没有,要真出了事,他真不知道怎么向田父田母交代。

  这一次乐极生悲,他真的吓的裤裆开裂,农家肥飙射。

  “你小子,还没娶媳妇,没尝过天伦之乐,可不能英年早逝啊!”

  徐良擦了把汗,长出了一口气。

  “殿下,田提辖没什么大碍,只是是皮外伤。就是头上遭了一下,估计要养上个把月。”

  郎中的话,让赵竑和徐良都是送了口气。

  “殿下,是我不好,给你惹麻烦了!”

  死了两个工匠,田义也是心里发虚。

  “说什么屁话!这是意外!人没事就好,好好养伤!”

  赵竑安慰起了田义。

  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想办法解决就好。

  “死人倒没多大事。要是闹到了朝堂上,恐怕要被有心之人借题发挥。”

  徐良的眉头,不知不觉紧皱了起来。

  当时他也在东山脚下,本来想一睹盛况,差点被活埋,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不用担心。这都是小事,我自己能处理。”

  赵竑拍了拍徐良的肩膀,宽慰好友。

  “殿下,这是火药的配方。试了几百次,最近几次的威力最大!”

  田义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小册子,递给了赵竑,还不忘鬼鬼祟祟禀报。

  “殿下放心,包括那两个死了的工匠,没有其他人知道火药的配方和配料。”

  “有心了!”

  赵竑打开小册子,上面写着每一次的测试情况,竟然达数十页之多。

  看来研制火药,田义付出了不少心血,做事也是严谨。

  “好了!好好养伤!吃一堑,长一智。后面的事情,就交给我了!”

  赵竑叮嘱着田义,出了房屋。

  “殿下,炸死了两个人,这事可不好办啊!”

  李唐黑着脸说道。

  “不好办也得办,现在就去两个工匠的家里,看怎么样给家人补偿吧!”

  赵竑微微思考了一下,吩咐道:

  “去,把郑员外叫上,大家一起去!”

  郑豪是地头蛇,叫他一起去,肯定能更好安慰两个死者家属。

  “殿下,你可得给我家老王做主啊!”

  进了其中一户死难工匠的家里,妻子哭哭啼啼,满脸的泪水。

  “嫂子,这都是意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先上去给老王哥上炷香。”

  赵竑宽慰着妇人,上去上香,恭恭敬敬鞠了三躬。

  “殿下,这可使不得啊!”

  皇子给平民百姓行礼,家属都是慌了手脚。

  “嫂子,老王出事,谁也不想。你有两个儿子,要是不嫌弃,选一个当我的护卫,去我府上做事。你放心,我亏待不了他。”

  赵竑摆摆手,郑豪赶紧拿了一袋钱上来。

  “王嫂,这500贯钱是殿下自己的心意,算是老王的抚恤。你就收下吧!”

  “多谢殿下!”

  “殿下,你真是活菩萨啊!”

  家属跪了一地,向赵竑谢恩。

  这位年轻的殿下,除了慷慨大方,关键是没有架子,接地气,让人心热。

  要是换做官府的那些人,钱给的少不说,还凶神恶煞,搞得好像他们家里死了人一样。

  另外一户人家是郑胖子的本家,只有母子二人,赵竑一视同仁,同样是500贯的抚恤,和死者家属谈的倒是十分和谐,又有郑豪这个本家出面,没有什么磕磕绊绊。

  “殿下,你可真是位仁义君子。将来你当了皇帝,天下的百姓可就有福了!”

  一行人出来,郑胖子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百姓淳朴,不和我计较。他们才是真君子!”

  赵竑微微一笑,拱手行礼。

  “郑员外,今天的事,多谢你了。”

  这个大胖子,今天可是帮了大忙。

  “殿下不用客气。有朝一日小人有事相求,还请殿下相助。”

  郑员外嘿嘿一笑,满脸肥肉乱颤。

  “郑员外放心,只要不是欺男霸女、作奸犯科,在下一定尽力而为。”

  赵竑轻轻点了点头,一本正经。

  “那能干那些腌臜事情!小人多谢殿下了!”

  郑豪眉飞色舞,赶紧致谢。

  能和这位皇子搭上关系,那才是最大的收获。

  这年头,没有当官的做后盾,什么事也干不成。

  “郑员外,有些事需要你帮忙。”

  赵竑把炸裂的弹片拿了出来,递给了郑豪。

  “郑员外,你帮我再铸一些弹壳出来,尽可能的比这个再薄一些,中间再刻上凹槽。”

  前面的弹壳不知道是不是太厚,加大了火药量,也只是炸成了两三片。火药基本定型,估计就是弹壳的厚度问题了。

  “殿下放心,小人下去就做!”

  郑豪满脸笑容,点头称是。

  “郑员外,多谢了!还有火枪的事情,你先慢慢试着,不着急!”

  手榴弹,火枪、火炮,缺一不可。

  “殿下放心,殿下慢走,小人告辞!”

  郑员外和赵竑告辞,转身离开。

  “殿下,幸亏当初听你的,没有在临安城试制火药,那要是燃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想起了爆炸的事情,李唐还是心有余悸。

  幸亏赵竑在会稽山试制火药,要是在临安城,一旦爆炸,有可能引起火灾,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赵竑点了点头。事故倒好解决,可由此带来的舆论压力,肯定是乌云盖顶。

  “殿下,那火药还真会爆炸啊?还能炸死人?”

  许胜懵懵懂懂地问道。

  只听过火药燃烧,没见过火药爆炸,威力还这么吓人。

  “当然会!”

  赵竑瞪了一眼许胜,没好气地说道。

  死了两个人,伤了一个,后面不知还有多少风波。

  “殿下,火药威力这么大,朝廷大臣来看。我看用不了几天,这里就要被官府收回了。”

  徐良沉吟着说了出来。

  “火药国之重器,本来就是归朝廷所有,没什么奇怪的。火药的研制,跟冶铁一样,千万不可传出去,否则你我就是大宋的千古罪人!”

  赵竑脸色凝重,郑重叮嘱起了李唐几人。

  其实冶铁技术只是表皮,火药配方和火炮操练才是根本。

  “殿下放心,没有殿下的允许,这里的事外人绝不会知道!”

  李唐几人都是肃然,一起郑重发誓。

  “殿下,虽然你冶出了好铁,但很有可能是白忙活一场。而且……”

  徐良看了看赵竑,仔细叮嘱道:

  “殿下,研制火药死了人,朝堂上必然有人要弹劾于你,你可要忍气吞声,千万不要冲动。”

  “放心吧,我已经不是小孩子呢。”

  赵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可以预见的是,朝堂上,肯定会有一群搅屎棍在等待着给他扣屎盆子。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朝堂上的这些伎俩,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果然,回到临安城,朝堂上针对火药死人事件,针对赵竑本人,一番口诛笔伐。

  一番唇枪舌剑之下,朝廷对赵竑和田义做出处罚,赵竑罚俸半年,田义被一撸到底,贬为了平民,暂不录用。

  处罚的结果,自然是双方都不满意,因为对皇子赵竑的处罚不痛不痒,但大宋官家乾坤独断,众臣都无可奈何。

  说来也是,总不能把赵竑的皇子之位,也给废了吧。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南宋当皇帝浮沉的命运更新,第61章 意外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