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月瑶拿出一个巧克力放进嘴里尝了尝。
“还真是巧克力味道。”
“不错,不错!”
萧月瑶觉得巧克力就是这个味道,吃进嘴里也很是丝滑。
萧月瑶甚至想着,要不让雕送一些巧克力给若云和冷寒尝一尝。
带多了东西,雕肯定带不动,太沉了。
但带一点让他们尝一尝还是可以的。
待苏冷苏阳看完信后,本来都想写回信给他们若云姐。
但他们想到了巧克力,还是想着来吃巧克力。
萧月瑶看他们过来了,从盒子里拿了两块巧克力递给他们道:“你们尝一尝巧克力味道如何,好不好吃,给提点建议。”
萧月瑶要是做了新鲜的美食,给苏凌苏阳尝的时候,也会习惯让他们提供宝贵的建议。
哪怕一点建议也能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
两个人拿过巧克力,拿掉外面的包装纸,看着里面小巧精致的黑色巧克力,放进嘴里尝了一下。
“哇,这就是巧克力的味道。”
“好吃,娘,巧克力好吃。”
饶是苏凌苏阳吃过很多美味吃过很多零食,也被巧克力的味道给惊艳住了。
他们觉得巧克力好好吃。
看着他们喜欢吃,萧月瑶也很高兴。
“娘,这个巧克力跟我们以前吃过的食物不一样。”
“嗯嗯,好吃。”
“娘,我们可以带给时典和郑晨还有温哥哥吗?”
萧月瑶笑着道:“当然可以,娘做了很多,你们想带给好朋友尝一尝,娘都理解。”
“娘也支持你们交朋友,而且关时典和郑晨都很不错。”
“更别说你温哥哥了,他跟咱们家关系自不用说。”
虽然有时候萧月瑶也会邀请他们来家里,但他们都觉得不太好意思,偶尔会来一趟,大多时候还是在书院待着。
萧月瑶知道苏凌苏阳的舍友就是关时典和郑晨。
这两个人性子都很不错,品行也很好,跟苏凌苏阳关系也都很好。
当初给苏凌苏阳选择室友的时候,苏雪衣也是通过多方调查才安排了这两个人做苏凌苏阳的舍友。
在书院这段时间,他们相处的都很好,萧月瑶也就放心了。
“对了,你们把信给你们爹送过去看了吗?”
“嗯嗯,送过去了,爹在看报纸。”
萧月瑶笑了笑。
现在河州的报纸很受欢迎,读书人以及识字的人都喜欢看看报纸。
有时候报纸上的重要信息以及广告都会用拼音版。
现在有一些好学的人也学会了拼音,哪怕不识字,也知道上面一些文章写的什么意思。
看拼音就能看懂。
如今拼音大概也普及出去了。
还有阿拉伯数字,她发现很多人记账都开始学会用阿拉伯数字了。
“娘,巧克力这么好吃,你是不是也要开店卖巧克力啊?”
苏凌苏阳也知道他们娘喜欢开店做生意。
萧月瑶从来不觉得两个儿子小就什么事不跟他们说。
她有时候会用平和的语调跟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解释经商的一些事。
这样能让他们从小懂得更多的道理。
萧月瑶道:“娘打算开个巧克力作坊,专门制作巧克力。”
“巧克力打算走高端路线,东西精致一些,价格也会昂贵一些,所以需要更好的包装包着。”
“这样巧克力也可以作为伴手礼。”
“你们看,这种盒子抱着巧克力,放在上面一个个的,是不是就挺好看,看着也贵一些。”
苏凌和苏阳点头,确实如此。
他们一想到巧克力很贵,都有点不好意思多吃了。
“娘,我们帮你做巧克力,帮你做事。”
他们觉得这样拿巧克力去送给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就想着多动手帮忙,这样拿巧克力的时候也会心安理得一些。
看着他们的样子,萧月瑶都觉得好笑。
……
此时文德书院内
关时典的爹娘抽空来书院看关时典,更是给他带了很多东西。
他们每次来书院的时候,看到书院的样子,都觉得震撼无比。
这书院跟他们印象中的书院完全不一样。
关时典给他们做了登记后待着他们进了宿舍。
“爹娘,你们不是很忙吗,怎么这次过来了?”
关父关母看着儿子成熟稳重的样子,都很欣慰
两个人哪想到儿子来了书院变化这么大,而且都是好的变化,变得爱学习了,也懂事了会体贴人了。
他们认为当时想尽办法让关时典读书让他来书院是最明智的。
“爹娘想着过来看看你,给你带了一些吃的,正好你也给你舍友拿着一起吃。”
关时典在信里也都跟他爹娘说了舍友很好。
当然他家隔着也不远,只不过爹娘平日做生意,走南闯北的,有时候不在家。
所以他大多时间都在学院。
当然很多人都在学院,学院里有吃的有图书馆还有练武场,周末在书院里也很有意思。
当然过年的时候,关时典回家,也把书院的事情跟爹娘说了一下。
他爹娘都很欣慰。
一听这个,关时典高兴了。
“苏凌苏阳喜欢吃一些零食,好吃的正好给他们尝一尝,郑晨不太习惯吃零食,不过他晚上读书晚,吃点零食不容易饿……”
关父关母听着他唠叨这些话,都觉得果然不一样了。
都懂得关心人照顾人了。
“你在书院里可要好好学习。”
关时典道:“我知道,爹娘,你们做生意也别太辛苦了,待儿子长大后,儿子孝顺你们。”
两个人一听这番话眼眶都一红。
他们哪能想到儿子九岁就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只能说学院的教育好。
听说学的东西压根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还会学商业农业等知识,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东西。
反正关父关母觉得苏大人和郡主那么有能力,开设的课程肯定都是最好的。
更别说乔老都会抽空教导学童班的学生。
“还好咱们早早的给你报了名第一批入学,如今很多人都挤破脑袋想来书院,但书院也就入秋的时候才会开放入学考试……”
“而且咱们家一些生意上的合作人,听说你在文德书院学童班读书,对咱们也客气了一些,也都愿意跟咱们做生意。”
“咱们家以前确实就是中等家业,但现在生意扩大了一些。”
“只不过我和你娘就想着啊,我们脚踏实地的做生意,不着急扩大产业,这样就挺好,一步一个脚印。”
“听说文德书院招收的学生都要品德好,而且爹娘也要德行好,咱们可要注重这一点……”
关父关母巴拉巴拉的说了很多。
他们都没想到儿子这么小,都跟着儿子沾了光。
做生意都没那么操心,不过他们对东西的质量把控很严格。
他们为了儿子也更加注重一言一行。
关母看着郑晨桌子上以及柜子里的东西都摆放的整整齐齐,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都是你们自己整理的?”
关时典道:“当然了,都是我们自己收拾整理的。”
“而且我们的衣服都要自己洗,书院说了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做很多事。”
虽然以前关时典在家里,都是家里下人帮忙洗衣服,但他来了书院后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关父关母问了一些事,越看越激动。
难得他爹娘来书院一趟,吃饭的时候,关时典都带着爹娘去食堂吃饭。
两个人吃着食堂的饭菜都赞不绝口,觉得味道真好吃。
“你们食堂的饭菜真好吃,这味道简直了,我们家厨房请的大厨都做不出这种味道来。”
关父关母做生意平日吃的美食也很多,但还是觉得书院食堂的饭菜价格又便宜又实惠,关键是味道好吃。
他们觉得这个也想吃,那个也想吃,愣是吃多了吃撑了。
他们回去的时候都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上了马车回去的路上,关母道:“还好你当初有先见之明,得知苏大人要办书院的消息赶忙拉着时典读书,总算是让他通过了入学考试,可以来这里读书,没想到这里这么好,时典都变得越发聪慧懂事了。”
关母倒是没有说非要让时典以后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她觉得时典继承家业也挺好。
而且如今他性子越发沉稳学的知识很多,都言之有物了,以后家业交到他手中,他们绝对放心。
关父都一副骄傲的样子,“那是,以前听说苏大人这边要办书院,还开设什么学童班,很多人不当回事来着。”
“可是我就觉得苏大人那就不是普通人,来了咱们河州就直接让河州好起来了。”
“咱们做生意啊,也讲究先见之明。”
“也就刚开始第一批学生入学考试可能简单一些,听说往后竞争压力就大了,很多人得知消息,都想着绞尽脑汁把人往书院送去读书。”
“可以后入学考试严了,进入书院读书哪有那么容易。”
“所以紧跟苏大人那就是对的。”
关母点头,“你看之前跟咱们一起合作的那几户人家,搬走了,如今想重新搬回河州做生意也没那么容易,别说地贵了,就是房子主宅也贵了不少。”
关母心中也是有些感慨的。
关父道:“那是因为有苏大人控制着价格,要不价格还会更贵,主要是这边繁华,做什么都方便,你看别的州那有咱们河州这样好的道路,这就是水泥路……”
关父去别的州做生意,有些道路马车很不好行驶,马车都一颠一颠的。
当然以前他还记得河州的道路,有的都坑坑洼洼的,下过雨更泥泞。
而且去乡下收东西的时候,马车都要颠簸颠簸着。
可就算是如此,关父那时候也会去收村民们织的一些布,给公道的价格,加工一下再售卖出去。
有时候也会收山货或者鸡蛋鸭蛋等东西。
其实那样挺麻烦,但他就是想着他祖父曾经也是乡下人,能帮乡下人一把就帮一把。
他能力有限,做那么一点,心里也感觉踏实一些。
哪想到就因为他行事为善,倒是让他儿子能跟苏大人和郡主的儿子一个宿舍,成为了好朋友。
这让他心里都不得不感慨了好一番。
他知道,人家苏大人和郡主开办书院,招收学生,最看重就是品德这一块了。
还有也要调查家里环境,父母也要品德好,才能入书院读书的。
所以关父庆幸他一直脚踏实地做生意。
……
郑晨周末回了趟家
当然郑晨穿的是书院发的衣服。
尤其衣服上绣的文德书院四个字,还有衣服上的绣竹边花纹,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他出自文德书院。
旁人也不敢随意冒充书院的学生。
主要是郑晨家境贫寒,他之前入书院的时候穿的都是极单薄破旧的衣服,哪怕洗的很干净,他心里其实也有些自卑怕被瞧不起。
但没想到舍友都那么好。
大家都很照顾他。
不过现在在书院里,他们都有书院发的书院服,干净整洁,冬天有冬天的书院服,秋天和夏天也有。
每一季都有两件,可以换洗着穿。夶风小说
这样他就不用买衣服了。
如今开通了到村子里的马车,郑晨回家也方便。
所以他打算坐车回家一趟,来回也就两文钱。
他在书院里去食堂帮忙削土豆皮帮忙洗碗都可以赚生活费。
还有书院的助学金奖学金,足以他好好读书了。
郑晨上了马车,大家一看他身上的书院衣服,都肃然起敬。
“是文德书院。”
“这么小的年纪,肯定是学童班的人。”
“哎呀,这么小的年纪就进了文德书院,那以后读书肯定就厉害了。”
“那可不,谁家出了这样一个人才啊。”
郑晨坐在那里听着大家的讨论声,脊背都挺的很直。
他生怕给文德书院四个字丢人,他要一言一行都注意着。
不能给书院抹黑。
中途有一个老太太上马车,郑晨看着没有座位了都自动让座。
大家都一番夸赞。
嘴里都说了,不愧是文德书院出来的学生就是不一样。
郑晨家里比较远,到最后马车上就他一个人了。
在西野村停了下来。
西野村比较偏僻。
以前进出山很不方便,但如今道路开通了后,郑晨回村都很方便,道路都很宽敞,还都修了水泥路。
而且因为有了马车,回村也快了很多。
从书院到村子,一上午就到了。
郑晨回到村子的时候,正好过了晌午吃饭的时间。
村里人有的吃完饭都在门口晒太阳。
有的则去地里干活了。
虽然现在过了农忙时节,但大家也都认真摆弄着田地。
田地里的土豆还有红薯等作物都冒芽了,大家都勤快着浇地。
有人看到郑晨回来了,都主动打招呼。
热情的很。
“哎呀,是郑晨回来了!”
“这真是看着就是读书人,还是郑家兄弟会教育啊,看看郑晨教育的多好。”
“说出去都有面子,咱们村都出了这样一个文曲星。”
“你还知道文曲星啊?”
“那当然,听别的读书人说的。”
郑晨都有些不适应大家的热情,好在他们家隔着村口近,她很快就到家了。
郑晨回到家,他爹娘正好在家,他大姐大姐夫还有他侄子侄女也都在。
郑晨的爹娘看到他回来了,别提多高兴了。
郑晨都感觉他大姐夫对他大姐态度更好了,还有侄子侄女也开朗了许多。
吃过午饭,待他大姐姐夫一家回去后,郑晨的娘高兴的跟他絮叨道:“你大姐和你大姐夫商量着农闲时候在家里做点小玩具去集市上售卖也能赚点钱补贴家用。”
“说来,你大姐心里也感激你,说如今你有出息了,你大姐的婆婆对她态度都很好。”
“说也不挑毛病了,对你姐态度也好,也帮忙给看孩子。”
“还有你二姐,娘听你的话,让你二姐去女子书院读书了,现在说媒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你二姐才十四岁都还没及笄,来说亲的人条件都不错,都是有点家业的,都是城镇人,想着早早跟你二姐定亲,待你二姐及笄就可以嫁过去。”
“不过你二姐有自己的想法,说读书可以明白很多道理,想着先学出能力来,爹娘啊也都支持你二姐的想法……”
郑晨的娘絮叨着说着这些,郑晨感觉心里都轻松了很多。
以前他家里的条件都吃不饱饭连衣服都穿不暖。
那时候他大姐想回来一趟都不敢。
爹娘挂念大姐都没办法。
还有那时候二姐明明勤快温柔,但就因为有一次烧水不小心烫伤了胳膊,留了疤痕,传出去就被人说闲话。
可如今二姐在女子书院读书,大家都说那就是郡主的门生,因着这个,再没人介意那什么疤痕的事情了。
郑晨心里也不得不感慨。
他明白读书学本事的重要性。【穿】
【书】
【吧】
所以他每天都认真的读书,早起晚睡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就连刚刚在马车上,他都在脑海里默读文章背诵文章,想夫子在课堂上教导的内容。
“爹娘,你们也要注意休息。”
“这是这次考试我得的奖金,一共一两银子,给你们。”
书院每次考试都会发奖银,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平日好好读书。
这次学童班,郑晨得了第五名,是三等奖,发一两银子。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沈月瑶苏雪衣更新,第651章 态度热情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