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言情小说 > 白佩佩夏厚德 > 第473章 更名宁山学院
  白佩佩可不知道,她和严向晨几次碰面,那家伙已经将她当成了什么不出世的“隐士”。

  不过即使知道,也无所谓吧。

  只要对她现在在做的事情没有妨碍,她根本就不会在意。说不定被人当成“隐士”,还能有所助益。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宁山村学被夏清风发展得极好,之前还是一百多人,现在已经扩展到了三五百人,还不包括那些“短期培训”的人。

  短期培训有两种人,一种是针对本地村民开设的“培训班”;另一种就是针对九皇子安排的人开办的“进修班”。

  培训班,学的只是普通技能,学了以后就能进作坊。

  进修班嘛,一般都是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多年,跑过来进修学习的。

  大概九皇子也没想到,一开始他只是想让人过来跟白佩佩学学种牛痘的方法,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临时性的活动变成了长期+持续性的活动。

  医学进修班有了,农学进修班还远吗?

  之后又有了木匠进修班。

  木匠进修班又分墨家进修班、术算进修班、速写进修班……

  这些来进修的人,白佩佩哪里在会放过,让他们白来一趟,肯定得让他们帮忙上几节课。

  于是乎,宁山村学的孩子们学到了不少外面都学不到的“真本事”。

  有大人心动:“我能来学吗?”

  白佩佩拍板:“可以。”

  这才有了后来的成人培训班。

  白佩佩还以为自己之前预留的校区够用了,这么一搞,那点地哪里够啊,没办法,只能找衙门批准,在宁山村外面重新选了一块地,盖了一个大的。

  宁山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同的村子,为了争抢这个村学的地址还吵了一架。后来更名“宁山书院”的宁山村学盖在了宁山村北边,那边地势较平,离沽宁镇也更近一些。

  这可把宁山村北边那个村子给高兴坏了,那学院建得那么大,这么一修,差不多快到他们村子了。

  以为只是修个学院那么简单吗?

  学院背后还有各个“实践基地”,又叫xx作坊。要是干得好了,说不定还能像宁山村的那个纺布坊、染布坊一样变成一个大作坊。

  到时候不只他们自己打工方便,就是来他们村子打工的人也会变得多起来,村子也就热闹了。

  宁山村的水泥地、水泥房子,老早就叫他们羡慕了。若是可以,他们巴不得宁山村的农学研究院搬迁,直接搬到他们村子来。

  可惜的是,宁山村研究院不太可能搬,顶多会在隔壁村子设一个驻点。设一个驻点也是好的,有了驻点,就会有实验农田、农学研究员。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村子就能最先种上新东西,运气好了,还能发一笔大财。

  “听说了没有,桃源村改成甜菜村了,他们村种的甜菜可以造糖,糖可好吃了……”老人一脸惋惜,“怎么没选中我们村子呢?”

  一旁的大叔笑着说:“不错了,我们就在书院旁边,这随便搞几个实验作坊,我们就能有活干,还怕赚不了钱?最主要的是上学方便,人家书院不是说了吗,再苦不能苦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孩子才是未来,只有让他们好好读书,以后他们才能把日子过好,越过越红火。”

  还举例了那个谁家的谁,就是进了村学,才读了两年,就学到了一手木匠活,后来进了青庄村木匠作坊,还做了一个小管事,一个月不少钱呢。

  “可不是,听说人家现在都娶媳妇了,修了新房子,那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我已经想好了,等我家春娘从绣花班毕业,就让她去绣坊,以后也能找一个好婆家。”

  “你家春娘在绣花班觉得怎么样啊?我听说,这个绣花没个三五年很难练出来的……”

  “没事,我家春娘才九岁,三五年出来也不大,年龄正好。”大娘听了高兴道,“而且她在绣花班又不是只学绣花,什么纺布、纺线都学了,要是表现得好的话,还能去隔壁的实践基地兼职,赚点外快!”

  “哎哟,那敢情好啊!这么小都会赚钱了,要不是我家妞妞还小,送去了也只能上小班,我都想送她去了。”

  “那你得赶紧送,你家妞妞小,上小班正好。别等她大了再送,到时候书院没名额了,就进不去了。”

  大娘跟她解释,人家宁山书院是有规矩的,就是每一级升上去以后,肯定先收自己本学院的学生。

  如果班里有名额,才会对外扩招。

  高年龄班人少,但初级班、中级班可都是抢手得很,但凡年龄合适的,哪个不想去?之前书院还没搬迁扩建的时候,就不太好进,等以后扩建好了,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穿】 【书】 【吧】

  “不是吧?这都扩建了,还能抢不到名额?”本来还想省钱,等妞妞大了些再报的大婶,一听大娘这么说,心里就有些慌了。

  “那肯定啊,外面哪里有男娃女娃一起收,什么都教的书塾?我儿子经常在外面跑,他跟我说的,外面没有。也就我们运气好,碰上了大善人。”

  夏家,真的是大大的善人。

  人家养儿养女就是有一套,瞧瞧她那几个儿子女儿,哪个不是有本事的人?

  大儿子跟他爹搞农学,一看就是有出息的;二儿子、三儿子会读书,做了官;就是四儿子看着娇气了点,但人家也照样把学院给开起来了,人人道一句“夏山长”。

  更不要说夏家的那两个养女了,一个做了大夫,一个开了饭店,啧啧啧啧,十里八乡的人家哪个不羡慕?

  后来宁山村学办起来以后,他们宁山村就出“人才”了。以前大家只知道埋头种地,现在倒好,不是进这个作坊,就是进那个作坊,一家老小都能找到活干,有月银可拿,还能赚不到钱?穿书吧

  最重要的是,宁山村有自己的农学研究院,高产粮种特别多,动不动就是亩三产千斤,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新鲜农具,那点地一个人都尽快完了。

  地里的粮食够吃,还有多的能卖钱;家里多余的劳动力能出去打工,攒钱,这日子能不越过越好吗?

  最让人羡慕的是,宁山村的人都特别有本事,不是这个开作坊,就是那个办养殖厂。自己村地盘只有那么大,搞不过来,就跟别的亲戚合适,把作坊搬到了人家地头上去。

  若是作坊开得不顺利,还能去宁山村学“求助”,那边二话不说就派了一个实践小组过来。小组里的人都是做相关研究的,师傅带着徒弟一阵忙活,很快就将问题给解决了,作坊也就开办起来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白佩佩夏厚德更新,第473章 更名宁山学院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