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不打不骂的家庭宝典 > 第一章 天才不是打出来的,成绩不是骂出来的
  ——打不是亲,骂也不是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都持有这样的观点:“打是亲,骂是爱”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似乎只有用这种激烈的方式才能培养出祖国的栋梁之材,却没有意识到这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途经,而只是一种懒惰之举。持这种观念的父母通常都没有认真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耐心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没有耐心去询问犯错误的缘由,而是将责任全部推到了孩子身上,然后,通过对孩子的责罚来表达他们“怒其不争”的愤慨。而且,就算孩子了解父母是出于一片苦心,他们可能会原谅父母,理解父母,也很难从心底再亲近父母;如果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这种打骂教育,那么他们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父母甚至与父母之间越来越冷漠。因此,父母要想和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必须转变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付出关心和耐心。

  1

  放下棍棒,捧出温柔爱心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一番作为,但是,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家长却很容易走入误区,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甚至坚持“不打不成材”的观点。这固然是出于家长的一片爱子之心,但是这种粗暴的爱子方式是否真的有用呢?

  2013年6月10日晚10点左右,湖南省临武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位于临武新市场内的一家服装店意外着火,户主向派出所打电话请求援助。当消防大队将大火扑灭后,店内的服装及其他物品已经被彻底烧毁,这场大火导致户主损失了10余万元。随后,警方对这起事故展开了调查,最终定性为一起故意纵火案。然而,意外的是,故意纵火的人竟然是这位店主的儿子卢某。在给卢某录口供时,警方了解到了卢某纵火烧毁自己母亲服装店的原因。早年,父母离异后,卢某就一直跟着母亲,母亲平日里忙于生意分不开身照顾卢某,因此小学毕业后,卢某就踏入了社会。在对儿子管教无望的情况下,卢某的母亲不再花时间来教导卢某,而是常常对其施以暴打,导致卢某对母亲的怨恨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卢某长大以后,母亲的管教方式依旧没有改变,这严重伤害了卢某的自尊心,最终导致卢某采取纵火烧店的方式来报复母亲。

  母子之间的关系本应是人世间最为亲密的,在这里,卢某却毫不掩饰自己对母亲的痛恨,并将这种痛恨转化为了实际行动。这种悲剧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根源于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粗暴的打骂方式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增加他们对父母的抵触情绪,最终,轻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形成阴影,重则导致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

  现实的悲剧对奉行打骂教育的家长无疑敲了一个警钟,并且明确地告诉他们,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打骂教育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种教育,父母和子女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认识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家庭教育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而消极的家庭教育则可能导致孩子性格上的扭曲和偏差。宋庆龄在《把培养革命后代的任务担起来》一文中有过这样的阐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段时间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父母不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就难免产生反面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劝诫却往往会被大多数家长忽略。

  安安刚上小学六年级,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活泼开朗,一直以来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王老师发现安安不仅上课走神,而且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开始下降,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成绩已明显下滑了。于是,王老师将安安叫到办公室,亲切地询问她最近的状况,安安只是低头盯着自己的脚,一句话也不说,王老师觉得奇怪,并且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放学后打电话约安安的父母来学校。接到电话后,安安的父母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来到了学校。王老师将安安最近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安安父母和安安多沟通一下。

  晚上,回到家吃过晚饭,安安父母在一番耐心地开导和询问下才明白影响安安情绪的原因。原来,安安的父母最近貌合神离,婚姻出现危机,原本夫妻俩都瞒着安安。但是有天晚上因为肚子疼得厉害,安安起床去洗手间,经过父母房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父母正在大声地争吵,之后,妈妈坐在床边哭泣,爸爸站在窗口抽烟,气氛紧张且沉重。这天晚上,安安突然发现自己原本以为相亲相爱的爸爸妈妈竟然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于是安安陷入了紧张不安中,情绪上的不安和失落使得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却又不敢告诉父母。

  安安父母听了安安的原因之后,并没有掩饰自己吵架的事实,爸爸将安安抱到自己的膝盖上,认真地向安安道歉,并慈爱地说:“爸爸最爱的就是你了,爸爸妈妈偶尔会因为一些事情吵架,但是爸爸向你保证,爸爸永远爱你和你的妈妈,爸爸再也不乱发脾气,惹你妈妈哭了。”妈妈笑了,安安也笑了。心事解开了,安安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努力,原本幸福的家显得更加甜蜜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感情不和而变得消极,学习成绩因此下滑,对此,家长究竟是不问青红皂白拉起孩子就打,还是耐心地询问孩子最近的状况,和孩子谈心,这就取决于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了。而无数事实证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爱心和耐心,远比棍棒更有成效。因此,除了棍棒教育,父母也可以换一种教育方式,比如:(1)和孩子谈心。

  和自己的孩子谈谈心。放下自己做父母的架子,从朋友的角度来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适当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父母的安慰和鼓励能让孩子向父母坦露自己的心事,这样,要有利于父母对孩子内心的了解,从而给予孩子帮助和引导。

  (2)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学习并不是孩子唯一可做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长看不到这一点,因此逼着自己的孩子整日学习,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越来越厌恶。适当地引导孩子发展兴趣和爱好是缓解学习压力的一种良方,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主能力。

  (3)带孩子出去旅游。

  旅游是建立良好关系的一种绝妙选择,轻松的旅游能让父母和子女间原本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在旅行中没有忙碌的工作,孩子也暂时忘掉了学业的压力,而父母围绕的始终是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能感受到一种被在乎的感觉;此外,旅行也能增长孩子的见闻,培养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

  (4)以身作则地引导自己的孩子。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自己做一套,教育子女又是另一套,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为人处事的标杆,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其下一代的教育方式,这样代与代的相互影响,不能说不深远,因此,父母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相当重要。

  本节家教智慧

  宋庆龄曾说过:“教养下一代是我们全民的责任。首先,做家长的要负起这个责任来。现在有些做父母的认为教育儿童是国家的事情,自己可以放任不管;有些人以打骂代替教育;有些人以溺爱代替爱护;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施加压力和威胁,增加孩子在毕业升学问题上不必要的紧张。……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正确教养自己的子女……”。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这种教育观念应该重新认识,特别是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家长们更应该反思这句话的可行性。要认清,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蛮横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理智地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来正确引导孩子,放下家长的姿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2

  让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很少有父母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们选择性地学习。在家里,有的父母不要求孩子做任何家务,甚至有些孩子在学校里用过的被褥、穿过的衣服等也拿回家全部扔给妈妈,对此,妈妈竟毫不在意。但是,在孩子的学业上,他们却很执著,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无论多昂贵的辅导班也舍得花钱让孩子去上,无论多难得的辅导资料,想尽办法也要帮孩子购买到,如果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进而努力学习,那么父母的这番苦心也不是毫无用处;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的督促、劝告以及责骂常常会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对原本没有兴趣的学习更加厌恶,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高。

  汪小飞期末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妈妈心里着急,就对他说:“马上要升六年级了,还有一年就要进入初中,成绩不提高就没有机会进入重点中学,所以妈妈想给你报辅导班,让你趁着这个暑假把学过的知识好好复习一下,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问问辅导班的老师。”听了妈妈的话后,汪小飞心里万分的不愿意,他原本计划着回乡下去和小伙伴们一起过个开心的暑假,现在全泡汤了。但是,汪小飞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的辛苦他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他知道妈妈让他补课也是为了他好。

  暑假的第三天,汪小飞就开始了他的暑期补习,他每天认认真真地上课、写作业。当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补习班安排了一次测验,测验结果却很不理想,妈妈生气地问小飞:“你是不是没有好好学习啊?怎么以前不会做的题,学了一个暑假还是不会呢?这是怎么回事?”小飞委屈地回答道:“整个暑假我都认真学习了,每天那么早去上课,回到家还写作业,您都看到了的啊,但是,每次老师讲的知识第二次写的时候我又忘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学……”小飞的声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几乎连自己都听不见了。

  在上了一个假期的补习班后,为什么汪小飞的成绩还上不去呢?显然,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并且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主要是迫于妈妈和老师施加的压力,妈妈可以把他送到最好的辅导班,却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完全塞进小飞的头脑中,小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就不会主动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完全消化,自然无法取得好的效果。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从王丹妈妈的教育方式里,父母们也许能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

  王丹今年11岁,是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她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作文,经常被刊登在校刊上。一次语文课上,张老师让她讲讲自己是如何写作文的,王丹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回答道:“我写作文的特长是妈妈培养出来的。”原来,在王丹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给她读童话故事,从国内的到国外的,听的童话故事多了,她也学着自己构思故事,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时常惹得他们开怀大笑。上了小学以后,妈妈买了许多书放在家里,每到假期,王丹就钻到书堆里津津有味地看上大半天,有时甚至意犹未尽地跑到书店里去看,妈妈发现她的这一爱好后,没有制止她看这些课外书籍,而是适当地鼓励她,正是由于王丹对课外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妈妈的鼓励下,去大量的阅读,使她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所以她的语文成绩才会一直名列前茅,在作文上的表现更是强过班上的其他同学。Μ.chuanyue1.℃ōM

  相比小飞同学在压力的逼迫下被动学习,王丹同学在兴趣的指导下主动地看书所取得的效果无疑更好。

  既然逼迫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呢?

  (1)引导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好奇心理。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好奇心又总是兴趣的导因。”所以,引导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在这种好奇心的指引下主动去寻找答案,比逼着孩子学习更有效果。因此,父母要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容许自己的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发现更多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全面地发展自己。在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也要注意,在遇到问题时,对孩子来说,既是动力又是障碍,不懂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去寻找答案的欲望,但是如果超越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问题越积越多,那么就会成为孩子求知的障碍。

  (2)鼓励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敢于怀疑、多思考。

  告诉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非都有正确的答案或者唯一答案,鼓励孩子多思考,敢于怀疑,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3)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在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施加任何压力,让他们完全放松,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中,对于阅读材料,父母不要过多干涉,不能仅仅限于作文或与学习相关的类型,以孩子感兴趣的为主,但是由于现在的书籍良莠不齐,父母在孩子选择书籍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正确地引导。

  本节家教智慧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逼迫下的学习终究难以维持,关心孩子就应该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所在。

  3

  培养一个好孩子,妈妈只需要1%的改变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史蒂维·旺德说过这样一句赞美母亲的话:“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满是慈爱和具有无畏精神的老师。”众所周知,知识可以从很多途经获得,老师、书本、身边的人、大自然甚至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但是老师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史蒂维·旺德认为妈妈是最伟大的老师,可见,妈妈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上幼儿园时小辉非常好动,每次坐不到1分钟就开始左摇右晃,这对其他小朋友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老师在课堂上批评过小辉几次,但并没能使他改变。一次家长会后,班主任王老师将小辉的妈妈单独留下来,并对她说了小辉的情况。回家的路上,小辉问妈妈:“妈妈,王老师跟您说了什么啊?”妈妈偷偷抹了一把眼泪,转过头,慈爱地告诉小辉:“老师告诉妈妈,我们家小辉进步了,现在在课堂上能乖乖坐着听课了呢!妈妈真为你高兴。”此后,小辉似乎突然变得懂事了,上课的时候他能忍住自己想动的欲望,乖乖地坐着听老师讲课。

  上小学六年级了,期中考试过后,学校举行家长会,小辉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家长会上,班主任李老师特意提醒了小辉妈妈,以小辉现在的成绩来说,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小辉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忐忑不安地在家里等着妈妈,看到妈妈走进家门,迎上前去,不安地问道:“妈妈,家长会上李老师怎么说啊?”妈妈看到小辉紧张的神色,亲切地摸了摸自己儿子的头,平静了一下心情,回答道:“李老师说我们家小辉最聪明了,很有希望考重点中学哦!”从那以后,小辉学习更加主动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妈妈和老师的督促,学期末,他直接被保送到了省重点中学。

  高三时,小辉喜欢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晓琳,但又不敢对晓琳说,而且害怕老师和其他同学知道,所以每天上课的时候他总是集中注意力,几次考试过后,小辉在班上的名次明显下滑,这使他感到颓废和苦恼。直到一次月考后,班主任张老师让小辉妈妈去了一趟学校,小辉妈妈才从张老师那里了解到小辉最近学习不专心,并且有早恋的倾向,张老师建议小辉妈妈严厉批评小辉的这种早恋行为。知道小辉的情况后,小辉妈妈并没有气急败坏地立刻去找小辉,而是在一处安静的地方思索了很久。小辉放学后和妈妈一起回家,途中,他下了几次决心,最后终于鼓起勇气主动向妈妈坦诚了自己最近的情况,并表示自己很苦恼。眼看着小辉马上要高考了,妈妈心里也很着急,但最终她只是拍了拍小辉的肩膀,和蔼地告诉小辉:“喜欢一个人并没有错,妈妈也相信小辉喜欢的女孩子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好女孩都喜欢努力上进的男孩,妈妈相信我们家小辉一定是个努力上进的好孩子,好孩子还要懂得为别人着想,而且这个人还是小辉喜欢的人啊,所以我们小辉现在要做的就是压制好这份感情,努力学习,迎头赶上那个女孩,等到时机成熟了妈妈会支持你的。”原本以为妈妈会严厉斥责自己,却没想到受到了妈妈的鼓励,小辉心中的阴云一下子被拨开了,从此,他努力压制自己内心的这份悸动,埋头苦学。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单的那天,小辉跑回家,将自己的通知单第一时间拿给了妈妈,在妈妈面前哭了:“妈妈,其实我知道老师说我很好动,也说我并不聪明,没希望进重点中学,我知道自己曾经一度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您并没有像其他妈妈那样对自己的孩子失望或者严厉地批评自己的孩子,而是永远用温暖的话语来鼓励我,让我重拾信心,让我每次处于交叉路口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妈妈,我爱你。”妈妈听完儿子深情的话语,紧紧地抱住了小辉。

  在小辉的成长道路上,小辉妈妈用赞美、支持和鼓励来对他进行引导,让他在人生的每一个低谷重新振作,她用自己充满爱的话语和抚慰让小辉迅速成长并成熟起来。

  好妈妈就是一所充满爱的学校,孩子只有在这所爱的学校里才能获得好成绩,形成良好的品格。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吴涛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吴涛的妈妈对奶奶总有很多怨言,经常当着吴涛的面称呼奶奶为“死老婆子”,久而久之,吴涛也就受到了妈妈的影响。

  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吴涛去外婆家玩,趁着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吴涛将喂养在盆里的黄鳝给倒了出来,弄得厨房里一地的黄鳝。外公偶然经过看见了,就对他唠叨了几句。

  可谁知,外公话还没说完就被吴涛给截断了,他心有不服顺口就说道:“死老头子,啰哩啰嗦的,讨厌死了。”

  这话刚好被经过的妈妈听见了,妈妈十分生气地拉过他,劈头盖脸地训道:“是谁教你这样说外公的?怎么这么没大没小,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懂事了?”

  吴涛不仅没有觉得自己不对,还义正严辞地对妈妈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你不是也这样说过吗?我听到过好几次了。”

  妈妈看见吴涛这样满不在乎、拒不认错的神情,气得直跺脚,生气地说:“我什么时候对外公说这么没教养的话了?”

  吴涛厉声反驳妈妈,说:“可是我在家里经常听见你这样说奶奶。”

  妈妈顿时红了脸,再也说不出一句责备吴涛的话来。

  这虽然只是家庭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不得不说,吴涛妈妈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很坏,吴涛的言行对于每个做妈妈的来说都是令人震惊并且值得反思的,很多父母以为自己的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因此在他们面前口无遮拦,却不知道,自己的言语或者行为正在被自己的小孩无形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对小孩来说就是一个直接的学习榜样,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格,做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妈妈有必要在说话或做事前为自己的孩子想一想,在孩子面前做出正确的表率。那么,妈妈如何做才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呢?

  (1)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好妈妈在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照顾家庭时都应该尽心尽责。注意自己与公婆说话时的用词和语气,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老人或者辱骂老人,对自己的父母和对方的父母要公平,善待两边的老人。夫妻之间有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以争吵或者其他蛮横的方式来解决。做一个好妈妈要联络好家里人的感情,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2)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时常鼓励孩子而不是用“你看看人家某某怎么样,人家某某怎么样”的话刺激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升了,要适当进行鼓励,但是不能助长孩子骄傲的气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也不能辱骂孩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耐心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找出原因,并且让孩子看到你的诚心。

  (3)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许多妈妈对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总是希望孩子始终被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却不知道这样恰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温室里长不出苍天大树,好妈妈要在适当的时候放开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能独立面对困难,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好孩子不仅仅是成绩好,在品性上也要能经得住考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做出1%的改变,对于孩子来说她就是他一生的榜样和信仰。

  本节家教智慧

  郑振铎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是一本移动的教科书。作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最真诚、最善良的方式来教导自己的孩子,这样你才会拥有一个向善、向上的孩子。

  4

  教育需要耐心,妈妈也需要耐心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需要耐心。教育孩子不是短时间的事情,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也许是因为关心则乱,也许是因为旁观者清,在看到别人教育孩子的时候,时常听见有人评价某位母亲缺乏耐心,也会听见有人赞扬某位妈妈很有耐心。但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又很难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清醒的认识。根据实际调查,只有相当少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能耐得住性子,而大部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是虎头蛇尾,缺乏耐心,到最后时常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而这种缺乏耐心的教育也会使孩子渐渐养成缺乏耐心的坏习惯。

  宁宁是武汉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个性活泼开朗,特别喜欢新鲜事物,但是她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譬如,她看见隔壁班的小婷在校歌唱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心里羡慕,想起自己也有一副好嗓子,于是,就吵着妈妈给她买歌曲光碟。起初,宁宁兴致昂扬,放学回家就在家里练嗓子,可是过了不到三天,家里就沉寂了,妈妈给她买的光盘也不知被扔到了哪儿。

  之后,她看见班上的李明在学钢琴,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又吵着妈妈给她报了一个钢琴培训班,因为宁宁刚接触钢琴,所以老师很用心地给她讲解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宁宁听得不耐烦,就要求老师直接教她怎么弹,这一次,宁宁坚持了不到一个星期,上了不到五次课,就不去了,理由是每天弹来弹去都是哆瑞咪发嗦啦西哆这几个音符,还不能乱动,枯燥死了。写作业时,宁宁也是写一会儿作业就出去玩一会儿,然后再去写一会儿作业,因此,她的作业每次都要很晚才能完成,而且质量也不高。为此,宁宁的爸爸妈妈很苦恼,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宁宁。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宁宁的伯父问起了宁宁的情况,宁宁父母说出了自己这方面的苦恼,宁宁的伯父思考了一会,认真地对宁宁的爸妈说:“你们平时在家里或者在宁宁面前说话做事有耐心吗?在教导宁宁的时候会花心思并且持之以恒吗?”宁宁父母反思了一会,红着脸低下了头。

  原来,宁宁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虽然有心管教女儿,但是每次指导宁宁作业的时候都会有其他事情来干扰,或者起身接个电话,或者开门迎接一下来访的人,大多数时候宁宁爸妈在给女儿讲解题目的时候也没有耐心,讲解过一遍后如果宁宁还是不懂,他们就会不耐烦,并大声骂道:“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不懂?你像谁啊?”这样的次数多了,宁宁也就懒得向自己的爸妈问问题了,而在爸妈的影响下,宁宁也养成了缺乏耐心的坏习惯。

  在宁宁伯父的提醒下,宁宁的爸妈明白了,是自己在教育宁宁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才导致宁宁也养成了缺乏耐心的性格缺陷。从这以后,宁宁爸妈很注意言传身教,晚上宁宁学习的时候,他们也坐在宁宁身边看书,当宁宁不断地起身、坐下时,宁宁爸妈却坚持坐着看书,一段时间之后,宁宁也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

  培养孩子的耐心是需要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性格上存在缺点是每个人都难免的,更何况是未经世事的孩子,在学业、品行等方面,孩子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任何过度急躁或者放纵的行为都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时候家长理应冷静面对,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导孩子才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

  王刚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踢足球,是校足球队的队长,虽然年纪小,但是在足球方面却是一棵好苗子,他在足球上的天赋连教他们体育的李老师都赞不绝口。但是,王刚有个小毛病,每次踢完球回家,穿过的鞋子和衣服都会满屋子随意乱扔。忙碌了一天的妈妈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王刚收拾残局。

  妈妈也曾多次提醒王刚,让他把自己的鞋子、衣物整齐地放好,当时他也会听妈妈的话,只是很快就将那些话忘记了。说了多次后,见王刚并没有改变,妈妈决定改变策略,每次王刚进门将自己的鞋子和衣物到处乱扔时,妈妈就在王刚面前默默地拾起他的衣物鞋子,并整整齐齐地摆放好,再将自己的鞋子衣物也整整齐齐地摆放好,一句抱怨的话也不说。

  就这样,在妈妈耐心地一次又一次的拣放过程中,王刚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王刚和自己一起去市场买菜,回来时她先进门,将自己的鞋子整整齐齐地放在鞋架上,王刚刚想随脚踢掉鞋子,看到妈妈的举动后默默地将鞋子照着妈妈的样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鞋架上,妈妈假装没有看到王刚的这一举动,实际上却背着王刚欣慰地笑了,这么长时间默默地耐心教导,总算看见了他的改变。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以身作则比千万句严厉地批评或说教更有效果,但是以身作则还需要父母能够持之以恒。所以,缺乏耐心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试着这样做:(1)学会以身作则。m.chuanyue1.com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俗话说“有样学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想让自己的孩子说话做事有耐心,在生活中,父母就应以身作则,做有耐心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做事有始有终。在排队时,父母要沉着等候;教孩子作业时,要耐心讲解直到孩子明白,等等。

  (2)让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往往会更加专注,因此,父母应该扩大孩子的兴趣范围,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游山涉水,努力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

  (3)认真倾听孩子和老师的想法。

  孩子缺乏耐心肯定有相应的缘由,家长只有找到孩子缺乏耐心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与孩子交谈或者与老师同学交谈是了解孩子状况的重要途径。放下家长的架子,从朋友的角度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缺乏耐心影响到了孩子,若果真如此,那么今后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证明自己已经改正了这个不好的习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如果是其他原因,找出原因后再对症下药。

  好父母要有耐心,能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在生活中对孩子的教导能做到坚持以身作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如此,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自己缺乏耐心,却强迫孩子养成耐心的好习惯无疑是很困难的。

  本节家教智慧

  人们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不会学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同理,“没有不耐心的孩子,只有不耐心的父母。”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然而,只靠一时地打骂是教不好孩子的,它需要父母坚持不懈地耐心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就是辨别方向的指南针,只有父母分清了方向,孩子才不会迷失,如果父母自己都分不清方向,那么孩子注定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因此,要想孩子有耐心,做父母的理应做好榜样。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不打不骂的家庭宝典更新,第一章 天才不是打出来的,成绩不是骂出来的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