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淡定:不纠结的活法 > 第八章 心宽——命在呼吸间,云水且随缘
  1.拥有旷达的情怀

  有一位外国作家曾说:“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的生命是脆弱而短促的。”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心胸旷达的人的生命将是坚强而长久的。”

  拥有旷达的人生情怀,就不会因生活中一些无谓的琐事而斤斤计较;就不会因生活中几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就不会因生活中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就会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就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人面前。

  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看看其中的主人公以怎样宽阔旷达的心胸来面对自己的遭遇。

  有一位老乡去赶集,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不料“”地一声,绳子断了。锅掉在地上摔破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了。旁人问他为什么看都不看一下,他回答道:“已经打破了,看它还有什么用呢?”

  从前魏国东门有个姓吴的人,他的独生儿子死了。可他却一点也不忧伤,仍每天饮酒吟诗,快乐自在。有人不解地问他:“你的爱子死了,永远也见不着了,你难道一点也不悲伤吗?”他回答道:“我本来没有儿子,后来生了儿子,如今儿子死了,不是正和我从前没有儿子时一样吗?那我又有什么可忧伤的呢?”确实世事多变,人生无常,古云:“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

  像上面故事中的两个人,自然是通达之人。他们能够看破事物的表象,优游物外而化解险境和忧烦,不过作为一般凡夫俗子的我们却总被世间的烦恼困惑缠缚而难以自拔。

  事实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不论美与丑,善与恶,得与失……既是相对,亦非绝对,却是无常的。在热闹的尘世中,看破了名利和得失的虚妄,放下了贪爱的执著,活也活得自在,死亦死得安然。唯有旷达超然的态度,以乐观和宽容的心态正视现实,眼下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广阔。

  其实,我们的生命不管长短,其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空。从空旷中走来,向空旷中走去,最后的结果是佛家所尊崇的“四大皆空”而已。所以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物。况且,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时间又是多么短;人生的苦难又是如此之深,该忧愁的事又是如此之多,又何苦把自己捆绑在世俗的小事之中呢?

  只要我们看透了,看穿了,我们的生命就获得了自由和解脱。我们就会从斤斤计较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不在小事情上浪费自己,从而成就人生的远景宏图。因为人生旷达了,我们的心智就不会为凡尘琐事而感到劳累,就不会活得那么拘谨和痛苦。穿书吧

  尚书前去拜见景岑禅师,一番问候之后,尚书开口问道:“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景岑禅师不禁想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傍晚,他看到一个孕妇背着一只竹箩走过来。她衣着破旧,脚上落满土垢。竹箩好像很重,压得她直不起腰来。她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右臂揽抱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急忙地赶路。

  景岑禅师本以为这样沉重的生活一定会让她不堪重负的,可是她的脸上明明带着像明月一样温婉的笑容。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为了生活辛苦奔劳。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寻求的是什么,所以她不但没有觉得劳苦;反而感到十分快乐。

  想到这里,景岑禅师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本性。看着眼前的尚书,禅师开口叫道:“尚书!”

  尚书双手作揖:“是!”

  景岑禅师摇摇头说道:“回答我的只是一个躯壳,而不是一个清明的生命。”Μ.chuanyue1.℃ōM

  尚书低头想了想,眼中云雾迷茫:“只有躯壳有口舌,才能回答你的话呀!清明的生命哪里来的口舌?”

  景岑禅师点点头:“是否回答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自己觉悟。要明白自己的目标,不要弄错了人生的意义。弄错了生活方式,只能徒然使自己成为生命的奴隶!”

  由此可见,知道自己生命意义的人即使有再多的苦难,也能够承受;不知道自己生命意义的人,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其中的真味,则只有拥有旷达人生情怀的人才能体验得到了。

  r点亮心灯r

  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的生命质量,因为心态决定我们的状态。在热闹的尘世中我们只有具备旷达超然的态度,才能用乐观宽容的心去正视现实,我们眼下的世界才会越来越宽广。当我们看破了名利和得失的虚妄,放下了执著,我们就会从内心里接纳自己。我们的生命也就会活得自在,死得安然。

  2.快乐和痛苦共同铸就人生

  有人会问,人生到底是痛苦多一些,还是快乐多一些?但可惜的是即使问遍全世界恐怕也难以找到标准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苦乐参半。痛苦好比一杯苦茶,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快乐就像一杯浓郁的香茶,需要我们尽情地享受。但不管是苦茶还是香茶,都是生活的味道。没有苦就品尝不出香,没有香也就体验不出苦。所以我们说痛苦与快乐都是上帝的恩赐,我们只有学会承受痛苦并学会享受快乐,才能为人生演奏出和谐亮丽的乐章。

  云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如今三十六岁的她曾经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刚刚蹒跚学步,父母就葬身于20世纪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幼年时,云娟跟着身体羸弱的姥姥生活。直到上初中时,和她相依为命的姥姥也去世了,从此云娟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云娟从小读书就很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一所高校。在亲戚朋友和助学贷款的帮助下,云娟终于拿到了红艳艳的大学毕业证。可是万分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云娟体检时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所在的单位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将她辞退了,这对云娟无疑是雪上加霜。可是坚强的云娟并没有因此倒下,怀着永不放弃的信念,她坚持寻找就业的出路。从此,她边打零工边攒钱治病。三年过去了,云娟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终于得到了一家大企业的认可。

  现在,云娟已是有相濡以沫的老公和可爱儿子的幸福女人。每当有人和云娟谈论起她的过去,她总是微微一笑,说:“没什么,都过去了。对于我所有的经历,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我都同样珍惜。苦也好,甜也好,这就是生活。痛苦的积累,也就是生命的意义。”

  看完这个故事,想必没有人不会为之震撼。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女人,曾承受过多少的痛苦和苦难啊!但她依然坚强和乐观,依然保持着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她是对的,痛苦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和幸福、快乐一样都值得我们珍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因贫穷而痛苦,有的人因孤独而痛苦,有的人因事业无成而痛苦,有的人因身患疾病而痛苦……面对痛苦,我们无法逃避,于是就有了缓解痛苦的种种方法。有的人当遭遇心灰意冷或愁肠百结时,会选择用酒精来麻醉自己;有的人面对不公待遇时,会疯狂地排斥他人和社会;有的人面对痛苦时,心灰意懒,甚至万念俱灰,最终走上了轻生的不归路。然而这种种做法又有哪一种能够真正解决实际的问题,让你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呢?

  诚然,没有人喜欢痛苦,但也没有人能抗拒痛苦。上帝是精明的,在给你些许幸福的同时也一定会搭配相应的痛苦。其实痛苦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会和我们的人生永远相伴。从降临世间时伴随母亲的巨大痛苦而诞生,到离开人世时在痛苦中和亲人永别,整个生命的过程都无不充斥着痛苦。人生缺少了痛苦的浸润,就会变得肤浅和苍白;生命没有痛苦的洗礼,便显得单薄和脆弱。真正的痛苦可以让人冷静、教人深思并催人成熟,有了痛苦,人生才会变得有滋有味和丰富多彩。所以痛苦也好,幸福也罢,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它们都是我们必须担当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痛苦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是啊,痛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痛苦是一股力量,它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哲人说,我们不仅要学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痛苦中微笑,那么就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痛苦吧!

  r点亮心灯r

  痛苦和快乐都是组成人生的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都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它们随着我们对幸福的追求而生,也为幸福的获得铺路。所以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痛苦这个台阶,快乐,尤其是激荡人心的快乐或许永远无法降临到我们身上。

  3.知足才能常乐

  我们常说“知足常乐”,道理虽然都懂,但做起来却并非易事。知足是人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往往是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满,更无从谈达到知足的精神境界了。比如,一个乡下人与城里人相比。城里人西服革履,住高楼大厦,仍会满腹牢骚;而一个老农只要有粗茶淡饭果腹,有简陋房屋可居便会心满意足。

  这就是知足与不知足的简单而直接的区别。

  许多人都相信,一旦他们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某个特定目标后就会开心和快乐。然而事实往往是当你到达彼岸时,你还是不知足和不满意。而且又有了新的彼岸,即新的幻想和憧憬。可是这些人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有不满和失望?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希望没有实现,而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因此我们说要想过快乐的生活,就不要祈求太多。只有学会知足才能用心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并从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有一个以砍柴为生的山民,他日夜辛苦劳作。并且在佛前也不知烧了多少炷香,祈求好运的降临,帮助他走出困境。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金罗汉!

  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买房子又买地。一时间亲朋好友竟多出了好几倍,大家都向他祝贺,目光里充满了羡慕。

  山民只高兴了一阵子,继而发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光,你愁什么呀?”他老婆劝了几次没效果,不由地高声埋怨。

  “你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那山民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十八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我就满足了。”

  原来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啊!

  心有妄求,永无宁日。人不能救,佛不能救,天不能救!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经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一些议论:“谁的老公又升官了!”、“某某做生意发财了!”及“哪个孩子考上清华了!”等。言下之意,倒霉的总是自己,总也没有好运气,于是乎生出太多的不平衡来。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都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而我们的生命本身是上苍赋予的,有了它,我们才能体验整个生命过程的精彩。可以说,上苍赐予我们的已经够多了。既然拥有了这么多,我们还不曾满足的话,那么只能说是和快乐过不去了。

  在我们周围,时不时会传来这样的声音。即某某升官了,谁谁发财了,谁家换大房子了,谁家买新车了等,不一而足。有些人就会在心里琢磨我读书也不少啊,为何上苍这样待我?于是为了能让自己成大器,他们不断地给自己或者伴侣,甚至孩子施加压力和动力。今天求学,明天求官,后天求财。在他们的“努力”下,伴侣、孩子或者自己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愿望,这时他们依然不会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会把更高层次的目标设立出来,让上一轮的“努力”继续上演。如此周而复始,而快乐似乎从不会来到他们的身边。

  实际上,我们人生中最大的烦恼往往是从不知足开始的,是从没有实际意义的比较开始的。大千世界总不能让你像别人送的“事事如意”的祝福那样,也总有不如你和比你强的人。当心理不满足的时候,请想一想这句话:“当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脚。”因此我们不要祈求太多,要学会知足。只有脚踏实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天,我们才会拥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我们的生活也才会过得轻松起来。

  前面我们也曾提到,快乐的情绪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心理体验。比如走在外面时天空下雨了,你庆幸自己带了一把雨伞。可是雨太大,伞太小,你除了头部之外身体都被淋湿了。这时候看着那些穿着雨衣的人,你是羡慕,甚至嫉妒,还是依然为自己带了伞能够遮住头部,而很多人一件雨具都没带让雨淋得浑身湿透而感到知足呢?假如是前者,你就根本体会不到幸福的感受。只有像后者这样带有这种知足的心态,才是一个懂得生活且独具知性魅力的人。

  也许人心都是贪婪的,得到了这些却又想要那些,总是不停地渴望并要求。那样的话我们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抱怨和牢骚之中,把自己弄得很不开心,让关心你和爱你的人也跟着不开心。所以从此刻开始我们都应该学会知足常乐,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如果我们总是在希望更多和更好,那样的话希望就变成奢望了,往往奢望过多的东西到最后连原本拥有的都失去了。做人还是知足常乐得好,积极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并用心感受自己的幸福,就会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美好。

  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知足不是志短,也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一种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感恩。这种感恩将带给你来自心灵深处的安宁,使你看上去恬美而轻松。

  所以当我们在抱怨父母没有能给自己一张美丽的面孔和良好的身材时,我们应该看到有很多人的身体还是残疾。他们还在与命运进行着坚强的抗争,还在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和甜美的幸福;当我们羡慕同学同事升职加薪的时候,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苦和劳累。而我们虽然没有加薪晋职,但也依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当我们在埋怨物价太高、交通太拥挤和环境污染太重的时候,我们是否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地区还沉沦在贫穷、落后、疾病与战争之中呢?

  如此说来,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我拥有的是不是已经够多了?原来我们真的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东西,只是没有用知足的心态来对待它而已。

  一旦我们学会用知足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现状,那么就会很容易从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要知道美好的感受通常是建立在知足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我们用知足的心态来接受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那么开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充盈我们整个生活的空间。

  当然知足并非保守或是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和创新,它只是要求我们有颗平常之心。学会知足吧,知足才会常乐,常乐一生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r点亮心灯r

  人生中的很多幸福是经不起比较的,常言道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在你看来,别人的幸福是自己所奢望却难以企及的,而你却不知道其实别人也时常在抱怨。也时常感到不快乐,甚至也会羡慕你,认为你正沉浸在甜蜜的幸福之中。

  4.爱情要随缘

  一对相爱的人最终分道扬镳,我们常说是缘分不到;一对原本没有太多希望走到一起的人最终永结同心,我们说这是缘分。从这些话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人们对于爱情的认知与感悟,那就是五个字,即爱情要随缘。

  的确,两个人相识是一种缘分;两个人相爱更是一种缘分;最终不能走到一起,也还是一种缘分。然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想的,或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改变了初衷。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恋爱,都想把恋爱成果巩固下来。如果失去了恋人或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与恋人的感情出现问题时,就很难承受。于是有人在感情挫折中不能自拔,失去理智而走向极端。

  实际上,这世间从来没有完美的爱情,随着时势和条件的变化,再完美的爱情都会产生审美疲劳。无论多么完美的爱情都要靠一种责任感来维护,也只有这样,爱情和婚姻才会持久。在年轻时花前月下产生的所谓完美爱情,未必经受得住世俗的冲击。

  有的人之所以很难放弃已经明日黄花的爱情,是因为在生活压力的冲击下期望用恋人的感情来安慰自己疲惫的心灵,为自己疗伤。但爱情绝不是一根救命稻草,当你打算用爱情来拯救自己的命运时,只会让你更加失望,让你更加受伤。正确的做法是相信爱与不爱都是一种缘分,相爱时,缘聚;分手时,缘散。此时告诉自己放弃这份将缘分散尽的爱情,尽快从痛苦中走出来。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书生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他。

  僧人来到他的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边一名遇害的女子躺在海滩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走过来一个人,将自己的衣服脱下,给女子盖上,走了……又走过来一个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在洞房花烛夜,被她的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个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从床上坐起,病愈!

  书生悟到了什么呢?他悟到了很重要的一句话,即爱情要随缘。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或许用这句话来概括爱情中的缘分最合适不过了。有缘则聚,无缘则散,缘分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已成的往事不能改写,未来的际遇不可预算。爱情的果实不是一个人的苦心追求就可以成熟,而是需要双方的坚持才能结成。与其苦苦追寻心中的美梦,不如轻松地拥有眼前的现实。必须要发生的拦也拦不住,不会发生的天天盼望又有什么用呢?

  爱情要随缘,是一种洒脱、一种心境和一种追求。因为只有懂得爱随缘,你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会因缘起爱既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缘尽爱去而失意伤感,更不会拼命追求,勉强示爱,给对方或自己带来无辜的伤害;同时也只有懂得爱随缘,你才会真正懂得如何追求,如何珍惜,如何加倍呵护属于你自己的那份真爱。

  r点亮心灯r

  恋爱都是正常的,分手也是正常的。别把你即将失去的爱情看做一场完美的爱情,这只会让你更加痛苦。当你重新上路,面对人生的历练之后再回过头看你曾经的恋情,往往会发现结束并不见得是坏事。缘分不可强求,属于你的,早晚是你的;不属于你的,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绝望,不要放弃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人生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爱和被爱的成熟。当真爱来临,也就成熟了。

  5.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往往把婚姻和家庭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可是,感情的事不能总是顺遂人愿。有的人拼命追求并挽留自己的所爱,即使对方不爱自己,自己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拥有;有的人则选择了放弃,重新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结果往往是前者在获得短暂的满足后开始失去了爱的方向和能力,而后者却在日益平静的生活里积累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实际上有时候拥有不一定就是一种幸福,尤其当你拥有的仅仅是一个空壳的时候。爱得不到回报,这种拥有带来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痛苦。不如放弃,重新开始就能收获幸福的生活。

  走出民政局的大楼,晴空万里,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初春的阳光照在刘畅的脸上,很温暖很温暖。她的心情也异常轻松起来,原来从破裂婚姻的枷锁里解脱出来是这样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刘畅用手轻轻地把散落在脸上的头发梳理到耳后,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刘畅和老公是大学同学,从相识、相恋到结婚,他们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

  她一直都相信他就是她的唯一,她将用剩下的生命陪他走完人生的旅程。

  直到有一天,有个陌生的女孩拨通了她的电话。说有事要和她摊牌,她才感觉事情有些不妙。那天她感觉世界末日到了,跌跌撞撞且漫无目的地游荡在熟悉的街道上。脑海里全是那个陌生女孩忧伤期盼的眼神,和那句她永远也没有办法相信却深深刺痛她心灵的话:“我爱上了你老公,他也爱我。可他也曾经深深地爱过你,他说不出口要离开你,所以……”如果事情发展到此,她还有一点怀疑和心存侥幸的话,那么当听到丈夫那句“对不起,你都知道了,我也不做什么辩解了”时,仅有的一点幻想顷刻间破灭了。

  带着无尽的痛苦,刘畅想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丝解脱。于是她来到了几百公里之外的一家寺院,试图从禅师那里得到一些“解救”自己心灵创伤的良方。

  禅师对她说:“既然他的心已另有所属,不妨把他推出去吧。”

  从寺院出来,刘畅深深吐出一口气,她似乎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几天之后,刘畅拿着离婚证书走出了民政局的大门。

  男人说:“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吃完我送你去机场。”

  “不用了,我会自己去的。”她潇洒地向男人挥挥手,转身钻进了街边的一个的士直奔机场……

  因为她知道正如那位禅师所说,那个男人已经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了,未来的路要靠自己拼搏了。刘畅对自己有信心,她会坚强地面对未来。她也相信没有那个男人,她有更多的时间打理属于自己的生活。重新找回自我生活中才会更加阳光明媚。

  有的人生来是为感情而活的,这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不能否认感情之于人的重要性。但对于感情,聪明的人懂得追求、懂得把握,更懂得放弃;相反,有些人喜欢钻牛角尖,在感情的路上总是一条道走到黑,最终获得撞上了南墙的可悲下场。

  其实感情往往是动态的,当一份感情已经渐渐从自己身上抽离出去的时候,不如自己潇洒地抖落仅剩的牵扯。当然这样的放弃并非易事,只有心智足够成熟的人才能懂得放弃之美。在这样的女性看来,当感情求之不得的时候主动地放弃,对别人来说是一种解脱,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更大的解脱。

  退一步讲,婚姻不过是一纸合约。单方面的维系不但不现实,而且很危险。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是每个人都有权通过自由、人性、合法并且保持尊严的形式来寻求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离婚固然不可以草率,但也无需视之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坚守或者放弃婚约,只要不是出于外在的考虑,而确实是遵循内心的声音是因为坚信可以过得更好,那它们都同样值得尊重。应该承认离婚自由像结婚自由一样,是现代婚姻观念进步带给人类的一大福祉。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放弃后的感觉是令人怅惘的,但相信时间会治疗你的痛,痛定思痛后便是轻松。放弃不代表结束,拿出放弃的勇气给对方,更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也许才是赋予自己收获另一片天空的开始。

  r点亮心灯r

  婚姻中总免不了有磕磕碰碰,学会容忍并尊重对方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性确实是一种美德,但并不等于以牺牲自己的人生原则为代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苦恼于婚姻不曾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生活激情,而恰恰是消耗着这种力量源泉。原因是夫妻双方的原则已被践踏得一塌糊涂,在这样的状态里不如选择放弃。

  6.学会遗忘,你会更幸福

  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变幻的社会中人们为了使疲惫的身心张弛适度,不至于活得太沉重和太矛盾,开始在珍藏感情的同时也在努力学会遗忘。比如,遗忘一场不愉快的争吵,遗忘一次不经意的邂逅,遗忘一段尴尬的情感波折,遗忘一种无法挽留的美丽……

  可以说,遗忘是一阵偶然吹来的微风。它能够安抚受伤的灵魂,释放无谓的压抑,让狂躁的心跳恢复为趋于平静的涟漪。其实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次即将踏上的旅程也有它不得不选择的方向。沉湎于旧日的失意是脆弱的,迷失在痛苦的记忆里是可悲的,无法忘却过去的人常常连今天也会失去。

  学会遗忘,善于遗忘便是一种振作,一种成熟,一种坚强,一种超脱,一种只有强者才有的对生命苦难的傲视和嘲讽。当然遗忘不是简单的记忆抹杀,不是消极地对过去的背叛。而是把往昔的情愫埋在心底,让沉积的激情深嵌脑际。学会遗忘是为了真正地把握自己,主宰命运;学会遗忘就要从泥泞中站起,击碎沮丧、苦闷和烦恼织就的樊篱。从而破译出岁月的隐语,沉淀出人生的芳醇。

  躺在黑暗里,内心却隐隐地痛。像所有犯了单相思的女人一样,许婷在这异乡的夜晚彻夜难眠地思念那个并不爱自己的男人。想象着他在这同样寂寞的时刻拥着谁,又与谁共枕眠。

  思绪总是像难训的野马,在暗夜时分不受控制地带着许婷回到过去的往事中。回忆中那些幸福、甜蜜、悲伤和痛苦的记忆会像火一样炙烤着她的心灵,痛楚就这样成了所有不能入睡的根源。

  生活到底需要怎样的一种开始呢?当许婷在异乡的城市孤自一人,当她凌晨时分行走在那空旷美丽的街道上时,生活就已经开始。

  只是她渴望的人早已不明去向。

  为了让自己早日释怀,许婷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统统填满。一个偶然的下午,她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蕴涵了很多佛理的书,一下子喜欢上了。此后她翻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从中领略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渐渐地,许婷从那段感情中走了出来,重新找回了几年前那个独立、积极和美丽的自己。

  许婷告诉自己遗忘吧,既然人生就是要学会不断受伤与成长,既然过去的往事再也无处寻觅,既然他已然忘却过去不再眷恋,就只能自己慢慢学会淡忘。淡忘那些苦涩的记忆,才可以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遗忘美好,才能使自己不只是一味地活在过去,而是睁开双眼发现身边美好的风景。

  过去已经过去了,好的,抑或不好的已经统统过去了,它们就像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风景。可是人的一生却需要不断地向前,我们不能总是看着老照片,而忽略身边的好景致。生命是短暂的,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路,它都需要不断地向前。所以勇敢地向过去说再见,珍惜并把握住现在,才会不枉此行吧。

  r点亮心灯r

  忘记过去容易受到伤害的目光,忘记曾经柔肠百结的思绪,忘记那个可怕的梦魇,以轻松而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的怀抱。而生活本身就是咀嚼不尽的青橄榄,虽有苦涩,也有回味的甘甜,正如普希金所说:“凡是过去了的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7.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话中的意思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缺点的时候,还是会羞羞答答并遮遮掩掩。其实正视并接受自己的缺点不仅能使自己轻装前进和不断提高,还能让自己对他人的缺点多一分理解与宽容,学会如何用更达观的心态对待世界和人生。

  一次,智德禅师给弟子们讲一个关于农夫挑水的故事:

  一个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其中一个是完整无缺的新水桶;另一个是出现裂缝的旧水桶。在每次挑水的时候,挑水夫的新水桶都可以将满满的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的家中,但旧水桶却只能送一半的水到主人家。

  就这样挑水夫用新旧两个水桶每天送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完好的新水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非常自豪;有裂缝的旧水桶则对自己只能挑回半桶水而感到非常难过和惭愧。

  经过两年失败的苦楚之后,有裂缝的旧水桶终于忍不住对挑水夫说:“我感到十分惭愧,因此我要向你道歉。”

  “你为什么要道歉呢?”挑水夫疑惑地问道。

  “因为我的缺陷,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让你的辛勤劳动只能收到一半的成果。”有裂缝的旧水桶说。水夫回答道:“你不用难过,今天在我们回家的路上请你留意一下路旁盛开的花朵。”

  回家的路上,有裂缝的旧水桶第一次惊喜地发现路的一旁开满了鲜艳的花朵。

  挑水夫亲切地对旧水桶说:“你刚刚在路旁看花朵时,应该看到只有你那一边有花,而新水桶那边就没有。知道吗?那都是你的功劳。知道你漏水,我便在路边撒了花种,让你漏出来的水浇灌这些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不仅装饰了主人的餐桌,也成为这路边最美丽的风景。”

  禅师想告诉弟子们的是聪明的挑水夫知道“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废人”的道理,于是他将旧水桶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让缺陷也有价值和卖点。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所以一味地苛求完美和不能容忍任何缺点的人只会让自己陷入身心疲惫和痛苦失望的境地。在生活中只有正视并接受自己缺点的人才是最有勇气,最有智慧的人。而那些自信心不强并将缺点视为失败的人注定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有位哲人在墓志铭上留下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负担就是背负着自我的罪恶感。”在人的一生中有优点带来的喜悦与欢笑,也有缺点带来的痛苦与烦恼。我们不能在优点成就的成绩上沾沾自喜,也不能在缺点铸成的错误中懊恼悔恨。因为只有从容地面对优点,坦然地接受缺点才能轻轻松松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段路。

  承认自己的缺点比起刻意对之否认和反驳来说更容易获得快乐,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此,我们为你提供几个可以帮助正视并接受自己缺点的小窍门。首先是勇于交友,要主动和朋友接近,听听他们的为人和处事你可以得到借鉴,同时通过朋友的言行会对你的言行有个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其次是善于比较,要学会正确并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不能总用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比较或者用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较;最后是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总结出你的成功之处。用你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鼓励自己勇敢接受并改正缺点。

  r点亮心灯r

  一个人有缺点和不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并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其实只要人们正视并坚决改正缺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和自己的声音。这样缺点就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为我们提供广阔的进步空间,也就成为我们的亮点。

  8.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努力追求完美,如事业的顺利、家庭的美满、婚姻的幸福和自我的发展等。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并非所有的事都能够尽善尽美。有时候并不是事物本身到底够不够好,而是我们是否懂得生活中适时满足的艺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人和事。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个男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以致在七十岁的时候,他还没有结婚。有人问他:“你寻找了几十年,找遍了世界上很多地方,难道连一个完美的女人也没遇到吗?”那个男人很伤心地回答:“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那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没有和她结婚呢?”那个男人说:“没有办法,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不难看出,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追求一种至情至性的完美。他们企望在生活中碰到一个和自己心中描绘的完美形象一模一样的人,可是他们最终也没有遇到。事实上,他们注重的是那种追求的过程,而忽视了人人都关注的结果。他们渴望将瞬间爆发的激情与火热延续到永远,并且不离不弃地陪伴在自己的生活中。

  毫无疑问,这样完美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不仅是爱情,世间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和不足之处。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抱着追求完美的心态永不放松。其实对自己多一分宽容,不做“全优生”,我们才能变得更加轻松。

  有一个人双目失明,从小深为自己的这一缺陷而苦恼沮丧。他认为是前世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别人的恶事,今生来遭受惩罚来了。带着这样的认识,他浑浑噩噩地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他放弃了任何追求,认为自己这辈子将一事无成。更别提什么出人头地和光宗耀祖了,可是后来他的这一思想竟然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位智者,这位智者开导他说:“世上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听完智者的话,这个盲人恍然大悟,心情顿觉开朗起来。从此饱受智者鼓舞的他把失明看做是上帝对自己的特殊钟爱,他终于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后来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了当地的小学课本中。

  故事中智者所言把人生的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样的思路可谓新奇,而这样的理由又是那么善解人意并且幽默可爱。尽管这样的说法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但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世界上有谁不需要找点理由来自我安慰呢?

  我们看看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三个怪杰,其一是失明的文学家弥尔顿;其二是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其三是不会说话的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那么这三个家喻户晓的怪才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当你还执著于完美的追求而不肯放弃时,不妨想想“每个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句话。要知道上帝吝啬得很,他决不肯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给了你美貌,就不肯给你智慧;给了你金钱,就不肯给你健康;给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点苦难……

  当你遇到这些不如意的时候,不必像前面故事中的盲人小时候那样沮丧不已。更不必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最好的办法就是像故事中的那位智者那样自励自慰。自己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是因为上帝将自己这个“苹果”给咬了一口,只不过由于上帝特别喜欢,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一些罢了。

  不必刻意追求完美,因为根本追求不到,因此不妨采用下面这些妙法将“完美”抛到一边。

  首先,我们要学会“放纵”自己。不妨按时下班而不加班,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休息。并且让办公桌上堆得一团糟,允许自己几次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工作,然后问问自己:“你受处罚了吗?生活还正常吗?你是不是更加快乐?”也许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一切照常运转,曾经非常担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其次,我们要健康地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进行锻炼,如养成晨跑的习惯,红润的脸色和矫健的身影会比任何彩妆更使你年轻有活力。工作之余最好逃离城市,让自己以最自然的状态亲近自然。要学会享受阳光,懂得享受生活。

  再次,我们要做到不对自己求全责备。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给自己定的目标最好是那种“跳一跳,能够着”的,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上司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否则遇到挫折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还是要有点“我行我素”的气魄;否则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而唯独自己不满意,对你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最后,就是我们要看到完美主义的优点,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尽管如此,你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应该看到自己所具备的优点,比如勤于思考并富有行动力、意志坚定和执著等。这些优点只要发挥得当,你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

  r点亮心灯r

  想要拥有快乐的生命状态,我们必须学会放下对生活琐事的苛求态度。不去追求完美,因为我们每个人本身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越早地认识并接受了这一事实,就越能及早地拥有轻松的心态和幸福的人生。

  9.把“年龄”抛到九霄云外

  外国媒体曾报道过一位年龄最大的瑜伽教练,八十三岁的贝蒂.卡尔曼虽年过古稀,但身手矫健,可以轻松完成许多高难度瑜伽动作。她的表现充分证明耄耋之年的身体依旧可以如少女般柔韧,在当地已成了一个不老的传奇。

  当有记者问到贝蒂.卡尔曼为什么能将身体保持在这个程度时,她微笑着说:“很简单,因为在我的生命里‘年龄’是个不存在的词,我已经把它彻底忘掉了。”

  不可否认,贝蒂.卡尔曼对于生命有非同寻常的乐观心态,正是她将“年龄”抛到了九霄云外的这种思想让她具备了少女一般柔韧、健康的身体和永葆青春的内心。

  可是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多少人在年纪轻轻就经常说“我已经老了”;有多少人刚过四十岁,就会感慨未来的人生将会是“下坡路”,而不再有奋斗的勇气和劲头。

  显然在这些人心里“年龄”是个无比重要的词语,他们的一切似乎是由年龄决定的。

  他们不知道,“忘我”将会让自己年轻起来,有位学者曾说过:“忘掉年龄则老不至,好乐则乐常事。”其实年龄只是生命的刻度,它对人生成败并不起决定作用。不管你想不想它,也不管对谁它都一视同仁。过多地为它“操心”,只会增加烦恼并对身心健康无益,所以哲人教导我们说要忘记年龄。

  忘记年龄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你可因收获丰厚而忘记年龄,也可因看透人生而忘记年龄……但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使你更好地享受人生,使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武则天对禅最感兴趣,据史书记载她曾经召请过多位禅师入宫说法。仅仅五祖弘忍的弟子,她就请来了两位——神秀和慧安,但是六祖慧能却始终没让她这位中国独一无二的女皇请得动。

  嵩岳慧安国师又称“老安”,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禅师。他虽然年纪很轻,但已天下闻名。当时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大肆征召劳役。田园荒芜,饥民如蝗。慧安到处化缘,救济流民,无数性命因此获救。隋炀帝慕名请他入宫,他根本不予理会。潜入了太和山隐姓埋名数十年。唐高宗也曾派遣使臣前来迎请他做国师,他老人家金蝉脱壳,连夜逃到了嵩山。他比五祖弘忍年长整整二十岁,而且名气也比弘忍大得多。然而他却不管不顾,一头拜倒在弘忍面前。他比六祖慧能大了五十六岁之多,按年龄他完全可以给慧能当爷爷了。但他与这个小老弟十分投缘,多次向朝廷推荐慧能,说慧能才是禅宗的真正传人。慧能最重要的弟子怀让本来投在了他的门下,他说:“我教不了你,与你投缘的师父是慧能。”

  这个老顽童却没有拗过武则天,被皇家的轿子抬到了京城。当时,他已经一百二十岁了,松风鹤影,银鬓飘飘。好像天地精魂所化,恰似太虚神仙下凡。

  武则天很是好奇,问他年纪多大了。他说我不记得了。武则天说怎么可能呢,一个人怎么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呢?慧安禅师淡淡一笑道:“人之身有生有死,如同沿着一个圆周循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尽头,记得这年岁有何用呢?何况此心如水流注,中间并无间隙。看到水泡生生灭灭,不过是幻象罢了。人呐,从最初有意识到死亡,一直都是这样,有什么年月可记呢?”

  武则天这个铁血女皇因此心服口服地跪倒在了慧安的膝下。

  当一个人把“年龄”这个词排除在自己生命之外的时候,时间本身对他来讲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时间将无法左右他的思想。不管是前面提到的贝蒂.卡尔曼,还是慧安禅师,他们都不为时间的流逝而感伤,不为年龄一大把的现实而苦恼。因为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年龄。

  虽然忘掉自己的年龄有利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但真能做到忘掉年龄却委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否则我们的耳边也就不会总是传来“我已经老了”的感叹了。

  有的人还在四五十岁的中年时就暗示自己老了,看到自己额头多了一条皱纹,便不禁生出几分忧伤和几分惆怅。甚至发出“人老珠黄”和“人到老年万事休”的哀叹,流露出“老如朽木”和“老而无用”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观情绪。这种消极心理不仅阻止了自己向人生终点冲刺的步伐,而且损害了身心健康。

  事实上,人进入中老年阶段尽管在精力、体力方面会有所衰退,比年轻人逊色一些,但其知识、经验和阅历等方面都已经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了更多的积累,这些都是年轻人无法与之相比的宝贵财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青年期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期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

  哈里.利伯曼于1903年自华沙移居美国纽约,七十四岁时退休,退休后经常找棋友下棋以消磨时光。一晃六年多过去了,在他八十岁那一年,有一天棋友因故未来。一位女服务员就非常热情地建议他到画室走一走,借画画消遣。

  “画画?”利伯曼瞧了她一眼,耸着肩膀说,“我连笔都不知怎么拿,怎么可以画画?”但那位女服务员坚持说:“您可以试一试嘛!”谁想到这一试,竟使他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年,他到一所美术学校的成人班学习了两个半月。以后作画四年,获得社会上的好评,不久他便成为美国一位名画家。他用了二十年时间(自八十一岁到一百零一岁)画了许多幅画,声望很高的洛杉矶美术馆为他举办了二十二次个人画展。他在一百零一岁高龄时,还能在画架上工作十四至十六个小时。他从不想自己有多大岁数,而总是想能取得什么成就。

  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人过花甲有成熟美,进入古稀之年有智慧美。其实只要人们具有健康的心态,就能摒弃所有晦暗的心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积极营造一个乐观且欢乐的世界。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没有空注意自己正在衰老。”古代陆游有诗曰:“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来心地宽。”这就是他们能葆其青春的秘诀。

  r点亮心灯r

  从时间概念上讲,年龄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然这里指的是生理年龄。而一个人是否有积极的心态,是否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则主要取决于心理年龄。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自然的老化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但是俗话说得好:“有八十岁的常青树,也有二十岁的朽木。”一个人的心态年轻必定也会影响到其外在的形象,所以说忘掉年龄,忘掉那些使你愁目烦心的事,你将拥有一颗年少的心。

  10.看破生死,人生无虑

  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大都爱惜生命,惧怕死亡。可是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人能够逃脱得掉。

  对于死亡,如果过度恐惧,往往会有损我们的身体;相反,如果能够把死亡看成一个必然的结局,顺其自然地生长并结束,那么我们就会在自然中获得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然一个人如果能看淡生死,敢于视死如归,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这样两种人,他们达到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境界,一种是在修行中历尽劫难沧桑并参透生死,对人生已经大彻大悟的人;另一种是胸怀高远大志,心有精神大义的人。

  日本有一位桃水禅师曾在许多寺庙中修行多年,也在日本各地教过无数的徒弟。在他主持的一个大寺庙中有些僧人因为不能忍受修行的艰辛,往往半途而废。然而慕名而来的信徒却越来越多,佛法席非常兴旺。桃水禅师顿悟到人生的真谛之后就辞去了教席,向信徒们告别后便不知去向。

  三年之后,他的一位原来的门徒在京都的一座桥下发现了与乞丐生活在一起的桃水禅师,这位门徒马上恳求桃水继续教他怎样修行。桃水禅师说:“你如果能像我一样在这里过上两三天,我也许可以教你。”于是这个门徒就打扮成乞丐的模样,与桃水禅师共度了一天的乞丐生活。

  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人,桃水禅师就伙同门徒在午夜时分把尸体搬到山里埋了。事毕桃水禅师回到桥下倒身便睡,一觉到天亮,他的门徒却始终不能入眠。天亮之后,桃水禅师对门徒说:“我们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死了的那个同伴还剩下一些食物在这儿。”然而那个门徒看着食物却一口也吃不下,桃水禅师说:“我早就知道你不能看淡生死,你是无法继续跟我修行的。”门徒听后垂首无语。桃水禅师挥手说道:“你走吧,不要再烦我了。”那门徒遂向桃水禅师拜别,黯然而去。

  可见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没有认为活得很痛快,也没有认为死得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夜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止的事实。生死就好像一瞬间的事,速度快的就好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走路,什么时候落下第一片叶子,什么时候太阳从西方落下一般。

  然而当死亡来临时,有太多的人以害怕和胆怯面对。面对死亡,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空虚、恐怖和害怕的感觉,然而那些“死而复生”的人,他们会对生有另一番体验。他们会更加珍惜,更加明白生的含义。

  有时候死的确是可怕的,可是只要我们能用一种超脱和达观的态度面对死亡,即把死亡当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从而活得逍遥自在。

  r点亮心灯r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上是一样的。面对生死能够做到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在悟道的禅师中不乏一些言行生活均给人一种游戏人间的感觉的人,其实禅者岂止单是游戏人间,就连生死都在游戏之间。

  11.笑看人生风雨路

  “笑看人生两百年,蹉跎岁月瞬息间。修身恬淡寻常事,福寿康宁歌九天。”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在其日志中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虽然不是什么名言警句,但却能让我们从中看出这位老者对于人生的达观心态。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你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它就会用微笑的表情回馈你;你用悲苦的眼神看待它,它就会用哀伤的神情回馈你。如此说来,我们何不学学这位老者笑看人生,任岁月蹉跎;修身恬淡,得福寿康宁。

  一位老人抱着自己的孙儿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不小心把下水道井盖踏翻了。幸亏老人反应机敏,当他快掉下去的时候急忙把孩子放在井旁,自己双臂横搭在了井口。旁边有人发现了,迅速把他拉上来。试了试胳膊和腿都没大事,只是有点皮外伤。可是这位老人却满脸懊悔的神情,他喃喃自语道:“怎么这么倒霉,下水道井盖还能踏翻?这么蹊跷的事怎么就让我给碰上了?”

  可是当老人把这件事讲给他老伴听的时候,老伴却说:“这不是倒霉,是幸运啊!你想我们的孙儿安然无恙,你的老胳膊老腿也安然无恙,这不是万幸吗!”老人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啊,于是开心地笑了。

  有些事情,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或许就会有截然相反的感受。比如上面这位老者,如果纠结于自己的倒霉,心情自然会持续不悦。说不定还会引出身体的疾病,到那时候可就不仅仅是划破点皮这么简单了。幸运的是,这为老人有一个乐观的老伴,她用笑看“倒霉事”的几句话让老人转忧为喜。

  我们都听过“卖伞和买鞋”的故事,在这里再温习一下,希望能再次带给读者笑看人生的思想启迪。

  一位到山下办事的禅师,在路上行走时看到一位老太太在一个角落里小声哭泣,边哭边擦眼泪。于是禅师走过去询问:“老人家,因为什么事情让你哭得这么伤心呀?”这位老太太说:“哎,禅师你有所不知啊。这一辈子,我就生了两个女儿。她们现在都已经嫁人了,这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伞的;一个嫁给了卖鞋的。晴天的时候,我就担心卖伞的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的时候,就担心不会有顾客买另一个女儿的鞋。我一想到这里就伤心难受啊!”

  禅师说:“原来是这样啊。你不妨这样想,下雨了,我一个女儿的伞肯定好卖了!天气好了,我另一个女儿的鞋子卖得好了!如果这样想,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是不是都会认为是令人高兴的事呢?”

  听完禅师的话,老太太觉得很有道理。从此爱哭的她再也不哭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很开心。

  人生就好比一杯香浓的咖啡,开始觉得有点苦涩。可是细细品味却会有醇香袭来,让味蕾得到享受的满足感。

  其实生活中的满足感,多是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整个人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样地,那些总是觉得生活中尽是不如意的人内心也常常是积蓄了太多的悲观情绪。

  其实形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差别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对此,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萧伯纳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他说假如桌上有半瓶酒,有人高喊:“太好了,还有半瓶”!无疑,这是乐观的人。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他们会惋惜地感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显然,这是悲观者,他们看到的是半个空瓶子。酒本无多少,瓶子也并无不同。可是仅仅是由于观察它的角度不同,便有了乐观与悲观之分,这足以说明从什么角度来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是多么重要。

  不可否认人生不可能一路平坦,我们总是不断地在沟沟坎坎中前行。如果我们遇到不如意就哀叹命运不公,那么我们将会沉浸在这种哀苦中一蹶不振;如果我们在挫折面前精神抖擞,把逆境和挫折看成生命的常态,那么我们必将笑对挫折并走出困境。

  因此在挫折面前,我们不应该把痛苦放大,而应直面人生。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乏英才豪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留下了“落霞与孤雁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的潇洒,“长安市上酒家眠”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中国共产党在遭遇重重挫折之后,终于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因此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理当成为我们的励志名言。

  在整个人生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可以说不计其数,身处其中时令人沮丧并烦恼。但当我们回首往日那些困苦与磨难的事情时,换个角度品味很可能不是懊悔,而是庆幸!

  r点亮心灯r

  笑对人生是一种豁达的情怀,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不应一味地抱怨,而应学着微笑面对,那么生活将还我们以五彩斑斓。人生就像是一场梦,重要的不是这个梦有多长,而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何不去笑着面对呢?我们每个个体就好比那浩瀚大海中颠簸的小船,难免会遇到隐藏的暗礁或突如其来的狂风巨浪。只要我们的内心能够保持一份淡定、一份从容和一份微笑,必将抵达光明的彼岸。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淡定:不纠结的活法更新,第八章 心宽——命在呼吸间,云水且随缘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