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
No.1贝多芬
所谓新年新气象,大抵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甭管新不新年,愿赌都得服输,欠债都得还钱;不操枪杆,你还就出不了政权。
公元二十四年的新年刚过,刘秀收到了他的第一份新年礼物,那就是他突然发现自己身价暴涨——王郎悬赏十万户,公开收购他的人头。
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刘秀正在赶往蓟城的路上,荒郊野外,朔风怒号,雪下得一阵紧似一阵,丝毫不肯饶人。刘秀摸了摸脖子,大笑道:“当初王莽购伯升人头,开价封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封爵上公,天下为之咋舌,以为自古以来,人头从未有如此之贵。如今王郎以十万户购我人头,折算下来,价钱更在伯升之上,以弟胜兄,岂不惭愧!”
众人见刘秀谈笑自若,心中为之稍安。冯异、邓禹等人,更是彼此交换眼色,难掩欣喜。自从刘(左纟右寅)死后,这是刘秀第一次主动提起他的长兄,而且是带着一种充满自豪的轻松,看来,经过半年多的时光,刘秀终于渐渐走出了自责和悲伤。
十万户的身价也再次提醒着刘秀,过完年之后,他的处境不仅毫无起色,而且将越发危险。何以如此?归根结底还是那个老问题——命运,从来都没有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脚下便是幽州,是时候和贝多芬一样了,扼住命运的咽喉!
刘秀甫一抵达蓟城,立即分遣使者,招降幽州下辖十郡国。他不仅要和时间赛跑,更要和王郎赛跑,王郎也正在幽州到处拉票,起劲地挖着他的墙脚。
刘秀亲自修书,正告各郡国主事官吏:“第一,不要迷恋刘子舆,刘子舆只是个传说。王郎假冒刘子舆,其实不过是邯郸街头一个算命的混混!第二,更始朝廷已调集数十万大军,前来河北清剿,王郎指日可灭。第三,本人身为大司马,乃河北地区最高长官,各郡国接令之日起,有钱出钱,有兵发兵,速来蓟城向我报到。”m.chuanyue1.com
使者们怀揣着刘秀亲笔书信,如信鸽一般,往蓟城飞去,消失于茫茫的天宇。
刘秀的第二步棋,则是就地募兵。
早在冀州之时,部属们便建议刘秀赶紧募兵,迅速壮大实力。刘秀未予首肯,朝廷在冀州耳目众多,他没有借口拥兵,也没有条件拥兵。如今,王郎之事如愿闹大,冀州牧庞萌和尚书令谢躬又没有足够的能力镇压,此时征兵,可谓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对于刘秀的军事才能,部属们不是相信,而是迷信!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给刘秀三千兵马,他也能再来一次昆阳大捷。因此,一听刘秀下令征兵,人人来了精神,纷纷主动请缨,刘秀唯独看中善于忽悠他人的王霸,命其前往东市募兵。
尽管是大冬天,东市上人倒也不少。王霸竖起募兵大旗,开始大声吆喝,不一会儿,闲人们就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然而只是抱着膀子看。王霸拉过一个后生,很热情地问:“当兵,每月发钱,天天管饭,干还是不干?”
蓟城,即今天的北京。那时的北京人,已经相当之贫,后生根本无意当兵,却又故意要逗王霸玩,于是装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消遣王霸道:“好是好,不过俺很怕死呢。”【穿】
【书】
【吧】
王霸仰天长笑,他精心准备的说辞终于派上用场,叫他如何不爽!他清清喉咙,当街开讲道:“大家都听好了!当了兵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留在后方,一个是送到前线。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送到前线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有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轻伤,一个是重伤。轻伤不用担心,重伤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能治好,一个是不能治好。能治好不必担心,治不好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不死,一个是死。不死的话不用担心,死了嘛……也好,既然你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后生一听之下,不免有些发蒙,嗯,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哪儿不对,一时却又说不上来,于是扭头要走,王霸拉住后生就不撒手,苦口婆心又劝,后生拼命摇头,说什么也不肯就范。王霸不肯甘心,又道:“那你府上还有什么人,叔叔兄弟侄子表哥之类的,都行。什么,你们家没有男的?那女的也行啊,女扮男装,打起仗来也是一样……”
后生被王霸拽住衣袖,久挣不脱,泫然欲泣,实在没辙之下,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滑溜溜地钻出人群。后生走了,王霸也不气馁,又对众人吆喝道:“某姓王名霸,在大司马刘秀属下任功曹令史,今日来贵宝地征兵……”
王霸话未说完,众人已经哄然大笑,指着王霸:“噫嘻,王霸,王八……”笑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眼看围观群众一点诚意也没有,这兵是没法征了,王霸只得羞赧着脸,怏怏而归。
No.2穷途末路
换人如换刀,王霸征兵不成,换个人上总行了吧?继王霸之后,邓禹、冯异、铫期、祭遵、臧宫等人轮番登场募兵,无奈蓟城百姓狡猾归狡猾,有热闹还是要看的,风雨无阻;兵是说什么也不当的,油盐不进。几天下来,还是一个兵也没招到。刘秀大笑:“看样子,非我亲自出面不可!”邓禹等人一听就急了,不惜以死相谏——咱们丢得起人,你是当朝大司马,你丢不起这人啊。刘秀不得已,只得作罢。
征兵这条路断了指望,而派往十郡国的使者,也是全无回音。好消息苦盼不来,坏消息却接踵而至——王郎自称帝以来,势力扩张迅速,现已控制了冀州大部,正在组织大军,向蓟城进发,扬言要活捉刘秀,荡平幽州。
听到此消息,部属们远比刘秀紧张,齐声劝刘秀赶紧挪地方,切不可坐以待毙。刘秀一笑,道:“公等怕死乎?”
邓禹泣道:“我等死不足惜,明公不可不自爱。天下可以无我等,不可无明公!”刘秀笑道:“王郎无能,惯为危言耸听。且在蓟城静观其变。”
邓禹急道:“即使王郎大军不至,蓟城也不宜久留。我等募兵数日,竟无一人应征,不亦怪哉!可见,在蓟城百姓身后,一定有人暗中操控,将不利于明公也。”
刘秀扫视众人,问道:“邓禹所言,乃诸君之共识乎?”众人点头。刘秀叹道:“既然如此,离开蓟城,又当去往何处?”
耿弇抢话道:“今王郎在南,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乃明公之同乡;上谷太守,乃家父也。请明公随我北上,发此两郡控弦万骑,王郎不足虑也。”
刘秀欣慰地点点头,道:“小儿用心大佳。”又问其余人,“耿君主张北上,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都是一般心思,耿弇这小子,真实身份依然存疑,万一是个冒牌货,那可就被他坑惨了。就算耿弇真是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儿子也做不了老子的主。渔阳、上谷的态度究竟如何,谁心里也没底,派往两郡招抚的使者,至今仍无消息。倘若听信耿弇的一面之词,匆忙北上,真要到了渔阳、上谷,而渔阳、上谷又已经归顺王郎,那就连退路也没有了,再要想逃,那就只能往匈奴逃了,从此流亡异邦。与其去国,毋宁去死,此计断然不可考虑!邓禹于是道:“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
南归,看似自投罗网,然而毕竟辗转腾挪的余地更大,有冀州牧庞萌、尚书令谢躬等人可以接应,万一接应不上,也可以逃离河北,回奔洛阳。因此,邓禹一言既出,众人皆随声附和。刘秀笑道:“众意难违。”指着耿弇道,“小子,为我北道主人。”
南归策略已定,邓禹便请即刻起程。刘秀摇头不应。邓禹大急道:“再等下去,刀就架到脖子上了。”
刘秀不动如山,正色道:“危急之时,第一便是定力。希望没有完全破灭,绝不放弃希望。逃亡未到最后关头,也绝不轻言逃亡。”
邓禹知道,刘秀还是舍不得放弃幽州,他还想继续等使者的消息。对于刘秀的这一选择,邓禹无可责备,因为只要一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就意味着刘秀以幽州为根据地的策略彻底破产。
成功与否,往往就看你能不能撑到最后一秒。
看看正月将尽,忽有请帖送来,邀刘秀赴宴,署名为故广阳王之子刘接。邓禹劝阻道:“明公来蓟城已近半月,此人不早来拜谒,如今却邀明公登门赴宴,其心不可测。”
刘秀道:“这一趟我必须去。幕后操控蓟城百姓者,必是刘接无疑。我倘若能说服刘接,则可安居蓟城,徐图幽州。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这个险值得一冒。未雨绸缪,君其任之。”
邓禹道:“是,必保明公万全。”
刘秀前往刘接府上,随身只带铫期、冯异二人。到得刘接府前,府门早已大开,仆从们在门前垂手而立,状貌恭谨,刘接则在阶前站着,满脸堆笑,然而并不亲迎出门。刘秀虽有不祥之感,但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将马交与冯异,嘱其在外看管,携铫期入内,跨进大门,方行五步,便听到身后一片忙乱,仆从们正在关门下闩,刘接身后则忽然拥出数十家丁,皆执刀剑,直冲而来。
铫期挡在刘秀身前,瞋目大吼,声如霹雳,众家丁闻而丧胆,一时竟不敢近前。刘接大叫:“捉获刘秀者,封万户!”重赏之下,终于有家丁抖擞精神,前来迎战。铫期人高刀沉,一刀将来者劈为两半,虽然劈得不很规则,但死状绝对凄惨。
其余家丁大骇,一齐手舞足蹈,仿佛跳着太空舞步,看似向前,却分明离铫期越来越远。刘秀则回身与门吏交战,身为昆阳大战的主帅,刘秀曾创下于百万军中力斩王寻人头之纪录,其勇力可见一斑。门吏迎风而溃,让开道来。
刘秀拉开大门,铫期举刀,徐徐后撤,也到门口。冯异正牵马守在门外,三人上马,往回疾奔。
刘接眼见十万户封赏就要泡汤,哪肯甘心,命令家丁急追。一家丁脚快,率先出门,“嗖”,当头挨了一箭,扑跌在地。第二个家丁不敢冲出,先探出个脑袋,打算看个究竟,“嗖”,当头也挨一箭。另一哥们儿见伸脑袋不行,伸脑袋要挨射,急中生智,先伸腿出门,嘿,伸腿果然没事,然而不放心,又抖晃了两下腿,“嗖”,一箭穿腿而过。
冯异护送刘秀走远之后,折返回来,向屋顶高处一挥手,在此断后狙击的王霸、臧宫这才收拾弓箭,跳入街中,打马前去与刘秀会合。
刘秀奔向住处,远远便望见邓禹早已集合部属,正倚马而待。一行人聚齐,向南城门狂奔。蓟城老百姓再次发挥了他们爱看热闹的优良传统,倾城出动,守在刘秀必经之路上,人山人海,喧呼满道。眼看就要被老百姓堵死在城中,刘秀一筹莫展,虽说可以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但终究于心不忍。这些善良的老百姓只是来过个眼瘾,你找他们收钱可以,要命则未免过分。
刘秀正发愁间,铫期一马当先,冲向人群,作势挥戟,怒目大呼:“跸!”
再挤的火车车厢,只要卖盒饭的来了,乘客们总能让出一条路来。铫期这一大呼,手中又执有寒光闪闪的大戟,蓟城老百姓望而披靡,如水中分。刘秀及其余人等,随在铫期之后,顺利抵达南城门,却见城门紧闭,城门尉率百余名健卒,不怀好意地守在门前。
邓禹打马上前,高声叱道:“大司马出城,速开城门。”
城门尉傲然道:“我只知广阳王刘接,不知有大司马。”
刘秀道:“如此说来,汝等并非百姓,而是反贼,可杀也。”剑锋所指,部属奋勇争先,如虎入羊群,瞬即将百余健卒咀嚼殆尽。
刘秀等人夺门而出,冯异、王霸、臧宫也赶来会合。清点人数,单单走失了耿弇一人。众人皆庆幸不已,耿弇没有跟来,显然是冒牌货无疑,幸好没听这小子的话北上。
刘秀独不以为然,道:“城中扰乱,走散也在情理之中。耿弇必不负我,诸君拭目待之。”
No.3行路难
华兹华斯有诗云:
世事终日烦扰着我们,
取得来又用了去,迟早会耗尽我们的生命;
庸碌中再也看不到属于我们的自然,
我们早已丧失了自己的心灵。
诗写得一般,意思倒是对的。眼睛一睁,总觉得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干,怎么着也忙不完,于是低头,盲目地被生活驱赶,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肉体虽团团在转,内心却如古井无澜,没啥存在感。
分明骑着自己,而又满世界去寻找自己,这是悲哀的。与其复杂,何如简单!譬如逃亡的刘秀等人,虽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心灵却无比充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洋溢着最高的存在感——每一口呼吸,都可能是最后一口呼吸;每迈出一步,都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步。此时此刻,不用去找你自己,你自己会来找到你。
逃亡之路,不仅帮刘秀等人认清自己的真面目,也帮他们认清了世间的真面目。刘秀以大司马的官衔空降河北,他能看见些什么?他所看到的景象,无不经过各郡县长官的精心选择和有意粉饰,在他和百姓之间,各级官员筑起了一道又一道防火墙,唯恐他看见社会底层惨烈的真相。
此番逃亡,刘秀顶着一个价值十万户的头颅,自然不敢招摇过市,只能避开城邑,专走野路、小路,也只有在这时,他方才看见一个真实而恐怖的河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然而,刘秀却没有太多时间用于感伤,他们一路向南狂奔,昼夜不敢停顿,间或也派邓禹到大路上去打探一下局势,而带回来的消息总是不妙得很,整个冀州,包括幽州大部分都已经尽入王郎之手。身后有追兵,前途也不见光明,尽管如此,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经过两昼夜急行军,众人抵达饶阳东北的芜蒌亭,天寒地冻,人困马乏,只得暂且休息一夜。冯异出门觅食,附近虽有村落,却十室九空,百姓不是饿死家中,就是远走他乡,沦为流民。
冯异搜罗良久,只找回来一把豆,熬成豆粥,呈于刘秀。刘秀问道:“诸将皆有食否?”冯异笑道:“不多,但都还有。”刘秀信以为真,将豆粥一饮而尽,身心皆暖,沉沉睡下。
次日清晨,刘秀见诸将,打气道:“昨夜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诸君可有同感?”诸将皆默不作声。刘秀顿时明白过来,问冯异道:“昨夜就只有一碗豆粥?”冯异低声答道:“只得一把豆。让明公先吃,也是大家的意思。”
刘秀望着眼前一张张疲惫而饥饿的面孔,心中大恸,道:“诸君想吃大鱼大肉否?”诸将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只是咽口水。刘秀笑道:“前方便有大鱼大肉,随我来。”
众人将信将疑,跟着刘秀前行,不一刻,抵达饶阳城下。邓禹、冯异等人大惊失色,拦住刘秀马头,死活不准刘秀进城——饶阳已经投降王郎,进城无异于自寻死路,为了让大家吃顿饱饭,连自个儿命都搭上,不值当。
刘秀笑道:“两天两夜,粒米未进。你们不饿,我可饿了。”说完,他打马入城。众人无奈,只得紧跟。
刘秀直奔传舍,正赶上饭点,传吏们正在吃午饭。刘秀拍案道:“上酒,切肉。快,爷还得赶路。”传舍长见来者不善,忙堆笑问道:“敢问老爷从何而来?”刘秀哼了一声:“邯郸。”传舍长堆笑再问,原来是邯郸使者,便道:“下官斗胆,请验符节。”
刘秀哪里有符节可验,一瞪眼,怒道:“嗯?”传舍长还要再问,早被刘秀身边的铫期一巴掌扇翻在地。
传舍长一见这帮人根本不把他当人,看来八成是真的邯郸使者,不敢怠慢,赶紧从地上爬起,招呼正在吃饭的传吏下厨张罗。传吏们放下碗筷,直奔厨房,没来得及吃完的剩饭剩菜赫然留在桌上。
刘秀的这些部属,日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此时却风度全无,一哄而上,瞬间即将剩饭剩菜抢吃个精光。等到酒菜上来,更是一通疯抢,山填海塞,满嘴油光。
诸将正吃得兴起,忽然听到门外鼓声如雷,数十通之后,便听见一阵大呼:“邯郸将军到!”
诸将皆面如土色,今日何日兮,李鬼撞见李逵,此命休也!
No.4逢凶化吉
且说传舍外呼声大起,诸将心中无不叫苦,本以为跟着刘秀,能混一顿免费的霸王餐,万想不到这餐饭非但不能免费,反而竟如此之贵,贵得要拿性命来埋单。也罢,也罢,幸好狼吞虎咽过一通,即便要死,也还是一个体面的饱死鬼。诸将望着刘秀,只等他一句话,不辞舍身一杀。
刘秀乍听呼声,也是大惊失色,霍然起身,本能地想率众而逃,才行数步,却又停住,哂然自笑。一则,逃也无用。你说一个堂堂的邯郸将军,随身得带多少兵?嗯,我想怎么也得千儿八百的吧。千儿八百?那是骑马的!再加上步卒,至少四千人起。几十号人遭遇四千人,逃与不逃,基本是死路一条。二则,邯郸将军早也不来,晚也不来,偏偏此时而来,不免太过巧合,其中定有蹊跷,而传舍长又在门外向里探头探脑,一脸叵测之貌。三则,如果真有什么邯郸将军前来,为何听不见吵闹声、扰民声、马嘶声?综上,传舍长八成是在诈唬。
是否真是诈唬,一验牌便知。刘秀徐徐还坐,振衣正冠,召传舍长,道:“请邯郸将军进来。”
不出刘秀所料,传舍长确在诈唬。他早就怀疑刘秀等人不是邯郸使者,没准儿还是什么逃犯。真的邯郸使者,敢于鲜衣怒马,玉剑珠履;敢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观刘秀等人,衣衫不整不说,连剩饭剩菜也要争抢,哪有半点官老爷的做派?传舍长谎称邯郸将军驾到,正是意在试探刘秀,要吓他个落荒而逃,不打自招。
可刘秀非但不逃,还公然找他要人,传舍长不免有些措手不及。他将自己的慌乱掩饰得很好,脸上堆着职业的腻笑,回复刘秀道:“将军刚刚入城,马上就到。”
传舍长垂手站在刘秀下首,低眉顺目,虽然和刘秀没有眼神的直接接触,却也是另外一种对视,仿佛在说:“哥们儿,别装了,咱们都心知肚明,你不过是在打肿脸硬撑。装着多累呀,还是起身跑吧——你一跑,老子就追杀你!”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神经战。语言、体位、目光、气场,乃至于沉默,都是双方交战的兵器。
此情此景,让刘秀感觉自己被一头猛犬盯上,而要对付猛犬的威胁,首要便在定力,万不可仓皇而逃,必须原地不动,只要你不动,猛犬之计策,最多也只是冲你狂吠而已,并不敢轻易发起袭击。刘秀于是对传舍长骂道:“既然如此,还不赶紧加酒添菜!等邯郸将军一来,好与我痛饮!”
传舍长低着头,腻笑道:“那是,那是。”说完,他倒退着出了门。
刘秀像无事人一般,示意诸将,吃好,喝好,喝好,吃好。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诸将的吃相顿时斯文了许多,岂止是斯文,根本就是食不下咽。反观刘秀,此前吃相斯文,此时却吃相生猛,恰和诸将相反。诸将见刘秀据案大嚼,吃嘛嘛香,受其感染,随之也心安不少。
刘秀饕餮之余,又命邓禹再三催促传舍长:“邯郸将军人呢?怎么还不来?”传舍长只能不断圆谎:“在路上,已经在路上。”刘秀肚皮已圆,拍案大骂道:“久等不来,究为何故!留语邯郸将军,前路当再相聚。”骂罢,率众扬长而去。
传舍长眼巴巴地望着刘秀一行远去,不敢阻拦。身旁小吏不甘心地问道:“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传舍长意味深长地一笑,道:“过了我这一关,并不算完。现在,就要看他们自己会不会犯错了。”
小吏问道:“他们会犯什么错?”
传舍长得意地答道:“他们若是前往幽州的邯郸使者,必然从北门出城;若是逃犯,必然从南门远遁。我已命人给城门看守带话,北门可一路放行,南门则格杀勿论。”小吏闻言,拜服不已。
刘秀等人赶路心切,也无暇深想,径直奔南门而去。等到了南门,见大白天的,南城门却紧闭,刘秀这才醒悟犯下大错,急忙拨马回头,意欲改走北门而出。忽听身后传来城门开启之声,转身望去,透过缓缓打开的城门,自城外射进一片光明。南门守吏从城楼探头而出,对刘秀叫道:“天下事未可知,焉可锁闭长者。诸君努力前行。”
大人物创造历史乃是一般规律,但也有许多时候,历史却又不可思议地掌控在小人物的手上。南门守吏者,并不曾在史册留下姓名,但他在这一瞬间的决定,却无疑左右了史册的书写,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刘秀等人见城门闭而复开,不胜欣喜,连连向城楼拜谢,于是出城。
刘秀一行离开饶阳,晨夜兼行,一路南奔,有了饶阳的教训,这次说什么也不敢再入城了,肚子饿了,也打落牙齿和血吞,一忍再忍。一路之上,蒙霜犯雪,寒风如刀,面皆破裂。行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大军正从身后追来,诸将无不惊恐,勉强前行。再至滹沱河,前方探路的斥候回报道:“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渡过。”
听闻前路已断,诸将越发躁动不安。难不成,这滹沱河正如项羽之乌江,将目睹他们最后的埋葬?
在一片阴郁绝望的气氛中,刘秀的声音显得格外坚定而响亮,怒斥斥候道:“大胆妄语!”指着王霸道,“王将军前探。”
王霸得令,打马奔至滹沱河前,放眼望去,斥候何曾妄语!只见河水裹挟着浮冰,急速奔涌,河面上一片舢板也无,如何渡过?
王霸倒吸一口凉气,但等他向刘秀汇报之时,胡话却张口便来:“滹沱河冰冻三尺,车马可渡。”
王霸心里很清楚,刘秀为什么会特意选中他再去打探,绝非因为他的眼神比斥候好,而是因为他懂得忽悠。他甚至都不用亲自去滹沱河一看,也知道刘秀希望他带回来怎样的答案——无论如何,必须渡过滹沱河,因此,就算是骗,也必须先把众人骗到滹沱河边。
刘秀闻报大悦,笑道:“斥候果然妄语。”官属见前路可行,也是欢声雷动。于是前行。等到了滹沱河前,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短短不到半个时辰,河面居然真的结起了一层冰。刘秀见机不可失,马上下令抢渡。诸将踏冰过河,大部分已渡,只剩最后数骑,眼看已到岸边,河冰轰然崩解,连人带骑落入水中,众人赶紧救起。
过河之后,刘秀论功行赏,先赏斥候,赞道:“君据实而报,忠正可嘉。后勿惮言!”再赏王霸,道:“安吾众,得济免者,卿之力也。”
王霸谦谢道:“河水适时而冰,此明公至德,神灵之佑,虽武王白鱼之应,无以加此。”诸将这才恍然大悟,他们刚才竟然再一次从鬼门关逃脱。
接连的大难不死,已经很难再用狗屎运来解释,只能说,冥冥中真有天命眷顾,要助刘秀成就大事。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之下,诸将原本低落的士气,瞬即高涨无比,于是趁势前行,连行百里,抵达南宫。
时遇大风雨,路旁有荒屋,刘秀与众人入内避雨。冯异拾柴,邓禹生火,刘秀对灶烘烤湿衣。冯异又呈上麦饭,刘秀这回却不肯先吃,问道:“诸将有食否?”冯异笑道:“都有。”刘秀道:“不许欺我!”冯异道:“这回是真有。”刘秀巡查一番,果然人皆有食,于是问冯异道:“麦从何来?”
冯异红脸答道:“说来惭愧,在饶阳传舍之时,曾暗中盗麦数袋。”
刘秀大笑道:“此乃兵法所云‘因粮于敌’,并非盗也。”又大赞冯异道,“饶阳传舍之时,连我在内,都只担忧性命不保,唯卿能有远虑,非常人所能及。”
当夜便在路旁荒屋歇息。次日继续赶路,马不停蹄,早至下博城西。举目望去,华北平原辽阔无边,接下来,又该去往哪里?
No.5柳暗花明
此时的刘秀等人,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已处在崩溃的边缘,然而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谁也不知道该去往哪里。在白雪覆盖的道旁,一群人凄凄惶惶,怯怯怏怏。乌云遮蔽天空,透不出一丝光亮。
终于,一个人影自远方而至,白衣白发,满面风霜。行至近前,乃是一翩然老父,但仍无法看清其面目,只觉其人仿佛若有光,绝非当世之人。老父径直来到刘秀跟前,说道:“努力!信都郡为朝廷坚守,离此八十里。”
没有问候,没有寒暄,老父直接就把这样一句话砸在刘秀等人脸上,像是早已知道他们是谁,也知道他们心中最迫切的渴望。刘秀大惊,行礼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老父却已拄杖远去,远远只留下一句:“但称九口氏可矣。”
刘秀追问道:“先生,无论如何,请再多说些什么。”
老父步履如飞,斩钉截铁抛下一句:“不行,家中曼玉在等。”
老父神如其来,神如其去,消失于苍茫大地。而他带给众人的消息,却多少给这个绝望的冬日增添了一阵难得的暖意。既然信都依然效忠于更始朝廷,没有投降王郎,在此走投无路之际,自然应当直奔信都而去。
然而,对于这一看似必然的选择,众人却表示了一致的怀疑:天上不仅掉馅饼,有时候更会掉陷阱!就凭老父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就匆忙决定前往信都,未免太过草率,万一老父的话是假的呢?万一到了信都,却发现信都早已投降王郎,那岂不成了自投罗网?
众意难违,刘秀于是问邓禹:“信都太守是谁?”邓禹答道:“任光。”刘秀闻言,仰天狂笑,对王霸道:“昆阳十三骑,任光也在其列,卿尚记忆否?”王霸也是大喜,道:“与任光同在明公麾下,共破王邑百万大军,此乃一生之荣耀,岂能忘却?”
任光曾是刘秀最早的嫡系,既然任光为信都太守,以刘秀对任光的了解,他的确很有可能如老父所言,拒不投降王郎。刘秀问诸将道:“舍却信都,依诸君之见,可有其他去处?”
诸将闻言默然,如果还有别的去处,又何至于逃得如此辛苦。刘秀见诸将不答,于是大笑道:“信都信都,信则可都。”掉转马头,遥指南面八十里外的信都城,下令道,“出发!”
再说信都太守任光,自王郎称帝以来,河北境内郡国纷纷归降,任光不为所动,与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同心固守。王郎使者持王郎檄书前来招降,任光召集全城百姓,斩杀使者,以示绝无降意,发精兵四千人守城。
任光决心虽强,然而毕竟孤城独守,到底能够抵挡多久,心中是一点底儿也没有。忽听属吏来报,说刘秀已到城下,任光大喜,命人击鼓奏乐,晓谕全城百姓——昆阳刘将军到。百姓听闻,无不感奋,传说中的昆阳刘将军,这世上再没有比他更为合适的救星!
任光大开城门,百姓皆自发出迎,高呼万岁。在过了十多天逃亡生活之后,忽然在信都受到如此热情的欢迎,刘秀一行无不恍如隔世,惊喜万分。
刘秀等人入城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吃饭,凶猛地吃饭。这十多天来,他们可都给饿疯了,饿怕了。当肚子变成饭桶之后,众人脸上这才渐渐有了些血色,有的痴笑,有的饮茶,有的剔牙……
刘秀问任光道:“冀州还有何处未曾投降王郎?”任光答道:“尚有和戎太守邳彤,此外皆降王郎。”刘秀道:“既如此,可使人召邳彤。”任光道:“一听大司马到,我便已派人前往和戎,命邳彤前来拜谒。”
次日,邳彤果然应召而至,率领精骑二千余匹,前来投奔。转眼之间,刘秀手中已经握有二郡之兵,而也就在此时,又一条命运的歧路摆在了刘秀面前。
No.6一言兴邦
事情是这样的:信都现有四千兵马,和戎太守邳彤又带来了两千精骑,加起来兵力已达六千,对外则不妨谎称一万。刘秀的部属们昨天还在满世界亡命,一夜之间手中忽然多了如此多兵马,顿时有了些暴发户的感觉。既然是暴发户,不免便开始惜命,于是纷纷建议刘秀,河北之事已无可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如用这六千兵马护送,南归洛阳朝廷,然后再作打算。
刘秀静静听着,内心暗暗摇头——他决不离开河北,他死也要死在河北——脸上却不动声色,也不出言反驳。这些人都曾陪着他出生入死,他们有资格向他提出这样的意见,虽然这意见并不合他的心意,其动机却也是出于对他的忠诚。
然而,任光、李忠、万修等人听完诸将的建议之后,却都满脸失望,而且也根本不想掩饰这种失望。至于邳彤的反应,则更要激烈许多,站起身来,指着诸将的鼻子大声质问:“你们这一走,自己是干净了,可信都、和戎二郡怎么办?”
诸将占着刘秀的势,并未将邳彤放在眼里,见邳彤出言不逊,岂肯示弱,正待反唇相讥,刘秀却伸手止住,对邳彤笑道:“请说下去。”
还在王莽新朝之时,邳彤便已担任和戎太守,乃是老资格的官僚,政治经验比在座任何一人都要丰富,当即也不客气,大声道:“信都、和戎二郡死守不降,苦苦支撑至今,何等不易!诸君之来,二郡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高呼万岁,以为终于盼来了救星。谁知道,诸君一心想的只是如何保全性命,南归洛阳,弃二郡百姓于不顾,好不叫人寒心!枉我还对诸君寄予厚望!早知如此,不如索性投降王郎!”
诸将遭邳彤一通责备,也是面露愧色。邳彤望着刘秀,再道:“明公昆阳一战,以三千壮士,大破王邑百万雄师,自古名将,莫能过此。卜者王郎,僭号称帝,麾下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远不可与王邑百万雄师相比。今二郡之兵,有六千之数,更多于明公昆阳之时。以明公之威,发此六千之兵,王郎何在话下!以攻则无城不克,以战则无军不服!荡平河北,只在指顾之间!今弃此而归,非但空失河北,更将惊动三辅,堕损威重,非计之善者也。”
邳彤如此吹捧刘秀,刘秀本人倒是没什么,诸将却越发惭愧起来,觉得自己贪生怕死,不仅坏了刘秀的英名,更拖了刘秀的后腿。
邳彤再道:“若明公并无征伐之意,执意要以这六千兵护送,南归洛阳,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六千兵绝不会听命于明公。理由很简单,明公可以离开河北,这六千兵离不开河北,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在这里,他们的家园田地都在这里。明公既然不愿意保护他们的父母兄弟、家园田地,将心比心,他们凭什么背井离乡,千里护送明公?”
邳彤话虽难听,道理却很好懂:虽然你刘秀是大司马,官比我们都大,但这六千兵原本归属于我和任光、李忠、万修等人,我们可以把这六千兵转交给你指挥,但绝不是无条件的。你既然要领导这六千兵,那就必须尽到领导的责任,率领这六千兵保卫家园,而不是一心只想着如何套现。
刘秀拊掌称善,叹道:“无邳太守之直言,吾等几成罪人矣。”说完,拔剑斩案,道,“自今而后,再有敢言南归洛阳、罔顾河北父老者,形同此案!”
关于此时此刻此地,东坡兄评曰:“此乃东汉兴亡之决,邳彤可谓汉之元臣也。”以我观之,则刘秀本已无心回归洛阳,邳彤甫一献计,刘秀正好借坡下驴。假若无邳彤,也必有张彤、李彤之辈,起而劝谏刘秀留在河北——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吾人知悉二掌相击之声,然则独手击拍之音又何若?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大结局(全二册)更新,第二十一章《嗜血的皇冠 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大结局》(4)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