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的灵魂从不懦弱
她们一家刻意保持着离群索居的状态,她们从不主动去别人家,但是对需要帮助的人总是非常热忱和慷慨,哪怕她们为此一直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她们喜欢荒原的散步和孤独带来的自在与自由。
尤其是艾米莉·勃朗特,她特别喜欢与大自然相处,而不是与人相处。
但是,从小她都是家里最乖的孩子。
表面上她孤独、倔强、几乎不怎么说话,但是她最喜欢分担家里的家务活,尤其擅长做面包。她说如果每个人都像她这样管理好自己,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她常常给人非常古怪的感觉,她常常穿着过时的衣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的时候,总是有人嘲笑她,她从不介意,她回答:上帝造她的时候,她就是这样穿的。她不介意自己的过时的衣服,她更介意自己是否是一个懂事的女儿、夏洛蒂的妹妹、安妮的姐姐。她懂得更多的是节俭的生活吧!
她从小就像一个男孩似的顽强,她最喜欢的狗基普违反了家里的卫生规定躺在床上睡觉,只有她冲冠一怒赤手空拳打了小狗一顿;不打不相识,小狗和她感情最深。她去世后,小狗闷闷不乐悲伤欲绝。
她曾经照料一只野狗,野狗反而咬伤了她,她马上跑到厨房,用烫红的烙铁把自己的伤口烫焦,以防感染。
她17岁的时候,在姐姐担任教师的伍勒小姐开办的学校学习三个月就回家了,因为她非常想念自己的家,离开家和荒原让她完全无法适应。20岁的时候,她在帕切特小姐的学校任教,她只待了6个月,因为思念家而再次回家。24岁那年,她再次陪姐姐夏洛蒂去布鲁塞尔学习了9个月,因为姨妈去世后回到了家。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
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女孩像她这样无法离开家,希望一直待在家里。
通常大多数女孩子都希望离开自己偏僻的家,去更远的地方更大的城市,那样的生活才有价值和意义。
不仅如此,她刻意地保持矜持,她不需要与人交流来觉知自己的存在,也不需要别人的关注来感知自己的特别。她似乎从小就学会了在孤独中与自己对话、与文学对话、与大自然对话。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通过外部的世界来确认自己,被人点赞,才有一点儿自信;艾米莉这样的女孩是通过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灵魂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与自信。
就像大自然里的向日葵懂得追随太阳的脚步,艾米莉的写作就是如此,这个太阳就是她的内心与灵魂。
不愿意被人知道,哪怕是自己的姐姐看到自己的诗稿,也会勃然大怒;因为只有这样对于她来说才能更自由地写作。
她比男人更刚强,她比小孩还单纯。
单纯的心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世道艰难,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爱谈论政治和文学的大家庭里;虽然身处偏僻荒原之地,但是看到的天下大事不比大都市的人少;哈沃斯很早就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她看到的贫富差距,看到的农村凋敝,看到的流浪的人和流浪的狗一样让她有同情的心。社会的固化和人性的无助以及爱情的悲剧及爱的力量让她很早就有了异于常人的思考。
当姐姐写着《简·爱》中“我”的时候,这个我的爱、我的恨、我的痛苦都一目了然,最后这个我终于嫁给了有钱有品的罗切斯特,一个灰姑娘终于变成了公主。但是艾米莉却已经在书写爱情在财富、地位面前的卑微与无助了。艾米莉的小说看上去与她的生活毫无联系,但是却写出了人性深渊。
《呼啸山庄》里一个被主人好心捡回来收养的流浪儿希刺克厉夫爱上了主人家的女儿凯瑟琳,凯瑟琳也深深地爱上了他。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上,但是他们都渴望荒原的世界,渴望自由,渴望野蛮而顽强的外面的生活。爱情就像狂风暴雨一样洗礼着彼此的身心,也让他们的心彼此深深相印。就像许多爱情的结尾一样,大小姐嫁给了同样门当户对的大少爷林顿,也不能说凯瑟琳对林顿就没有感情和爱,只是这种感情和爱与前者完全不一样而已。
就像凯瑟琳所说:“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树林中的叶子,当冬季来临之际树木被改变,随之而来时光改变了树叶。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就像地下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多少乐趣,但是这种乐趣却是必不可少的,希刺克厉夫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而存在。”
我这么爱他,不是他长得英俊,而是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完全是一样的。”
爱情有多么美丽,就有多么残酷。”
希刺克厉夫消失三年后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进行了颇费心机的报复,掠夺了少爷家所有的财富,让他们破产,变得一无所有。
这样的爱情和复仇故事并不少见,但是艾米莉最了不起的是写出了希刺克厉夫并没有因为毁灭和报复带来如意的欣喜和快乐。
在希刺克厉夫身上我们感觉不到讨厌,甚至你在阅读小说的时候,都恨不得自己给他添上一把火,因为相信每一个人都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金钱始终是不能战胜爱情的,虽然这只是在小说里。
按理说希刺克厉夫毁灭了别人,心里该心满意足了,但是他觉得异常地痛苦,因为毁灭没有带来爱,只带来更多的恨与痛苦。
就像艾米莉替爱着的人写到:如果你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无论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对我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我的心,也像无处可去的孤魂野鬼。
强烈的情感、真挚的感情、非凡的热情、无处不在的忧伤……她把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没有谁像她这样描述出来。一个从来没有恋爱过的女子,一个30岁之前就完成了自己披荆斩棘的文学旅程的女作家,她似乎早就清楚自己的时间不多,似乎又很渴望看到未来的自己。艾米莉有一本写给自己五年后的日记,写给自己30岁看。在她笔记本里写到那时的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终极文学史历史地位的建立。也许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满满的惊喜!
就像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写道:“这并不是一本拿来讨论的书,而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发现小说的不足之处是很容易的,但它拥有那种只有极少数人、几个小说家才能给予的真实的东西——力量。”
这是一部很差的小说,又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它丑陋不堪,却又美不可言。这是一部让人害怕的小说,让人痛苦、震撼力强、充满激情的书。
也许只有如艾米莉这样的女孩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无所顾忌、无所不知、无所畏惧——就像一个在荒野里成长的孩子:野蛮、顽强、自由。最重要的是:勇敢地爱。
唯有写作抚慰她这一颗敏感而受伤的心
有的人注定出手不凡,成为传奇。
玛丽·雪莱就是这样的女性。
在今天也许一个中学生可以不知道比希·雪莱、不知道拜伦,却一定知道《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和这部电影。这是玛丽·雪莱18岁创作的作品。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野心勃勃的生命科学研究学者弗兰肯斯坦靠拼凑尸体创造出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类人怪物。怪物虽相貌丑陋,却天性善良,奈何创造者遗弃他,世人排挤他,终于他开始了疯狂报复。杀光了弗兰肯斯坦的一个一个朋友、亲人和新婚妻子,最后和弗兰肯斯坦同归于尽。
这部小说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从1818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话剧、音乐剧等舞台剧多达几十个版本。
当年玛丽·雪莱身边是两位伟大的天才文坛巨星:雪莱和拜伦,还有名声显赫的父母。他们做梦都不会梦到玛丽·雪莱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会有如此广泛的公众影响力。18岁的她思考的问题:人类是否可以成为造物主?科学的边界在哪里?在今天看来都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Μ.chuanyue1.℃ōM
这部小说并不是玛丽·雪莱刻意构思的小说。这部小说是拜伦、雪莱、玛丽姐妹还有拜伦的私人医生在1816年夏天的日内瓦郊外聚会时,由拜伦提议大家每一个人写一篇鬼故事中的一篇。当拜伦、雪莱把这个当作心血来潮的游戏搁笔之后,玛丽·雪莱却信心满满,立意写出一篇“十分精彩又能启发人们的新故事,还必须要有人性中莫名的恐惧感”。拜伦的私人医生波利多里多年后写出了《吸血鬼》,开创了吸血鬼小说的先河。不能不说,天才身边的人也是天才!
也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不同,拜伦随随便便一个游戏提议,就促使了两部伟大小说的诞生。如果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有身体的人用身体吸引人,有思想的人用思想吸引人。那么玛丽·雪莱就是一个既有身体又有思想的人,玛丽·雪莱容貌出众,就是今天所说的既有颜值又有才华的女性了。属于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吸引人的女子。
有的人注定生下来就不同,玛丽·雪莱出生不到十天,她的母亲就因为产后感染不治而去世。更可悲的是她母亲去世后,其父亲写的一部回忆录让她母亲死后一百多年来都受到误解。玛丽·雪莱的母亲玛丽·沃尔斯是早期女权主义者。她1792年发表的《女性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以及后来的《人权辩护》都是划时代的作品,可以说是女权运动的先锋人物。她对后来的弗吉利亚·伍尔夫、波伏娃都有深刻的影响。她认为妇女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学会思考问题,也才最终谈得上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大堆的嫁妆并不能保证妇女的幸福与自由。她本人一直都努力工作,刚开始是当家庭教师、办学校,后来是成为职业作家,就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独立能干努力的新女性!可以看到玛丽·雪莱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精神遗产,用实际行动来回应了自己的母亲。
玛丽·雪莱的父亲葛德文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英国政治学家和著名作家。他本人受过严格的宗教教育,曾经是一个牧师,后来深受法国启蒙主义的影响蜕变成为一名无神论者。他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政治正义论》(全名是:《论政治正义及其道德和幸福的影响》),他认为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认为财富社会制度都是导致人与人不平等的原因。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当时雪莱等都受他的影响,非常崇拜他。虽然声称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但是葛德文对自己这个亲生的女儿却很少直接地热忱地表达关爱。
玛丽·雪莱这样描述她的童年:我还是婴孩的时候,没有父亲关注我,也没有母亲用微笑和呵护祝福我;父亲很快就和别的女人结婚了。继母又带来了自己的孩子。
天才都是自己教育自己的。玛丽·雪莱还是叫玛丽·葛德文的时候,她的继母不同意她出外上学,她的父亲请了家庭教师来教她。她可以说是自己教育自己,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当然也包括她的父母的作品。尤其是她母亲著作对玛丽的价值观、精神世界有深刻的影响。
父亲和继母的不关注,给她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方便,那些被父母过度关注的孩子反而会有巨大的压力,不关注反而好像散养的孩子更具有了主见和独立思考精神。在不知不觉中,15岁的她在偷听家里来访客人的高谈阔论中也增长了不少见识。父亲葛德文在当时是一名主张人人生而平等的先驱人物,家里时常高朋满座,崇拜者时而有之。就连雪莱夫妇也是慕名而来,登门拜访。
雪莱在葛德文家里认识了玛丽·葛德文,此时此刻的她,在父亲眼中“有些傲慢,异常大胆,心态积极,渴望追求知识,对遇到的事物有坚持不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雪莱迅速被玛丽·葛德文吸引。在雪莱的眼中玛丽·葛德文既高傲又忧郁、既美丽又聪慧,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的一对才子佳人。
雪莱此刻早有自己的妻子。雪莱出生官宦世家,他非常聪明有才,桀骜不驯的本性一早就显露出来。他8岁写了第一首诗歌,12岁上伊顿公学,18岁读牛津大学,19岁因为将自己的论文《论无神论的必然性》寄给大主教而遭到牛津大学的开除,父母也因此和他断绝往来,他靠妹妹救济而生活。他的妻子哈丽特是她妹妹的同学,是一家小旅店店主的女儿,是雪莱穷困潦倒时认识的女友。他们私奔到爱丁堡结婚,并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
雪莱对于葛德文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一阵超级飓风。
葛德文家有三个女孩都爱上了雪莱。
玛丽的姐姐范妮两年后因为暗恋雪莱觉得无望自杀,雪莱的妻子哈丽特两年后自杀,此刻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当玛丽·葛德文和雪莱开始私奔的时候,玛丽另外一个妹妹克莱尔也一起走了。克莱尔不但喜欢雪莱,还勾引拜伦,还一度游说拜伦勾引玛丽·雪莱。
这一次私奔出走,对葛德文来说,世界上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了。葛德文在给朋友泰勒的信中写道:“原来是雪莱夫妇慕名来到葛德文家,一年前还自告奋勇要帮助葛德文摆脱经济困境,却不觉间已经和自己最美貌、最聪明的女儿私奔了。”当然在私奔前,雪莱、玛丽都给葛德文吐露过计划,但是葛德文强烈反对,于是在他看来玛丽和雪莱都用欺骗的手段骗了他,并且最要命的是雪莱最针锋相对的对头、对其极其反感的克莱尔也一起跑了。在葛德文看来,玛丽是有罪的,克莱尔是有错的,雪莱将带给她们终生的污点。
父亲又生气又着急,但是玛丽在私奔前写给雪莱的信却是如此轻松自如,也许每一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这样,她写道:“我最亲爱的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促使我给你写这封信。可是,送信的人说一定要回复,我就回了。简直是奇迹,我替你省下了五英镑,准备带给你。啊,真的,我亲爱的雪莱,但愿我们将来真会幸福。我三点钟来和你相会,并将带来一大堆皮货街的新闻。愿上天保佑和赐福给我的爱人。”
这封短短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小年龄的玛丽,俏皮活泼,很有主见。在爱情中,她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表现出对经济的掌控远超她的父亲和别的很多成年人。她以后过上了完全靠写作养活自己的生活,不接受别人的资助的生活,在今天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从1814年到1822年,从她17岁到25岁,她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夭折,最后一次怀孕流产差一点儿丧命。命运似乎让她要为美貌才华吃尽苦头,一点都没有让她因为颜值才华而轻松。这一年命运又给她一个意外:雪莱溺水而亡。这时她25岁。
25岁的她已经过了别人几辈子的人生!
雪莱从来没有在感情上安宁过,无论是他追逐别人还是别人追逐他,从雪莱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男人是无法做到孤独两个字的,因为他没有这个时间和空间。雪莱的死对她来说既是痛苦也是解脱,从此不再因为他的多情而煎熬,从此不再因为他的私情而痛苦,唯有写作让她忘记了时间和伤害。
因为写作,不仅仅让她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同时也更能理解雪莱这样一个自己的丈夫。
一年后,她带着她和雪莱唯一的孩子回到英国。她的父亲愿意给他们提供很少的钱,但是要求她与雪莱划清界限。她拒绝了。她不但没有划清界限,她还整理出版了雪莱的诗集作品,并且她为了让雪莱的作品顺利出版,煞费苦心。她在雪莱的作品上写道:“他的天才和品德曾是这个世界光荣的冠冕——他的爱一直是幸福、和平与善的源泉。”
玛丽·雪莱开始了真正以写作为生的人生,她勤奋努力,靠写作养活自己和孩子,一生写了16本书,除了《弗兰肯斯坦》,还有《最后一个人》《永生者》等等,其中《最后一个人》也改编成电影。她的小说在经过一百年的时间考验,不但没有被人遗忘,在今天反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的喜欢。
当她回到英国,突然她发现自己“真奇妙!我发现自己出名了。《弗兰肯斯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要在伦敦歌剧院进行23次演出”。
当美国演员霍德华·佩恩向她求婚,她拒绝道:“嫁给过一个天才,只会嫁给另一个天才。”她终于在岁月的磨炼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她不再需要男人来证明自己,也看轻了男人的陪伴和爱情。如果雪莱还在,一定会明白这首他的诗歌已经被玛丽·雪莱书写出新的意义:我们重逢和分别时如此不同!【穿】
【书】
【吧】
煎熬苦难都没有打倒她,因为她是天才少女!
时间岁月都没有遗忘她,因为阅读写作成全了她人生的奇迹!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做一个灵魂独立而丰富的女子更新,第六章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