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西部,地处陕西省宝鸡市的太白县、眉县和西安市周至县三县交界处。太白山为秦岭山系的最高地段,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我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山峰。保护区地处秦岭山脉中段,是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区生物交汇过度地带,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
植物有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太白红杉等21种;动物有2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豹等20多种。关于太白山野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编著的《秦岭主峰·太白山》一书这样介绍:“近几年来,据当地群众报告,太白山东侧的一些地方,曾出现过野人,这更加引起生物学界和人们的极大兴趣。”
太白山是东、西太白山及其间的主脊跑马梁与一系列南北延伸的峰岭和深切河谷的组合体,由主脊和南北延伸的峰岭构成太白山的骨架,海拔多在2600米以上。
从构造成因上看,它是一个断块山地,太白山占据了太白断块的主体,其主峰拔仙台是我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其海拔比北部的关中渭河谷地高3000余米。太白山顶面微向南倾。东西长,南北极窄;北坡极为陡峻,多峡谷或障谷。这种地势是适合灵长类动物隐藏的最佳地点。从直接或间接目击者提供的地点厚畛子、荒草坪、跑马梁、架沟来看,都在太白山东南侧一带。出处与书上的记载却极为接近。
从气候条件来讲,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我国西北部的暖温带南缘,在这一地区冬季盛行偏北、西北气流,寒冷而干燥,降水偏少;夏季受西南及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处于冬夏季的过渡期,气候变化较大,四季分明。7月至9月降水量较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有利于植物生长,属典型的内陆季风气候区,比较适合动植物生长。
从目击者的职业来看:采药、打猎、伐木,极有可能在意外之间与野人遭遇。深山里狗熊、豹子、野猪都是令人害怕的野兽,为什么要讲出一个与野人相遇的经历来呢?
目击者描述相同,但互不相识,时间不同,而看到的野人特点、地点却极为接近,这便增加了太白山存在野人的可能性。
1940年秋,山东省徐州市的王泽林先生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曾和同事们乘汽车由宝鸡去天水。起程不久,传来枪声,众人以为土匪劫路,便一直朝前冲去。www.chuanyue1.com
大约行驶了10多分钟,只见公路上站着一群人,众人下车询问,原是当地群众打死了野人,死野人停放在公路边。
据回忆说:野人个子很大,约有两米左右,全身都是黑红色,毛发又厚又密,有一寸多长。当时它面朝下卧着,车上有好事者把它翻转身来看,原是一个母的,腹部毛色较浅,是红色,两个乳房很大,乳头较红,像是刚生过孩子不久,还属哺乳期。头部看起来比普通人的大不了多少,面部毛较短,脸很窄,鼻子被毛盖着,只露两只眼睛,颧骨突出。因此眼窝显得很深,嘴唇前突。头发较短,只有一尺,长发披肩,形象极似猿人的石膏模型。野人两肩很宽,约0.8米至0.9米,手和足有很明显的差异,手心、足心没有毛,手指和指甲都很长,脚有一尺多长,脚掌有六七寸宽,足趾向前。夶风小说
据当地人说:“发现这野人已有一个多月,野人力气很大,登山如履平地,一般人追赶不上它。它没有语言,只会嚎叫。”王先生是学生物的,所述比较具体,根据当代对野人考察所得的资料相对照,其特点为长发披肩,眼深唇突,身材瘦长,乳房下垂,尤其手足间有明显差异,能够健步疾走,已远远超过了类人猿的形象。
对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有野人的说法,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另有说法,他认为,“保护区于1965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他们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山上,跑遍了保护区内的山山岭岭,在长达40多年的考察保护过程中,也听说过野人的事,但都没有见过,看来野人之事可能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到底是前人的说法正确,还是这位副局长的说法有道理,看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证明。相信一定的时间后早晚能够使太白山的野人之谜大白于天下。
神农架的生态系统一直是连续的,它等于是在中国的一个生物走廊,我们说的神农架是一个狭义的神农架,实际上神农架应该看成是广义的神农架,神农架代表的是大巴山和秦岭太白山。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野人:跟踪野人大发现更新,太白山上出现野人踪迹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