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无时无刻面临着博弈,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合纵连横更是不停变化着的筹码。博弈是门学问,更是门艺术,普京是如何利用这些手腕游走在政坛之中的呢?
2002年10月23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发生了一起劫持人质事件,劫匪莫夫萨尔要求俄军从车臣撤兵、释放被俘车臣人员,否则就要枪杀人质。
面对莫夫萨尔咄咄逼人的要求和嚣张的气焰,普京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动用武力,坚持打击恐怖分子。
此次事件,摆在普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强硬立场,打击恐怖分子;另一个是妥协,答应莫夫萨尔的非分要求。如果普京选择妥协,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莫夫萨尔提出的条件是否可行?在满足莫夫萨尔的要求之后,他们是否会遵守自己的承诺释放人质?而且,如果妥协,就是开了一个糟糕的先例,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恐怖分子效仿,导致更多的绑架或劫持事件发生,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这才是最可怕的。ωWW.chuanyue1.coΜ
如果我们用博弈论来分析此次事件,把恐怖分子和普京看做是博弈的双方,那么普京为什么会选择动用武力,不惜代价打击恐怖分子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最优选择。
时空穿梭到193年的中国,三国时期,曹操命大将夏侯惇驻守濮阳。吕布派出了一队人马,在今天看来,这伙人可能就是吕布的特种部队,但是在曹操看来,他们便是“恐怖分子”。这伙人假意投诚,借机潜入了夏侯惇的军营,并绑架了夏侯惇。这伙人把夏侯惇关在营房里,并向驻守的其他将领勒索金银财宝。
一时之间,曹营的众位将领都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尽管他们手握重兵,却不敢贸然行动。
这时,一个名叫韩浩的猛将跳了出来,他命令其他将领全副武装,亲自率兵将劫匪所在的营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了起来。
如此一来,双方就形成了对峙局面。
然后,韩浩单枪匹马冲进了营房,面对众多的劫匪,他脸上丝毫没有怯意,大声喝道:“你们这群刁蛮无理的家伙,居然敢挟持我们的大将军,贼胆未免太大了!现在我们已经将你们重重包围,识相的赶快放了我们将军,否则你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接着,他又哭着对夏侯惇说:“将军,很抱歉,我也没有办法,按照国法,我不得不这么做。请你做好心理准备吧。”
然后,韩浩就命令士兵开始进攻。劫匪见韩浩态度强硬,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
在故事的最后,曹操出场了,他褒奖韩浩处理得当,并且下令:以后再有劫持人质的事件,可以不用考虑人质的安危,务必要将劫匪消灭。奇怪的是,这条法令颁布后,曹操的治地居然再也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
虽然这两次劫持事件时隔一千多年,地域差距千万里,但是曹操与普京的做法如出一辙,原因很简单,他们二人都选择了最优方案。
作为政治家,博弈是他们必备的手腕之一。
其实,所谓的博弈论就是研究对策。现在说的博弈论,以前叫对策论。我们都知道孙膑指导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的主意其实就是一种对策,采用孙膑的策略就赢了赛马,这就是博弈论的功用。
我们可以把博弈看做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游戏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他们面对一定的限制条件,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调动自己的资源,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在多种选择面前,选择一定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取得游戏的胜利。
普京上台之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内经济萧条、车臣武装分子不断挑衅、恐怖袭击时时笼罩在俄罗斯的上空;国际上,也需要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形下,普京对内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作出调整,同时加紧镇压车臣武装势力,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对外,他在叶利钦“双头鹰”外交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发展和创新,制定了巩固独联体、平衡东西方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在这一外交政策中,东西方宛如俄罗斯外交的两翼,只有双翼齐飞,才能自由翱翔在国际舞台上。
普京的“双翼外交”是对叶利钦“双头鹰外交”的继承和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推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全面向西方靠拢,期望能够以妥协和让步换来西方世界的接纳。但是这一外交政策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让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了,但是西方各国对俄罗斯仍然有戒心,因而俄罗斯不仅没能融入西方世界,反而丧失了在东方世界的影响,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面对这惨痛的教训,叶利钦决定调整外交战略,推行“双头鹰外交”,即东西方同时展开。后来,通过改善和发展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关系,俄罗斯逐步摆脱了外交困境。
普京就任总统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外交政策。因为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必须建立良好的周边环境,才有利于俄罗斯的复兴。特别是面对北约的继续东扩和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面对全方位的挤压,俄罗斯必须从军事安全的深远战略考虑,积极发展同西欧的合作,同时抓紧同东方发展关系,以图建立稳定的战略大后方,并努力推动经济合作,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穿】
【书】
【吧】
一直以来,俄美就是一对“冤家”。俄美双方为了争取在国际事务中更大的话语权,一直在角力。回顾俄美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对抗—蜜月—摩擦的轨迹。
普京上台后,一直把俄美关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普京时代的俄美关系既有发展与合作的机遇,又有停滞和对抗的挑战,但总的来说是向着对话与合作的方向发展。
第一,俄罗斯立国之初就决定要吸收西方的价值观念,效仿西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而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是西方思想的集大成者,必然有许多可取之处。
第二,俄罗斯已经负债累累,普京上台前的十多年,俄罗斯欠下了西方国家千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其所进行的经济改革,需要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财政援助和技术指导。
第三,俄罗斯急需回归欧洲并跻身西方强国集团,重塑大国形象,这需要美国的支持和配合。
第四,目前俄罗斯根本无力在东欧和苏联地区组织军事集团与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相抗衡。
第五,俄罗斯在军事方面已远远落后于美国,无论是兵员人数、军事技术装备、战备训练水平等方面,都无法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军队相抗衡。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与美国保持合作关系是普京不得不考虑的一种策略。因此,“9·11”事件之后,普京大幅度地调整了对美国的政策:积极配合美国的反恐行动;在战略稳定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态度;加大地缘战略方面的退却等。
2003年9月下旬,普京赶赴布什总统的戴维营度假地,与其进行会晤。这次会晤,两人在反恐问题上达成一致看法,认为在反恐战争中,俄美甚至已不仅仅是战略伙伴,而是真正的盟友。布什首次明确承认,俄罗斯打击车臣极端势力的行动也是世界反恐战争的一部分。普京也投桃报李,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明显缓和了态度。
尽管俄美关系近年来也曾出现过摩擦,但总体来说是趋于缓和的,这完全是两国政治利益所驱动的,同时也是双方在权力交接过程中的正常选择。
小贴士: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美国与西欧、北美等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其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北约创建于1949年,其理事会荣誉主席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
经过5次扩大,北约已经拥有28个成员国,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普京法则:
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存在着博弈,所以,我们在做每个决策之前都要考虑结果,做出最优选择。
人的一生,可以看成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我们时刻都在决策,比如选择什么专业、报考什么学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开展一项研究、如何打理生意、该和谁合作、做不做兼职、要不要换工作,甚至是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和谁结婚、要不要孩子,等等,而这些只不过是人生决策中的几个重要事件而已,其他平常的决策更是数不胜数。
可以这么说,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组成的,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获得高分。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更新,第37章 决策的制造者——博弈是政治家必备的手腕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