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出身的环境,但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
和那些显赫的政治家族不同,普京没有值得夸耀的血脉,也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他有一个温馨快乐的童年,在这个普通的大杂院里,有和他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有斑驳的旧水管,也有看着他长大的街坊邻居……夶风小说
普京就是在这个平凡的环境下长大,但最终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1952年10月7日,41岁的老普京夫妇迎来了一个新的家庭成员,这个孩子叫做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他的名字在日后甚至被写入一首歌谣之中:
“我的男友打了一场架,打得遍体鳞伤,喝得酩酊大醉又沉沦毒海。他简直令我无法忍受,我把他逐离我的身旁,我如今想要一个像普京的人。昨天我在新闻里看到了他的身影,他说,这个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他是那么具说服力,使我下定决心想要:一个像普京的人,一个像普京强而有力的人,一个像普京不酗酒的人,一个像普京不使我伤心的人,一个像普京不会舍我而去的人。”
是的,他日后的确是一个英雄人物。
普京出生在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中心巴斯科夫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他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个大杂院里度过的。
普京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曾经有两个哥哥,却都幼年早夭;幸运的是,正因为如此,父母对他百般疼爱。
尽管苏德战争只是普京出生十几年前的事,但从小大人们就爱给他讲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情景,这种由家庭成员的牺牲和城市创伤的感受而形成的观念,其效果是抽象、枯燥的政治教育所无法达到的。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样的家庭背景,使普京很自然地接受了苏联的爱国主义教育,而爱国主义正是他日后作为总统提倡的俄罗斯精神之一。穿书吧
普京家住在大院一幢五层楼里,房子是普京父亲所在的车辆厂分给他们家的。这幢楼很简陋,没热水,没洗澡间,厨房很小,还是公用的,楼梯一侧有锈迹斑斑的铁栏杆,楼道里经常有老鼠出没。大人们对此苦恼不已,不过这个鼠患问题很快成为孩子们娱乐的途径,他们聚在一起手持木棍,以驱逐老鼠为乐。
“普京,你力气太小了!别凑热闹了!”大人们看着小普京也在孩子堆里拿着木棍跑来跑去,都有些哭笑不得。经过几次团体灭鼠后,小普京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能够独当一面了。
没过多久,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人鼠大战”发生了。
那清晨,对于睡不着觉的普京来说,这只是他人生中平平常常的一个早上,而对于和普京狭路相逢的老鼠来说,却是生与死的关头。
也许是普京常常参与“灭鼠行动”形成的勇气,抑或是这只老鼠当时只有保命的念头,一人一鼠一见面,老鼠便想夺路而逃。普京一看,赤手空拳就追了过去,也许是这只大老鼠跑着跑着觉得不对:为什么一个小个子就敢追我?这只老鼠被逼到一个死角后,忽然向普京冲了过来。对于幼年的普京来说,他并不知道狗急跳墙,更别说鼠急咬人,但本能让他扭头就跑,毕竟人比这老鼠跑得快,他以最快的速度向自己家跑去,砰的一声将大门关上了。经过这一次打鼠事件后,幼年的普京变得谨慎了很多,再也不一个人鲁莽地去招惹这些疯狂的老鼠了。
稍大一点,普京的“势力范围”就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家的小院子了。“我带你们去探险!”普京兴致勃勃地向小伙伴宣布,“外面有好玩的动物,还有可以吃的野果,我们一起去探险吧!”
于是,他背着爸爸妈妈,同几个小伙伴乘坐电气火车到郊外玩。到了郊外,他们走着走着就迷了路,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在天寒地冻、荒无人烟的情况下,既没有好玩的小动物,目之所及也都是一些荒草弃木,不少小朋友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
“嘿!伙计们,你们觉得这很刺激吗?”“这有……什么刺激啊!我好害怕!”一个小伙伴吓得直打哆嗦,“你们难道没听大人们说过以前列宁格勒保卫战吗?好多战士在野外都是自己生火取暖的。你们看,我带的是什么!”原来普京随身带着火柴,他高高举着火柴,如同将军一样享受着伙伴们的注目礼。
在普京的指挥下,小伙伴们捡来易燃的干树枝,很快篝火便点起来了,感受着篝火的温暖,小伙伴们不再惊慌失措,都开始享受这不受家长约束的快乐时光。
玩够以后,普京就带领伙伴们回家了,虽然历经迷路与磕磕碰碰,但他们终于回到了家。当普京带领着小伙伴们出现在焦急万分的父母面前时,父母严厉地斥责了他们,虽然挨了训,普京依旧有些得意,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成为“领袖”。
男孩的天性就是争强好胜,孩提时代的普京也不例外。经过这次外出探险事件后,普京便在一群孩子中当上了“孩子王”,虽然是“孩子王”,但他并不热衷于“发号施令”,不属于那种手握“执行权力”便作威作福的“首领”。许多年后,执掌俄罗斯大权时,他还保留着这种优良的习惯。他喜欢保持独立性,更愿意充当执法者,扮演法官的角色。
普京差不多到8岁才上学,他就读的193中学是一所包括小学和中学的混合制学校。从一年级到8年级,普京都是在193中学度过的。
学校离家很近,和他家在同一条胡同,步行不足10分钟就可以到达。小时候的普京喜欢睡懒觉,虽然住得离学校很近,但第一节课小普京还是经常迟到。为了节省时间,避免迟到,他在冬天从不穿大衣。普京有他自己的逻辑:大衣太重,会严重影响他跑步的速度,还有穿着大衣跑到学校,然后再脱掉,这需要很多时间。于是课堂里常常出现这样一幕:在即将上课的时候,普京跑进教室,迅速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普京小时候并不喜欢学习,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游。不想上课的时候,他就跑回家享受无拘束的生活,而不是和同学们待在一块儿,于是在学校里,他常常独来独往。
普京的童年时代并没有表现出特别耀眼的光芒,和其他的小孩一样,他简单快乐地生活着,是如此天真无邪与可爱。
普京法则:
普京的童年平凡无奇,过得可谓是无拘无束,“放养式”教育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一些“圈养式”教育不具备的优点。这种环境能让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锤炼出坚强的性格,更能培养出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懂得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小贴士:
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巴巴罗沙”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军分3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作殊死的斗争,苏德战争全面爆发。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经典的转折之战,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于1945年5月2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日,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苏德战争就此结束。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更新,第1章 大杂院走出的总统——英雄不问出处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