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切准备是普京的信条,为了打好总统选战,普京和叶利钦两个人默契配合,为最终的胜利而努力着。
1999年8月10日,刚刚被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政府总理的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对记者表示,他打算角逐即将于2000年举行的总统竞选,“我决定将参加选举。”在说这句话时,普京眼中透着一份坚毅。
同一天,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他已经签署了关于国家杜马选举的命令,国家杜马选举将于12月19日举行。因为俄罗斯杜马的选举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看做是总统竞选的预演,叶利钦的这番讲话被人们看做是对普京表态的响应。
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后,各种政治和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统计,1999年在俄罗斯正式注册为全联邦性的政党有150个、政治运动50个,另外还有许多社会集团(联合组织)。其实,这些所谓的“政党”、“运动”、“集团”并没有什么实质差别。
当时在杜马中最具有竞争实力且影响力较大的组织有3个:“祖国—全俄罗斯”联盟,领导人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该联盟分布广泛,有近30万成员;俄罗斯共产党,有55万名党员,有众多基层组织;“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为格里高利·亚夫林斯基、前政府总理斯捷帕申和前驻美大使弗拉基米尔·卢金。
但是,这三个比较有实力的组织基本都是反对叶利钦的。在杜马中,也有一个叫做“我们的家园——俄罗斯”运动是亲叶利钦的,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它只有2%的支持率,很难突破5%入围杜马所需的选票大关。如果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普京在总统大选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但是好在杜马的议员有一半是从地方选区选出的,这些人里有很多人是亲克里姆林宫的。
随后,叶利钦授意将亲总统的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组建一个新的政治联盟,以便在杜马和总统选举中削弱其他政治势力,确保实现辅助普京上台的政治意图。
在叶利钦的授意下,一个新的政治联盟——“团结”联盟于1999年9月27日成立。
1999年12月19日,是俄罗斯人举国瞩目的一天,这一天,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杜马大选如期举行。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有6个党派获得了5%以上选票,得以进入杜马。其中,俄共得票率为24.29%;“团结”联盟23.24%;“祖国——全俄罗斯”联盟13.12%;“右翼力量”联盟8.6%;“亚博卢”集团5.98%;“日里诺夫斯基”联盟6.4%。
其中,亲叶利钦和普京的“团结”联盟和“右翼力量”联盟总共获得了超过31.84%的选票。
无疑,这次杜马选举最大的赢家是叶利钦和普京。普京的劲敌,领导“祖国—全俄罗斯”联盟的普里马科夫在这次选举中严重受挫、一蹶不振。普京在竞选总统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使普京的当选更为顺利,在杜马选举的8天后,叶利钦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并下令由普京代理俄联邦总统。
叶利钦这么做,是想给其他候选人一个措手不及。按照原定计划,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应该在2000年6月,而按照俄罗斯的宪法,总统辞职后,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新总统选举。如此一来,其他候选人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俄罗斯的宪法还规定,参选人必须获得100万名选民的支持签名,才能正式注册为候选人。由于选举提前,所以征集签名的数量减半,最后期限是2月18日。但是即便如此,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征集50万人的签名也是相当困难的。这无疑又为普京的胜选增加了砝码。夶风小说
当时参加竞选的,除普京之外还有11人,与这些人相比,普京具有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叶利钦辞职后,普京成为俄罗斯头号实权人物。他不仅继续领导政府,而且直接控制原来由叶利钦把持的强力部门。
第二,普京在车臣战争中态度强硬,得到了军方的有力支持。
第三,由于普京代总统的特殊职位,使得一些举棋不定的某些地方领导人可能倒向普京,通过对普京的政治支持,换取地方经济上的好处。
第四,普京没有历史包袱,反对派几乎难以找到对他下手的地方。
第五,叶利钦下台后,原先支持克里姆林宫的一些“寡头”也会转而投到普京的麾下;原来攻击叶利钦的政党派别中的部分人员也有可能因失去靶子转而支持普京。
第六,普京具有年龄和健康上的优势。
在上述优势中,普京在打击车臣恐怖主义行动中表现出的强硬态度,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俄罗斯人民更期望通过他与众不同的才干和魄力,为俄罗斯带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然,仅仅具有优势是不够的,这并不能保证普京能够胜利当选。为了制定出合适的竞选策略,完善自己的政治形象,普京组建了自己的智囊团。这个智囊团的大多数人是由普京亲自挑选的,来自许多领域。
为了使普京的声望在3月的大选时达到顶峰,智囊团的精英们出谋划策,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如研究公众的喜好,确保普京能够对俄罗斯社会的主流意见做出迅速而积极的反应;运用爱国主义精神,向人们展示普京保卫祖国的决心……
2000年2月14日,按照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向中央选举委员会提交了50万合法选民的支持签名和本人及其家人财产收入情况的文件。至此,普京正式成为俄罗斯第三届总统选举候选人。
通过智囊团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民众和政治力量纷靠普京,反对普京的只有俄共和“亚博卢”集团两个政治力量。
2000年2月25日,普京发表了《致俄罗斯公民的公开信》,阐述了他竞选总统的纲领,以回应此前咄咄逼人的久加诺夫。普京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朋友们,你们好!
“我不阐述什么全面的纲领,请允许我谈谈竞选的一些关键问题。特殊的道德标准和实际上把整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目标一向是俄罗斯人的特点。这曾经使我国人民在最困难的年代站稳了脚跟并取得胜利——无论在战前、战后,还是在战争时期都是这样。我们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要重新寻找赫赫有名的民族思想,事实上,我认为这种思想已经存在,它已经在社会上相当明确地表现了出来。
“我们应该明白,当各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时,我们的对手非常强大,我们应该明确地给自己提出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
“权力机关要有作为、负责任,而且要顽强地达到目的。国家机构应该是内行的、灵活的、守纪律的,不应该是臃肿的、懈怠的、对人民漠不关心的官僚圈子。
“还有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就是我们大家——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应遵循的、复杂的却是公认的游戏规则:遵守法律和宪法,即国家的法律秩序。我认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这都是今天俄罗斯面临的最大、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整顿法律结构与打击贪污腐化同样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不单单是法律领域的事。
“富裕的俄罗斯不能容忍任何人因为她贫穷了而来侮辱她。我要再重复一次我在《致选民的公开信》中所阐述的观点——应当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国家富裕,但居民贫穷,所以我们的重点是要使人民过上好日子。普通公民最关心的是什么,对这一问题每作一次社会调查都会显示,人们有权、也希望过上好日子。我认为,为达到这一目标,每一个政权都应承担起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无论它所依靠的是什么。造福于人民,为普通公民谋利益,这才是每一个政权的最终目标。
“让市场的所有主体都能同政权保持同等距离是所有权的保障,也是政治经济领域的一块基石。显然,如果国家不能履行我所提到的那些职能,就不能提出有保障的游戏规则,这一领域就会被影子经济所占领,这是国力衰弱的表现。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不对市场进行内行的和耐心细致的调节也不会有国家的强大。但调节不是市场脖子上的索套,而是对市场的支持,是为各经营主体创造平等的条件。
“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公民不能没有尊严感,整个国家不能没有民族自豪感。这些基础原则是看待我们对内对外政策的基础。我觉得,我们有能力调动国家的一切资源,有能力调动社会的一切力量和俄罗斯全体公民的劳动热情。我认为,归根结底,这既是我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今天所有在场人的根本目的所在。”
这封公开信中提到的诸多问题,如消灭贫穷、打击贪腐等,都说到了俄罗斯民众的心坎上,因为这些问题正是民众所关心的。这封公开信得到了选民的热烈响应。
后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普京在2月份的支持率超过了50%,而排名第二的久加诺夫只有15.6%的支持率。如果不出意外,普京在第一轮投票中就能获胜。
普京法则:
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准备的人,是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使其有超然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其获得长久的成功。没有准备的行动会让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要想获得总统大选的胜利,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生活中,无论是什么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好准备。
古罗马学者塞涅卡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利用风驰电掣的机会,不仅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可见,准备攸关成功。但人们总是忽视它。即便有人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也很少能长久地关注它。于是,“效率低下,差错不断”就成了人们身上与失败相关联的标签。可以说,“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这句话是对准备的最好注解。
m.chuanyue1.com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更新,第25章 发布竞选总统的纲领——做好一切准备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