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弈胜 > 中国象棋发展史(二)
  清末到民国是中国象棋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陆象棋界形成了以北平、沪市、香港为三大中心,东部繁荣的格局。

  1八39年(清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虎门硝烟。

  1八40年六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八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八42年,美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八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附件。

  1八56年(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八5八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1八5八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1八60年10月下旬,英法两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八60年11月中旬,中俄签订《北京条约》。

  1八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八61年,中俄签订《勘分东界约记》。

  清同治年间(1八62~1八74),“扬州三杰之一”的周焕文出生在苏省扬州。

  清同治年间,被称为“神马”、“扬州三杰之一”的王浩然在苏省镇江出生。

  1八74年,被称为“饶子大王”、“西北棋圣”的彭述圣在甘省兰州出生。彭家几代人均是棋艺高手,被兰州人称为“彭高棋”,而彭述圣更是自幼钻研象棋,十几岁便以善弈著称。

  1八75年,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1八79年(清光绪年间),被称为“国棋仙童”、“奕仙”、“无敌中炮”的林奕仙在浙省永嘉出生。

  1八八0年,邵次明在鲁省寒亭出生。

  1八八2年,被称为“慢国手”、“丝锦老虎”“扬州三杰之一”的张锦荣在苏省扬州出生。

  1八八3年(大概是这个时期)(?),有“粤省四大天王”称号的冯敬如在南海佛山镇(今佛山)出生。

  1八八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中国“不败而败”。

  1八八5年,被称为“全国棋坛总司令”、“中国棋王”、“百岁棋王”的谢侠逊在浙省平阳县出生。谢侠逊6岁从父学棋,10岁开始读象棋古谱《韬略玄机》,棋艺享誉乡里,人称“棋中神童”。

  1八八7年,被称为“粤东三凤之一”的曾展鸿在粤省中山出生。

  1八八八年,被称为“罗洋铁”的罗天扬在鄂省黄安(今红安)出生。

  1八八八年,被称为“粤东三凤之一”的黄松轩在粤省南海出生。

  1八八9年,被称为“棋仙”、“粤东三凤之一”的钟珍在粤省番昌出生。

  1八90年,时年12岁的林奕仙与其师陈笙作四局公开赛,三胜一平,称雄温州。

  1八91年,邵次明得玉尚纯指点,授以《自出洞来无敌手》抄本,经刻苦钻研,棋艺大进。

  1八92年,被称为“粤省四大天王之一”、“三宝佛之一”“铜墙铁壁”的李庆全在粤省番禺出生。

  1八93年,13岁的谢侠逊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

  1八93年,被称为“棋坛赵子龙”的孟文轩在北平出生。

  1八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八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八95年,被称为“常胜将军”、“棋坛锦马超”的万启有在苏省南京出生。

  1八96年,被称为“京中第一高手”的那健庭在北平出生。

  1八97年,与那健庭并称为“京中第一高手”的张德魁在北平出生。

  1八99年(?),张锦荣师从王浩然,棋艺趋成熟。

  1900年,被称为“七省棋王”、“扬州三剑客之一”的周德裕在苏省扬州出生。

  1900年,被称为“双枪将”、“扬州三剑客之一”的窦国柱在苏省扬州出生。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4年,被称为“粤省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在粤省德顺出生。

  1907年,被称为“棋坛赵子龙”、“华北三杰之一”、“棋孟尝”的赵文宣在辽省锦州出生。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1年,被称为“京华名剑”、“北平三小之一”、“京都三宝佛之一”的侯玉山在北平出生。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m.chuanyue1.com

  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结束。

  1912年,谢侠逊为上海《时事新报》象棋栏撰稿。

  1913年,被称为“京都三宝佛之一”的谢小然在冀省武清出生。

  1914年,17岁的张德魁向晚清著名棋手、朝阳地区棋艺最高者祥二爷挑战,最终取胜。

  1915年,林奕仙至上海,以压倒优势击败强手李志英,后又与“扬州三杰”王浩然、周焕文和张锦荣以及华东诸名将交锋,皆胜多负少。

  1915年,谢侠逊任上海《时事新报》馆办事员,后受聘为《时事新报》、《神州新报》、《新闻报》、《大公报》象棋专栏编辑。

  1915年,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谢侠逊用30局残局排成“莫忘国耻”字形,并出版了《国耻纪念象棋新谱》一书。

  1916年,张锦荣挑战周焕文取胜,导致周焕文离开扬州,前往沪市。

  1916年,被称为“刘仙人”、“双斧将”的刘忆慈在浙省杭州出生。刘忆慈自幼便酷爱象棋。少年时从名手张观云、关春林学棋,四十年代至沪市与当时的名手角逐,因为其向来棋风纯正、棋品甚佳,于沪市等地影响颇大,其弈名也从沪市向全国传开。

  1917年,王浩然受沪市棋界邀请赴沪,与林弈仙公开比赛,王浩然偕周焕文前往,周焕文率先出战林弈仙,即败北,王浩然出场应战,五十局公开赛毕,王浩然以柔克刚,多胜一局,至此震动沪上及全国棋坛。

  1917年,20岁的张德魁角逐陶然亭瑶台棋茶馆的象棋比赛,并一举夺魁,后又向当时北平名手张耀亭挑战,六局赛,平分秋色。

  1917年(?),窦国柱拜周焕文为师,棋力精进。

  191八年,谢侠逊在沪市力挫群雄,获中国象棋个人冠军。

  191八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条和平宣言》,德、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八年,被称为“小杭州”、“四省棋王”的董文渊在浙省杭州出生。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19年,上京棋坛致函王浩然,特邀他进京与当时的上京巨擘孟文轩切磋,王浩然与孟文轩分先对弈二十局,双方平分秋色。

  1920年,黄松轩横扫广州光孝寺棋坛。穿书吧

  1920年,被称为“华东神龙”的陈松顺在粤省台山出生。陈松顺早年曾师事同乡名手雷法耀,少年时即以“象棋神童“名震乡里。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弈胜更新,中国象棋发展史(二)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