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末刻。
皇宫校场内人头攒动。
百余皇城司亲从官驻守通道两侧,三省六部主官,以及枢密院等衙门武职尽皆聚集在此。
所有人皆皱着眉头,半信半疑的看着校场另一侧的标靶。
三百步?!
开玩笑呢!
天下间除却床弩,何曾听闻可射三百步之弓弩,更别说在三百步外破甲。
可床弩需数十人操控,又岂是单人弩可比!
“嘭~”
“唰~”
“中了!
七十五步,入甲半笴有余!”
包拯手持神臂弓,得意洋洋的回头一望。
文彦博等人见状满心惊诧,尽皆忿忿不平的瞪着包拯。
这老匹夫不老实啊,有了好物什也不知与同僚分享。
只因在众人眼里,似神臂弓这等单人弩虽可一人操控,但也需常年训练的军中壮汉方可。
而包拯这等老匹夫独自一人拉弓上弦,竟然脸不红、气不喘,显然他近些日子以来的身体保养得不错。
想必其在床笫之间,也定然略有起色,而这却文彦博等人难以启齿的痛。
但包拯明知此事,又身怀强身健体的秘方,却不仅偷偷吃独食,甚至还趁机在众人面前显摆,这分明便是对众人的羞辱。
难道包拯大宋第一喷子做久了,人也飘了?
“嘭嘭嘭……”夶风小说
“中了!
一百步……”
“中了!
一百五十步……”
“中了!
两百步……”
“中了!
两百五十步……”
“中了!
三百步……”
“中了!!!
三百五十步!
官家,官家,中了,三百五十步也中了,破甲三寸有余!!!”
“哗!!!”
包拯一口气连射数十箭,正当文彦博等人皱眉沉思之时,一道侍卫的惊呼突然传来。
在场之人闻言尽皆一怔,顷刻间明白这并非包拯近来重振雄风,而是他手里的神臂弓真乃不可多得的杀敌利器。
可是,这怎么可能!
“快把箭靶拿过来!”
赵祯起身高呼。
侍卫急忙举着箭靶,一脸兴奋的跑步而来。
数十人不顾礼仪一拥而上,尽皆瞪大双眼朗声惊呼。
“入甲三寸有余!
当真入甲三寸有余!”
“此乃神器!
杀敌守城之神器!”
“哈哈哈~
有了这等利器,我大宋再不必担心辽夏贼子寇边!【穿】
【书】
【吧】
汴梁城自此安枕无忧,安枕无忧啊!”
“是极,是极!
你我再不必担心辽人南下,江山社稷自此无忧!
此乃大喜,大喜啊!”
“确为大喜!
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
“呵呵~”
待仔细查验箭靶之后,一众宰相六部主官齐声高呼。
赵祯却面色寡淡的与包拯对视一眼,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
适才赵昉离去之时便曾戏言,待文彦博等人得知此事,第一反应决然不会想着反攻辽夏收复失地,而是沾沾自喜以守土为功,如今看来果然如同赵昉所料。
此乃一群被磨灭了雄心壮志的腐朽朝臣,于国于民、于江山社稷皆无半点好处。
只是这一事实,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官家!
此弩攻守兼备,若是大量仿制不仅可拒敌于国门之外,更可令夏辽两国不敢放肆。
臣以为似这等国之重器,当即刻传召将作监大匠赶制。
若我大宋拥有十万神臂弓,江山社稷定可万载无忧!”
文彦博作为宰相,当仁不让的率先抢功。
赵祯闻言点头应道:“文卿此言甚合朕意。
朕已派人送去图纸,将作监大匠此刻尚在仔细琢磨。”
“嗯?
仔细琢磨?!”
文彦博愣了一下,颇为不解的问道:“官家,敢问这神臂弓是何人所制?
官家为何不让献宝之人负责督造,而是让将作监大匠自行琢磨?”
赵祯闻言摇了摇头,念及赵昉临行之前的叮嘱,正色说道:“此人另有重任,一时半刻无法督造神臂弓。
文卿这些日子不妨多去将作监转一转,务必催促大匠尽快仿制。”
“这……
官家放心,臣定会亲自盯着。”
文彦博犹豫片刻,无奈应道。
他隐隐感觉这其中有什么隐秘,但赵祯不愿开口,他也不好当着众人之面追问。
可是他心有顾忌,早知赵昉今日所为之人,却不想就这般一笔带过。
只见赵允让突然出班,颇为恭敬的拱手问道:“官家,敢问此弩乃是何人所献?
似这等杀敌利器,为何臣等往日从未听闻?”
“呃……”
赵祯闻言一怔,瞥了眼一脸坦然的赵允让,很是不满的应道:“此乃民间工匠所制,并非将作监匠人所为,汝南王叔自然无从得知。”
“哦?
民间工匠?”
赵允让阴测测的笑了笑,眯着眼再度拜道:“官家!
天下百姓皆知,民间私藏弓弩者皆会被朝廷重惩,想来这献宝之人也必然知晓。
可既然如此,他竟然还敢私自研制弓弩,实乃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还请管家下旨重责此人、以儆效尤,否则日后人人效仿,又置朝廷法度于何物?”
“这……”
赵祯闻言苦闷皱眉,心中暗自焦急。
包拯见状暗自感叹赵昉的先见之明,想了想抱拳说道:“汝南郡王有所不知,此物乃是宁王师傅所制。
当日宁王出师之时,便将必物赠给宁王以为纪念。
如今此人早已不知所踪,若要追责实在徒耗人力。
以下官之见不如便将功折罪,就此作罢如何?”
“对对对!
昉儿师傅虽触犯国法,但于国有功。
此事就此作罢,日后莫要再提。”
赵祯闻言连连点头说道。
赵允让眼中闪过一抹可惜之色,看着一脸赞同的文彦博等人,无奈的拱手应道:“是,官家。”
……
与此同时。
枢密院。
礼房。
耶律乙辛听着赵昉的谋划,双眸之中逐渐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若一切果真如赵昉所言那般,他或许真有可能一窥大宝!
“宁王,此事……当真可行?”
“行!
为何不行!”
赵昉自信的笑了笑,大气的挥手说道:“耶律副使有心算无心,更有我大宋倾力相助,这辽国皇帝之位日后必然是耶律副使的!
待事成之后,只要耶律副使与我大宋和平共处、互通有无,辽国百姓富足安康,又有谁会惦记耶律宗真父子?”
耶律乙辛闻言眼神一亮,脸色涨红呼吸越发急促。
他之一生为权为财为女人,从无半分忠诚可言。
如今极有可能更进一步,他又怎会轻易放弃。
“呼!”
念及此处,耶律乙辛一咬牙,看着赵昉坚定言道:“待事成之后,某定不会亏待宁王!
不过此事尚需不少时日筹备,还需宁王鼎力相助才是!”
“哈哈哈~
耶律副使放心,官家已然应允此事。
有我大宋无尽财富与数十万大军相助,耶律副使必可定鼎辽国江山!”
“好!
本使信你!”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随身避难所:我要做大宋皇帝更新,第55章 再落一子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