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率先离开了卑沙城,返回大唐。
后续的大部队,李冲元保证,会让所有东征的将士返回大唐。
刘向操持着超甲型明轮船,送李世民回大唐。
不过。
在李世民回大唐之前,李冲元却是交待了刘向。
至于李冲元,却是被留在后方,以保证所有大唐将士归唐归乡处置。
随李世民回大唐的第一批人离开了卑沙城港口,往着莱州港驶去。
整整一百艘明轮船。
这一百艘明轮船,装载着共五万将士。
李冲元这边,留下了几十艘,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
李世民也派了人前往北扶余城传达着,李世民年底要在长安进行的封赏赐爵之事。
至于北扶余那边会不会来人,这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把这个消息传达到了,就可以了。
李冲元在议事之时所提的建议,并不是真的要册封新辽东王,而是想要让这高句丽未被攻下的一部分。
在听闻李世民要册封新辽东王而内乱打起来。
宝藏王在大唐手里。
高句丽的大部分大臣不是被杀,就是被李冲元抓了,就连曾掌控高句丽的渊家,也都被李冲元给一锅端了。
高句丽乱不乱,这已经将成为事实了。
虽说。
高句丽以扶余人为贵,百济也如此。
而百济。
李世民也派了人去了。
而百济派人过去,到不是去传达什么册封之事,而是向新罗国的女王金德曼传旨去的。
其旨意,乃是让金德曼在年底前赶到长安,参加大唐的册封大典。
而在那天。
李世民也曾就百济与着众臣讨论过。
众臣认为,百济乃是李冲元所破,新罗协助,百济理该归属大唐所有。
可李世民却是觉得,应该给予新罗一些好处,先由着新罗国来代管,待大唐腾出手来之后,再重新接管百济。
对于这事,李冲元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更是没有阻止李世民的这个决定。
百济如何,李冲元管不着,也不想管。
况且。
当下的大唐,此时也确实不能再出兵了。
就前段时间。
大唐对高句丽动刀兵之时。
吐蕃国,好似又开始集结三万兵马,出现在了土谷浑与大唐边境一带。
甚至。
在李世民东征之时,薛延陀的拔灼掌了薛延陀的权之后,集结薛延陀的部分兵力,欲攻大唐。
两件事情。
让李世民认为,大唐近两年之内,需要应对的,不是百济,也不是高句丽的残余部,而是吐蕃国,以及薛延陀。
至于倭国。
李世民根本就没放在眼中。
当初。
李冲元把在高句丽的乌骨城出现倭国数千兵马之事,告诉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并未觉得倭国会成为大唐的对手。
邻海而居,这也确实让李世民有了这种想法。
为此。
李冲元虽早已生出要灭了倭国的想法,但李世民不支持,李冲元也没了办法。
不过。
即便李冲元没有办法,李冲元也依然把这件事当作重中之重的事情来对待。
李世民不出兵。
难道李冲元就没有别的法子吗?
陈娟她们的海盗军,就是办法。
望着载着李世民的船只离开港口后,李冲元深深的呼了一口气,“终于是完了,也不知道以后这高句丽会不会再起来。”
“小郎君,你可别操这份心了。高句丽都被打成这副模样了,要是他还能起来,那我大唐战死的将士,那不是白死了嘛。”行八好似一点都不觉得高句丽会如何如何的。
但李冲元却是知道。
在两百多年之后,一個名叫王建之人,顶着高句丽之旧之名,建立高丽国,又干起了侵吞大唐领地的事情来。
对于几百年后的事情,虽离得远,但李冲元却是不希望这半岛还能起复。穿书吧
至少。
在李冲元的心中认为。
关岛必须回到华夏之地,绝对不允许一个白眼狼诞生,也绝对不允许一个全世界都是他们的这种人出现。
行八并不把高句丽当一回事。
李冲元听听也就过去了。
李冲元静静的站在港口半个时辰,见所有离港的船只消失在自己的视界后,向着行八问道:“姨娘她们呢?”
“两位姨娘在卑沙城西,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不过,我听下面的人说,两位姨娘好似在敲打那些海盗呢。”行八指了指说道。
李冲元闻话,笑了笑。
陈娟她们要干嘛,李冲元其实也能猜到。
估计是想从海盗军手中弄出些钱财出来吧。
虽说。
李冲元攻下高句丽的都城或者其他城市等等,弄了不少钱财。
但有道是,钱财之事,多多益善嘛。
况且。
陈娟二人已经答应李冲元,此次战事结束之后,准备跟李冲元回长安待着呢,更有可能还要嫁作人妇。
当然。
这仅仅只是李冲元的想法,至于能不能成,李冲元不知道。
两天后。
超甲型明轮船回到了卑沙城港口。
刘向回报,“禀大总管,属下已把圣上送至莱州港,圣上已转乘乙型明轮船,从莱州港入黄河,返京了。”
“好,办得好。你换的乙型明轮船,可是一型的?”李冲元高兴了。
超甲型明轮船没被李世民弄走,那一切都好说。
刘向点头回道:“是一型的,小郎君你交待过,二型不得让他人接触,所以属下自然是听从小郎君你的指示,换一型的了。其实,圣上一开始坚持不换船,属下可是费尽了口舌,更是把利害关系都说了。最终,圣上还跟属下发了一通牢骚,说小郎君你连艘像样的明轮船都送一艘于他,说等回了京,再找小郎君你算账。”
“管他呢。只要圣上回了京,他就无暇记得这事了。就算是记得,大不了送他一艘乙一型明轮船给他。”李冲元安心了。
李冲元所说的一型与二型。
说来就是核心动力的区别。
一型,是当初墨非初定的核心动力,二型是改进型。
改进型,其稳定不说,而且速度比一型要快至少三分之一。
如此之船,李冲元哪里舍得送给李世民。
况且。
李冲元又造一型,又造二型,说来也是为了以后船厂能够顺利发展下去,准备售卖二型明轮船呢。
当然,所卖的,肯定是丁型,最后才会到丙型。
至于乙型,就当未来的发展情况而定了。
十月初五。
最后一批将士登船,李冲元同船而上。
这最后一批将士,除了李冲元的大部之外,就是陈娟他们的海盗军了。
受伤的,以及战死的将士,乃是第二批走的。
这十日里,总计送了四批。
随着最后一批人走后,高句丽好似成了一个空国一般。
即无官员管控,亦无高句丽将士。
战事之后,基本都如此。
李世民未下旨,所有人都不会说这事。
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战后是什么样。
当李冲元登上莱州港后,送李世民以及一部分将士回乡的船,也从长安返回了。
不过。
李冲元观察之下,发现确实少了一艘乙型明轮船。
从此发现,李冲元猜测,那艘乙一型明轮船估计被李世民留下了。
在莱州港待了一天,把众将士送走后,李冲元等人也登船南下,去了西沙岛。
反正离得也不远,又有明轮船。
十月初八。
回到西沙岛待了一晚后,李冲元叮嘱了向九他们后,决定返回京城。
离家这么久了,也是该回家了。
而且这一次还是因为战事。
李冲元怕有人给自己阿娘传一些不实的消息,心中有些小担心,想急于返京。
“善德,我们就先不跟你回京了。”清晨,陈娟犹豫再三之后,向李冲元说道。
陈环站在一边点头。
李冲元一听之下,很是不可思议道:“姨娘,当初不是说好了吗?战事结束后,你们随我回京。难道你们就不想见一见你们的小外甥?”
“善德,并非我们不想随你回京,也不是我们不想见一见小外甥,而是他们需要处置。待我们处置他们之后,再回京去看小外甥去。”陈娟见李冲元理解错自己意思,赶紧解释。
李冲元看向船上的海盗军,明白了,“原来事关他们啊,那是我太紧张了。即然如此,那我等些时间也无妨的。要不如,我也去流求岛看看?”
“善德,你还是先回京吧。流求岛也没什么可看的,你又不是没看过。”陈环拦道。【穿】
【书】
【吧】
李冲元思量,“那我还等你们,等你们安顿好他们之后,我们一道回京。”
李冲元不放心。
更或者说是觉得陈娟她们会一去不回。
陈娟她们无奈,最后只得点头。
十月二十二日。
李冲元在西沙岛等了将近半个月,终于是在李冲元不安之时,见到了海上回来的明轮船了。
明轮船能回来,李冲元也就知道,陈娟她们没有失言。
双方汇合。
李冲元领着陈娟她们登上乙型明轮船,直接驶出西沙岛,往着黄河入海口奔去。
李冲元那是一刻都不想停。
好似很害怕陈娟她们反悔一样。
十艘乙型明轮船,一起回京。
船上。
装载着李冲元此次从高句丽和百济弄回来的钱财,以及珠宝。
别的东西,李冲元一件没要,反正也不值钱。
除了金银,也就只有珠宝能入李冲元的眼了。
至于战死的将士,以及受伤的将士抚恤,李冲元已经交待了向八,由他代自己发放至每一位将士的家属手中。
为了此事。
李冲元把向家将士留下数百人在西沙岛。
为的就是替他把这件事情办妥。
李冲元答应的抚恤钱,那是一文都不能少。
而此时。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京城,长孙家素缟满天。
长孙府上正堂,摆放着一具棺材,里面放置着一件衣裳。
长孙府上的男男女女,皆跪地而哭。
前些时日,长孙皇后听闻自己兄长死在了高句丽,直接就晕了过去。
自己兄长没了,长孙皇后哭得死去活来的。
随着时间一长,伤心劲也过去了,长孙皇后虽依然记念自己兄长,但人死不能复生,可心中一直压着一块石头,那就是未见自己兄长的尸体。
李世民也频频宽慰,说安市城中太多无法辨别的块状了,实在找不回。
十一月初一。
李冲元等人终于是回到了长安城的灞水码头。
船还未停,老夫人就已是率全家跑来迎接了。
一通嘘寒问暖之下,又在老夫人上下打量,摸了又摸之下,确定李冲元无事后,这才安心。
李冲寂几兄弟,看向李冲元的眼神都变了。
当初。
他们听闻他们的四弟在莱州之时,被圣上临时封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之时,还以为这是一个玩笑。
可随着更多的消息传回来之后,连老夫人都坐不住了,害怕李冲元死在高句丽。
各种打探,一开始没有任何李冲元的消息。
直到后来,才听闻李冲元有了消息后,才稍稍安了些心。
担心了半年之久的他们,直到战事结束后,最终得到的消息,把老夫人都喜坏了,也忧心坏了。
回了本家。
在老夫人的询问之下,李冲元大致的向老夫人说了说前线的情况。
傍晚。
实在有些想念儿子的李冲元,不得不向老夫人告罪一声,离开了本家,去李庄去了。
见了李渊,问了安后,直接抱起自己那近一岁的儿子,那是一个亲啊。
而小火儿此时已是开始咿呀学语,被一突然闯过来,且满脸胡须的男人吓得哇哇大哭。
李渊还哈哈大笑,“元儿啊,你看你,也不好好收拾一通,这下到是把小火给吓得够呛。”
“嘿嘿,我这不是想儿子了嘛。”不得已,把小火交给丁沐,自己坐到院中,向着李渊讲述高句丽之事。
几日后。
李冲元听闻新罗国王金德曼到长安了。
而且,李冲元还听闻,高句丽的旧部之臣,有不少人来到了长安。
听闻这个消息后,李冲元笑了。
又几日。
王礼来到李庄,“李郡王,你回京已有十余天,圣上遣我过来问问你,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什么身份了。”
“唉!!!劳碌命啊。王总管,圣上总不至于不让我好好休息休息吧。”李冲元无奈了。
王礼笑了笑,“圣上口谕,着你十五日参加朝议。”
“有大事吗?”李冲元询问道。
王礼点了点头,“关于高句丽之战,圣上要进行封赏,而你李郡王当为首功,不得不去哦。”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农王更新,第九百四十三章 论功行赏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