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唐农王 > 第九百四十四章 西沙王
  十一月初一回到的京。

  从回来到现在,已是十好几天了。

  李冲元一直待在李庄。

  不是天天抱着自己儿子到处瞎溜达,就是去刘庄。

  当然,也时不时的陪着李渊到处转转,说些话。

  更是有时候跑到炼红糖那边去看看情况。

  去刘庄,那是因为李冲元决定,今年年前,要娶朱英进门,所以时不时的总要去露个脸。

  朱英人家又等了李冲元一年,再不娶的话,那可就真要担误人家朱英小娘子了。

  而李冲元没有回长安。

  说来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那就是自己离开近一年,儿子都快一岁了,父子二人实在有些陌生,趁着这個时间,给父子二人升升温。

  况且。

  李庄事情诸多。

  今年在李庄扩大种植的各种高产粮食之事虽已结束,但明年又该如何进行,这些都得李冲元拿主意。

  当然。

  这个扩大种植,指的可不止李庄一个庄子。

  其中,包括李冲元的元庄,还有附近几个庄子都处在扩大种植范围之内。

  为此。

  各庄子的地主们,最近也没少找到李冲元,说了关于粮食之事。

  毕竟。

  百姓要吃饭,地主要粮食,这些都得李冲元来处置。

  乔苏虽处置过,但各庄的地主总觉得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产出的高产粮食,谁又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的粮食进入李冲元的粮仓。

  为此。

  这些地主位,可少找乔苏说道此事。

  如果不是李渊在李庄,说不定这些地主位早就反悔了,更甚至都有可能带人冲进乔苏在李冲元的指示之下,在元庄建的粮仓中抢夺高产粮食了。

  也因为李冲元回来了。

  这些地主们,那更是一天登两次门。

  只可惜。

  李冲元连一面都不想见他们,甚至,都让唐力带人把这些人给轰走了,更是放言,谁要是反悔,可以直接到官府告他。

  这些地主们哪敢告。

  当初签了租地合约,而且这一签可是十年。

  合约中约定。

  李冲元每年给各地主交多少粮食,亦或者依当年粮价,给他们折算成钱。夶风小说

  当然,这个约定的粮食,肯定要高于粮食的亩产数,甚至要高三分之一的量。

  要不然,这些地主们又怎么可能愿意跟李冲元签这样的一份合约。

  可就是因为这份合约,李冲元才不愿搭理他们。

  谁要是敢找事,李冲元完全可以凭租地的合约弄他。

  合约中可是约定,谁反悔,当以李冲元所种植的粮食产量十倍赔之。

  如李冲元反悔,也当这样的赔付法。

  那些地主们谁又敢反悔。

  如刘庄地主,他拥有刘庄两千亩田产。

  而李冲元在这两千亩地上先是种土豆,后种玉米。

  折算下来,两千亩土豆亩产三千斤,总计六百万斤土豆,玉米亩产六百斤,总计一百二十万斤玉米。

  如刘庄地主反悔,那他估计连地全赔给李冲元,甚至连其家底全部赔给李冲元,都不够赔的。

  如土豆一斤算一文钱,玉米算两文钱,这一年都值个八九千贯了,十年就是八九万贯了。

  如此多的钱财,谁赔得起,可别到头来,最后还得落一个流放的下场。

  告。

  这些地主位是不敢告。

  可他们却是眼馋从自已的田地里所产出的高产粮食。

  如此多的粮食,不止他们眼馋。

  全长安的勋贵官员等等所有人,都眼馋。

  眼馋的人多了。

  李冲元却是一点都不害怕会有人敢对自己的粮食下手。

  即便今年自己不在长安,也有李渊在,谁又敢伸手?

  况且。

  这一年里。

  禁军也好,还是向家将士也罢,日日夜夜的巡逻看护。

  李冲元听金内侍说过,虽有人偷过,可最后的结果,不是被扔到了刑部大牢,就是被他给宰了。

  而在这一年里。

  宰了多少人,金内侍他自己都没个数。

  在李庄。

  李冲元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多到这十来天时间里,就没有停下来过。

  而今。

  王礼突然跑来说自己要参加两日后的大朝议,李冲元这才发现,自己有好些天没有回长安了。

  同时。

  更是忆起,自己所在司法寺也好,还是司农寺也罢,这两寺的事情却是不曾过问一二,都不知道这两寺在这一年里的情况如何。

  “王总管,明日我就回长安,至于后天的大朝议,我一定参加。”李冲元闻话后赶忙应下。

  王礼得了话后,回长安复命去了。

  李世民要封赏了。

  王礼都说自己在东征之事上,乃首功。

  李冲元可不能不去参加大朝议。

  而且。

  李冲元还想知道,高句丽那些派过来的人,到底有些什么人,更是想知道,高句丽当下又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之下。

  夜。

  李渊与着李冲元坐在堂屋,一边烤着火,一边问着话,“元儿,明年你作何计划?”

  “也没什么大计划。今年因为东征之事,到是没去琼岛,也不知道琼岛那边在这一年里情况如何。那边虽有传信回来,但信中却是说得含含糊糊。所以,侄孙计划明年去琼岛,了解情况后,再看看后年是不是可以小范围推广那些高产粮食。”李冲元答道。

  李渊点了点头,“你有计划就有。叔公还怕你经高句丽一事之后,就忘了自己的初衷呢。”

  “叔公,你难道还不了解侄孙吗。侄孙可不是那种三心二意之人,侄孙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不会停止。况且,经高句丽一战后,侄孙更是明白,农人百姓活得不易,我们这些人,更应该替下面的百姓好好想想未来。”李冲元很是肯定的回应道。

  第二日清晨。

  李冲元回了长安。

  一回到长安后,李冲元才又记起,自己的那两位姨娘被自己丢在自己的府上。

  马车转向,往着自己的府邸行去。

  而这处府邸,并非郡王府,而是李冲元以前的那座宅子。

  人还未进,李冲元就听到了陈环那大嗓子,“善德这是忘了我们,他肯定是忘了我们。这都回来十来天时间了,把我们丢在这里之后,他却是跑了。下次见着,我非得揍得他满地找牙不可。”

  “好了,环儿。善德怕是被很多事情拖住了,要不然,也不会不回来的。”陈娟在安慰陈环。

  李冲元有些紧张了。

  紧张被陈环揍。

  可再怕,李冲元也得进去。

  毕竟,是自己忘了这事了,被揍也是没得逃的。

  不过。

  李冲元到是在进门之前,把自己弄得有些凌乱,显得自己很忙碌的样子似的。

  随之,抬了脚,往着里面行去。

  本还在大发其火的陈环,以及陈娟见李冲元终于是现了身。

  本欲冲上去真要揍李冲元一顿的陈环,见李冲元头发凌乱,且面带疲色,压住心中的火气,怒声问道:“李冲元,自打回了长安,你把我们丢在这里是何意思!你最好别跟我说,你忙得连过来的时间都没有。”

  陈娟看着李冲元那凌乱的头发,又见李冲元脸带疲色,并没有表现出愤怒,反到是多了些关切之相。

  “姨娘,环姨,真是对不住了。实在是太忙了,忙得我都恨不得一天扳成两天用。环姨你是有所不知啊,去年我就计划在李庄扩大高产粮食种植,而今年也确实铺了开来,涉及七个庄子。这些天,我一直在忙着高产粮食的事情,实在是脱不开身,也未回长安看望两位姨娘,这是我的错,我的错啊。”李冲元装出一副很受伤的模样。

  陈娟听后,走近李冲元,“善德,就算事情再多,有时候也不需要你亲力亲为,要不然,你养那么多人干嘛。”

  “算了算了,即然你是在忙粮食的事情,我就不揍你了。但是,你得赶紧把我那小外甥给我们带过来,二小姐这些天可没少念叨。”陈环闻话后,摆了摆手。

  不揍自己就好,不揍自己就好。

  李冲元心中庆幸。

  让自己儿子过来,这事简单。

  二话不说。

  李冲元就令唐力他们回李庄去抱儿子。

  得了话的陈娟她们,听说一会儿就能见到外甥,那个高兴劲,就没停下来过。

  而李冲元也告罪一声,说自己还有公务要去处置。

  陈娟陈环二人连问都不问,直接让李冲元赶紧走,还说什么公务为大。

  李冲元无奈了。

  这是有了儿子,忘了我这个老爹啊。穿书吧

  一个多时辰后。

  唐力带着小火儿回了长安,并送到了陈娟她们手上。

  陈娟她们一见到小火儿长得那叫个可爱之后,那是抱着就不撒手了。

  而在司农寺的李冲元,听护卫来报后,脸上露出了笑意。

  看过司农寺之后,李冲元又去了司法寺。

  在司法寺听了钟桂的汇报后,李冲元皱了皱眉头。

  经钟桂所报,这一年里,司法寺虽在李冲元授意之下,钟桂才勉强把司法寺各司建制完成。

  至于拟法也好,还是律法实施也罢,什么也没做。

  其实李冲元也知道。

  司法寺建立到是简单。

  但李世民不在长安,而自己也不在长安,这拟法之事,估计终究会受到抵制,或者无声的抗议。

  况且。

  李治这个小家伙,就算是能做一些小事情的主,可关于这件事情,却是推托不已,一点都不敢做主。

  况且。

  又有高士廉,以及程咬金这种反对的人存在,又有他们在李治的耳边说一些李冲元不好听的话,司法寺的事情,也就基本都给闲置了。

  但好在东征已经结束。

  李冲元也觉得,司法寺的拟法司,也该正式开始了。

  这不。

  李冲元来到拟法司之后,直接来了一个大声指示,“大家都给我听好了。我要在十天之内,见到当初我所提的几部律法成型。别跟我李冲元说你做不了。如果做不了,那我会揍到你做得了为止。虽说,你们到莪司法寺乃是兼官。但一旦到了我司法寺,就得听我李冲元的,因为,我李冲元乃是圣上所封的司法寺卿!”

  十天。

  李冲元给他们只有十天时间。

  毕竟离着过年也只有一个半月了。

  李冲元所想,就是在年前把当初自己所设定的,全给完成,然后上呈李世民。

  李世民如何,李冲元管不到,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这些人要是敢跳,哪怕他明天回什么御史台,或者回什么刑部,更或者回大理寺,李冲元也会跑到他的衙门,揍得他满地找牙不可。

  有了李冲元的威吓。

  拟法司一众官员,立马开启了他们的拟法工作。

  李冲元也不再管他们,直接离了司法寺,回原来的府邸去了。

  自己儿子可别被陈环这个暴力女给玩坏了。

  第二日。

  一大清早,李冲元起了床,着了官服,吃了点早饭,上朝去了。

  位置还是那个位置,人却是换了好一些了。

  房玄龄被贬发配,长孙无忌死于高句丽的安市城,空出来两个大臣之位。

  甚至。

  连随李世民御驾亲征的岑文本,在攻下安市城之后,不知怎滴,突然染疾。

  回到长安之后,听人说,岑文本好像快不行了。

  为此。

  就连侍中这个宰相之职,也都空了出来。

  李世民坐在宝座上,巡视了一眼在朝的所有官员们,也不知道是感怀,还是忧心,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诸位爱卿,今日朝议,不议国事,也不议其他。今日,专言封赏之事。”

  李冲元听李世民的话,又见他情绪并不高,估计是在感怀朝中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在了吧。

  话说完,李世民轻轻的向着王礼挥了挥手。

  得了示的王礼,拿着圣旨,走将出来。

  “奉圣上旨意,由奴婢代为宣诏。”王礼向着李世民行了礼,这才开始说话。

  众朝官们看向王礼。

  王礼摊开一帛圣旨,看了看李冲元,“圣上御驾亲征高句丽,行军之战,北击辽东,南击高句丽海岸。曾授郧国公张亮沧海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其因西沙李郡王上奏其谋乱,证据确凿。而在高句丽之战,西沙郡王李冲元当以首功计。理应加官三级,赐爵三级。而李冲元又因擅自捕抓国公,故降为加官一级,赐爵一级。而李冲元已至司法寺寺卿,而朝中缺失颇多,故由李冲元兼任侍中一职,并赐李冲元西沙王爵位。”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农王更新,第九百四十四章 西沙王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