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刚写完,墨迹还没干,朱标就拿起来看。

  “要是朝堂上的奏折都像雄英你写的这样就好了,你爷爷也不会这么累了,简洁,就事论事,没有一点的阿谀奉承之言。”朱标痛心疾首。

  朱标从成为太子,就开始帮朱元璋处理政务,老朱每天都很辛苦,每天大概要批改400多件事,虽然大多数都是正事,但通常情况下一本奏折上一大半都是“陛下您身体怎么样,陛下您睡得怎么样。”等阿谀奉承之词,要么就狂拍老朱马屁,废话连篇。

  洪武八年,当时正值朱元璋广开言路,作为刑部主事的茹太素便积极响应号召,频繁给朱元璋递折子。其他人的折子都是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茹太素的奏折却长篇大论,废话连篇,每次的奏折都不会少于七八千字,所以朱元璋最发愁看他的奏折。每次看他的奏折时,朱元璋都显得很不耐烦。

  洪武八年十二月,茹太素又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折,此次还是“万言书”,字数多达一万七千多字。朱元璋实在是不愿意看这么长的奏折,便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朱元璋越听越困,忍不住打起了盹。等他清醒过来时,王敏居然还在念。朱元璋问:“读了多少了?”王敏回复道:“禀陛下,已读一万六千五百字。”朱元璋又问:“还剩多少?”王敏说:“还有千余字。”穿书吧

  朱元璋的火噌一下就冒出来了,怒斥:“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茹太素的奏折,就如同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为了惩戒茹太素,朱元璋命人将他给痛打一顿。

  此事之后,这种风气才有所制止。

  但是大臣上奏的奏折基本上还是废话连篇,半天说不到正事上去。

  (有人特意统计过,以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来看,8天之内各部门的奏札共1660件,这里面涉及的政务有3291件事,平均算起来的话,明太祖朱元璋每天要审批多达207份公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11件,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工作量。像处理政务超过411件事,不是说批个行与不行就可以了,还要思考怎么解决,再批示下面该怎么做,一天处理这么多事,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巨大的工作量,对于朱元璋可谓是很大的负担,但为了集权,只能咬咬牙坚持下去。)

  朱标看完后对官绅一体纳粮很不解,但是他今天听到的东西还没消化,也就没有问朱雄英,就让他先去休息了,但是朱雄英写的奏折他直接让人送给了朱元璋。

  朱标对自己儿子写的制度改革很认同,工资没变,只是不再世袭罔替罢了,对藩王的军权也有所限制,税收也有说道,虽然还有不足,但是朱标相信自己的老爹可以把它补全。

  朱元璋拿到朱雄英写的奏折,看了很久,补充,皇室宗亲的税收为每亩两升,删除了勋贵交税一说,自己都让自己的儿子都纳税了,那些勋贵长眼色的自然会主动上报。

  第二天的早朝上,朱元璋下了两道圣旨,一是改御史台为监察厅,监察厅厅长为正一品,监察厅官员只能在监察之职上晋升,监察百官,举报真实即可升官;废除锦衣卫缉拿,刑狱的职能;把大理寺并入刑部,掌管缉拿,刑狱,破案。

  二是藩王改制藩王问题

  主要改四点

  一是待遇问题:藩王待遇不变,但是不在世袭罔替,也就是说降爵传递,(除非立有大功)《孟子·离娄章句下》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先天的后天的外在的内在的。“富不过三代”!因此宗室恩泽到镇国将军可为有爵位有俸禄,其之下没有没有俸禄。

  二是出路问题:三世之后的皇室宗亲允许参加科举,允许出来做官,允许参军,允许亲自经营任何生产活动,随他们喜欢,只要他们喜欢干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触犯法律。

  三是免税问题:本朝的税收主要来源是自由农,而自由农因为天灾人祸等原因一旦无力负担政府税额,往往选择变卖田地,托庇于豪强大户,成为佃农,或干脆卖身为奴为婢,朝廷税收因此愈少。

  藩王有自己的采邑,所得全归自己,自然毋需上交,而且藩王是大地主中的大地主,兼并土地之多非一般地主可比拟,故对中央朝廷财政的影响极大。

  所以藩王所拥有的土地也必须交税,藩王身为皇室宗亲需要以身作则,但是呢皇室宗亲的税收为每亩两升。【穿】 【书】 【吧】

  四是军权问题:亲王应该只能拥有不超过三千的亲卫队,对边关的军队只有指挥权,没有所有权。

  这两道指令一下,朝野议论纷纷,文臣都在讨论是谁这么高瞻远瞩,把宗室这个大问题解决了,而且还能劝的动老朱。

  朝野上下不是没有文臣看不出老朱藩王制度的缺陷的人,但是他们都不敢劝,你敢劝,老朱就敢把你砍了,而且老朱用的理由很光明正大,皇子戍边啊,给他们待遇好点不行吗?

  而武将勋贵,徐达,蓝玉这些人议论的是皇上的儿子都要纳税,咱们这些勋贵咋整,是让皇帝下旨呢,还是自己上书求皇上收税呢?

  嗯,这些人经过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之后,被老朱的狠吓怕了,虽然主角打了个岔,但是被杀的还是有一万来人。

  勋贵们得出的结论是,识相点,自己上书求皇帝施恩,收税,以求一个君臣相合的美名。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之明武帝实录更新,第17章 改制2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