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历史小说 > 大明:下乡扶贫,你却说我在明朝? > 第49章 朕家中也有一个不听话的忤逆之子!!
  “朕,也有也有一个逆子……”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过他不在家中,在外面,现在朕的长子还在,还轮不到他作威作福”

  当然这么一段话是说给刘伯温听的。

  毕竟,按照项东的话,刘伯温儿子不愿意入朝为官就把人家给抓进大牢最后还诛人家十族。

  做了如此的事情,刘伯温心里岂能接受?

  所以朱元璋说出这样一句话,当然也是在告诉刘伯温,你放心,有我在,我会阻止这事得发展的。

  而且朱标还在呢,我要想尽办法让朱标提前登基的,绝对不会留下这个祸患来祸害你,你自然也不要担惊受怕了。

  刘伯温听罢,顿时感动的痛哭流涕。

  “呵呵……”

  听了朱元璋的话,项东一笑:“老王,搁这说明朝的朱元璋呢,你自己倒是挺会联想的啊?”

  “呵呵,谁家的后代,不是后代?”夶风小说

  朱元璋听了笑道:“朕自然不希望,朕的家业出现什么问题”

  “这倒是……”

  项东笑道:“是啊,家业都是辛辛苦苦积累的,像朱元璋那样,奋斗大半辈子,一心辅佐朱标,苦心培养的接班人要是被毁了,谁不心痛啊?”

  “唉!”

  听了项东的话,朱元璋又是一阵深深的叹息。

  没错,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肯定是需要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这江山社稷,胜过朱元璋任何一个儿子!

  藩王是最大的威胁,藩必须要削。

  “咱们继续说!”

  项东笑道:“刚才说了施耐庵,又扯了半天的刘伯温,言归正传,这人才啊,就像是一个行业一样,同行即冤家!”

  “同行……既冤家……”

  听了项东的话,朱元璋若有所思

  “那可不咋滴?”

  项东笑道,“各代王朝也是这样啊,同行既冤家,否则的话,从古至今的大大小小战斗,数的过来吗?那不都是为了扩大疆土吗?”

  “呵,这倒也是……”

  朱元璋听了,微微点头。m.chuanyue1.com

  “古代的王侯将相是这样,现在人才也是这样,锅里就那么多的饭,那大家谁都想多吃一口,那必然就要想办法争得先机,或者把别人给挤出去。

  项东说道:“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做法还算地道得了,毕竟先是想把施耐庵给招纳过来,在古代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由如此一件事,可以想象的是,已经取得了地位的贵族,朱元璋为了招纳新鲜血液挑战开国元勋的地位。

  关键是施耐庵还不给面子,所以为了不让人才被敌人所用,只得将他那啥了呗”

  “哦”

  朱元璋了,缓缓一笑,淡淡出声:“是这样吗?朝廷注入新鲜血液有何不可?”

  “嗨,老王啊!”

  项东笑道:“古代的朝廷,的确是由大大小小的达官贵族组成的,最大的官,最大的权就是朱元璋!

  他是最大的权利,而且,其他的家族,盛衰未知,但只要明还在,朱家的姓氏还在,他朱家子孙,就仍旧会是大明的王族!

  所以,每个人想的都是自己的家族和未来不过,朱元璋和普通家族中有共性,又有区别。共性是,朝廷若是稳当,大明越发的奋发图强,那所有的朝中大臣,日子都会更好,这是大势,也是结局。

  不同之处在于,普通人只是看到了自己家族的兴衰,但是,朱元璋必须要看整个大明的兴衰,说小点也就相当于他朱家的兴衰。

  所以,为了长治久安,他必须舍弃一些老部下的利益,任何威胁朱元璋家族利益的人都要除掉!因此我才说,得看朱元璋到底是愿意不愿意接纳新的人才嘛”

  “呵呵……阁下说的有理!”

  听到项东这一番话,朱元璋笑着点头。

  项东的的这一番分析,也的确都是实话。

  没错,在很多时候,朝廷注入新鲜血液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朝廷就自然会稳定。

  上层建筑稳定了,那国家的根基才会稳,而……

  下层建筑,只要没极端倒塌了,那就不会影响整个国家。

  听起来很残忍很无情,但是,这话却很符合规律。

  只有有上层建筑内部不稳定的时候,大厦才可能倒塌。

  比如,诸侯斗争,内部争权,藩王造反,等等这类事……

  “不过……”

  朱元璋笑着说道:“刚刚阁下也说了,只要是人才,能为朝廷所用就好,可不可以只用达官贵族之士,如果去选别的人才呢,这样做故会不会徒增不稳?阁下,难道没听过,吴起变法于楚,而惨遭大败么?”

  “对对对!”

  一旁,刘伯温听罢,马上附和。

  没错!

  既然是选人才,那干嘛非要从别的地方选才?

  既然达官贵族已定,也能提供朝廷所需人才,那为何不从达官贵族中去选择人才?

  反之,达官贵族的家眷中,有学识者,也不在少数。

  民间能认识字的人都少得可怜,干嘛要给他们创造这一个机会呢?

  如此政策下来,达官贵族也能死心塌地的跟着朝廷干?

  朱元璋如此做,更多的,自然是为了求稳。

  他是朱元璋,他自然明白,稳,国家刚成立就要稳住国家,稳住达官贵族,这两者稳住了那自然就能稳住朝廷。

  与其冒险求进,倒不如退而求稳。

  当然,这也是因为朱元璋年纪的确大了,毕竟他四十多岁才建立大明王朝。

  年纪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说不定自己哪一天就没了呢。

  本来明朝才开始创立,如果又实行新政策,有一天自己人就没了,剩下这个烂摊子到底谁来收拾?

  古代的变法,不就是如此?

  原本是何等的风光,一帆风顺?

  吴起变法知道吧,支持楚悼王的人一死,被影响利益的达官贵族就把吴起给乱箭射死了,而吴起的变法,也随之失败,这样的事情对楚国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朱元璋不想重蹈覆辙!

  “呵呵……你说的也有道理……”

  项东笑道,“不过,那就看朱元璋,有没有让大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了。”

  恩?

  什么?

  置之死地而后生?

  听了项东的话,朱元璋顿时一怔。

  “为什么要走到如此地步?”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下乡扶贫,你却说我在明朝?更新,第49章 朕家中也有一个不听话的忤逆之子!!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