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与黑水的决战在定理府即将拉开帷幕。
乌文道的使命也已完成,在临行前,流为国王-可也余志以托孤的姿态向文道请求把爱女余小鱼带走。
渤海与黑水的战事,余志大王不看好。
文道嘴上在安慰余志,其实心里和余志想的一样,对战事也不抱信心。
从双方兵力对比上讲,黑水是渤海的两倍。
渤海方面4.5万,其中至少两万是精锐的中央十大禁军,左熊卫一万,左猛贲卫一万,张文休的高句丽水军和安车骨,白山的团结兵,若干府兵,外援是流为的余志。
黑水方面是直属部落加上弗涅,铁力,和夜叉国,兵力数量达到惊人的十万。
不过这只是数字而已,交战双方的悬殊主要体现在兵员素质,军事指挥能力和后勤动员。
在这几方面,渤海占尽优势,距离定理最近的是北部大都督涅利计的防区,络绎不绝于道的是涅利计发运的军火,粮草。
在兵员素质上自不必说,单是武器装备就对黑水是降维打击。
渤海军单兵武器是横刀,短矛,单人弩,木弓,配备三棱弩箭五十只,铲形弓箭五十只。
精锐的左熊卫和左猛贲卫除了横刀,弩,弓外,再加一柄长达半米的匕首和三只1.5米的短矛,渤海冶铁业发达,位州之铁闻名中土,所以两卫都是全身铁甲。
渤海军制宪象大唐,成熟而顺畅有效,军中层级分明,结构清晰紧凑,指挥,军令,军政体系完备齐全。夶风小说
而黑水是各部的部落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训练,战阵无从谈起,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制式,打仗更是顺风则一哄而上,失利则忽涌而退。。【穿】
【书】
【吧】
这场仗怎么看,都是渤海占据上风,为何余志和文道都不看好?
这种看衰,是因为渤海军中巨大的隐患。
一个是临阵换帅带来的军心不稳。
新任统帅德周虽为军中宿将,在渤海军中素以智勇双全而著称,但他身上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多谋而寡断,且裨将出身,指挥一个千余人的兵团得心应手。
但是面对大门艺留下的烂摊子,需要的不是战场多么勇敢,而是团队整合能力,把一团散沙聚合成塔,发挥团队战力,如能做到,则黑水不足惧。
但这是德周元帅的短板。
二则渤海军中最大的隐患就是精锐的左熊卫一万人。
左熊卫是大门艺一手创建,且自成军之日起,再未换过主帅,左熊卫几乎就是大门艺的私人部队,从各级基层军官到各营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他的班底。
大武艺也曾以各种名义往内掺沙子,最成功的就是被赵林掌握了左熊卫最精锐的重骑兵部队。
其它营,要么被排挤出去,要么在历次战争中被充当炮灰消耗掉或以违反军纪被斩杀。
此次大门艺被清除,鉴于时间紧任务急,对左熊卫军中大门艺的势力无法斩草除根。
现在的左熊卫以赵林为军主,直属兵力就是那千余重骑兵和郎将高仁义的直属部队两千人,根本不足以对其形成压倒性的控制力。
这是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需要的只是一个火星而已。
乌文道作为第三者,定理渤海军这一天之内的眼花缭乱,各种冲击眼球的颠覆性事件让他对军中的危机看得是清楚透彻。
对余志的担心,文道是心有戚戚焉。
可是又无法予以赞同,毕竟身份不同,职责所限。
余志的托孤,起先令文道很是纠结,头痛,随之也就释然。
毕竟鱼儿姑娘才貌俱佳,对文道的吸引力很大,这个不同于简单的男女情欲的吸引。
鱼儿不单好看,而且性格简单爽朗,爱恨喜形于色,没有遮遮掩掩。
不像文道的那些老相好和京城大家闺秀们,扭扭捏捏,假假咕咕,喜欢让人去猜她们的心思,心里对感情有一杆很冷静的秤,这也是文道不想成婚的主要理由。
而鱼儿不一样,如同山野纯净的风,似山泉剔透的水,就这么扑面而来,让人猝不及防,应之不遐,但是舒服,没有压力,如沐春风,如沐甘霖。
表面吊儿郎当,和鱼儿打情骂俏,实则他已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余志递过来的“橄榄枝”,岂有不接之理。
父女离别,悲悲戚戚自不细说。
单说文道和鱼儿单骑离开流为国军营。
哎,为何是二人一马,怎么爱女离开,老父连匹马都不送,抠门吗?
呵呵,不是老爹不送,是真没有,黑龙屿上的流为国根本就没马,而且余志终其一生都不会骑马。
这事说起来还是个笑话,也是余志的一个终身难解的心结。
那是在高王建国的第十个年头,黑龙屿上的老王-余蚌带着儿子余志前往大唐东都朝觐。
那时的大祚荣还没有和大唐分庭抗礼的实力,对于途经渤海赴唐朝觐的各个番邦部落都是尽周到的地主之谊。
黑龙屿流为国王和王子被大祚荣请进渤海国都-旧国(今敦化),在宴会上,渤海武士为老王和王子表演了渤海特色舞蹈《踏捶舞》和马术表演。
年轻的王子沉醉于率宾马的雄峻和疾驰如风。
黑龙屿不产马,而且由于陆地出口被窟越封锁,马匹也无法进入黑龙屿,所以打小余志就没见过马。
渤海武士的马上雄姿,高大,雄健,快如疾风的率宾大马,可是让王子进入一个新世界,好像找到了战胜毛人的“秘密武器”。
率宾大马是渤海国特有的马种,高大,平均肩高1.45米,大武艺的一匹龙驹肩高竟达1.7米,四腿粗壮覆盖着簇簇浓密的腿毛,蹄子碗口大,能踢死大狼。
率宾马也是大唐一直渴望进口的马种。
大唐境内战马的来源主要是突厥和中亚马种。
这两个马种各有优劣:
突厥马就是后来的蒙古马,身材矮小(平均肩高1.28米)善于长途奔跑,但是爆发力差。
中亚马则身材高于蒙古马,爆发力强,但是长途奔跑能力差。
渤海的率宾马则完美地吸收了两种马的长处,爆发力强,善于长途奔跑,身材高大。
所以率宾马是渤海国是渤海国九大特产之一,对大唐出口的重要战略物资。
宴会上,渤海武士们胯下的率宾马,让年轻的王子艳羡不已,跃跃欲试想要体验纵马奔驰的快感。
儿子如此作态,他爹心里可有数,自小就没见过马,更没骑过马,这就想着做骑士了?
喝的面红耳赤的余蚌老王,估计是喝懵了,没想那麽多,脱口而出:“儿子,咱还是别骑了,不如咱们把马带回岛上,你慢慢练,咋样?”
老爹这番话不说还好,你这种场合说这话,岂不是叫儿子下不来台,年轻人的叛逆心最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余志一听这话就炸了:“咋滴,不相信儿子是不?我偏要骑给你看,偏要打你的脸”。
余志走到大祚荣案几前跪下,开口说道:“基下,请让小侄校场策马”。
“哎呦,孩子快起来,我听你爹说,你打小就没骑过马,咱这个马,性子烈,跑的快,你看这样好不?大爷送你几匹马,一会你去马厩挑,喜欢哪个,大爷就送你哪个,回去慢慢练,练好了,和大爷说,大爷再送你一大圈好马,大侄子你看这样行不?”
听到这话,一般人也就借坡下驴,这事就过去了。
可是在余志身上就不行了。
今天参加宴会的除了流为王父子之外,还有渤海王室的亲族子弟,朝廷高官,其它番邦的特使。
余蚌的醉话,也被这些人一股脑收进去,就想看看这位不会骑马的王子的丑态,大家伙都心照不宣地用嘲笑,轻视的眼神看着余志王子。
你看这些人,都啥眼神看着我呢?
那是嘲笑我呢,他们笑我不会骑马,不行,我一定不能输,不能让他们笑话,也不能让我爹瞧不起我。
好强,要脸的余志受不了了,今天这马老子是骑定了。
“基下,侄子现在就想骑马,我就想骑那匹红鬃马”。
“唉呀,大侄子,你可真会挑,那可是匹烈马,想当初驯它的时候,被踢伤了好几个,你别看这马现在这么温驯,那是这些人它都熟悉了,你要是骑它,估计会被它欺负,你可想好啊大侄子”。
“基下,小侄想好了,就是它了”。
大祚荣倒是很喜欢余志这种敢尝试,不怕挫折的精神。
想当年,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叔叔乞四比羽死于李楷固之手,老爹乞乞仲象死于李楷固之手,年轻的我带着叔叔和老爹的残部,被李楷固的十万大军猛追到天门岭。
众人都劝我率众投降,但是老子就是不服气,就是不服为啥要向杀死叔叔和老爹的凶手投降。
投降,哼哼,投降是不可能滴,这辈子都不可能,与其苟且偷生,莫如背水一战。
老子赌赢了,李楷固被杀了一万多人,回去又被那个老妖婆一顿埋汰,发配到兔子都不拉屎的前线去抵御吐蕃,最后这老小子郁闷而死。
如果老子当初听了那些狗东西的话,哪有今天的渤海国,哪有今天的两千多里的土地,这百万民众。
这个小子身上有老子年轻的影子,后生可畏呀,乳虎下山,给孩子个机会吧。
“儿郎们,牵那匹红鬃烈马过来,护好余志王子”。
“遵命”。
红鬃烈马“稀溜溜”嘶叫着,忽而前蹄腾空,忽而后蹄撩起,在原地转圈不让人接近,两名马夫拼命拉住缰绳,慢慢地烈马安静下来,打着响鼻,前蹄不停刨着地面。
“唉呀,儿子,这个马老烈性了,咱换一匹行不?”
余蚌害怕儿子有个啥闪失,就劝儿子。
孩子的心思很简单,如果摸透了就是顺毛驴,如果摸不透,那就得炸毛。
余志现在对老爹就这,炸毛了。
这小子甩开身边的两名武士,一个箭步窜到红鬃马的左后方。
这可就犯了马的大忌咯,马这精灵,最是警觉,如果你大大方方地,脚步缓慢,稳重地从正前方接近它,它大概率会认为,这个人是善意的,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但如果是偷偷摸摸或者突然出现在它后面,那你将会遭受一顿暴击,后蹄踹,回头咬。
余志凭着要和老爹较劲和不让人看轻的心态,一下子就蹦到红鬃马的后边,恰好处于后蹄攻击范围内。
率宾马那碗口大的蹄子可是个利器,狼要是被它盯上,一蹄子上去轻则重伤,重则要命,所以进山时,尤其是狼灾泛滥的时候,一匹率宾马的战斗力能顶上一头大獒犬。
而这匹红鬃马又是马中霸王,踢伤,踢残了不少人,一般的马夫不敢伺候它。
你别看它在那低头刨地,再仔细观察看,就会发现这家伙的耳朵是背向后边并紧紧贴在脑袋上的。
什么意思?“哼哼”,它可精着呢,早就提高警惕,准备撅人呢。
余志可是撞到“蹄子”上了,红鬃马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眨眼的速度奋力一击,真是快如闪电,捷似流星。
场上,场下的人,被惊吓的,闭上眼睛,不想看这场惨剧,有胆子小的宫女“啊”地一声惊叫起来,那叫声惊达云霄,声透校场,传到大街上,当场就有体弱的老人“哏喽”双眼泛白,晕倒过去。
大家都在等着那马蹄踢上柔软肉体的闷噗声,“噫”怎么没声涅?,不闻马嘶,亦不闻那个闷噗声。
有人偷偷张开指头缝,往外一瞧,厉声大喊道:“嘿,真英雄,元霸再世,黑尉迟重生”。
红鬃烈马,白衣青年,红白相配,绝美景致。
烈马被一位年轻人双手死命拉住缰绳,他的双脚插进土里一尺多深,而那烈马也甩头摆尾,左右撕扯想要脱离牵制。
可那青年人就像是一尊石像牢牢地焊在地上,红鬃马竟然无法动弹分毫,无奈的马儿愤怒把地上刨出一个大坑。
马屁股后边是被惊吓得目瞪口呆,无法动弹的余志王子。
“唉呀,是大王子”。
沸腾了,人们沸腾了,鼓掌的,跺脚的,叫好的:“大王子霸气,大王子威武”,喊叫声,众人的赞扬声震耳欲聋。
大祚荣目睹了全程,心里暗暗惊喜:“看来,武艺儿还是有君王风度,临危不惧,敢于担责的”。
原本在继承人上,大祚荣是倾向于二子大门艺的,为此特意将大门艺送到唐廷为质子十年。
大唐圣人皇帝极其宠爱大门艺,多次让其在内殿宿卫。
在返国时,圣人皇帝和大门艺窃窃密语。
至于说的什么,无人知道,大门艺回国后也是守口如瓶。
这也就成了大祚荣心中的一个梗,之所以迟迟不立皇子,也和大门艺与大唐圣人皇帝的这次密语有关。
今天在为流为王父子接风宴上发生的这一幕,坚定了大祚荣的立储决心。
他站了起来,向众人摆摆手:“安静,安静,去,老二把你哥和余志王子接回来”。
“好嘞,父王”。
一个二十余岁的英俊王子,在几名御前侍卫的保护下,来到马前跟前:“哥哥,你真厉害,好像天神下凡”。
武艺,渤海王室是大氏家族,所以也叫大武艺,即渤海国第二任承前启后的武王-大武艺,在他任上,渤海的军力得到规范发展,与大唐的关系得到全面提升,打败新国的入侵,迫使其建立大谷军州,对渤海采取防御守势。
“谢谢弟弟,你照顾下余志王子,我自己可以”。
红鬃马彻底服了,老老实实地跟在大武艺后面,余志也低垂着头,步履沉重地跟在大门艺身边。
余志被吓傻了,从此可以让流为国升维,提升国力,军力的率宾马被他彻底放弃,流为国翻身的机会也被这次惊吓彻底熄火。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黑貂之路的秘密更新,第17章 红鬃烈马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