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下,湍急的江水,日夜不休地拍打着黝黑,高耸的玄武岩巨崖,一具吊在半空的头顶大狼头,身披狼皮的惨白骨骸随风飘来荡去。

  三人驻足的礁石与岸边大概有十步左右的距离(15米),中间是深可没人的江水,水下是尖锐,杂乱丛生的暗礁。

  如果凫水过去,很可能被水下礁石划伤,引来嗜血的“食人鱼”。

  琉璃往江里巡视一圈,把目光聚焦到脚下的一道圆柱形,长长的,直达江边的青褐色隆起上。

  她趴在礁石上,用手触摸,按压那块青褐色的隆起。

  这块青褐色的隆起看起来不是石头,也不是树干,更不是任何坚硬的东西。

  青褐色之间夹杂着小如食指的一个个银灰色小圆圈,凸起的表面有细小的鳞片,苍蝇“嗡嗡”成群结队一团团地忽而聚拢,忽而飞起,十余只乌鸦用尖锐的喙不停地在鳞缝间啄食其中寄生的虫卵。

  这些乌鸦是刚刚把那个悬挂在岩壁中央狼人的肉体给超度到肚子里的那群,吃完了,需要剔剔牙齿间的肉丝,这个东西身上细小的鳞片正是最好的牙线,而且鳞缝间的虫卵还有消食的作用。

  此时正值中午,明晃晃的大太阳射出无数炽烈的金箭,水面荧光闪闪,水中的鱼儿不约而同地钻到这道隆起的腹部下,享受舒适的清凉。

  琉璃还在不停地触摸,按压,偶尔还用手中的蕨手刀刺上一两下,受到惊扰的乌鸦“呱呱”叫着冲天而起,不甘心地俯冲下来,在刚才饕餮的餐桌上盘旋飞舞。

  老赵和文德被她的举动弄得有些发愣,“这是干嘛呢,这不就是块石头吗?有啥奇怪的?”

  琉璃站起来,笑着对二人说:“咱们踩着这条道走过去”。

  文德有些不解地问:“这不是个石头梁吗?你怎么还按它呢?”

  琉璃笑笑不说话,指指天,那意思是太阳很快就要落山了,再不走天就黑了。

  老赵从礁石上第一个蹦下去上去,“噫,这咋还晃荡呢?”

  在他跳下去的时候,那道隆起好似不堪重负一样在水中沉浮了一下,身边的江水也跟着荡漾起微波。

  老赵走来走去:“咦,咋还有点软乎呢?”,然后又使劲抽搭下鼻子,“哎呀,咋这大腥气啊?”

  像是在回应老赵的疑问,他的脚下忽然就上下起伏起来,而江水也随着鱼梁的起伏,产生了剧烈的波动,一波波拍打着礁石和玄武岩崖壁。

  “我的妈,这是啥东西,咋还动了?,老赵站在上面满脸惊恐地问。

  “这个是大鱼呀,赵哥”,琉璃笑着对老赵说。

  “啥,鱼?啥鱼这么老大?”

  老赵现在在上面是站也不是,蹲也不是,不知所措地看着琉璃。

  “这个呀,赵哥,这是黑水里长得最大的鱼,看你脚下这鱼,那鱼头和马车的车头一般大,你看它的尾巴搭到了江边,不正好是一个桥吗?咱们可以踩着它过去呀”。

  “那它不会把咱们翻下去吧?这要是下去,咱们肯定的葬身鱼腹啊”。

  “别担心,赵哥,它不会动的,这个时候,它们最懒了,整天都不会动,只有到了秋天的时候,才会往上游跑,去产卵,咱可以放心地过”。

  文德站在礁石上向下仔细看着琉璃嘴里的这条大鱼。

  整条鱼的鱼身长达10步(15米),鱼背宽大,可容二人并行,鱼头似一架马车,鱼尾摆在江边。

  鱼身通体青黑,鱼腹银白。

  文德知道,这就是黑水(黑龙江)流域的特产-大马哈鱼。

  根据史料记载,居住在黑水江口郡利部的黑斤人(赫哲族)就是以打鱼,吃鱼为生,身上穿的也是鱼皮衣,而那晶莹嫣红,犹如琥珀的鱼籽更是进贡的上品。

  “哈,这就是大马哈鱼呀,黑斤人穿的衣服都是这种鱼皮做的”。

  “哦,原来这个鱼叫大马哈鱼呀,我们族里叫它大鱼,每年都要在江里捕鱼,晾成鱼干,够我们吃上半年的。

  怎么这个鱼的鱼皮还能做衣服吗?哥哥”。

  文德耐心地给琉璃和老赵普及了鱼皮衣的来历和制法。

  黑斤人也叫“鱼皮部”,他们以捕鱼狩猎为生,除了吃肉,还把捕来的鱼皮剥下来做成夏天凉爽,冬天保暖的衣裤和靴子。

  不过这个鱼皮衣服做起来可是不容易,一件衣服或者靴子下来至少得三个月才能成品。

  首先得选鱼,一般的鱼不行,必须是黑水中的胖头鱼,鲟鱼,当然大马哈鱼是上品。

  第二步就是晒皮,把鱼皮和鱼肉完整的剥离,不能有任何的破损,然后是在阴暗处晾晒到半干半湿的状态。

  第三步是鱼皮布,在鱼皮略微干燥后,用木槌在木床上反复捶打,直到鱼皮变得柔软如丝绸。

  第四步裁剪,将四角不整齐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层鱼肝油,将潮湿的鱼皮卷成筒,用小刀切割成细线,用野花染成需要的颜色。

  第五步制作,到了这个环节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缝制鱼皮袍,套裤和半筒靴。ωWW.chuanyue1.coΜ

  鱼皮衣看上去不如鹿皮,袍子皮,猪皮衣,但是黑水地方冬季严寒,温度时常低至零下二三十度,那些兽皮衣服容易板结,而鱼皮衣则不会板结,穿在身上仍然柔软挡风。

  鱼皮衣的防水也很好,入水不湿,在寒冷的水里又能保温,所以黑斤人又被称为“鱼皮部”。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琉璃,老赵睁大眼睛,不时发出“啧啧”赞叹之声。

  “哎呀,哥哥,可真是有意思,原来这个世上还有穿鱼皮衣服的人呐”。

  琉璃眼中泛着神往,思绪飘摇,广袤的大千世界有那么多好奇,好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美好。

  “哥哥,哥哥,咱们啥时候也能出去见识一下呀,哎呀,外面的世界太好玩了,我想去看看,哥哥,何时带我去呀?”

  老赵也热切的看着小老弟,心里欣慰异常,看来这趟公差不白干,没想到文德公子,自坠马后,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咋懂得这么多呀?

  “老弟,老哥真是佩服你呀,你咋知道这老些呀?”

  老赵向文德竖起大拇指。

  “琉璃,赵哥,我在大唐那几年,可是没白过,博览群书,阅尽世间风土人情,结识了好多的海内外奇人异士,所以,嘿嘿,知道的也就多一些”。

  “哎呀,了不起,了不起,等咱们忙乎完,老哥也跟着你四处走走”。

  老赵这一说,文德就想啊,“切”还相当电灯泡啊,到了那时候,我只带着琉璃走,您老可别跟着,不够烦人的。

  “哎,走了”。

  文德跳到鱼背上,转身张开双臂把琉璃抱下来。

  鱼背粘腻湿滑,三人脱下鞋子,满满的胶原蛋白构成的q弹十足的大鱼背,就像是一张弹力十足的弹簧床。

  火热的赤脚踩在冰凉的鱼背上。一起一伏非常舒服惬意。

  鱼尾就搭在岸边的浅水里,仙鹤伸着修长的脖颈挨着它啜水,水鸭隐在大鱼身侧的阴影里,大鱼一动不动,在享受这难得的盛夏时光。

  三人上得岸来,左手亭亭玉立的白桦树林,通体粉白如霜,有的还透着淡淡的红晕,在微风吹拂下,枝叶轻摇,十分可爱,仿佛是一位秀丽、端庄的白衣少女。

  盛夏的白桦树果实尚未成熟,两个小翅膀随风飘荡,落在合适的土壤里开始播种繁衍后代。

  三角形的叶子随着微风在“飒飒”作响。

  林间青草地柔软,茂盛,三人脱离险境,踏上这温柔,细软的的绿毯,顿时身心松弛,就像躺上好好休憩,荡涤一身的风尘,把疲累卸掉,香甜地睡上一觉。

  风尘仆仆的旅人只要有了这个心思,那四肢百骸也就跟着配合起来,林中清爽宜人,一道清澈的潺潺小溪掩盖在绿草中。

  琉璃拉着文德的胳膊,撒娇地嘟哝着:“哥哥哥哥,别走了,在这歇歇脚吧,到我们那里还有百十里呢?我可不想走夜路,咱们明早就走,日暮就到了,歇歇吧,歇歇吧”。

  琉璃使劲摇着文德的胳膊,哼哼唧唧地不愿意再走。

  老赵看看琉璃,再看看文德,无奈地摸摸头:“额,要不今晚在此宿营也好,我估计着,那些东西没法下来,也不会再追了,咱们不必赶得如此急促,休息一晚,养足精神再走也不迟”。

  既然二人都是如此,那就歇吧。

  文德在林中巡查一番,他们现在的地方在桦树林边缘稍微靠里一些,右手五步外是一道小溪流,周围是密匝匝,硬度堪比钢铁的“铁桦树”。

  脚下土地平整,松软,绿草稀疏,左手三步外是一道高约一米的山梁。

  文德用脚踹了踹山梁,“扑簌簌”的泥土滚落下来,显然这里不适合宿营。

  文德走上山梁四处眺望,发现东边一处杂树不同寻常,蓬蓬扎扎地向四处生长,树丛后可隐约看见一个黑洞洞的洞口。

  文德招呼老赵和琉璃清空皮囊,用来取水,他自己往东边那个山洞的方向走去。

  这个山洞是典型的溶洞,和他们在琉璃族中的那个大山洞一个样,至少更小而已,山洞坚固,干燥,里面没有野兽和人住过的痕迹。

  文德把洞内的杂草,乱石清理干净,在周围找了些石块,把洞口堵住一半,洞的四周桦树稀疏,如果下雨不会担心闪电雷击。夶风小说

  文德回去招呼老赵和琉璃,三人收拾东西后,来到洞口。

  这个山洞的入口现在看上去很隐秘,一大丛杂树堵在洞口的前方,所有的东西放在洞口,文德让琉璃留守山洞。

  他和老赵先去取了一皮囊的清水,沉淀滤清后,文德拿出从“阿里巴巴”宝洞中带出来的陶钵,在地上挖了个坑,架了树干,将陶钵挂在上面。

  老赵拿着短弩和大刀走入桦树林深处,一会功夫手里拎着三只野鸡走了回来。

  “嗨呀,赵哥,你真厉害,今晚上咱们可有好吃的了,谢谢赵哥”。

  琉璃蹦跳着,双手合握,在胸前兴奋地晃来晃去,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细缝。

  打扫完洞内的文德走了出来,将陶钵内放在一边晾凉。

  “咱们今晚上吃啥呢?琉璃你想吃啥,哥哥给你做?”

  “哎呀,真的呀,我我想吃烤鸡,嗯还想喝鸡汤”,琉璃歪着头边想边说。

  “哎呀弟妹,你可真会点,这些可是文德最拿手的,我可是吃过,哎呀,那手艺比咱们圣王宫里的御厨做的都好吃”。

  “啊,赵哥,你都吃过了,嗯,不高兴,哥哥你可要好好补偿我”。

  琉璃的嘴撅得可以挂个水瓶了。

  “好好好,今晚上让你吃个够”,文德宠溺的摸着琉璃的小脑袋。

  “赵哥,你去砍两根树干来,一根一定要很干燥很干燥的,另一根要水分大点的”。

  “好嘞,交给我了”。

  伐木争争鸟鸣嘤嘤,一会功夫两个树干,一湿,一干就被老赵拖了过来。

  文德已经在地上挖出了两个相互连通的地灶,湿木干被劈成几块树枝,一支拔毛的野鸡肉被一块块地串到树枝上,另一只全身包裹着湿湿的黄泥被放进底部垫了一层鹅卵石的地灶内,第三只拔毛的野鸡被切成小块放进刚才的陶钵内。

  文德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可把琉璃看呆了,那个时代粗疏简陋的饮食,只要能吃饱就好,哪里会有今天文德这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致做法,就连老赵自诩吃过御宴的人,也没有见过如此三鸡三吃。

  万事俱备只欠一把火,这把火怎么生?

  没火柴,没火镰,三人没带任何取火的东西。

  文德拿起匕首,将老赵砍回来的那根干燥的枯木,将其一劈两半,在一半的木板上,用匕首掏出个倒v字的凹槽,又在干燥的枯木上细细地片下一碰刨花。

  文德将刨花放进凹槽内,对老赵说:“赵哥,帮我个忙”。

  文德指点老赵,把另一块枯树干,削成底部细椭圆的柱型:“赵哥,你把这个椭圆的树干放进槽内,使劲转”。

  老赵按着文德的方法,转了一刻钟左右,袅袅的火焰冒了出来,继而星星之火燃成一堆大火。

  一个灶煮鸡汤,一个灶烧烤野鸡肉,文德熟练地转着木棍,时而撒盐,时而吹火,喷鼻的肉香,“咕嘟咕嘟”的鸡汤那诱人的浓香,弥漫在方寸之间的桦树林中。

  琉璃,老赵紧挨着文德,眼馋地看着逐渐变得黄莹莹,牛奶般的烤鸡和浓汤,“咕嘟”老赵的口水不自主地咽下肚子。

  琉璃拍着肚子,舔着嘴唇,嘴里不断地恭维着情郎:“哎呀,哥哥最棒了,这些妹妹都没吃过”。

  “开饭咯”,一只香喷喷油汪汪的烤鸡,一钵诱人浓香的鸡汤。

  这顿野餐可是让三人吃个肚圆,心满意足后,钻进山洞开始休息。

  老赵和文德轮流站岗,琉璃在山洞深处盖着文德的衣服沉沉入梦。

  二人并肩坐在洞口,听着身后丝丝的鼻息,看着天上一弯明月,星星眨着闪烁的眼睛,守护着地上万物。

  远处一串舞动着的愈来愈近的光亮,来到桦树林外。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黑貂之路的秘密更新,第30章 大鱼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