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严即便再有一身的功夫,好汉的胸怀,也挡不住手脚被缚,此刻浑身上下寒毛倒竖,有心直接咬舌自尽,却又觉得过于懦弱,非英雄所为。索性把心一横,挺胸抬头瞪着几人。寻思着若是平常,这些人恐怕连他的衣襟都挨不着,但无奈世道炎凉,官商勾结,自己竟落得如此下场,即便比起当年水泊梁山的好汉那也不遑多让......既然如此,何不坦然面对?来世定要当个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义士,将这些贪官污吏,为富不仁反饮人血食人肉之辈悉数杀尽。
正胡思乱想时,逼近自己那几位中有个身材魁梧高大的,大概是太想立功了,一时没留意,竟然被脚下一根沾满血腥的麻绳绊倒,手中的尖刀顺着周严的身边儿划过,不偏不倚正好将他缚手缚脚的绳子从上到下全部割开。
周严顿时觉得浑身一轻,有心大展拳脚,但身上受刑过重,伤痕累累,真要是打起来那也是两败俱伤,不如走为上计。打定主意后,抬眼观瞧牢房四周,铜墙铁壁的相仿,只有东墙之上有一扇小窗,但其中竖着几根木杆,上撑下抵地将窗户封的严实。
眼瞅着几人怪叫地挥着匕首刺来,情急之下的周严也只好硬着头皮翻身上窗暂避锋芒,却没想到小窗中的木杆因为年久,早已变得松动且酥脆不堪,他暗自用力,竟然直接将其掰断了几根。
周严大喜,接着猫腰躬身钻了出去,仗着自己功夫好,一连跑了几十里地才停下,回头一看,早出了京城。但他还是不敢耽搁,担心有追兵,稍作休息后,便再次动身,漫无目的地四处奔波。
其实压根儿就没人追他,本就是刑部私自从京衙手中提走羁押的犯人,连个正式文书手续都没有,更无案卷之类的堂审证词,如何下发海捕文书?更何况如若兴师动众地捉拿周严,细情定会公开,到时不但有百姓替他作证,还要牵连京衙的府尹,扯出手续不当之事,对刑部而言也并无好处。
书中暗表,原来当时周严当街砍杀“猪脸儿”后,就有脚快的去田家传了嘴,田老太爷听闻好悬没直接晕过去。老田家本就是南方往来京城间做丝绸生意的客商,“猪脸儿”田大少爷此前一直在南方为非作歹惯了,没想到首次来京城竟然就葬送了性命,田老爷子能不急吗?登时便利用关系交情,还舍下百万的家财,托到刑部尚书的小舅子身边儿。随后暗箱操作,提调周严,本来就要让狱卒生生打死他,但又觉得难解心头恨,田老爷便又使银两上下打点,这才换得他能在牢中亲自灭口。但没承想,如此反而让周严逃脱,田老爷急得一口气没上来,竟活活把自己气死在牢中。至于刑部来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穿书吧
不过周严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缘由,还在一个劲儿地逃跑,饿了采树果,渴了饮河水,将就着对付,却不敢轻易露面。如此过了好几天他发现各地都没有下发海捕文书,不由有些纳闷儿。又躲了几日,才察觉自己竟然到了陕西的西安府境内,他慢慢试探着打听,压根儿没人听闻过自己的案子,这才放下心来,化名“周九刀”,靠着给人干苦力勉强度日。
后来,因为干活肯出力又讲义气,为人刚正,眼力不揉沙子,周严渐渐得到雇主们的赏识,不但如此,还有一众劳工也都服他,在城中也算建立起了一丝威望。甭管谁家找劳工只认周九刀,由他再分配苦力去劳作。
不过周严毕竟是行武出身,心中还是不甘如此,这些年攒下不少银子,便大手一挥,赁下一套宅子,带着众人开了武馆谋生。
起初生意还算不错,后来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毕竟西安府繁荣安定,当地驻兵又多,百姓大都好个吃喝玩乐,没几个愿意习武。故而收徒越来越少,渐渐地连租子都快交不起了。m.chuanyue1.com
这时,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何不开办起镖局行当?如此即能使一身功夫有用武之地,走镖的抽成红利还不少,岂非一举两得?
周严本就是个功夫把式,对做生意没什么头脑,基本想都没想就拍板儿定了。次日便改换门头,取出全部银两,采购诸多趁手的兵器,还有杂七杂八的一干走镖所需的行头,比如镖旗,镖箱,镖车等等,承办起了“金远镖局”。镖师都是自己原来的老手下,他们这么多年在武馆也学了些拳脚,别看一个个虽然不是正经的武师出身,但也是满身的腱子肉,看着唬人不说,还有两下子拿手的功夫。
金远镖局打从开业起便生意不断,城中百姓都知道镖局的前身是武馆,故而特别放心。再加上长安城本就富饶,其中不乏许多大户人家,那运送的货物俱是不俗之物,抽成自然也高些。
其实要论起“金远镖局”的买卖为什么好,中间儿还有件不为人知的秘事。当时周严在置办物件儿时,想在院门外插上一杆大旗,但杆子不是太长就是太短,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后来刚好那几日有过路的戏班子在城中唱了一个月的戏,临走时人手倒腾不开,托“金远镖局”运送了两箱行头,其中包括一面红底蓝裹边儿的戏旗。
说来也怪,周严一眼便看上了这面旗,大小,形状都合意,便掏钱从戏班子里买了下来。回去后找来绣工绣上了镖局的名号,挂在门外,怎么看怎么满意。
其实他不知道,这杆旗并非俗物,主要是那根杆子乃是前朝天子龙撵上的大杆,后来清军入关,宫内大乱,太监,宫女趁乱那是看见啥拿啥,龙辇也不例外,被拆的就剩下一根棍儿遗落民间,机缘巧合下让人捡去才做成旗杆。
周严将这面旗挂在镖局门口,为了醒目,施展蹿房越脊的功夫特意挂的比较高,恰巧凑成一个形势,这叫“大树底下好乘凉”。打从此后,生意是越来越兴旺,镖局上下几十口子人,就连小病小灾都很少见......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奇谈异事之千面人皮更新,第4章 金远镖局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