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科幻小说 > 奇谈异事之千面人皮 > 第34章 松鼠桂鱼
  那位说不就拜师而已,至于吗?那您有所不知,不把师父伺候得了,哄开心了,谁愿意教你本事?过去想学手艺,任凭多近多亲的关系都得有保人,还要多送礼金礼品,否则再熟也白搭。而且还不算完,要看师父愿不愿意教本事,赶上为人和善好说话的,带点儿诚意嘴甜点儿也就得了,若是遇上板脸严嘴摆架子的人,跪三天膝盖磨出两寸长的血杠子也不见得答应。松鹤楼这位抡勺大厨便是如此,仗着自己父亲给乾隆爷做过松鼠桂鱼,鼻子都能牛上天去。说白了,平常伙房有事儿松鹤楼的掌柜压根儿管不住,人家直接找的就是东家。整个馆子都指望他的拿手绝活儿,要是不顺着来,扭身拍屁股就走,不愁没地儿去。

  您就可想齐秀才费了多大的功夫才能感化这位,应了东家的保,同意收徒。不过收归收,还得立下文书字据,说清讲明挨打受伤皆为自愿,不得计较。这叫个什么理?没理,就这规矩,你签是不签?不签转身出门儿往左走,再甭来提这茬儿事。

  撇开拜师时要封多大的红包,包多好的酒席暂且不表,单说事成后还要讲究“学徒三年,效力一年”。就是字面儿上的意思,头三年师父管吃管喝,但出徒后不能走,要给师父白干一年。您各位可听好,这儿讲的是出徒并不是出师,俩词儿区别大了,出徒就是说师父交的能耐都会了,出师那则代表青出于蓝胜于蓝。

  而一般人想出师几乎不可能。首先来讲,当上学徒甭想着去了就能学到本事,入门后要先干粗活累活儿。比如伺候师父打洗脸水,倒夜壶,烧汤,扫院,生火做饭一样不能落下,必要时还要帮师娘带孩子。头一年压根儿啥也学不到,转过第二年师父才会稍微教点皮毛,要是以为这就算熬出头那还太早。脏累活也不能扔,继续干,边干边学,累的够呛。特别是像早点铺子,有时夜里刚躺下,那边师父已经起床穿衣了,匆忙又得伺候着,压根儿别想休息。赶等第三年才能稍微学到些有用的手艺,但也肯定不是绝活,顶天儿算是基本功,剩下要靠自己去悟。毕竟俗话讲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连猫都知道不给老虎教上树的能耐,有谁会把挣钱吃饭的本事倾囊相授?

  齐秀才也一样,三年之后最多学了点儿刀工,勉强靠着练习能在鱼肉上刻出花纹儿,将其分成蒜瓣儿肉,再就是下锅炸的火候稍微可以把着点儿,不至于炸过了或者不熟。而要说下锅前怎么腌肉,放的什么料,炸好后浇的什么汁,甭问,一概不知。这是人家抡勺大厨看家吃饭的能耐,他一个外人怎么学得了?不过勉强算出徒,松鹤楼东家让他也跟着伙房,素日有些个凉菜小热炒,还算能应付的来。

  按规矩出徒后虽然不用再伺候师父,但为期一年所挣下不论大财小钱都要交给他,齐秀才也不例外。可暗地里倒是会来事儿,该服侍照样服侍,学徒时什么样还是怎么样儿,把大厨哄得别说多高兴了。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酒醉后从他嘴里得知了配方,彻底学会了松鼠桂鱼。

  一年的光景很快过去,摆在齐秀才面前有两条路,要么还跟着师父继续在这松鹤楼施展身手,虽然安稳,但挣得银钱还要抽出一成孝敬师父。或者也可以自立门户闯天下,但那便是盈亏自负,万一没搞出名气,哪怕饿死在街头也没脸再回松鹤楼。

  您琢磨,齐秀才想方设法儿学会松鼠桂鱼能是为了留在松鹤楼?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他再怎么说跟人家祖传手艺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儿。当下也不犹豫,把心一横,恭恭敬敬冲着师父东家拜了几拜便背井离乡谋生路去了。www.chuanyue1.com

  书中代言,他回到家中收拾好行囊包裹,便去牙行变卖了房产地契,一路跋山涉水向北而行。仗着自己有手艺也不怕,倒是常去官道儿上的大车店给人家帮几天厨。调个凉菜,颠个热炒,没人说不好吃,但松鼠桂鱼这道手艺可从没显露过。【穿】 【书】 【吧】

  赶到平阳府的时候,恰逢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庄稼颗粒无收,真叫个凄惨。别看齐秀才身上带着家当,那顶什么用呢?当真是有钱也花不出去。没粮就是没粮,趁着再多银票也不能吃。眼瞅着就要饿死街头的时候,突然不知城外打哪儿引出一条大河,仿似天降一般,没人知道来源。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奇谈异事之千面人皮更新,第34章 松鼠桂鱼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