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从草根到总裁 > 轻易不能闲得下来——沈总裁的一天(2)
  在外人眼里,人和集团的总裁沈克勤,现在在县市好多个地方都开了楼盘还在县政协担着一定的职务,人和公司的招牌也如火如荼地在各个工地上挂着。光买他楼房的业主或炒他房的客户也都成千上万的说不清具体数字。除此之外,他还在县上市里开了几处超市,建筑安装公司,建材装饰公司,入股几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人和,人兴,人旺,人佳-----在方圆二三千平立公里的莲湖市,凡是以人字开头的楼盘、小区、超市,差不多都是当年的沈黑子的。以他数以亿计的资产,虽不敢说在县上市里富甲一方,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地级市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

  企业家是现而今市场经济条下的体面些的称谓,说得直白、难听一些就是资本家。网络上一些激进网民就是这么称呼他们这些企业主的,语气里多少有些火药味,甚至还夹着些鄙夷不屑。这也许是某些企业主尤其是有些规模后的企业主们,过度追求产值和利润,待他手下员工过于刻薄,企业老板本人或他的家属亲属们在言行举止上过于张扬,甚至在生活上奢侈糜烂,在行为上横行霸道,给手下员留下不好印象,进而有违法犯罪嫌疑所致吧----

  在颇爱读书颇爱思考的沈克勤眼里,这些企业主或老板其实只是一些可怜虫而已。

  一方面这些人口袋里有了钱,成了所谓的有钱人了,个人私欲极度膨胀,在吃穿玩乐上弄一些普通人弄不起的花费或举动,想让芸芸众生高看他一眼;另一方面待手下的员工们又特别的抠门,自私,有的甚至于还置法律于不顾,胡乱克扣工人的工资;有的甚至还道德败,弄出好些让人不耻的风流韵事---说得难听一些,这些人不就是现代版的黄世仁、胡汉三、甚至于现代版大恶霸地主刘文彩么?要不,国家怎会一波又一波地开展打黑除恶的利剑行动呢?Μ.chuanyue1.℃ōM

  说到底,还是这些人的修养和自身素质出了问题。他们忽略甚至根本就不懂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齐头并进,平衡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

  总裁沈克勤——一些人眼里的沈黑子,其文化程度不高,就第一学历而言,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而且还只是一个197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那年头讲究开门办学,一半时间在课堂上学习几门课的基础知识,一半时间到工厂或乡下参加社会实践。从这样学校拿到的一张初中毕业证书显然是没多少“含金量”。

  就拿沈克勤所在的莲塘公社初级中学来说,该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乡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农村自然是他们身体力行,从事农业生产的好去处。

  别的不说,至少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真实地体会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他们知道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艰难,家庭贫困的辛酸和痛苦。但无论条件怎样艰苦,沈克勤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尽我所能的努力学习,尽量让自己吃过糠咽过菜的小肚皮里多点儿墨水。因此,即便是在初中毕业后,身为农民的沈克勤也曾忙里偷闲地自学过高中阶段的课程。虽然数理化知识的学习对他来说有点困难,有的知识点他也只是一知半解,相当一部分还让时间老人给悄悄地偷走了。但文学和历史、人物传记甚至至经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长期不懈地自学,沈克勤多少还了解一些。在企业规模做大后,他还参加过MBA之类的学习。夶风小说

  这些软知识虽说不能立马转换成生产力,让他的生意立杆见影的有些起色,但它们的确在沈克勤遇到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时,给他以力量和信心,让他以历史或传记里的卓越人物为榜样,在艰难险阻面前不低头不放弃,结果让他最终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次又一次危机。

  尤其在沈克勤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那些“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之类知识或修养没让他像某些暴发那样,胡吃海塞,狂嫖滥赌,纵情声色,瓦解了斗志,遗忘初心;更没让他忘记自己究竟是谁,泡小秘找情人,寻欢一时,结闹得妻离子散,众叛亲离。

  与此相反的是,沈克勤的发小——小学同学郑黑子(官名郑臣民)则是向来不大肯在书本上用功,在他有两糟钱后,过起了大吃大喝,找情人泡小秘的糜烂生活----结果,这个郑黑子当了老板,走上小康甚至富裕之路后,吃了为人不自律,不与时俱进、自我完善的大亏,栽了个大跟头,过早地走上了黄泉之路----

  而一贯爱读书的沈克勤因为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则没像这个郑黑子那般胡作乱为。即使是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差不多想什么就有什么的人生阶段,他也时常在心里对自个儿嘀咕:你不过是一个曾经连饭都快没得吃的穷小子,只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抓住了机遇,渐渐地当上了老板,过上了好日子。你可别像那些不知好歹的暴发户那样,几顿饱饭一吃就不知道自我儿姓什么了-----

  为了能与时俱进,他不光自学了建筑学知识和财务知识,还学会了电脑,后来还像年轻人那样用起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之类的知识。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沈克勤发现网络上的一些网民只热衷指责热富人如何奢侈,如何不仁不何不义,却较少关注和指责穷人也有不学好的,甚至还有因贫穷而堕落和犯罪的。譬如,在历次的打黄扫黑行动中,那些落了网的卖淫嫖娼者难道都是身缠万贯的富人?

  还是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些事与一个人的穷和富关系不大,关键看人,看一个人的品性和修养。

  当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生意场上混的人就更加懂得这一点。

  就拿做房地产生意来说,有些事通过正规渠道往往难以解决或都一下子解决不了,官场上的一些朋友就派上用场了。除过吃喝玩乐,有一些人还少不了要来一些特色服务,小姐的档次还不能低,自己还不得不也跟着趟这浑水-----

  唯独这件事,发达后的沈黑子就是他身上长出一百张嘴也别想把这事说清。

  二十一世纪刚过去十来年的这一天,人和集团老总沈克勤刚给市里几位领导提前拜个早年,回到公司总部屁股还没坐稳——也就自个儿刚刚端起办公桌上茶杯喝口茶解解渴,美女秘书进来报告:

  “沈总,刘县长的电话,县府办李秘书打过来的。”

  刘县长刘文元是莲湖市莲东县主管工业交通城建的县长,县委常委,和沈克勤他们这些县上的大老板们也算是老熟人了。他们私下联系一般是通过各自的手机,只有公事才通过公司座机传达汇报和沟通----所谓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早些年,在沈克勤的事业处于起步和上升时期,主管莲东县工业和交通的县长是沈志贵,由于沈克勤老师沈志华的关系,这个副县长还一度和沈克勤称兄道弟----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十多年,沈副县早就调走了,沈克勤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还是把事业越做越大了----走向座机的时候,沈克勤心里不免滴咕:

  “准是民工为讨要工钱而聚众‘闹事’的事儿。”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从草根到总裁更新,轻易不能闲得下来——沈总裁的一天(2)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