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故乡的树 >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返校
  旧的木箱,新的木箱,都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相似,只是涂着不同的颜色罢了。

  停下吧,鸟儿们,回家吧,这里是你们安宁的家园。人们已经为你们和伙伴准备了新家。新家的门儿朝着南方打开,站在踏板上,你们可以尽情呼吸山花芬芳浸透的山风,和人们一样,尽情欣赏日升日落。

  金广森心想,今日的森林,可以为万事万物营造繁衍生息的乐园,充满生机的大山,不仅属于人类,还属于还唱歌的鸟儿,还有那些深居简出的野羊和野鹿。森林,本就是动物们的世界,人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它们和谐共处呢?

  回到家,金广森禁不住舟车劳顿,赶紧坐下休息,张小玲却还在兴头上,为小鹌鹑布置新家。

  “小玲啊,你好好看看,那哪儿是什么小鹌鹑,分明是老鹌鹑!毛都快掉了!”

  “啥意思?老鹌鹑就不行啊?我还是个老婆娘呢,咋滴,嫌我老了?”张小玲“腾”地站起来瞪他一眼。

  “不敢!不敢!鹌鹑老了掉羽毛,你越老越好看!”

  “还说我老!还说!”张小玲假装生气,实际上已经笑出来。

  老夫老妻了,不会再搞什么情书之类酸不溜秋的玩意儿,他们相处的乐趣之一就是斗嘴,就连电视台热播的小品也比不了现实生活当中的乐趣。

  不久后,鹌鹑下了蛋,张小玲犹豫很久,还是煮来吃了。

  “这算不算笨鹌鹑蛋?”她问道。

  金广森道:“你说是就是吧。哈哈哈。”

  “笨”这个说法,指的是纯天然养殖,例如农家的土鸡蛋,如果是走地鸡下的没也叫“笨鸡蛋”。在东北,似乎一切食材皆可“笨”,唯独人不愿被这么叫。

  见过了故人,另一项安排便是回母校。两人念的都是师范学校,那所学校为他们播撒了知识的雨露,是学生们成长的摇篮。几经联系,母校邀请他们这一届的师范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代表返校,两人热闹遍回到了阔别将近四十年的校园。

  学校里的变化太大了,几乎叫人不敢认。他们当年住过的宿舍,正在扒拆,新的宿舍将不久后在原址上建成。原来的小二层教学楼也要被改建了,新的教学楼会更高,容纳更多学生在其中上课。

  昔日的操场也变了样子。操场西部已经建起了一排灯光篮球场,原来的试验林位置盖起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校园东侧,则是目前正在使用中的学生公寓楼。

  校内的落叶松越长越高,人要想看看它,就必须把脖子仰得高高的。花坛里,鲜花盛开,绿地上,耸立着白色的雕像。当年教过他们的老师大多已经退休了,这一次重聚见到其中几位,都已经变了模样。穿书吧

  交谈当中,大家互相问起各自度过的岁月,感慨良多。

  他们返校后不久,学校便召开大会,金广森代表他这一届的毕业生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诸位同窗校友,今天,我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各位见面。母校为我们特意举办了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校友集会,首先请允许我向学校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金广森在发言中,主要回顾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

  他通过这一次的集会,才知道有的同学和老师已经像萧老师那般早逝。印象中的那些人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听闻噩耗,他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和沉痛的怀念。

  三四十年的时光,犹如弹指一挥间。再一次踏入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与双鬓染白的老师们相见,与年到花甲的学友重逢,谁能不心潮起伏,谁能不感慨万千。青春,是一段灿烂的年华,一段美好的时光,记忆如流云一般,飘展在每个人的眼前。

  他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幸运的,虽然上学的时候物质匮乏,又面临着饥饿,但他们突破重重困难,坚强地完成了学业。年轻时,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步入中年以后,便担起各自家庭的重担。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这群人们都没有动摇信念,没有失去对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母校的良好素质教育,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烙印。

  过去,学校的食堂里,他们时常吃到的是窝窝头、大头菜和甜菜碎,这次返校,他们看到伙食改善了,学生的体格强健了,十分欣慰。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记得老师为了他们在办公室里日夜操劳,办公室里总有不眠的灯光。老师用理想为他们编织出人生的憧憬,他们不会忘记当年毕业时送别中留下的热泪。

  张小玲也自认为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无论是在密林深处的林场学校,还是在城市之中,她一直都在为振兴民族、强我中华而尽职尽责地工作着。她虽然清贫,粗茶淡饭,是个地位不高的普通百姓,但她的内心无比满足、无比富有。

  在多年的奋斗历程当中,她体会到,贫穷和苦难是一时的,并不可怕,可去可贵的事抗争。人们对于满足和富有,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对她来讲,能够培养出一届又一届成材的学生,拥有两个争光成器的孩子,拥有温馨的家庭,拥有健康的灵魂和不卑不亢的品格,正是源于母校为她树立下的人生坐标。

  这一趟,人们不远千里,到校园相聚,仿佛昨天还是活蹦乱跳的小伙儿和姑娘,今天就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每一道皱纹,都刻着艰辛。每一根白发,都蕴藏着岁月的风霜。

  人们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磨难,但是无需为此伤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凡的经历,都有为之骄傲的辉煌的昨天。

  学校的墙壁上印着一句格言:前人总要给后人留下财富,历史总要给未来留下空间。母校曾给这些毕业生们留下无价的财宝,他们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精神财富。

  事业和家业,总会有人去继承,这代人也是跨世纪的一代,大多已经退休了。可是他们同样拥有期盼,期盼着饥拍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的发展。

  张小玲见到昔日里熟悉的室友,思绪飘回很久以前。

  上学那一年,母亲曾在临行前嘱咐她:“不管遇到啥情况儿,记得给家里写信啊。”母亲站在车窗边,眼角藏着泪花。车将要启动了,父亲和哥哥张大材将行李匆匆放在车上,开车的时间就要到了。

  “放心吧,我会好好的!”她看着站台上亲人们的身影逐渐远去,心中涌起些许茫然之感。正所谓,少年十八书剑行,泪眼忍别慈母心。

  那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师范学院求学。在列车上,离愁别绪渐渐抛到脑后,她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好奇。再分配宿舍后,她和室友们很快就熟络起来。宿舍里,几个女生性格各异,但相处十分和谐。她当时最好的朋友名叫苹苹。

  苹苹说话慢声细语,总是乐呵呵的,心态非常好。她为人大方,兴趣广泛,曾有诗作发表。当时她家中似乎总有事情要忙,便经常请假回家,所以班里的活动参加得不太多。

  当时,苹苹总爱背一个绿色的帆布小挎包到处溜达。当时上课前老师们常常组织学生唱歌,她的歌唱得好,赢得赞许声无数。后来,她和苹苹都报名参加了校内的歌咏比赛,苹苹最后清唱了一首,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两人情同姐妹,后来张小玲结婚,她还赠送了纪念品。这一次,两姐妹相聚,分外亲热。

  苹苹道:“你记不记得,我初学游泳的时候,就是在学校旁边这河沟里面。当时野泳,可危险了,我一不小心被冲到河中央,灌进去一肚子水,还是你把我拽上来的呢!”

  “记得,怎么会忘呢,那种后,我都不爱游泳了。现在,咱们都成小老太太了,还游泳吗?”

  “不了,可不敢了!”

  两人相视一笑,数十年匆匆而过,她们从弱冠之年步入老年,地位、金钱、事业……身外之物皆如过眼云烟。生活的诱惑和内心的理想推着她们不断奔跑。

  校园是她们理想起步的地方,今日,不论功成名就,还是尚不如意,她们都依然彼此惦念,于远方相互关注,亦默默支持。

  最后合影时,金广森数了数,到会的同学们只有三十多人,比他想象得少一些。可是,他相信人们不会忘记今日的相聚。这可能是老同学们这些年第一次在学校聚会,也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知己总要重逢,老友总要分离。他们对母校有着共同的祝愿:愿母校树木常绿,鲜花常开,愿健在的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愿同窗情谊源远流长。

  回程的途中,张小玲看见金广森哭了,假装没注意到,给他留着面子。她自己又是何尝不感动呢?

  年青一代的生活却不似这般恬适。春雪的女儿谢梓兰,并未继承父母的聪明才智,但也算不上愚笨,非要说的话,应该说是太过平庸了。

  家长要接受孩子的平庸,总要有个过程。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常态。www.chuanyue1.com

  童年,开始于人们把她视为孩童的年代,结束于小学毕业前夕得某个夏夜。

  小孩子是不会困的,即使大人已经开始催促她快去睡觉,她也还是总想着再玩儿一会儿,再看看电视,动画片总有无穷的吸引力。

  城市里的夜晚总是有无数灯光,现在她知道,那叫做光污染。而当时只觉得,还有很多小朋友像她一样,不愿上床睡觉,想继续玩一会儿。

  “给你报了辅导班,明早上课,现在赶紧睡觉去。”

  “辅导班儿?我不喜欢。”

  “这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快去睡觉。”

  “哗啦”一声,童年就这样结束了。

  在同龄人的影响下,春雪将她送去数学班,谁知梓兰跟不上进度,每每回家掏出本子一看,连笔记也记不下来。

  “怎么回事,一堂课四十分钟呢,你都走神了?”

  春雪前去追问,梓兰直说听不懂,笔记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老师上课进度快,等不了她思考。至于考试,更是一塌糊涂,远远低于平均分。春雪每每看到试卷,就要被气得血压升高。

  “这孩子,怎么一点儿不像咱俩。”春雪吃饭时不住地抱怨起来。

  “没事儿啊,宝贝儿,别听你妈的,先好好吃饭。”谢可道不予理会,只劝梓兰多吃一点。

  春雪又指责几句,梓兰意兴阑珊,几乎没有吃什么便下了桌。

  “死孩崽子,我让你走了吗?”春雪气得把筷子丢在桌上。

  “好了好了……”谢可道夹在两人当中,很是尴尬。

  “什么好了?你看看她那点儿分!你也不管管,就知道惯着,像什么样子。这么下去,以后有学上吗?找得找工作吗?净丢人现眼。”

  梓兰关上房间门,打开窗,将试卷和课本丢出窗外,像是丢掉了心头的包袱。楼下的人捡到了,送去物业,辗转交到春雪手里,积攒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

  “你这是高空抛物,是犯罪懂不懂?做不出来的题就扔,你要扔到什么时候去?小小年纪,现在就想辍学吗?”

  梓兰从未体验过巧舌如簧的感觉,面对母亲的咆哮,她显出几分呆滞,只是眨眨眼睛,点点头,说了声“好”。

  “好什么好?我跟你谈你的问题,你在这儿叫好?”

  事实上,她对母亲的愤怒产生了麻木,仿佛在参与一场浸入式话剧,一切与她很近,但没有真正产生关联。

  春雪被梓兰的反应激怒了,她翻开书本,指着其中空白处的涂鸦问道:

  “我给你花那么多钱报课外班,你就上课画这个?”

  梓兰点点头道:“我画得不好,我想学画画。”

  春雪气不打一处来:“好哇……你可真有出息,念书念得什么也不是,净想着玩儿!”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故乡的树更新,第34章 第三十四章返校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