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杂事
托马拉着车厢在铁轨上奔跑,这种原始的铁路,效率已经高出现在的陆路运输模式很多。
秦始皇搞直道,后来别的朝代没有照搬,大概是因为投入太大了。也许还有地形的原因,总之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站在路边的贾琏感慨万千,老祖宗的聪明才智,一点都不弱于后人。
你看,仅仅是提出一个构想,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实现了,贾琏最重视的轴承问题,也是工匠们解决的。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蒸汽机车搞不定,一时半会恐怕也只能这样了。五年,最多五年,一定要看见蒸汽机车在华北大平原上驰骋。
内阁会议开了三天,吵的口干舌燥到最后,达成了一致。
王子腾为特例,交趾作为他的封地,五年内不用上交户部,五年后,上交三成财政收入,交趾作为国内版图的一部分,往来商贸,正常纳税。
同时做出的决定还有,牛继宗出任天下水师统制,王子腾辞去水师统制,再做一任三年两广总督,方便发展交趾,坐稳统治。
对于朝廷做出的决定,王子腾无条件服从,并且交出了十条三级战列舰中的五条以及相关人员,作为朝廷水师的班底。
王子腾上奏朝廷,在广州组建水师学堂,朝廷原则上同意,但是选址上南北各一处。
折腾了那么多年,在看见安南的战果后,朝廷终于开启了正式的,大规模的水师建设。
安南使者黎锦荣,终于离开了京城,大包小包的带了一堆东西,你说他失败吧,还算有所收获。
【大周占据了西贡,却以交趾(河内)为名,可见其心。吞并安南是迟早的事情,小国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何其悲哀。应早做准备!】
从天津登上海船的时候,黎锦荣回头看一眼,黯然离去。
与此同时,茫茫大海上,非洲好望角,法国使者的船只正在停靠补充水分。
使者梅尼克站在码头上与身边的人交谈:“拉瓦锡,你是法国最出色的科学家,为何不远万里去东方?”m.chuanyue1.com
拉瓦锡与夫人交换了视线后,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本法语版的《基础化学》:“就为这个!”夶风小说
梅尼克表示不解的摇摇头,这一趟可是太辛苦了,快的话,十个月能到,慢则一年多。海上充满了风险,如果不是作为使者,他不会来的。
实际上拉瓦锡与夫人说的是,去东方,为了寻找真理。什么真理,关于这个世界的构成。
这事情怎么说呢,要怪就怪贾琏,在书的最后一页上,印了一个元素周期表。
拉瓦锡表示看不懂,但是大为震撼,似乎有一种冥冥中的声音在告诉他,去东方,到东方去,那里有真理。
“阿米利嘉的使者到了巴黎,正在寻求国王陛下的支持,大臣们都持反对意见,陛下希望我能说服伟大的尊贵的大周皇帝陛下,携手干涉北美独立事务。说起来,我对这个任务毫无信心。”满腹愁肠的梅尼克,向拉瓦锡吐露内心的焦虑。
拉瓦锡对此表示爱莫能助,梅尼克表示理解,他也就是找个人说一说。
“东方的古老帝国,似乎对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唯一能打动他们的,就是从世界各地运过去的贵重金属。”
“不客气的说,相比于英国,法国某些方面确实落后了。”
三天后,还是在这个码头,英国使者的船只停靠补给,获悉法国使者的船队才离开三天后,常驻使者维恩笑道:“运气不错的话,我们或许能与法国船队打一场海战!”
皇家海军少将丘吉尔对此报以耸肩:“胜利是必然的,只是担心激怒大周皇帝陛下!”
维恩道:“是啊,目前东方帝国对出海的兴趣慢慢增加了,他们托沙逊家族,购买了一批三级战列舰。以他们的国力,想要制霸东印度,即便是无敌的皇家海军,也很难在遥远的东方战胜他们。”
“该死的维恩,你最好不要总想着打一仗,我可不想看见成百上千的战船杀过来找你算账,我只有三艘三级战列舰。不可能打赢东方海军。”
“应该庆幸,东方文明是温和的,他们的皇帝决定不干涉北美事务,同时向伦敦和巴黎派遣了常驻使者。希望他们的常驻使者,能受得了伦敦的天气和巴黎街道上的不明排泄物。”
英国人吐槽伦敦的天气的同时,不忘记附带巴黎的环境卫生,这很正常。
实际上在霍乱大流行之前,英国人也没太重视环境造成的水源的卫生问题。
毕竟说起不做人,带英才是头把交椅,丑国都是弟弟。
春末,牛继宗的事情尘埃落定,率部南下。
新的一年,贾琏一直没有来军校上课,他都快忘记自己还是军校的老师时,岳齐找上门来问他:“贾大人什么时候去上课?”
贾琏惊讶道:“怎么,下官现在还要去上课不成?难道还嫌下官的事情不够多么?”
“战术课可以不上,但参谋科的课程,别人讲的,学生反应不好。本官知道贾大人很忙,每个月去上一堂课总是要的。”
岳齐只能好好说话,两人的关系怎么说呢,不如当年并肩作战的时候了。毕竟有利益之争!
或者说,贾琏单方面掐住了兵部的咽喉!不仅如此,在军中的影响力,岳齐发现贾琏的影响力,并不比自己差。
最显眼的事情,就是在军校里面,学生们都以贾琏为榜样,谈起他的战绩时,津津乐道。
相比之下,岳齐的战绩,还不如贾琏呢。主要还是在新战术思想的领域,贾琏成为了年轻的学生们心目中的旗帜。
尽管人不常去,但他的传说一直都在军校里流行。
“行吧,我抽空去上一堂课!”贾琏点头答应了,岳齐立刻敲定:“就明天!”
贾琏点点头,岳齐这才满意的离开,他还是很理性的,没拿陛下压贾琏,毕竟是皇家步兵学堂。
次日,贾琏来到军校时,被领到了大礼堂,从后门探头看一眼才发现,下面茫茫多的人头。全校一共才多少学生,这是都来了么?
作陪的自然是岳齐这个常务副校长,见贾琏如此反应,心里默默叹息,脸上笑容依旧;“学校方面昨天就发通知了。”
主席台是木板做的,木板下面有几十个水缸,只能说古人的智慧挺逆天的。
毕竟是军校,贾琏走上主席台时,台下老师喊话:“全体起立!鼓掌!”
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差不多一分钟,贾琏连续按压双手,这才缓缓停下。
“没想到自己如此受欢迎,其实也没为大家做什么,惭愧!”贾琏自谦的话语,引起了又一轮的掌声。
实际上军校每个学生都知道,这家军校的诞生,就是贾琏向皇帝建议的。
军校存在的意义,就是给普通家庭的学生一个上升的通道,丝毫不逊于文人的科举。
传统勋贵将门出身的贾琏提这个建议,更显得难能可贵,学生们脑补的贾琏,形象更加光辉。
“今天人多,时间也不多,简单的说一说参谋科的意义何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人只有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一对耳朵,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断的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当下,战争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很可能就是一条被忽略的情报。参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主帅增加眼睛耳朵,并且承担各种军中杂务。让主帅能保持专注,指挥好每一场战斗……。”
一个优秀的军官,往往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参谋……。
可惜,没有合适的例子,拿破仑还没出场,即便出场了,后期缺少了总参谋的拿破仑,战场上照样出现了重大失误。
一堂课两个小时,贾琏讲完后,学生们再次激动的起身鼓掌,尤其是就读于参谋科的学生们。
总的来说,军校里是鼓励学生们多学几个科的内容,别管是步兵还是炮兵,其他科的课程都是可以学的。只要你有能力,考试成绩合格,照样给你发课业合格证书。当然了,如果你说自己是炮兵,不用学别的,也没有问题。但是今后在军队里,晋升时多一门课的合格证,就是个助力。
课后提问时,首个提问的学生问:毕业后,能否加入神机镇?
贾琏答:这个我说了不算,首先要看成绩,其次要看神机镇的主官。可以肯定的是,成绩最好的一批人,才有机会加入神机镇。
学生们提的问题很多,还有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如今大周四面无敌,军校生毕业了没有用武之地。
对此,贾琏做如下回答:首先,周边没有敌人是好事,不是坏事。其次,没有敌人的前提是有一支无敌的军队,不要因果倒置了。国家军队能战,才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最后,想要建功立业,往西、往南,都有机会。西面,安西都护府故地,西宁王正在恢复进程中,往南,南洋各地有的是机会,可能敌人是当地土著,也有可能是西洋各国。
正如我在文章里说的那样,对外贸易如今是大周的财政命脉之一,要保证对外贸易的顺畅,就必须把咽喉要地掌握在手里。
这个世界很大,交趾公王子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拿到了交趾这片封地,你们今后也会有机会的。
最后阶段,一管鸡血下去,学生们兴奋的嗷嗷叫。
纷纷叫喊:“超越汉唐盛世,成就不世之功。”
还有比较激进的直接喊:“打出一块自己的封地!”
贾琏脸上笑眯眯,心里则在暗暗的想,这帮年轻人有机会拿到封地的,凤毛麟角。有个问题,皇帝只有两个嫡子,但是庶子有几个。按照贾琏对承辉帝的理解,多半将来是要把庶子封到外面的。
西宁王再怎么努力,将来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时候,肯定要割肉的。
王子腾和牛继宗的情况也一样,肯定要与皇帝分润地盘的。
下班回家,王熙凤正好在,拉着贾琏说起贾宝玉的事情。
什么事情呢?宝玉的婚事!
事情的起因是贾政一封信回来,近期他要回京,估计要调任别地任职了,吏部那边目前没啥明确的消息,可以肯定的是,这边结束了。
信里提到了贾宝玉的婚事,希望王夫人找贾琏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尽管贾政信里没有明说,但是他的意思还是含蓄的表达出来了,二房想要出头,指望王家是没啥奔头了。王子腾下一任期到了之后,必须要去他的封地交趾,到时候贾政的前途就很尴尬。
与其指望王子腾的支持,还不如指望一下贾琏。
王夫人不知道的是,贾政还给林如海写了信,重提了宝玉与黛玉的婚事。
贾琏听了王熙凤的转述后,察觉到了贾政对于个人政治前途的考虑。这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宝玉的婚事,你不要多嘴,他有父母。至于二叔的事情,回头我让人打听一下吏部那边的消息。”
王熙凤本来还真的想为宝玉奔走一下,毕竟她现在是三品诰命,认识了很多贵妇,有一些贵妇还真的希望和贾家联姻。
这啥情况呢?只能说,贾琏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有人或许还会拿他的出身说话,实际上在承辉帝的时代,甚至后承辉帝时代,贾琏必将成为内阁大臣的前途,是个聪明人都看的出来。
“对了,好些人想和巧姐和荃儿做娃娃亲。”王熙凤又提起这个,毕竟最近没少与贵妇们之间走动。
好在王熙凤比较清醒,儿女的婚事,只有贾琏点头才作数。
“结什么娃娃亲,胡闹。”贾琏直接打断她,王熙凤不是很服气,撅着嘴不说话,但还是忍了。
贾琏看她如此,还是很耐心的解释:“巧姐和贾荃都是嫡出,他们的身份决定了,婚姻对于我家而言,有重大的意义。”
“好了,好了,你说了算!”王熙凤没有继续挣扎了。
林家,林如海看了贾政的信之后,一声叹息,转手递给贾敏。
贾敏接过读罢,哼哼两声:“宝玉聪慧确实不假,但也不上进啊。”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贾琏贾赦更新,第460章 杂事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