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君子不器
话说到这个份上,内阁的老狐狸们哪个不清楚,这到底是谁的意思?
跟皇帝对着干的大臣不是没有,但都是在重大事务上头,比如明朝的三杨跟嘉靖之间的较量,【国家养士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口号喊的震天响,实际上真的会去撞柱的大臣少的可怜!有本事一百多人一起撞死,那才叫壮观呢。
真发生这样的事情,这皇帝也没法做了。
本朝当下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更别提这事情也不值得跟皇帝玩命。
不就是提拔一个年轻的臣子么?没问题!左右也不是啥了不得的职务。
投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匿名投票,一种是举手表决。
内阁就这几个人,自然是采用后者,当着皇帝的面,你都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那还做啥内阁大臣呢?
张庭恩第一个举手,随后是犹豫一下的林如海,再随后是潘季驯。
宁克和郭衍心里明白,改变不了结果,干脆也就不举手了,免得被皇帝看成首鼠两端。
“三票过半,通过决议,内阁拟诏书,朕用印下发。”
起居郎在角落里奋笔疾书,记录下来。
【二月初十,内阁表决通过升格研发司为研发厅,特设监察御史贾琏(正四品),领侍郎衔。】
百年之后,时人对这段记录理解出现了歧义,发生了争执。一种解释是贾琏以御史身份,领研发厅,擢升侍郎。一种理解是,贾琏从御史台调任研发司为侍郎。研发司后来经过多次拆分成多个部门,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种还算是依据史料搞历史的,还有一些直接发明历史。
处在不知情状态的贾琏,正在街上巡视工程进度。整个京城,现在到处都是工地,都在挖沟,烟尘漫天,走了一会浑身是尘土。
京城百姓纷纷议论,多少年了,也没见京城这么大动静。
底层百姓最开心了,这时节能有个活干,每日挣个十文钱,真是皇恩浩荡!
对外宣传的口径很统一,陛下出内帑修缮道路,工钱待遇,都是陛下定的。www.chuanyue1.com
不少老人激动的高呼:大周皇帝万万年。
嗯,这真是自发的,不是贾某人安排的。
内侍在工地上找到贾琏,宣他进宫。
承辉帝看贾琏一身尘土,皱眉道:“怎么搞成这样?”
“陛下的民生工程,微臣不敢怠慢。”贾琏实话实说,这也没必要说别的。
承辉帝说了内阁会议上的决定后,补了一句:“朕就是想看看,这研发司,现在是厅了,到底能搞成什么一个样子。”
贾琏歪着脑袋想了想:“微臣也不知道!”
这是真话,鬼才知道这么个奇怪的庞然大物,将来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看出个结果。
承辉帝诧异了一下之后,随即笑道:“说的也是,前所未有之事,结局如何预料呢?朕只知道,你没要朝廷一文钱的拨款,养活了数万人,他们还过的不错。如果朝廷里的工坊,都能做到这个程度,朕能少操多少心。”
贾琏露出点惭愧道:“也不是没有拨款,工匠和设备都是现成的,微臣也算是夺了工部一部分基业。”
承辉帝笑道:“你还是别提工部了,让他们干点活,就知道问朝廷要钱。”
贾琏笑道:“朝廷的官员,拿钱干活,倒也无可厚非。工部比起其他的衙门,吃相还算是好看的。”
承辉帝被气笑了,你怎么能说实话呢?朕不要面子的么?
“滚蛋,少在这里进谗言,朝廷能有今日局面不易,稳定来之不易,要珍惜。出去后,记得让人去户部把税交上。”
贾琏遵旨告退,出来之后多少有点得意,居然就领侍郎衔了,真是谁能想到呢。
直接去了研发厅,让下面的人把账目整理一下,去户部缴税。说起来,国家没有一个单独的税务部门,不是朝廷制度的问题,而是制度制定的最初,就是奔着节省开支去的。历朝历代,多少有冗官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现代人看来,就不是问题。
至少在贾琏看来,国家的公务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现阶段这种皇权不下乡的权利结构,想废除掉是基本没戏了。没有一个纲领明确的政党,发动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
现代社会还有人叫嚣乡贤共治呢!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官方公告下达之后,研发司上下一片欢呼,尤其是那群跳槽的官员们,纷纷高呼陛下圣明,贾大人英明。
衙门升格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关于设立多少机构,都是需要研发司自己上报的。
贾琏拉着一票人忙活了两天,才算把下设机构搞定,暂设军工司、经贸司、城建司、农林司、科技司、后勤司,一共六个司,规模比工部都大了。关键是研发厅报上去之后,内阁火速通过,呈陛下核准,当天就搞定了,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吏部那边也只能捏着鼻子,按照报上来的名单发告身。这一口气提了五个两种,十个员外郎。下面一些七八品的官员,都跟着水涨船高了。
京城里的其他衙门的低级官员,嫉妒的眼珠子都发红了。
这帮平时只能干活的瘪三,如今跟我们平起平坐了,有的甚至还骑头上了。
今后见面,因为级别低,还得主动见礼。
研发厅正式挂牌的这一天,不少官员在青楼里喝的酩酊大醉,有的是高兴喝多了,有的是气坏了,喝酒发泄。
贾琏倒是没跟着去喝酒庆祝,而是回家去给祖宗上香。
王熙凤作为正妻,受益匪浅,四品诰命,直接又升了一级,当天内侍就从宫里过来,给王熙凤升格了。
贾母也挺高兴的,激动的眼泪汪汪,拉着贾琏的手絮叨,贾家又兴旺了。
以前不兴旺么?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贾琏没有崛起之前,贾家的权势是需要通过王子腾那边过一手的,不然贾雨村哪有机会做金陵知府,这其中也有林如海出的力。
张庭恩特意下值后,把贾琏叫去了家里,问他一句:“冠礼何时办?你还没取字吧?为师送你一个字如何?”
贾琏自无不可,甚至还感激的表示:“多谢恩师赐字!”
张庭恩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道:“君子不器,不器,如何?”
“不器?贾不器?很好,恩师果然学识渊博。”贾琏拍的非常顺畅,都成习惯了。夶风小说
张庭恩给逗笑了,点了点他:“冠礼时间说一声,届时为师要去的。”
三日后,贾琏正式行冠礼,按说这事情是贾赦的勾当,奈何这爹不行,不管事,只知道自己快活。
贾琏行冠礼,林如海也到了,这日贾家二度中门大开,迎接贵客。
能有这份待遇的,先是张庭恩大驾光临,后是皇帝派裘世安来了一趟,表示一下祝贺。
裘世安坐在上首,代表皇帝受了贾琏三跪九叩的大礼,并且全程观礼。
回到宫里,裘世安说了张庭恩给贾琏取的字,承辉帝念了一下:“不器,张相对学生期待颇高啊!意思上也与琏字相关联。朕怎么就没想到呢?”承辉帝其实挺后悔的,忘记了贾琏冠礼的事情,被张庭恩抢了给贾琏取字的机会。让这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多了一丝瑕疵。
五城兵马司在年后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东城御史换了个人,简仁达的报告打上去之后,林如海那边当日就批了。
事情看似与贾琏无关,实际上兵马司所有官员心里都清楚,这就是贾琏的意思。
也别问老谷背后有没有人,反正贾琏容不下他,他就得滚蛋!
新的东城御史人选,林如海也包办了,有机会往五城兵马司塞人,名正言顺的,不塞人那不是傻么?
贾琏对此,选择了默认。其实谁做东城御史,贾琏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五城兵马司上下,是否只有一个声音。
现在贾琏还是兼任特设御史的职务,这个职务怎么说呢,贾琏倒是想辞掉,但皇帝不允许。并且告诫他,有的事情,别人看见了未必会管,你看见了,一定会管的。京畿这个地面上,结合五城兵马司这个衙门,这个特设御史正合适。
怎么说呢,交给别人,朕不放心!担心毁掉了眼下的大好局面。
年后,牛继宗正式上了一份奏折,表示愿效汉之霍卫,为朝廷开疆拓土。
这份奏折,引发了朝臣激烈的讨论。
还是分成两边,一边是主张时代变了,西洋各国不断对外拓展势力,我堂堂天朝,岂能落人后?
另一边则主张,国虽大,好战必亡。认为王子腾开拓交趾,朝廷出钱出力,回报甚少。
起先是在朝会上吵,随后在报纸上吵。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休的时候,贾琏以【不器】为笔名,写了一篇文章。
标题为:海上丝路的咽喉不可置于他人之手。
文章以对外贸易为开头,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之后指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一旦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必将影响整个上下游产业相关人士的收入。看起来眼下西洋人渡海而来,是坐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的好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将来有一天洋人不来了呢?很可能就是因为西洋人之间的战争,导致海路断绝。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生的,前明就一度出现过,导致明后期中央财政大幅度下降。
洋洋洒洒的数千字,核心思想就一个,要将南洋海路的咽喉要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就算洋人不来,我们可以自己去。
想要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一些地方必须掌握在手里。比如,马六甲。
怎么掌握呢?当然是派兵进驻,如明成祖时期设的宣慰司机构。
此文一出,争论达到了沸点。反对方纷纷调转矛头,奔着【不器】这个笔名,进行一番惨无人道的围殴。
这个节骨眼上,王子腾上了一份奏折,请辞两广总督,前往交趾郡封地,自领交趾总督。
当然了,王子腾也是带要求的,比如要求工匠,要求贸易优惠政策,都是自己人,能免的税还是要免的,不能与西洋人一个待遇等等。
王子腾辞职的事情,起身早有定论了,你都有封地了,自然是不合适继续担任两广总督。只不过此前皇帝考虑到刚打下的地盘,没啥收入,还需要朝廷的支持。所以,没提这个事情。皇帝和内阁不提,王子腾装糊涂,那就不识趣了。
所谓的交趾总督,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下属一个地区,实际上就是王子腾的私人王国了。
内阁就此又召开会议,讨论王子腾的奏折,以及牛继宗的奏折。
这次召开的是内阁扩大会议,六部尚书,王爷国公,全部到场。
开会之后,张庭恩开的调子,并不是要不要对外扩张,而是类似交趾郡这样的情况,向中央上交年度财政收入比例是多少。
也就是说,在朝廷的支持下,王子腾打下来的疆域,回报朝廷是必然的。
就这么一个议题,关于是否需要面向大海,扩张疆域的话题,已经没必要讨论了。
等于是给现场的王爷国公们开了个动员会,你们都看看,人家王子腾现在有封地了,你们只能在京城里混吃等死。
这次会议开了整整三天,照例是争论不休。
贾琏倒是没参加,躲在家里继续写文章,继续煽风点火,为面向大海,开拓南洋大吹法螺。
报纸上继续各种论调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李亨倒是有机会参加了会议,只是没有机会发言,白天听了一耳朵,散会后,晚上将贾琏悄悄的请来。
李亨自打与艾丝美拉达接触过之后,对于性感路线的洋妞没啥抵抗能力。
这不,私下弄个宅子,养了七八个异域美人,没事就过来潇洒一番。
贾琏趁夜色悄悄的来访,自然是不想为外人所知。
李亨见了贾琏,请他入内落座后,指着一干洋妞道:“看上哪个,走的时候带走。”
贾琏给气笑了:“我还缺这个?行了,有事情赶紧说,偷偷摸摸的出来,跟做贼似得。”
李亨说起了会议上的争论,张庭恩起的调子,但是没用,最后还是吵了起来,不是为了要不要开拓争吵,而是为了朝廷对那些对外扩张者的支持力度如何。第一种声音,王子腾就是个例外,绝对不能有第二个。朝廷总督,打下的地盘据为己有,此风不可长。
第二种声音,没有朝廷的支持,边疆大臣哪里来的能力去拓张疆域?朝廷不但要支持,还要加大支持力度。
文官们基本持第一个立场,王爷国公们,支持第二种。
李亨说完后,费解的表示:“这种事情就该父皇和内阁统一口径后,直接下旨明示,有必要争吵么?还专门开了几天的会议。”
贾琏听了没着急回答,而是先让靠过来的洋妞保持距离,然后才笑道:“朝廷里如果只有一种声音,说明国家出大问题了。朝廷内部的吵架,只要掌握在一个合适的度里面,对国家而言是有好处的。这个道理,陛下和内阁诸公都很清楚,所以特意开一个会,定了调子,让大家吵一吵。”
李亨更迷糊了,国家制度的设计,就是为了皇权至高无上而设的,怎么到了贾琏嘴里,变成了需要不同的声音呢?
李亨不解的样子,落在贾琏的眼里,微微一笑道:“有人给你唱反调,其实不是坏事。什么时候想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时候殿下就成为智者了,何时遭遇面刺而不怒,说明殿下具备了成为合格帝王的基本素质。”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贾琏贾赦更新,第459章 君子不器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