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青山曾为雪白头 > 15 北平月(5)
  中午寝室几个同学窝在食堂里,蘸着北京人挚爱的麻酱吃着热乎乎的麻辣烫,调侃这北方的冬天就像个色狼,冻手冻脚的。

  “这周终于熬过去了,周五下午没有课的孩子好开心!”绒绒很幸福的说。

  卿云点头,“下午有课的孩子还要再坚持一下。”

  满头大汗努力消灭食物的阿芳抽空看了她一眼,“你竟然还在坚持去建筑系旁听?”

  “嗯,只是周五下午的选修课。”

  “什么?”

  “中国古典建筑史。”

  “你就这么喜欢盖房子?”

  丹丹若有所思:“是不是女孩子都有种田情节?我以前玩模拟人生时,也特别执着于建房。”

  阿芳幽幽道,“这就是农耕民族传统思想的残念。”

  丹丹疑惑,“我记得汉族人民天赋技能是种菜来着。”

  卿云失笑,“没这么夸张吧,反正我们也比较清闲,我就去听一下而已。”

  “都快期末了,哪还清闲?”

  阿芳一句话戳中绒绒心痛,她幽幽感慨,“期末了啊,论文啦,考试啦,要忙成小柯基啦!”

  “为什么是柯基?”

  “因为腿短,忙不过来。”

  阿芳和绒绒无语对望,满目悲伤。

  过去对大学挂科之恐惧素有耳闻,如今大学第一学期,大家对各个老师与考试方式还不熟悉,难免对期末心怀忐忑,几人不仅交流了一下情报。

  无非是从学姐学长那里打听来的,哪位老师比较严格哪个教授仁慈一点,真真假假,况且大家专业不同,课程有差,最后总结一句听天由命。

  “要不要考虑拜一下大神?”阿芳提议。

  绒绒思考:“拜谁?孔子?鲁迅?咱中文系历史上有哪个老祖宗?”

  卿云试探的问:“仓颉行吗?”

  “为什么?”

  “他造的字。”

  绒绒无语半晌,哀怨的骂了一句:“都怪这个杀千刀的!”

  总归离期末还有大半个月,大家担心一下,话题也就过去了,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即将到来的周末。

  周末,然后下周圣诞节,紧接着就是元旦,一年就这样匆匆而过。

  室友很积极的在讨论学校圣诞节放不放假我们去哪玩,为什么不放假相当于外国人的春节这么隆重的日子为什么不欢庆一下,一点也不与国际接轨耶稣都白受苦了诶不是他出生吗......

  圣诞节,卿云也很在意。因为他说,圣诞节之前会回国。

  可能就是因为是西方隆重的节日吧,所以会休假,而园林工程,恰好也告一段落。

  卿云默默希望圣诞节快一点到来,有没有堆满礼物糖果的漂亮圣诞树也好,半夜红帽子白胡子老爷爷会不会偷偷从烟囱里爬进房子都不重要,她只是想见到他,比过去二十年都想。穿书吧

  卿云下午去上课走进教室时,吓了一跳。

  选修古典建筑史的同学较多,一直是在阶梯教室上课,但从来没有坐满过,听闻授课的张忻州教授很少点名,从不提问,但期末给分很高,他的课是出了名的刷分课,建筑系学生私下戏称,这门课选上就是用来逃的。

  今天学生却出奇的多,座位已经全部坐满,后排站了不少人,还有人陆陆续续的进来。不排除是因为最后几节课可能点名、布置作业等问题,但此时实际到员似乎也超出了课程应有的学生人数。

  也许是建筑系有什么活动,卿云正在犹豫要不要离开时,听见有人招呼她:

  “诶,小学妹!这边!”

  是一位认识的学长在靠窗那一排的座位向她招手。

  “快过来,我帮你留了位置,一会儿人更多了。”

  学长叫郝靖宇,是之前一同上课时认识的,学长难得也对传统建筑情有独钟,对特意来建筑系旁听的卿云大为佩服,经常热心帮卿云回答一些专业问题,一来二去就熟识了。

  卿云道过谢,不禁疑问:“今天是有活动吗?”

  授课的张教授是建筑系出名的老教授了,博学多识,古板传统,从不使用幻灯片,讲课仍是精彩纷呈,哪朝哪代哪人哪事,信口而来,滔滔不绝。

  但古典建筑史这种纯理论性的课程本就引不起学生兴趣,又正好是周五的最后一节,能留下来认真听课的学生着实不多。

  “你忘了上节课张教授说的,他要请一位学者来做讲座?”

  卿云恍然,“大家都是为讲座而来?”

  “准确说,是为了讲座的人。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郝靖宇神神秘秘说,“小道消息,这位来头不小,大概能算是现今国内古典建筑研究方面排的上号的,麻省毕业,是那个传说中营造学会的成员,前年还在美国获得了青年建筑师大奖,重点是,年轻英俊!啧啧,建筑系七成苦逼理科男,妹子屈指可数,基本上都在这儿了,这群肤浅的生物啊!对了,他好像还是谢玄康先生那一脉的学生!”

  “不是学生。”

  “欸?”郝靖宇诧异的看着卿云。

  她轻笑,低声道:“谢先生就是他的曾祖父。”

  谁也不知她此时内心的激荡,说不清是怎样的悸动。这一切荣耀光环便只对应着那个名字,谢白。他回国了,比她期待的还早,悄无声息,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

  身边学长似乎又和她说了什么,她心不在焉支吾应答着,直到终于看见那个日思夜想的人走进教室,长身玉立,站在讲台上。

  他穿着深色的长款风衣,修身挺拔,眉目间清俊浅淡的笑,温文尔雅。他瘦了一点,略有倦容,张教授向学生介绍他,说他刚结束美国的工程飞回国,中午才下飞机。

  不必多言,他的身世履历足够说明一切,这满座学生为他而来,正如张教授所说,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来讲中国古典建筑研究了。

  没有幻灯片,没有书稿,谢白就这样平平淡淡开口,从一个世纪前说起:

  “1922年,南京江南图书馆中尘封千年的宋代《营造法式》一书,被一个人偶然发现,这个人叫詹子民,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翌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平成立。”

  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古典建筑研究的萌芽,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民族传统文化的星火传承与拯救。

  内忧外患,狼烟四起,人民失去的不只是疆土与安定,自信了数千年的璀璨文化在枪炮下岌岌可危。日本人说,放眼中国已经没有一座唐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如果想见到昔日盛唐的繁华宏伟,就一定要去京都,去奈良。

  为这句话,无数中国建筑学者义愤填膺,经过数年走访研究,时任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的谢玄康先生与同僚,终于在《敦煌石窟图录》中发现了一座疑似唐代的寺庙。ωWW.chuanyue1.coΜ

  而后谢先生与夫人同僚亲身考察,坐了牛车马车又走过重重山路与泥泞洼地,终于在五台山台中地区找到了那座图录中的建筑,千古名刹——大佛光寺,为唐代建中三年的木构殿宇,打破了日本人的嚣张妄言。

  那一群人,走遍神州万水千山,阅尽经史子集,耗尽青春与理想,奠定了中国近现代传统建筑研究的基石。

  幼时学语,唐诗宋词,不解其意,便已懵懂记住了仙人黄鹤,洞庭岳阳,嘉兴烟雨,紫禁王城。那是怎样的楼阁亭台,未见其身,便已经无形中把你我的牵连,就像是深藏在骨血中未明的羁绊,是我们梦里千回百转的根源。

  一栋建筑就是一部立体的史书,它凝聚了前人心血智慧,铭记了唐风宋月遥远旧梦,亦承载了多少人的守望与眷恋。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曾有巧夺天工的技艺,自然和谐的智慧,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它曾衰落,曾变迁,曾弥漫尘埃,却从不曾湮灭于历史长河。”

  他只身孤立,却好似背后有万千人的光辉,无数看不见的信念与赤诚,名之不朽,

  “我希望这一切到千百年后,仍能留于后人说。”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青山曾为雪白头更新,15 北平月(5)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