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徒手擒贼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假期就要过去了,在这些日子里,郑老师夫妻俩只要有时间,就陪同他俩在省城转悠。魏学志是吉林省农村入伍的,没有来过这座大城市,吴雨菲虽然是从这座城市里走出去的,但是那时她除了上学,就是在后母的逼迫下干家务活,她没有时间在这座城市里游玩,因此说,那些名胜古迹,对于她来说,还十分陌生。
梅处长开完了党委扩大会之后,周日休息时,他开着车,带着郑老师和他们俩,来到了一个叫怪坡的旅游景点,梅处长把车子停在坡底下,在没有人操纵的情况下,车子竟然往上走了起来。
吴雨菲说:“这也太神奇了,没有人开的汽车怎么能往上爬呀,是谁发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啊!”
郑老师说:“这里原来是很荒凉的地方,除了一片庄稼地之外,就是坟地,有一年,一位开着小车的男人来到这里上坟,他就把车停在了这里,这里地势比较低,等他扫完墓之后,发现自己的汽车跑到了坡顶上,看到这种情景,把他吓了一跳,他赶忙把这奇异的现象做了报告,从此这里就出名了,经过多年的建筑和整修,这里成了省内外闻名的旅游景点”
郑老师又说:“是什么原因使汽车从坡下跑到了坡顶呢?有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来做了考察,说法不一样,有的说是"视觉差",有的说是"磁场效应",还有的说是地质上的原因,在民间还有什么神鬼之说,当然这是不可信的,总之说法不一,不管什么原因,车子从下往上走是事实啊,游人们跑到这里来,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满足了好奇心,也就知足了。
梅处长说:“这个原因还是留给专家们继续探讨吧,我再领你们到别的地方转一转。”于是他又请大家上了车,车子开到了一个叫故宫的景点停了下来。
进入到故宫之后,吴雨菲傻了眼,眼睛里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和魏学志没有去过北京,更没有看到北京城那气势磅礴的故宫,这里金碧辉煌的楼阁,对于他们来说就感到很雄伟了。
郑老师教过历史,对故宫很熟悉,看到他俩那种惊讶的眼神,便很风趣地说:“本老师教过中国历史,在外市教育系统的老师们前来旅游时,我当过业余导游,请看我的导游水平如何。”
郑老师说完,就按着书上写的解说词,一板一眼地介绍着这座故宫的来历和它的主人来。
“提起皇宫,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皇宫不止这一个,每朝每代都有辉煌的宫殿建筑群,不过由于战争和其它的原因,大多数的宫殿已不复存在。现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完好保存的宫殿建筑群只有两个:那就是北京的紫禁城和我们省城里的这个故宫。这个故宫建筑群规模比北京的小多了,可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非同寻常。它建于后天命十年,即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即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建筑。皇太极即位后,为了建筑这座宫殿,先后征集了30余万各族劳力,汇集了各地能工巧匠,融合满、汉、蒙等民族建筑艺术,才建成这座气势宏伟的古代帝王宫殿。这个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好!”听了老师精彩的导游词,吴雨菲兴奋得拍起巴掌来。老师更高兴了,按这座故宫建筑群的分布情况,领着他们边走边介绍,一直介绍到参观完毕,嗓子都有点哑了。
吴雨菲心疼地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说:“润润嗓子吧!”
郑老师接过水瓶子,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梅处长说,今天我们有车,还有免费的导游,多走几个地方吧,于是他们又游览了北陵、东陵、新乐遗址,“九一八”纪念馆”等几个景点,天黑了下来,他们才驱车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吴雨菲看到,原来很多的棚户区都不见了,那一片片矮趴趴的贫民窟被推倒后,建起了高楼大厦,她拼命的回忆着那高大建筑物的原址是什么地方,但是完全记不起来了。
她在心里跟自己说:我从小出去当兵了,但叶落要归根的,我早晚要回来的。我的家乡啊,愿你越变越美好,越变越富裕。
然而,最令她难于割舍的是与老师夫妻二人的感情,她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内,最不愿意想到的是与老师离别的时刻,但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惜别殷殷情意,系不住欲行的脚步的泪水,掩不住离别的钟声,温柔而又甜美的假期就这样悄然无息地从身边匆匆而过。相聚知珍惜,别离情更重。此刻,看着老师和梅参谋那慈祥的面孔,想起当初她走投无路,无家可归时,被老师领到家里来的情形,她的泪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淌。
“老师,我结婚典礼时,你一定要参加呀!”她楼着老师的脖子不肯松手。
“会的,会的。”老师也流出了泪水,拍着她那颤抖的肩膀说:“好孩子,老师祝你幸福”
梅处长也安慰着她说:“好丫头,你就是我们的女儿,这是你永远的家,你早晚还会回来的”
吴雨菲听了这话,又扑到梅处长的身上哭了起来。”
魏学志拎着手提包,心里也很难受,他安慰着吴雨菲说:“别让俩位老人难过了,明年我们还会回来的。”他拉着吴雨菲的手就往出走,郑老师俩口子就往出送,下楼后,吴雨菲就不让他们送了,坚决让二位老人回屋休息。
这是一个开放的新建小区,楼群直接面对马路,马路对面还是居民楼,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个单元里,冲出一个人,那人提了个精美的小提兜,惊慌失措的,拼命地朝前跑去。
“我的兜,我的兜!”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捂着脑袋从楼道里追了出来,边喊边指着前面那人“他打伤了我的头,抢走了我的兜,大家快帮我抓住他啊!”
但那个盗贼跑得很快,还没有等人们反映过来,就上了对面的马路,接着就钻进了一片楼群之中。
那女孩穿着高跟鞋,跑着跑着就把左鞋跟跑掉了,气得她直跺脚。
这些情形都被魏学智和吴雨菲看在眼里,她俩二话没有说,把手中的提兜放在郑老师的怀里,然后就穿过马路,向对面的楼群追去。
那个抢匪,跑到楼群之后,就消失了,当吴雨菲和魏学志到了这里时,没有发现目标。
魏学智冷静地分析了一下,他认为,抢匪是怕有人追来,招来众人的堵截,所以就先进楼道躲一躲,等人们找不到他时,他再趁机逃跑。根据这个分析,魏学智没有再往远处追,而是断定那个抢匪没有走远,肯定在居民楼里躲藏,但是在哪座楼里不能确定。
他就跟吴雨菲说:“他肯定离这儿不远,我一个楼道一个楼道的往里搜,你在外面看着,如果抢匪跑出来你就喊人。”说着他就往旁边的那座楼里跑去。
吴雨菲睁大了警惕的眼睛,注视着每个楼道里的动静,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抢匪的身影,她开始怀疑抢匪不在这两座楼里,正当他往别的楼群里张望的时候,突然一条黑影从她左边的一个单元里跑出来。
吴雨菲一看正是那抢匪,立即喊道:“站住,你给我站住!”
抢匪在里面听了一会动静,以为追他的人跑过去了,没有想到门口还有人盯着他,他又惊慌失措的往前跑去。
吴雨菲一面追一面大声喊道:“抢匪在这,大家快来抓呀!”然后就加快了速度,拼命的追了上去。
追了一阵后,抢匪急眼了,他回过头一看,是个女兵在后面,就狞笑一声说:“赶快给我滚开,不然我就给你放血了!”说着,他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想把吴舞菲吓回去。
吴雨菲哪肯示弱,心里想,我虽然是一名女兵,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怎么能怕你这个小蝥贼,想到这,她奋不顾身的扑上去,伸手就去抢那匕首
那抢匪往回一抽匕首,刀刃从吴雨菲的手心中划过,顿时,殷红的血迹从她手心里流了出来。
吴雨菲飞起一脚把抢匪踹了个咧趄,他气急败坏的又挥舞起匕首,向她刺去,吴雨菲一躲,抢匪又扑了个空。
那家伙红眼了,他为了甩掉吴雨菲,抡着匕首乱刺,吴雨菲往后躲着,一不小心跌倒了,那抢匪上去就是一匕首,吴雨菲用右臂一档,胳膊上被穿了个窟窿,吴雨菲一跃而起,揪住那家伙不放,就在这时,魏学志听到喊声赶了过来,一脚踢倒了抢匪,并迅速的将他制服了。
110的巡警车开了过来,从车上跳下几个警察,给抢匪戴上了手铐子,并把他押送到警车上去。
警察是郑老师报警叫来的,她跑过来看到吴雨菲的右臂被鲜血染红了,心疼得直掉眼泪,赶紧给120打电话,把吴雨菲火速地送到医院,进行包扎治疗。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抢匪正是公安机关正在通缉的流窜惯犯,想不到竟然落在了两个年青军人的手里。
救护车把吴雨菲送到医院之后,经过外科医生的检查,她的右上臂的软组织部位被匕首横穿过来,刺穿了一根血管,整个胳膊上都沾满了鲜血,非常吓人。
医生马上进行清创、止血和缝合,又检查了神经和肌键,还好,这些部位都没有伤着,人们为这位勇敢的女兵松了口气。
吴雨菲不能按期归队了,魏学志也舍不得离开她。梅处长就给他们二人的部队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后,吴雨菲就在省城的医院住院养伤了。
第二天,市内报社的记者、电台的编辑蜂拥而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访和报道着一对军人情侣探家休假期间,勇擒盗匪的事迹,并把吴雨菲称为“新时代最可爱的女兵”、“奋不顾身,徒手擒贼的女英雄”。
几天来,电视台反复播放着吴雨菲的事迹,她的母校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带领着学生代表,到医院来慰问了,并在学校开展了“向吴雨菲学习,为母校争光”的活动。
有一天,她的后妈捧着一个大西瓜走进了病房,进屋后就哭了,原来是经过郑老师的多次沟通,她的后妈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自己原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非常想跟小菲见一次面,今天她在电视上看到小菲受了伤,就借这个机会来看望她,几年不见的母女俩这时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抱在一起痛哭起来,那哭声冲走了一切恩怨,此时的母女俩还用语言交流吗。
吴雨菲累坏了,每天的慰问者、来访者应接不暇,她真想马上把伤养好,赶快离开医院。就在拆线的当天,她用电话同郑老师和后妈告别后,就和魏学志悄悄的离开了医院。
出院之后,他俩又乘坐北去的列车,去了魏学志的吉林老家,在那里又度过了几个难忘的日夜,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各自的部队。
十、别样婚礼
魏学志的连队离团部还有十几里地,他探家回来后,没有直接到连队去,而是顺路先到了团部,一是来销假,二是想跟雷长夫商量一下自己的婚期问题。
说来也巧,他刚走到团部大楼门口,就看见雷长夫从楼里走了出来。
“大英雄回来了!”雷长夫微笑着握住他的手,亲切地说:“你们俩还没有回来,事迹就在部队传开了,你小子命真好,露脸的事咋都让你摊上了呢?”
魏学志也学会了调侃:“你不是也知道我丢脸的事吗!再说了,这次的抢匪不是我抓到的,是吴雨菲拼死抓到的呀。”
雷长夫说:“对,对,我知道,你也有份,这就叫做夫妻双双把贼抓呀!”
一想起未婚妻拼死擒贼的动人情景,魏学志满脸的骄傲,他容光焕发,贴近雷长夫的耳边说:“我纠正一下,我们现在还不是夫妻,她受的磨难太多了,现在她需要我照顾,让我们早点结婚吧!”
“怎么样,有实质性的进展吗?”雷长夫开玩笑地问。
“你别开玩笑了,还是把好事做到底吧,越快越好啊!”
雷长夫会心的一笑:“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向首长汇报,然后就抓紧时间给你筹备婚礼,争取早点把好事办了。”
“我先谢谢你了。”魏学志从鼓鼓囊囊的手提兜子里掏出一个苹果梨来:“你先咬一口,品一品这种水果的味道吧。”
雷长夫用手擦了擦苹果梨,咬了一口说:“好,酸甜适度,脆嫩可口,这是哪产的?”
魏学志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他又拿出一个苹果梨,一边比划着,一边绘声绘色的讲起这种水果的产地和特色。
“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主要产在龙井、和龙、延吉一带。它是我国优良梨品种之一,因为形状长得象苹果,才叫它苹果梨的。”
“你还别说,它真象苹果,但比苹果水份大.”雷长夫又咬了一口,问道:“营养成份不如苹果吧?”
“谁说的,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的,它的果核小,果肉多,还易于贮藏,到明年五月份它的水份仍然丰富,不干不瘪,照样甜脆。”
介绍完毕,他又掏出几个:“来,给你们政治处的同志也尝尝。”
雷长夫看着魏学志说:“你好象在为苹果梨做广告啊”
“热爱家乡吗,为了家乡的富强,我就多说几句吧。”说完,他俩都哈哈的笑了起来。
雷长夫把苹果梨揣在兜里,又看了一眼魏学志说“你和吴雨菲的情感交流,也象这苹果梨一样,经过风吹雨打,到了该成熟的时候了。放心吧,国庆节期间,我们争取给你办个甜美的婚礼。”
“那就再一次谢谢你了。”魏学志跟雷长夫道别之后,又向楼里走去……。
吴雨菲回到医院之后,院领导让她撸起胳膊,关切的查看了她刚刚封口的刀伤,那伤口虽然拆线了,但是周围还有红肿的痕迹,院长专门嘱咐护士长,不要让她干重活,等胳膊上的伤彻底痊愈后,再让她上岗工作。
医院的上级党委也做出了向吴雨菲学习的决定,并给她记了三等功,在院里召开的大会上,分部领导亲自到会宣读了这个决定,宣扬了她的事迹。
每当人们赞扬她时,吴雨菲就害羞得抬不起头来,她逢人就说,我是一名军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这件事情换了谁都要这么做,可别再宣扬我了,她越是这么说,人们越敬佩她。
又过了一些日子,她胳膊上的伤彻底好了,盼望的好日子也到来了,就在九月底的这一天。医院政治处主任通知她,让她在十月一日早晨,在本院的宿舍楼里等待,新郎和通信团的代表来医院接她,到那时,她就成为幸福的新娘了。
十月一日,国庆节的上午,他们二人的婚礼在团部的礼堂举行。团部大礼堂里,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气氛,周围挂满了喜庆的佳句,舞台上方贴着“喜迎国庆佳节、英模人物结婚典礼大会”的横额。军乐队的战士们一个个地奏着欢快的曲子,礼堂内充满了欢快和谐的气氛。
今天,雷长夫比他自己结婚那天还激动,他穿了一身崭新的军服,左上兜里还插了朵红花。这对新人又重新的走到了一起,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跟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的这份努力,等于为稳定团里的干部队伍做了一份贡献,他怎么能不高兴哪。
他策划的婚礼程序很巧妙,把全团庆祝国庆节的文艺活动和这个婚礼揉合在一起,让它们相辅相成,激发干部战士们热爱部队生活,争当先进的积极性,此策划一出,得到了团里全体常委们的赞同,他就加班加点,进入了紧张的筹备之中。
魏学志的父母亲从边远的山区赶来了,那是一对饱经风霜的老人,两位老人由连队的指导员陪着,向团部大礼堂走来。
吴雨菲的老师,还有梅处长也来了,后面还跟着吴雨菲的后妈。这位农村出身的女人与吴雨菲在病房里冰释前嫌后,早就盼望着这孩子的婚礼了。
军区梅处长的到来,给这个驻地边远的团队带来了光彩,团首长们都小心的陪在左右,认真细致地汇报着团里的工作,还准备了当地的几样特产,准备在处长离开时送到他乘坐的车箱里去。
郭向林也带着那个叫小惠的女子、他的夫人参加婚礼来了,黄素梅也领着孩子,满面春风的走在娘家人的队伍里,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
郭向林原来管过吴雨菲,当过她的顶头上司,他碍于面子,不得不来参加这个婚礼,从他那小心谨慎的步履中可以看出,他是有愧于吴雨菲的,但是他心中又暗自庆幸,如果不是他把她安排在动物实验室里工作,她能有今天的出路吗,想到这,他那肥胖的脸上,又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那位报道大员石俊也应约赶来了,他已经调到了更高一级的军事机关,仍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其名声比原来更响亮了。他不卑不亢的眼神,飘逸潇洒的举止,真有军旅作家的风范,令周围的人肃然起敬,对这位机关的大员,团领导们也不敢怠慢,寒喧了一阵之后,安排雷长夫专门陪在左右。m.chuanyue1.com
此时此刻,吴雨菲当兵前后对她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到齐了,不管他和她们过去都起了什么作用,然而,现在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祝愿她苦尽甜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穿】
【书】
【吧】
“来了,来了!”只听到一阵雄壮的军乐声响,迎亲的头车平稳地停在了礼堂的门前,魏学志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潇洒地从车上跳了下来,然后打开车门,伸出右手,把披着白色婚纱,貌若天仙的吴雨菲扶下了车。
两名年轻貌美的护士做伴娘,陪伴在左右,护士长贾姝君也跟在后面,今天,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西式套裙,把自己打扮得很有特色,郭向林这时又上来了泡美女的瘾头,捏起贾姝君的裙子角,啧啧地称赞着:“不愧是大美人啊,穿衣服也和别人不一样啊!”贾姝君瞥了他一眼:“轻蔑地说:“去你的,夸你老婆去吧!”
这时,那个小惠跟了上来,满脸的怒容,拧着他的胳膊说:“你的脸哪去了,叫人家讽刺一顿好受啊!”
人群中引起一阵哄笑,郭向林揉着刚被掐疼的胳膊,羞得满面通红。
当二位新人进入到礼堂大厅时,军乐声大作,鞭炮齐鸣,他俩徐徐地从过道中搭起的彩棚中走过,两旁的战士们向他们身上挥洒着鲜艳的花瓣。一场移风易俗,别开生面的婚礼就要开始了。
婚礼按照当地的民俗,有序的进行着,在每个程序的间隙,来宾们不时地出点小的“节目”,令二位新人措手不及,护士长贾姝君是吴雨菲的"娘家人",她为了不让吴雨菲吃亏,带领着手下的姐妹们,帮助吴雨菲一个个地回击着善意的“挑衅”。
全场欢声笑语,这种婚礼别开生面,让战士们大开眼界,当婚礼程序完成后,文艺演出开始了。
通信团虽然驻地偏僻,但是文化活动开展的很出色,战士演出队在军区范围内也很有名气,经常在汇演中得大奖,今天他们又亮出了拿手好活,演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节目,博得来宾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雷长夫别出心裁,让团里的创作组把魏连长雪中救战友的事迹,编排成战地舞蹈,搬上了舞台。
灯光把漫天飞雪的效果重现在舞台上,暴风雪的呼啸声充斥于礼堂之中,一位英勇的战士,背着自己的战友,艰难的行走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在高昂起伏的音乐声中,那位战士演员表演得很投入,他用酣畅淋漓的形体语言,把场内观众带到了林海雪原,带到了魏学志背着自己战友奋勇跋涉的地方,风声,音乐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礼堂里的人们都心潮澎湃,浮想连翩,引发出一阵阵雷鸣般掌声。
舞蹈完毕,又一位战士演员上台了,他的节目是快板书,说的是一位女战士,为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动物实验,在深夜里,灯光下,一个人默默地护理着伤狗,当伤狗燥动时,那位女战士的手背被狗爪子挠成深沟,往下流血的时候,她不顾个人的疼痛和失血,拼命的按住伤狗不放,一直坚持到给伤狗输完液体的时候。场内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舞台上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小话剧《徒手擒贼》展现出一位女兵和他的恋人与坏人奋勇搏击的动人画面,当那位女兵忍受着伤疼,抱住抢匪大腿不放的情景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人们都被震撼了,屏住呼吸为这位女兵加油,因此又爆发出了敬佩与欢呼的掌声。
节目表演完毕,人们都自动的站立起来,把目光投向了新婚夫妇,高喊着向他们二人学习的口号。
魏学志和吴雨菲眼里含着热泪,深情的向全场来宾鞠躬敬礼,表示谢意,场内掌声不息,久久的在大礼堂回荡着。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请英雄的夫妻唱一首歌吧!”此言一出,博得了全场的赞同,大家使劲的鼓着掌,请他们二位上台唱歌。
他俩红着脸,就象事前商量好那样,拉着手唱起来:
“人生啊,有艰险,征途啊,多磨难,小草啊,冻不死,春风吹又鲜,往前走,莫回头,美好在彼岸,往前走,莫回头,美好在彼岸……”
郑老师悄悄的擦着泪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握着梅万金的手,哽咽着说:“这孩子,还记着那首歌哪。”
石俊又一次动情了,他品味着吴雨菲唱的那首歌:“人生啊,有艰险,征途啊,多磨难,小草啊,冻不死,春风吹又鲜,往前走,莫回头,美好在彼岸……”
“好、太好了!”他又思索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说:“这丫头从小在逆境中养成了倔强的性格,进入军营后,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磨难,然而她没有倒下,却奇迹般地成长起来,越来越成熟了,这使我想起了一个题目‘女兵吴雨菲军中奇遇记’,我回去就写,写成小说,一定会发人深醒的。”
这时,雷长夫宣布:“二位新人的婚礼结束,下一个节目是:为了庆祝祖国的生日,机关和各分队分头会餐!让我们再一次祝贺二位新人,新婚愉快,前程似锦!”
来宾们、干部战士们都站立来,又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把衷心的祝愿送给二位新人……。
2009年3月28日于沈阳初稿
2009年4月12日于沈阳修改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女兵吴雨菲军营奇遇记更新,九.徒手擒贼;十.别样婚礼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