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恋上硅谷的“脑残粉”
有人以宗教为信仰,有人以偶像为信仰,也有人以金钱为信仰……在诸多的信仰对象中,“硅谷精神”就是很多“极客”们的信仰,它传递给信徒的并非掘金之道,也不是修炼之法,而是敢于打破常规的创业思维,而马斯克就是硅谷精神的“脑残粉”。
1994年,马斯克和金巴尔进行了一次横跨美国的旅行。
当时金巴尔是一间画室的承销商,生意做得不错,他和马斯克凑钱购买了一辆宝马汽车,开始了一段游历旧金山的旅程。虽然加利福尼亚是高温天气,不过两人却很享受这段旅程,他们一路上打打闹闹,脑子里却在构想着如何开创一番事业。当时他们瞄准了互联网,准备做与其相关的业务,而整个旅程就是一次行动的头脑风暴会议。
起初,马斯克兄弟想到为医生打造一个信息交换和协作的网络系统,他们觉得医生这个行业正在被现代文明改变,为此金巴尔还撰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不过他们很快对这个项目失去了兴趣。暑期开始以后,马斯克来到硅谷找了几份实习生的工作,白天他会去研究所实习,这是一家当时被媒体热炒的创业公司,号称正在研制超级电容器,能够为电动车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所以吸引了马斯克。
马斯克一直幻想着将《星球大战》中的激光武器变为现实,让它们能够释放出强大的能量,而这些武器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拥有超级电容器,它比电池更稳定也更有能量。因此,马斯克很喜欢在研究所工作,这和他的商业目标非常接近。
除了去研究所工作,马斯克每天晚上还到一家火箭科学游戏公司打工,这也是一家创业公司,业务方向是开发世界最先进的视频游戏,用先进的光盘代替传统的卡带来保存更多的游戏信息。这项工作和马斯克的个人爱好非常接近,不过他从事的工作却比较无聊——编写没有技术含量的基础代码。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马斯克开始编写一些驱动程序代码,让游戏手柄和计算机游戏充分联动起来,这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但是马斯克凭借自学完成了挑战。他总是尝试寻找执行多重任务的捷径,让用户能够在光盘读取视频资料的同时玩游戏,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设计出复杂的程序代码。尽管如此,马斯克还是顶住压力,不分昼夜地工作,他旺盛的精力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硅谷就是“极客”们的乐园,这里忙碌、充实、快节奏、高效率,让每一个掌握一技之长的人都有用武之地。他们愿意在硅谷寻找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整整两年间,马斯克每到夏天都在硅谷打工并打算永久定居下来,他甚至劝说金巴尔也搬到硅谷,因为这里才是征战互联网的终极战场。
从硅谷走出来的成功者数不胜数,而马斯克的偶像是一个名叫吉姆·克拉克的人,他是一个创业专业户,连续创建了三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每一家都是行业内的领军者,媒体称他是“将世界甩在身后的人”。显然,马斯克想要引领时代,他认为如果不能先人一步,即便赚再多的钱也无法凸显他的价值。
马斯克思考着未来的创业方向,很快,网络分类推销成了他看重的领域,这个灵感还是源自于一个笨嘴拙舌的黄页推销员——他向马斯克所在的公司推销网络黄页的好处,却没有抓住重点,但是马斯克从中窥见了商机,他认为未来市场一定需要这类业务。
马斯克将这个想法告诉了金巴尔,兄弟二人很快着手建立一个名叫“GlobalLink”的信息网站,还拉上了金巴尔的一个同学。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传统媒体电子化业务,让国内的地方商家和网络媒体合作,对他们的产品本地化,比如让地方报纸登录互联网,让更多的人看到。
1995年,马斯克正式走上了创业之路。
还在沃顿商学院期间,马斯克为一个从事电子书扫描服务的公司写过商业策划案,所以他的首个创业目标就瞄准了电子书扫描。后来,马斯克将“GlobalLink”改名为ZIP2。
说起ZIP2,它原本是一个有些离谱的创意,要知道在1995年,了解互联网的公司并不多,更没有几个人能够熟练上网去了解世界,很多企业根本不知道怎么推荐自己,要赚这些人的介绍费谈何容易。
由于马斯克刚刚创业,手中的积蓄并不多,所以ZIP2的现金流十分紧张,公司的办公场所也是一间租来的房子,马斯克他们忙碌完了还要睡在这里。除此之外,办公室里没有像样的家具设备,马桶经常罢工,屋里的气味可想而知。当然这并不是最糟糕的,马斯克面临着业务推广的难题,为了拉到客户,他们打算去说服饭店,让饭店将自己的业务信息发布在网络上,ZIP2负责给饭店制作一个能够检索的目录和地图。马斯克说,每个人都应当知道距离自己最近的比萨店在什么地方,而这个理念至少超越那个时代10年。
作为网络公司,没有足够用的带宽是不行的,但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为此马斯克和一个名叫吉鲁阿尔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谈判,从他的公司里拉出一条网线接入ZIP2,这样就能节约不少费用。虽然马斯克他们不宽裕,但是并没有拖欠租借费用。
马斯克拿出了比打工时还要认真的态度去经营公司,他完成了后台需要的全部原始代码,而由能言善辩的金巴尔去推销业务。最后,马斯克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了一个湾区企业数据库的访问许可证,让ZIP2拥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企业名称和地址。接下来,马斯克与一家综合电子地图信息供应商取得了联系并达成协议,对方愿意免费提供技术给他们。于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原始信息系统准备完毕。
随着需要录入的企业数量增多,ZIP2必须丰富原始数据,覆盖主要城市以外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能够让用户在家里使用电脑时顺利操作,否则体验太差会影响公司的口碑,但是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终于,埃罗尔拿出了28000美元,算是帮助马斯克顺利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但是这笔钱也很快就花光了。
用捉襟见肘形容马斯克他们毫不为过,兄弟二人连换洗的衣物都只能挤着放在一个小柜子里,洗澡只能去外边,吃的也是快餐,金巴尔已经能够背出快餐店菜单上的所有菜品。
随着办公设备的不断增加,原本就拥挤的办公室已经物满为患,马斯克又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但是他们买不起床,只能把两个床垫扔在地上凑合。如此寒酸艰苦的工作环境,很难招到员工,后来马斯克费劲唇舌“骗”来一个韩国的工程师做实习生,他出门开的是马斯克的破烂宝马,这辆车经常开着开着就掉轮胎。
创业的艰辛会让一个原本洒脱的人变得狼狈不堪,他会因此感到彷徨,也会因此感到焦虑,然而一旦这种狼狈没能在第一时间击败他,就会在下一个路口变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创业者会适应甚至爱上这种狼狈,因为他知道自己正在路上。
2.Zip2就是打开箱子放出妖怪
在创业之路上,有时会无意中打开潘罗拉魔盒,从里面放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变量,有来自市场的,有来自竞争对手的,也有来自整个时代的……这种未知性让创业变得更有悬念、更刺激。
对马斯克来说,创业面临的短暂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困难没有终结的征兆。他渐渐意识到,虽然ZIP2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然而在网络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下,传统的推销手段不能放弃,他们必须说服那些对网络不了解的人信任他们,然后才能弄到资金,这就需要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
1995年,马斯克开始大规模招聘销售人员,然而被招来的员工也不懂互联网,所以马斯克只好向他们传授相关知识。很快,在一位名叫海尔曼的销售员的带动下,最早一批推销干将进入ZIP2,后来成为公司业绩的拉动者。海尔曼对他的新老板印象深刻:马斯克像狗一样睡在办公桌旁边的睡袋里,他告诉大家,谁先到了就把他踢醒。
和马斯克这种工作狂相比,金巴尔更讨人喜欢,他阳光、乐观,能够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团队。很快,海尔曼在金巴尔的鼓励下,去寻求斯坦福购物中心这样的高档商家合作,可是敲了一圈的门,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和ZIP2合作,他们认为互联网就是个白痴似的存在。其他的销售员也一无所获,有的人找到了汽车经销商合作,结果ZIP2过慢的网络速度让客户体验很差,销售员只好安慰客户:明天会变好。就是依靠这种不屈不挠的韧劲,ZIP2终于收获了几百美元的支票。
销售人员在前线疲于奔命,马斯克也在后方不断修改软件系统,因为这是说服客户的根本。不过,马斯克并没有将精力完全局限在产品本身,他也在思考着如何让客户对他们的产品有良好的印象。
一个优秀的产品,不能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发霉,它必须光鲜闪耀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样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为此,马斯克自制了一个便携箱子,将软件放进去,每当面对客户时就庄重地打开,好像里面的软件能自主运行一样。虽然这有点类似噱头营销,但是对投资人来说,他们记住了马斯克的名字,也对ZIP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出钱赌它的未来。
终于,一个叫科里的加拿大商人被ZIP2谋划的商业前景打动了,在1996年成了联合创始人之一。虽然科里不懂互联网,但他阅历丰富,能够让马斯克这帮年轻人减少冲动的决策,逐渐从联合创始人变成了创业导师。有意思的是,一向独断专行的马斯克对科里几乎是言听计从,哪怕和金巴尔有分歧时也是如此。
1996年对马斯克来说是命运发生转折的一年。一家风投公司看中了ZIP2,约马斯克和金巴尔见面,双方一拍即合,马斯克获得了300万美元的投资。马斯克用这笔钱将办公室迁到了帕洛阿尔托剑桥路上,工作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他也开始招募有能力的工程师。与此同时,ZIP2的商业策略也进行了调整,他们不再局限于硅谷地区,而是要将业务范围扩大到整个美利坚。在营销策略上,马斯克也不局限于上门推销,而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包出售给报业公司,让报业公司自创他们的分类广告目录,这样就能为ZIP2的业务起到示范作用。
ZIP2开始走上了正轨和快行道,马斯克也成了首席技术官,他聘请理查·索尔金出任ZIP2的CEO,此人非常了解互联网的投资项目,经验老到。不过对马斯克来说,自己未能亲任CEO还是非常遗憾,因为很多决定权不在他手上。但是,这个人事安排是风投公司提议的,马斯克不能违抗金主的安排。
让马斯克郁闷的不仅仅是权力落空,而是在公司招募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师以后,他发现新来的程序员能力远超过他,他们只看了一眼ZIP2的代码就决定重写,这让马斯克有些恼怒,但是工程师们的修改速度非常快,他们能够将软件项目合理划分成不同的模块然后进行细化。相比之下,自学成才的马斯克之前做了很多无用功。不过,愤怒归愤怒,更专业的代码编写对ZIP2是有利的,而新鲜血液的注入也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流程:过去马斯克认为做一件事很快就能完成,而工程师们设定的时限要超过他的预期,虽然工时看似增加了,但质量也有了巨大提升,这对产品口碑的塑造非常重要。
虽然公司自上而下发生了剧变,但是马斯克乐于接受这种变化,因为他在见证ZIP2的成长。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马斯克的个性也悄然转变了,他不再是一个懦弱傻气的人,而是变得具有对抗性和征服性,这种变化利弊皆有:有利的是,马斯克不害怕与人发生矛盾并总能想到解决方案;有弊的是,马斯克很少表现出对他人的理解,他甚至在一次开会时甩手离去,只因为创意总监说了一句,“有人抱怨说我们无法实现这项技术变革。”
当然,马斯克并没有变为一个容易爆发的“火药桶”。面对投资人的时候,他也懂得妥协并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这种成熟的处世之道让他获得了很多收益,他和金巴尔各自购买了一辆新车。
为了凝聚团队,马斯克组织员工骑行穿越萨拉托加峡谷,马斯克在上山之后呕吐不止,但是他宁可承受这种痛苦也不想落在队伍后面。对他来说,登上山顶和追求极致的产品同等重要,因为放弃和落后早就在马斯克的字典里被去掉了。除此之外,马斯克还会动员团队参加第一人称电脑射击游戏比赛,如果不是因为一个选手的电脑出了问题他们就夺得了冠军。无论是现实世界的争锋还是虚拟游戏的竞赛,马斯克都力求封王,这不是一种虚荣心,而是流淌在骨子里的好胜基因。
当马斯克筹划着公司的未来时,互联网时代来临了,很多网络创业公司都迎来了一个利好的时代,不过马斯克并不在乎能赚到多少钱,而是更倾向于体验创业的乐趣。和学生时代相比,走上创业之路的马斯克能够将想法转变为现实,将他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财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ZIP2成功度过了初创阶段的磕磕绊绊,进入了稳定的运营时期。马斯克的客户资源也丰富起来,甚至连《纽约时代》这样的大媒体也成了ZIP2的固定客户之一。
1998年,马斯克和ZIP2已经成了圈内小有名气的创业者和企业,大家都认为电子业务领域诞生了一匹黑马。ZIP2的顺利发展和马斯克的个人能力分不开,他在洽谈业务时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哪怕是初次见面的潜在客户也能被他描述的方案打动,迅速地和ZIP2建立合作关系。
或许不会有人想到,如今面对客户侃侃而谈的马斯克,曾经是一个不善言辞且惹人讨厌的傻小子,这种性格的改变是一个成功者想要斩获最终目标的必然选择,他看重的不是保存个性,而是保持梦想的火种不熄灭。
3.你们负责开发,我负责天下大乱
商场上是不存在永远的朋友的。当利益分割不均时,昔日盟友间的温情面纱将会被无情地撕破,而这种翻脸之后爆发的冲突,往往比与天然为敌的对手之间的冲突更具破坏性。
ZIP2在新闻界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和纽约时报集团等著名传统媒体签署了协议,此外还获得了一笔对方额外提供的5000万美元的资金。
报业大鳄们之所以不惜血本,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ZIP2代表的是正在崛起的互联网。作为传媒界的老牌企业,他们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广告模式才能确保不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但是这样一来,ZIP2的知名度就被各大报纸掩盖了,消费者们并不知道这些报纸的背后是ZIP2的技术在支持,这是马斯克不愿意看到的。他希望让ZIP2直接面对消费者并为他们提供有趣的服务,因此他提出建议:买下“City.com”这个域名,然而媒体公司却并不同意,认为这会改变ZIP2既定的商业方向。
1998年,ZIP2斥资3亿美元吞并了竞争对手CitySearch,新公司继续使用这个名字。从表面上看着这是一次强强合作,因为CitySearch已经在全美广泛覆盖并拥有成熟的销售团队,ZIP2则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工程师团队,然而双方在谈判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
当时,ZIP2和CitySearch都需要考察彼此的人员配备情况,有一些多余的员工要被裁掉,从而优化部门结构,可就在这个过程中,ZIP2发现CitySearch的财务问题非常严重,而且在合并之后ZIP2的高管要被降级,这样就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在ZIP2内部出现了反对合并的声音。对于这种意见,马斯克原本是反对的,他希望看到两家公司兼并之后形成的强大战斗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斯克也怀疑合并是否对ZIP2真的有用,最终他成了反对派。
1998年,ZIP2和CitySearch的合并计划泡汤,马斯克则将矛头指向了CEO索尔金,认为他在这次事件中负有责任。其实这并非是主要原因,马斯克不甘心只做一个技术领袖,他要控制整个公司的走向。但是,马斯克的请求被董事会拒绝,他还被剥夺了董事会主席的席位,不过索尔金也未能幸免于难,他被风投公司指派的普罗迪昂取代。
这下,索尔金和马斯克成了冤家对头,索尔金认为马斯克才是导致合并失败的罪魁祸首,双方僵持不下,这时普罗迪昂站出来表示,如果马斯克想当CEO,这个愿望可以通过出售ZIP2来满足。
受到合并失败的影响,ZIP2的业务开始走下坡路,公司不断亏损,马斯克提出,只有靠近消费者才能改变这种劣势,不过风投公司并不赞同,普罗迪昂指出:马斯克的商业策略只能让公司投入更多的钱而未必收到回报,因为微软也在进入这个市场,同类的企业也虎视眈眈,ZIP2很可能会遭遇全面围剿。夶风小说
就在投资者和创业者几番纠缠之际,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
这个“馅饼”就是康柏公司。或许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康柏,但是在20世纪末,康柏是能够和微软、IBM比肩的计算机公司,它曾经的口号是“比IBM电脑更为精巧,更为廉价”,其生产的个人电脑销往全球且业绩不俗,是行业巨头之一,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繁华。然而遗憾的是,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康柏就被惠普收购,成为轰动一时的爆炸性新闻。从康柏的浮沉似乎能够窥见互联网的美丽与哀愁,它能够让一家公司在短短几年平地而起,也能让一家公司在三五年间由盛转衰。
1999年2月,康柏表示愿意出资购买ZIP2,这对于进退维谷的马斯克来说是一个好消息,ZIP2的董事们也欢欣鼓舞,他们甚至准备了一次盛大的派对来迎接这次收购。不过马斯克却没有想在康柏工作的兴趣,他知道收购即将尘埃落定,他思考的是自己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有人认为,ZIP2虽然经历一些波折,但发展前景还是良好的,这时应当趁热打铁,马斯克为何铁了心要转手呢?
马斯克当然不是钻进了钱眼里,他是一个善于分析问题关键点的人。在他看来,ZIP2自身的价值正在被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所稀释,和它类似的很多初创公司的价值都被严重高估,已经陷入了泡沫经济的虚假繁华当中,继续投资只能让这些泡沫变得更加膨胀。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年光景,但是泡沫已经临近了破碎的危险期,届时将会急速下坠,想收手都来不及了。
1999年,康柏公司的AltaVista部门以3.07亿美元和3400万股票的价格完成了对ZIP2的收购。马斯克作为股东和经营者,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个人收入,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马斯克赚到了钱,同时也获得了教训。他认为自己原本有机会处理好和员工之间的矛盾,但是他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足以带动整个团队和他想在一处,这也是他早年人生经历的缺憾之一。因此,在ZIP2被收购之后,马斯克尝试弥补这方面的短板,他知道无论自己以后做什么都需要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工作,否则分歧和矛盾就会源源不断,再美好的理想也会被彻底摧毁。除此之外,马斯克的强硬态度也让很多工程师无法适应,他经常会不请自来地修改代码却不告知对方,结果惹得很多人不高兴。后来马斯克意识到,这样做会打消工程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团队合作。
遗憾的是,康柏收购ZIP2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是在接手之后变得鼠目寸光,浪费了ZIP2可能创造奇迹的良机。但是对马斯克来说,ZIP2留给他的创业经验足以让他登临更高的起跑点。
4.用X.com代替钱包
好的创意不仅能带来新的盈利模式,更能深度应用于人类生活中,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这才是商业的真正魅力所在。
出售ZIP2让马斯克的口袋塞满了钞票,他在洛杉矶购买了一套1800平方英尺平方英尺,面积单位。1平方英尺约合0.09平方米。的公寓并加以装修改造,他还购买了价值百万美元的迈凯伦F1跑车以及一架私人飞机。
马斯克一面享受生活,一面准备继续创业。他将大部分的个人资金整合起来,时刻观察着社会的发展动向,这一次他要站在比ZIP2更高的层面去改变世界。对于他来说,金钱既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保障,也是创业的持续动力,而过多的财富就是一串数字而已,他在意的不是跑车别墅,而是创业本身的乐趣。
ZIP2的成功出售,让马斯克似乎找到了硅谷的致富密码,他的野心也随之增长,他将目光盯在了那些有潜力的互联网项目上。在马斯克还在打工期间,就考虑到要开设一家网络银行,还面对一些科学家做过演讲,他认为金融业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转型,可是科学家们似乎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他们认为网络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会限制互联网金融未来的上升空间。
毫无疑问,马斯克的认识又一次超前了。在当时来看,互联网金融是遥不可及的梦,也是匪夷所思的发展方向。如果像亚马逊那样只在网上卖几本书问题不大,可是将用户的银行账号上传到互联网,那么出了问题谁来负责?马斯克的理解是,要想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就要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而这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并非是妄想。但是很多人习惯于相信眼前所见之物,对虚拟的网络和遥远的未来充满了怀疑。
做互联网金融的难度和做ZIP2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马斯克并没有为此放弃。他在ZIP2被收购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他拉拢了公司里的一些工程师,让他们成为他二次创业的生力军。
1999年3月,马斯克成立了X.com公司。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它称得上是网络支付的鼻祖。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甚至依赖于网络支付的存在,然而在十几年前,没有几个人会想到这种全新的支付形式会普及。马斯克以超前的视角成了时代的先驱。
在马斯克看来,X.com是一个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富矿,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所以他投入了1200万美元,而他手头只剩下了400万美元。事实上,马斯克这种做法有些“愚蠢”,有不少创业者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后,会把钱存起来,然后借着上一次创业的名声去拉风投赞助。马斯克却没有这样做,一是因为他相信X.COM会蒸蒸日上,二是因为他想用这种方式赌上全部身家,“不成功便成仁”。
X.com和ZIP2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从认知层面掀起了一场革命。马斯克要面对的也不再是比萨店、美发屋和服装店,而是财大气粗的金融机构。马斯克十分自信,他觉得那些银行家和金融人士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将给他们带来什么,只有他才能拯救他们,越是这样去想,马斯克就越是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商业领袖。
一个卓越的领袖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团队辅佐,马斯克为X.com招募了一个梦之队。其中有来自硅图公司(美国高性能计算、数据管理和虚拟化产品的制造商)的工程师,有从加拿大被挖过来的金融高手,还有获得罗德奖学金的学霸,最后形成了以荷艾迪、佛里克、佩恩和马斯克四个人为核心的团队,他们都成了X.com的联合创始人。
马斯克等四人聚齐之后,先是对银行业进行了考察和论证,他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依靠业务员出去办事是效率低下的表现,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打破现状。与此同时,马斯克也开始恶补有关银行业的知识,他阅读了很多银行内部机制运作的书籍,同时也和其他三个人多次展开头脑风暴,完善他们伟大的商业计划。这一次,马斯克不急于求快,他们几个创始人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小心论证,为的就是避免在实操阶段发生问题。
有讨论就会有争议,四个联合创始人性格差异较大,他们也经常因为小事产生摩擦。由于马斯克已经在硅谷小有名气,佛里克对此感到不安,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银行家,所以想要沿用传统的方式去管理X.com,他认为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他对马斯克全盘否定银行系统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马斯克的有些观点实在是愚蠢至极。
马斯克和佛里克进行了多次争论,最终,佛里克亮出了底牌:或者马斯克让他出任CEO,或者他带走其他人成立自己的公司。强硬的马斯克当然不会妥协,于是佛里克真的带着一批人离开了,其中就有技术精英荷艾迪。留在马斯克身边的,只有少数几个忠诚的雇员。不过,马斯克依然很乐观。
随着人才的流失,X.com的资金运转也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马斯克寻找了不少风险投资公司,不过因为出走的人才太多,导致他们对X.com的前景不是太看好。马斯克认识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他去硅谷招募人才,用他一贯的演讲方式打动了几个热血澎湃的工程师。
在马斯克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加入他的团队,X.com的存在不再像以前那样虚无缥缈,一些人看到了它的发展前景。很快,马斯克拿到了银行牌照和共同基金许可证,还和巴克莱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1999年11月,X.com创立了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有三个共同基金可供投资人选择,而且联邦存款保险也为银行账户进行担保。在感恩节前夜,X.com正式向公众开放。也许是等待这一时刻太久了,马斯克在办公室里守了两天。
X.com的诞生和颠覆如影随形,它所提出的理念十分先进,只要用户注册就能得到20美元的现金卡,如果将X.com推荐给其他人还能得到10美元的优惠卡。为了扩大用户群体,马斯克取消了各种琐碎的手续费,还开发出了一款用户间的支付系统,让用户通过电子邮箱地址就可以转账,而在过去这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从多处细节可以看出,X.com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自带革命属性,它试图颠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理念,但这对马斯克的终极商业理想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5.天才被孤立,疯子被遗弃
天才的诞生是为了改造世界以及人们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和他人发生分歧。天才数量稀少且特立独行,常常被数量占优的普通人围攻,这是天才的宿命,也是社会进步必经的过程。
在X.com成立的几个月间,一共有20万人成为注册用户。但是,就在马斯克志得意满之际,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一家名为Confinity的公司横空出世,经营着和X.com相似的业务,这家公司致力于开发属于自己的线上支付系统。而且,它的两位创始人彼得·泰尔和马克斯·拉夫琴十分狡猾,他们从X.com那里租到了一个载物间,然后利用掌上电脑的红外端口进行支付,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确实更方便。当时,马斯克对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并没有心存戒备,两家公司还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事实上,无论是X.com还是Confinity,它们都以硅谷为爆点,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支付革命。
马克斯·拉夫琴是乌克兰人,他和马斯克一样都是从家乡远赴美国的寻梦者。拉夫琴于1975年出生于乌克兰,当时乌克兰还隶属于苏联的政治版图。1986年,距离拉夫琴家10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由于拉夫琴的母亲是供职于政府部门的物理学家,他们遭受牵连被迫离开了乌克兰,带着仅有的700美元来到了美国。拉夫琴生活在穷困的美国底层社会,他凭着一台二手电脑学会了编程,从此迷恋上了加密技术。不过,拉夫琴不是一个只会埋头钻研技术的“极客”,他在中学时代就创办过三家投资公司,随后来到硅谷继续寻梦。后来,拉夫琴在斯坦福大学认识了国际象棋名宿彼得·泰尔,两个人共同创业建立了Fieldlink公司,后来改名为Confinity。
随着两家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他们之间的友谊最终支离破碎。马斯克对拉夫琴充满了戒备心理,Confinity也搬到了另外一条街上。虽然失去了并肩作战的可能,但是拉夫琴的商业思路越来越清晰,他力求打造一项能够进行网页和电子邮件支付的业务。至此,两个初生的创业团队展开了一场关于技术、思维以及梦想的比拼。
互联网圈内的战争,常常是出招快速者掌握最大的胜算,因为谁先让消费者拥有良好的体验谁就占据主动权,而当用户习惯于某个软件之后就不会轻易更换,除非竞品拥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为此,马斯克和拉夫琴都投入重金展开促销活动,与此同时,他们又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精力去抵御来自黑客们的攻击,仅这方面的花销就高达百万美元。原来,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躲藏在电脑后面的黑客们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盗取他人财产的致富手段,而这也是很多用户最担心的问题。
为了在和对手、黑客的对抗中取得胜利,马斯克开动脑筋,不断调整自己的商业思维并制定出各种应对策略,他的领导者天赋被发挥出来。在他的带动下,员工们加班加点地瓦解eBay在网络上建立起来的优势,每个人每天工作20个小时,而马斯克则比他们多出3个小时。
马斯克身上集合着狐狸的智慧、狼的斗志以及狮子的野心,他几乎将X.com团队变成一个崇尚丛林法则的“动物世界”,每个人都深谙你死我活的残酷规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斯克渐渐发现,将拉夫琴当成竞争对手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宝贵资源,不利于他们全面占领互联网。与此同时,拉夫琴也意识到,Confinity虽然拥有热门产品,可是每天都要拿出10万美元去奖励新用户,造成了储备资金的不足,公司一旦遭遇运营问题将捉襟见肘。相比之下,马斯克的团队拥有更成熟的银行产品和现金储备,两家如果长期僵持下去,必然会两败俱伤。
终于,在马斯克的牵头下,他和拉夫琴于2000年正式将公司合并,新公司的地址定在了加利福尼亚的圣西荷市。马斯克成为最大的股东,拥有11.7%的控股权。合并之后,X.com又从高盛集团和德意志银行那里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用户数量逼近百万。
马斯克之所以要与拉夫琴合作,目的是让X.com更有市场竞争力,能够不局限于硅谷、美国,而是走向全世界,要让用户毫无顾虑地选择PayPal,让用户只需一个账户就能走遍世界。“极客”精神追求的就是不容许自己的产品有半点瑕疵,而马斯克深知要想突破上升的瓶颈,必须要强化产品的创意和研发者的意志力,而整合之后的PayPal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能够和用户产生稳固的绑定关系。
合并初期,新公司沿用了X.com的名称,后来更名为PayPal,主营网络电子结算服务,原来的财捷集团比尔·哈里斯出任首席执行官,彼得·泰尔出任首席财务官,马斯克则出任董事长。至此,PayPal的三驾马车正式形成了。三个人的联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斯克也发表了一次富有感染力的演讲,他谈到了对PayPal的改进构想,也谈到了对未来市场的规划。在关于PayPal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三个人的观点是一致的——网络支付必将极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当时,很多人认为在线支付困难重重,会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不过马斯克总是能快速地解决问题,而且还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依赖PayPal,他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支付观念,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全新认知。
马斯克认为,网络支付改变的是卖家和买家的交易状态,而PayPal要做到的是高效和安全,能够让买家在付款时可以不用提供任何敏感信息,凭借安全的保护措施让买家放心购物,还能够将其他不同的支付体验整合在一起;相应地,卖家在交易时也能得到保障,不会因为欺诈遭受严重的损失。这样PayPal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快捷的交易方式。
在三驾马车的带动下,PayPal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产品功能日臻完善,而且快速推广到了海外地区。作为网络支付体系,PayPal需要和其他购物网站结合,成为其支付手段之一,不过这种合作模式下的转账会产生一定的手续费用,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消费者选择PayPal,因为他们已经转化为忠实的用户。
马斯克的梦想终于实现了:PayPal成为世界级别的支付产品,打破了使用汇款支付的传统方式,让广大用户能够用电子邮件来转移资金,而且即时到账,安全系数极高。
和传统支付模式相比,PayPal拥有三大优点:能够安全地进行国际消费;能够快速地收款、提现和跟踪交易进度;能够高效地支付各种主要流通货币。后来,PayPal的产品架构理念传入中国,诞生了支付宝。
新公司结合了两家老公司的优势,但是也埋下了斗争的隐患,主要体现在哈里斯和泰尔在业务方向的巨大分歧上,双方互不退让,最后哈里斯竟然送给民主党25000美元的政治献金,结果此事被人揭穿,哈里斯和泰尔的冲突也走向了公开化。更糟糕的是,公司高层之间的斗争蔓延到了研发部门,并诞生了两大派别,一部分人支持专项Windows技术,另一部分人继续坚持UNIX系统(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属于分时操作系统),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这场斗争中,马斯克支持Windows,而拉夫琴支持UNIX。
不仅高层之间存在斗争,两家公司的基层员工也敌意满满。在合并之后,马斯克手下的员工和拉夫琴的部下都看对方不顺眼,马斯克的人拥护X.com这个品牌,而拉夫琴的人更喜欢PayPal。
合并仅仅过了两个月,泰尔就宣布辞职,但是留下来的哈里斯日子也不好过,董事会决定将他换掉,于是马斯克出任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从表面上看马斯克掌控了局势,实际上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公司的业务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网站每个星期都“准时”崩溃一次,技术人员不得不重新去开发一个新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只能维持几天,严重分散了技术团队的精力。更糟糕的是,系统的不稳定带来的是网络诈骗的泛滥,公司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为交易量增加了,原来的一个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而且信用卡公司和各大银行也由此获利,这对于马斯克而言是一个噩耗:瓜分蛋糕的人越多,他的压力就越大。
马斯克面对的棘手问题是,公司缺乏一个有足够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产品去扭转亏损,而风投公司对马斯克的信任度也在持续下降,就连董事会都觉得他不具备危机处理能力,他的决策会将公司带入泥潭。但是,马斯克不能就此放弃,他必须力挽狂澜。
6.烫手的权力不如换成金子
对喜欢征服的人来说,话语权和操控力永远比金钱更能吸引他们。但有时候权力也是烫手的山芋,与其尴尬地握在手中,不如潇洒地丢弃,这是一种退让,也是更深层面的谋略。
马斯克在乱局中出任CEO,尽管被质疑和被攻击,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他要求将PayPal改名为X.com,这个缺乏理性的提议招致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因为人们觉得X.com很像是一个色情网站的名字,会让陌生用户产生排斥感,而拉夫琴的部下更是强烈反对。
本以为是一件轻易就能通过的小事,却让马斯克碰了一鼻子灰,年轻气盛的他有些恼怒,于是趁机给自己放了个小长假,准备带着妻子去澳大利亚看悉尼奥运会,顺便度个蜜月。然而马斯克前脚刚走,后脚拉夫琴就站出来,他将原班人马全部集合起来,召开了董事会,提出要解除马斯克的职务。拉夫琴此举也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因为如果董事会站在马斯克这边,拉夫琴就要卷铺盖走人。然而,胜利女神这次站在了拉夫琴这边——董事会同意了解除马斯克职务的决定。
在马斯克登机的当天晚上,有人向他通报他被开除的消息,可马斯克在飞机上收不到信息,直到飞机落地他才得知自己被泰尔取而代之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动,马斯克急忙搭乘下一班飞机赶回来,他不想就此放弃,他要求董事会重新考虑罢免他的决议,然而董事会明显站在了拉夫琴等人一边,马斯克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去和反对派们交涉,他表示自己并非是迷恋CEO这个职位,而是想要带着大家去做正确的事情,然而反对派们不为所动。
事情发生之后,很多马斯克的老部下并没有对他伸出援手,他们更像是一群冷漠的看客,欣赏着一场精彩曲折的权力角逐。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情虽然有些丑陋,但是对基层员工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也没有人为此离开公司。
2001年6月,随着权力易手,马斯克在公司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泰尔将X.com改名为PayPal。以前的马斯克会想方设法采取报复手段,然而这一次他忍住了,他接受了董事会给他安排的顾问职务,并继续向公司追加投资,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或许,这正是马斯克的成熟之处,他不会因为赌一时之气葬送了公司的前途,他接受了自己被赶下台的现实。
几个月之后,PayPal的外部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浪潮呈现出退热的迹象,很多创业者卖掉公司换成钞票,这种恐慌的情绪蔓延到了整个互联网。就在这时,eBay表示了对PayPal的收购兴趣。
事实上,eBay和PayPal一直是合作关系,但是eBay的CEO梅格·惠特曼认为PayPal将大部分利润都瓜分走了,并没有让eBay得到预期的收益,与其被拉夫琴这帮“极客”们控制还不如自己掌握命运,所以eBay才决定收购PayPal。
梅格·惠特曼被称为电子商务教母,她于1958年出生于纽约,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公司她几乎都任职过,比如高盛、迪士尼等。1998年,惠特曼进入eBay之后,eBay被外界评价为商业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2001年,惠特曼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25个CEO之一。2004年,惠特曼入选《财富》杂志年度最有商业力量的女性。后来,惠特曼由经商转为从政,以共和党党员的身份竞选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却不敌竞选连任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惠特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展示了她让异性都为之折服的商业手腕,也让eBay在收购PayPal时气势逼人。
在eBay表达收购意愿后,马斯克敦促董事会拒绝收购要约,他认为收购价格并不合理,毕竟PayPal已经拥有一大批忠诚用户,应当有更高的估值才对。在这个问题上,泰尔和马斯克的观点相近,他虽然也希望将PayPal转手,但是售价过低的话还不如上市变现,所以他也决定和eBay周旋。
当外界得知马斯克等人要出售PayPal时,认为这是“放在未来十年里都是最糟糕的”交易,他们普遍认为PayPal的发展前景良好,创始人应当继续独立运营一段时间,而不是贱价抛售。
尽管被人视作目光短浅,但马斯克比任何人都更清楚PayPal隐藏的危机。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PayPal与eBay的融合度更高。当时eBay上70%的拍卖都是通过PayPal来支付的,而在其他交易项目中PayPal很少被使用,这已经从侧面暴露了PayPal不够多元化的致命短板,导致PayPal对eBay的依赖性太强,不利于PayPal未来的发展,迟早会被eBay扼住喉咙。
另一方面,PayPal存在着严重的经营风险。当时一些州政府监管机构认为PayPal并不具有银行属性却做着银行的业务,因此Paypal必须一个州一个州地申请资金转账牌照,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转账的流畅性,也彻底动摇了PayPal的存在基础,它很可能在未来被一纸文件封死。与此同时,eBay正在与富国银行洽谈,让其将旗下的信用卡交易处理服务免费提供给所有eBay用户,这从客观上冲击了PayPal的生存空间。如果eBay真的要赶尽杀绝,PayPal毫无还手之力。
基于上述两点,马斯克认为出售PayPal是明智之举,但是价格必须让他们满意,毕竟PayPal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大方向。
2002年7月,在马斯克的坚持下,eBay终于将价码提高到了15亿美元,马斯克和董事会的其他成员接受了这次交易,马斯克本人因此获得了1.8亿美元的收入,这笔钱对他来说并非是炫耀财富的一组数字,而是下一次创业的希望。不过,当时很多人都不曾想到,马斯克再次创业的领域将会跳出互联网,因为它改变人类世界的力量终究有限。【穿】
【书】
【吧】
7.声名狼藉总好过默默无闻
创业者的名声只代表知名度,孰好孰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借助名声获取资本和市场,这才是名声的真正价值。
PayPal出售给eBay之后,马斯克身家过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然而他的名誉却遭到了重创,很多媒体将他描述为一个习惯搞内部斗争的幕后推手,这一切都在他与反对派的斗争中体现出来,有些人把马斯克看成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顽固分子,他在公司面临重大决策时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与之对应的是,拉夫琴和泰尔赢得了行业领军者的良好口碑,马斯克之前积累的创业者形象一落千丈。在公众看来,马斯克不具备一个联合创始人的必备素质,他的成功无非借助了他人之力。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专门抨击马斯克的文章,而撰写者正是马斯克的早期雇员。
为了给自己洗刷不白之冤,马斯克写了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邮件,借助他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永不服输的斗志,毫不留情地对那位前雇员进行了抨击,说这位雇员只比实习生好一点点,而且对公司的内幕一知半解。除此之外,马斯克还指出自己不负于联合创始人的头衔,无论是在人才招聘上还是公司经营上都有所建树。
泰尔在幕后支持这位前雇员,还帮助他出了一本描述“PayPal战争”的书。不过,其他供职于PayPal的人并不觉得这本书说出了真相,他们认可马斯克的能力,也对刻意丑化X.com团队表示了愤慨,但是对于马斯克对品牌建设和应对网络诈骗等方面的行为,大家都保持相同的态度:如果马斯克继续出任CEO,PayPal就会彻底垮掉。
马斯克的反击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拉夫琴和泰尔等人否定了他作为联合创始人的业绩,这等于抹杀了他的历史作用,也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贬低。因此,马斯克不放过任何一个表达立场的机会,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妥协,他必须作出针锋相对的回击。
马斯克之所以被人诬蔑,也和他强悍的个性不无关系。他在公司里太喜欢压制别人,这种不懂得退让的个性给大家造成了负面印象。虽然他也在尝试改变自己,可收效甚微,特别是在投资者眼里,马斯克的个性不讨人喜欢,并不符合一个标准CEO的形象。有人认为,马斯克高估了他的产品,有时还会进行一些夸大的宣传,而这已经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
马斯克的性格的确存在一些短板,但正是这些短板构建了他的优势:他的自吹自擂源于一种自信,他的睚眦必报始于一种认真,他的咄咄逼人发端于一种坚忍不拔的斗志……如果只是截取马斯克创业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去评判他,得出的结论肯定不是最客观的。马斯克洞察人心、观瞻时代发展轨迹的能力是超出常人的,他关于地图和网站的垂直技术整合构成了今天互联网世界的地基之一。
被马斯克改造过的PayPal构建了一个体系完整的网络银行,他将金融的标准化工具引进互联网并推动了它的现代化进程。为了让消费者眼前一亮,马斯克还加入了很多全新的概念,让他们意识到这不仅是一场支付革命,更是人类消费生活的巨变。
如果将创业看成是一次远航太平洋的探险,那么马斯克无疑成了哥伦布,他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还对新大陆上的居民进行了改造。他俨然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只有别人抄袭他的可能,而他的创意则领先于时代。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PayPal奇迹般地存活下来,这和马斯克之前的预防措施有关,他从内部优化了PayPal,让它的价值获得提升,在很多互联网产品估值缩水之际,PayPal始终坚挺不倒。另外,PayPal的创业团队也成为硅谷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马斯克、拉夫琴和泰尔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物。而且,PayPal团队还间接培养了一批创业人才,比如YouTube和Yelp的创始人都曾经在这里工作过。
在和网络诈骗博弈的过程中,PayPal所积累的经验也被FBI和CIA所借鉴,成为打击黑客的核心技术。PayPal研发的软件也成功运用在全球各大银行的网络系统中,而马斯克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尽管各有所长,但是单从想象力的维度看,马斯克的贡献要超过ZIP2和PayPal的很多高管,如果他继续留在这两家公司掌舵,他们今天的业务范围和技术能力将会更上一层台阶。只可惜,这些公司的继任者思想过于保守,他们看不清时代变化的方向,很多宝贵的发展契机被他们忽视了。
归根结底,马斯克的性格决定了这些公司的命运,如果他能稍微妥协,或许董事会就不会对他有那么大的成见,能够耐心地等待他继续创造奇迹。
泰尔在出售PayPal之后一路顺风顺水,他拿出50万美元投资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脸书,后来增值为10亿多美元,回报率高达6000倍。彼得不仅用犀利的眼光押对了宝,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了硅谷的“极客”们,后来他成立了一个专门基金,用于援助那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创业者。
从PayPal里走出的技术精英们,也陆续在其他领域成为备受瞩目的人才,以至于被媒体称为“PayPal黑帮”。
马斯克卖掉PayPal之后,没有马上投入新的事业,而是回到自己的别墅里整日玩着一款名叫《生化奇兵》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他认为这个游戏讲述了辩证法,他从血腥的斗争中发现了哲学层面的文化竞争,他认为现代的很多冲突都源自于文化基因的对抗。除了玩游戏之外,马斯克还喜欢听摇滚音乐,比如罗比·威廉姆斯的歌,还有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作品。
拉夫琴挑起的斗争让马斯克十分不快,他原本可以和家人开始一段快乐的假期,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也让他们等待了许久。直到这次风波彻底消散,马斯克才和妻子去了南非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在那里马斯克又不幸染上了热带疟疾。在他从非洲回到美国之后,一连卧床好几天,最后不得不前往医院治疗,却被医生误诊了,幸亏另一家医院的医生看了马斯克的血液样本,才果断换了新的治疗方案,马斯克总算捡回一条命。不过,他整整用了半年时间恢复健康,他的身材变得瘦削,而他对假期也产生了恐惧。
疟疾几乎摧垮了马斯克的身体,他的精神状态不佳,活像是一个吃素多年的苦行僧。2001年,马斯克已经人到而立之年,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青春岁月过去了。随着PayPal离他越来越远,他的心中涌出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马斯克康复之后,最终锁定了新的创业方向——太空。这突如其来的转型,让马斯克的亿万身家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航天领域的投资完全是天文数字,几亿美金的资产也是杯水车薪,根本经不起折腾,所以这个领域的风险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毕竟在硅谷创业最需要的是点子和胆子,比如谷歌和脸书,它们都是在创业者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迅速崛起为巨头的。但是马斯克瞄准了太空,这一次他会成功吗?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埃隆·马斯克传更新,第二章 奇迹和毁灭隔着一个不高兴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