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读人心理学 > 第四章 读取对方的“话中话”,以贴心的回应赢得好感
  语言是一门艺术,会说话,说对话,说好话,是一个人情商高的表现。然而,前提是,你要读懂对方的话,不仅要明白话语本身的意思,还要读懂言外之意,这样才能走进对方的内心。

  读人关键词说话性格内向

  通常来说,说话是人与人之间用来表达内心想法、感受和情感的方式,是完成内心思维意识化的一个工具,也是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手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爱说话,于是,有些人就认为他性格内向,甚至说这个人可能患有自闭症。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说话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候“说”是一种交往方式,“不说”也是一种交往方式。只是有时说话是有益的,有时不说话反而更有益。

  下面我们从心理层面来剖析一下“不爱说话”背后的心理原因。

  一、原生家庭的影响

  人们通常有一种思维定式,喜欢用“性格”这个心理学名词将一个人限定住,并习惯性地认为不爱说话的人性格内向。显然这种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大部分内向的人只是在大多数场合中不爱说话,但是在熟悉的亲友面前或者遇到知音的时候,同样会滔滔不绝。

  他们会形成这种性格,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也就是与心理学中所讲的“原生家庭”有关。在不同的原生家庭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形成了相应的应对机制。

  比如,每一个婴儿都是最直白、最善于表达的,他们饿了会哭,渴了会喊,开心的时候会“咯咯”地笑。随着慢慢长大,他们学会了说话,并且经常“口不择言”,有什么说什么。这时,如果家长加以干涉,要求孩子不能哭、不能喊、不能说,长期如此,孩子就容易形成不爱说话、不爱表达的内向型性格。

  二、社会的影响

  不爱说话也可能是因为受到社会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来自社会常模。社会常模指的是在社会中人们通常赞同的那些行为模式。对于说话来说,“言多必失”是一种社会常模,有的人认为说得多,就可能会错得多,于是信奉“沉默是金”,于是沉默成了他们的日常习惯。

  比如,大多数男人喜欢沉默,他们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让自己显得高深,就只能少说话,但凡说话,就必要一鸣惊人。而且,为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们也会选择少说话,以免“言多必失”,尤其是在考量权力和金钱的时候,更是如此。

  三、性别的影响

  两性之间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女人喜欢说话,男人则往往比较沉默。男人的沉默,其实是一种积蓄力量、自我解决的过程。比如,女性在遇到困难或者遭遇痛苦的时候,常常喜欢一吐为快;但是男性在这种时候,为了专心思考以解决问题,会选择一个较为安全的角落,静静地思考。此时,他们的确无话可说,但是整个人却在积蓄力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天。

  四、表达能力欠缺

  有的人不是不想说话,而是表达能力欠缺,无法将内心的想法表达清楚,有时甚至会因为急于表达而出现口吃的现象,这使他们更加表达不清,还很可能会遭到嘲笑。渐渐地,他们就养成了沉默的习惯。

  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他们就会变得自卑,此后只要遇到需要表达个人主张的场合,他们就会选择退缩。所以在遇到有人说自己不善表达,有说话不当的地方请多多包涵的时候,这可能并不是他们谦虚,而是他们真的表达能力欠缺。这时我们千万不能嘲笑他们,而是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这样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还能帮助他们增强表达的信心。

  五、缺乏共同语言

  如果一个人与交谈对象没有共同语言,双方之间也会常常出现冷场的尴尬气氛。有共同语言可以理解为彼此的兴趣爱好、志愿、理想相契合。这也是很多青少年和父母很少交谈,但是和相熟的朋友却相谈甚欢的原因。他们和父母说话少,不是因为不爱说话、不善表达,而是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和那些思想相近的人交流,因为彼此的思维想法接近,在沟通时更容易达成结果。

  除此之外,人们不爱说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感觉没必要说话。他们认为不需要说话问题也能得到解决,于是就选择用沉默的方式来应对。

  只要对照上述几个原因进行仔细分析,你就能了解某个人为什么会讲话那么少了。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解读,你可以获得一些关于他的至关重要的信息,辨别他是无害的还是有害的,是友善的还是富于攻击性的。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更轻松、更精准地解读一个人的讲话内容。

  知识拓展

  与不爱说话的人相处的技巧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内向、不爱说话、朋友不多、不爱与人交往、整日郁郁寡欢的人。遇到这种人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

  首先,我们要善于引导。其实,不爱说话的人是最值得深交的一类人,因为他们一旦认定我们是他们的好朋友,就会付出他们的绝对真诚。不爱说话的人同样有着表达的欲望,只要我们加以引导,他们是非常乐意和我们交谈的。

  其次,我们要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某人不爱说话,常常是家庭、经济、生理缺陷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所以,我们要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许举手之劳就能让他们变得开心起来。

  最后,不要孤立他们。和那些不爱说话的人相处,千万不能把他们当成特殊群体而孤立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不喜欢和那些不爱说话的人打交道,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把不爱说话的人孤立起来,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这样的话,他们的思想很容易钻进死胡同走不出来,可能会陷入极端。

  读人关键词说话性格内向

  在生活中,很多人无法与他人顺畅沟通,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倾听,而且没有从倾听中掌握对方的一些重要信息及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心态。

  事实上,在看人识人方面,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掌握他人信息最直接的方式。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都能反映他的性格特点,映射出他内心的想法,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窥度他人。

  除了认真倾听一个人的说话内容外,还要注意对方的说话风格。一般来说,语气温和且有长者风度的人看问题很有深度,并且可能有忠诚、可靠的性格特质;经常把专业词语和生僻词语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一个自卑的人;说话幽默风趣的人往往比较睿智;等等。

  很多人在交谈的时候,并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进行掩饰,所以倾听者要做的就是认真观察和倾听,看看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不仅如此,通过倾听,我们还可以大致了解对方的性格特征,了解他为人处事的方式,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只有摸清了这些,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订沟通措施和方法。

  不过,倾听状态的好坏往往对倾听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心理学家将倾听的状态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心不在焉地倾听。倾听者将别人的话当成耳旁风,他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了什么。

  第二层次:有选择地倾听。倾听者有选择地倾听他人讲话,他只听自己感兴趣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并且时常会对他人的观点指手画脚。

  第三层次:全神贯注地倾听。倾听者倾听的时候比较专注,会记录别人的谈话内容,而且会对那些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四层次:设身处地地倾听。此类倾听者会全身心投入对方的陈述和表达中去,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产生共鸣。他们还会时不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问题。

  如果想要了解他人话语背后的深意,最好做到认真倾听,想办法达到并保持最高层次的倾听状态。

  这个最高层次的倾听状态,心理学家称为“同理心式倾听”,就是用心聆听另一个人的思维与心声,尝试通过对方的眼睛来探究对方内心世界的倾听方式。这种倾听方式是唯一能真正深入他人内心的倾听方式,也是情商高的表现。

  作为倾听者,我们应该明白,自己表达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解决对方的问题,我们唯一能为对方做的就是对他表示理解和体谅,并用心去倾听他的讲话。

  为此,在谈话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引导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种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所听到的内容,如“你认为……”。一方面,你可以借此表示自己在用心倾听他讲话;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听到他所说的话,并对之加以修正和补充。

  第二种方式是在倾听的过程中适当分析对方的心理状态,然后从自己的角度来评价一下对方的感情状态,如“你这样生气,对……”。你所说的,可能是对方并没有意识到的事情,所以,你有可能说出问题的重点,同时也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识拓展

  警惕有以下4种说话习惯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和各色各样的人交谈。想要通过交谈来了解对方的性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双方第一次交谈的时候,要想判断对方的性格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说话方式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遇到有这些说话习惯的人,就要提防了。

  一是吹嘘自己有靠山的人。有一些人总是喜欢到处吹嘘和宣扬自己有靠山,即使别人没有提起这件事情,他也会主动把这个“秘密”得意扬扬地说出口。对这种人,一定要小心。因为,当你真的想要通过他与某位有力人士搭上线,或请他帮忙促成某件事时,他可能会说出如下的话:

  “介绍你们认识,当然可以,但是你打算拿多少钱出来作为见面礼?”

  “进某某公司,这可需要花一大笔钱。”

  二是轻易许诺的人。有的人总是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在许诺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轻松愉快,但事后却总是食言,结果不了了之。对这类人,应将其列入不可信任之人的行列,对其不能轻信,否则可能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损失。

  三是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不要以为那些将“是非”告诉你的人就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你的谈话及反应中挖掘更多的谈资。所以,聪明的人不会对这类人推心置腹。对待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都反应冷淡,让他知难而退。

  四是嘴甜的人。这种人开口就是“哥”“姐”地叫着,叫得自然又亲切,还善于恭维,把别人夸得喜上眉梢,毫不设防。如果他对你图谋不轨,你岂不是容易上他的当?所以,当你碰到嘴巴甜、爱奉承的人时,最好提高警惕,和他保持距离,以便好好观察。

  读人关键词语音特征偏离极端穿书吧

  一个人的语音特征和其他特征一样,如果偏离了正常的模式或者过分夸张,那可能就意味深长了。

  下面我们就通过不同的语音线索来解读一个人。

  一、语音特征异常时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平时一向冷静的人突然变得暴跳如雷,张牙舞爪。当他离开以后,其余人在那里大眼瞪小眼,他们皱起眉头,忍不住说出类似“天哪,他是真的生气了,我从来没见过他这个样子”的话。

  然而,人们对个性急躁的人发脾气的反应却完全不同。因为他是急性子,只要稍微受到刺激就会失去控制。当他发完脾气之后,其余的人看看四周,耸耸肩,说:“他又来了。”因为大家都已经熟悉他的日常行为,所以会认为不必对他这次的情绪爆发太过认真。

  当然,我们无法从一次短暂的会谈中就熟悉一个人的语音风格,不过,我们可以在第一次会面时就留意对方的大致语调、说话节奏和其他一些基本的语音特征。当掌握了他的基本语音模式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留意其中的异常之处。

  比如,一个性格四平八稳的人,说话时的语调通常是比较平静的,但是他生气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者呼吸沉重,而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提高音量或者加快语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情况是,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时,他可能比较情绪化,但是一天后或者一周后,他可能会变成另外的样子。所以,对一个人,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能仓促地做出判断。

  二、语音特征极端时

  在与一个人接触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对方语音的一些夸张之处。比如,一个人说话时偶尔的声音颤动和严重的结巴相比,后者更有可能是由于紧张。对一个天生大嗓门的人和一个大声发出安全警告的人,应区别对待。这就是说,语音特征的重要性往往和其程度有关。

  不过,有时候,我们虽然留意到某人语音中的极端之处,却很难加以解读。尤其是说话者是陌生人的情况下,这种夸张的语音可能表示他的感情很强烈,但是我们不能分辨他是开心还是狂喜,是难过还是正在经历某个严重的消沉期。如果你和某人接触几次,他都表现出同样的极端特征,那么这就代表了一种模式,可能代表了一种长久的状态,我们可以据此对对方做出评估。

  通常,在表现出极端语音特征时,它的“主人”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异常。虽然说话者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语音中的线索,但是如果自己的声音闪烁着兴奋的火花,或者流淌着绝望的泪水,那么他还是非常清楚的。这当然不是说他的这种语音是刻意而为之的,因为极度的开心、悲伤、恐惧和愤怒往往是无法抑制的。

  事实上,如果说话者本身并不愿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流露出来,却发现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嗓音流露出来,就可能会觉得十分遗憾。当发现某人的情绪违背其本意而流露出来时,那些精明的读人大师就会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了。

  比如,如果一个女子竭力在上司面前表现得很自信,但是声音却开始颤抖,那么她就会感觉很尴尬。发现这一点之后,上司可以特别安抚一下她,让她保持精神放松。

  总之,不管对方的说辞是什么,只要他的语音特征和在正常模式下的比起来十分极端,我们都应该提高警惕。人们常常有意识地通过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很多无助的人也常常通过语调而不是言辞来寻求帮助,尤其是当一个人意志消沉、受伤或者愤怒的时候,更会如此。这时,他可能会坚称“我很好”,但是他的语调却在告诉别人他并不好。因此,对微妙的语音异常保持敏感,不仅能帮助自己理解别人,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能更好地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

  知识拓展

  如何从语速、音调看透人心

  一个人的感情和态度,往往会通过话语流露出来。只要用心揣摩,我们就能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弦外之音。

  一是根据语速的快慢判断。一般来说,说话语速快的人多为外向之人,他们能言善辩,浑身充满活力,但是由于说话快,常常会给人一种紧张、压迫的感觉,同时给人留下焦躁、混乱甚至粗鲁的印象。

  那些说话语速慢的人看起来有些木讷,给人的印象常常是诚实、诚恳,深思熟虑或者高深莫测,同时还会让别人看出他们犹豫不决、漫不经心、故弄玄虚,甚至消极悲观的一面。

  当然,当一个人说话比平时慢时,他可能怀有不满的情绪,或者对某人产生了敌意;相反,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愧或者在撒谎,他说话的速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快。

  二是根据音调的抑扬顿挫判断。在言谈方式中,语言本身的音调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线索。从一个人的音调中,我们可以听出这个人是友好的还是怀有敌意的,是冷静的还是激动的,是诚恳的还是虚伪的,是谦虚的还是傲慢的,对他人是同情还是讥笑,等等。

  一般来说,一个人音调柔和代表着他的坦率和友善;音调颤抖表示他正处于激动的状态中;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人显得是在对人冷嘲热讽,缺乏诚意。

  读人关键词愣神打岔跑题胡侃

  在日常谈话中,我们可能发现,随着双方信息的交换和意见的表达,对方可能会出现愣神、打岔或胡侃等类似绕道的状况。不过,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谈话中的“绕道”并不是谈话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是其中一方试图改变话题的有意行为,这可能说明对方不愿意讨论的话题大有深意。

  一、愣神

  当你和某人正在自由轻松地聊天时,突然你说了某句话,这句话或许是一句带有挑衅、威胁意味的话,也可能是一句离题的话。这时,对方没有回应,聊天的节奏被打断了。他之所以没有回应,很可能是被你刚才的话惊到了,他“脱轨”了,需要经过一些时间才能回到正轨上。ωWW.chuanyue1.coΜ

  愣神常常伴随着某种表情:满脸惊讶,脸上闪过惊慌或者焦虑的神情,眼睛一眨不眨。那感觉好像他的思维已经短路。出现这种情况,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抓到他撒谎的现行了,但是也有可能是对方对你的话很吃惊,或者很恼火,也可能是感到很沮丧。

  还有一种可能是,对方一时的愣神仅仅是因为他想起了另一件完全无关的事情,比如他突然想起自己忘记锁门了。若是这样,你会在对方脸上看到走神的表情:遥远的眼神,松弛的面部肌肉。

  当对方出现愣神的表情时,我们不需要通过其他问题或者评论来填补这段空当,只需要密切观察对方脸上的表情,并且回想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表情的出现。

  二、打岔

  打岔往往会对良好的沟通造成致命打击,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对方能够认真听自己说的每一句话。

  一般来说,打岔通常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对方对你的话感觉很兴奋,所以会插话,有时甚至激动得想要跳起来。

  对方感觉你在搜刮词语,通过插话帮你的忙。

  对方急于讨论其他问题,也可能通过打岔来把话题引到他的话题上去,因为他只想说服你,而并不想听你的意见。

  有习惯性打岔行为的人很可能是需要寻求关注之人,他们想要从你那里抢走发言权,以便让别人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身上。

  对于对方打岔的行为,我们要善于分析究竟是哪种原因使他做出这种行为。

  三、跑题

  如果发现有人想改变话题,我们需要弄清楚,对方是原本乐意谈论这个话题却突然失去了兴趣,还是一开始就不是很想聊这个话题呢?解决跑题的办法是多听一会儿。如果他说了好大一会儿,还是不肯回到最初的话题上,那么他很可能就是在刻意回避那个话题。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了,那对他很重要,以至于让他忘记了最初双方正在谈论的话题。这时,你只要把话题稍微往原来的方向上拉一拉,看看对方是否仍然抵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可以推测出他的这次跑题不是出于意外了。

  四、胡侃

  胡侃者谈话的特征通常是从一个题目跳到另一个题目,从一个想法跳到另一个想法,几乎无迹可循。有时,他们好像就是无法做到有条理地去思考,即使是几秒钟都不行。

  一般来说,胡侃意味着对方紧张、迷惑、缺乏安全感、需要被关注,也可能是精神无法集中。一个平时说话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人一般不会出现胡侃的情况,若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他醉酒、极度疲倦或者心不在焉。

  知识拓展

  如何从对方的语气中识破其心理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语气往往是一个人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的真实外在表现。如果我们能对人的说话语气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有足够的了解,就能帮助自己在与别人交往中避免使用不当语气,还能通过对方的语气来准确捕捉其心理信息,准确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为我们自己合理的言行寻求依据,最终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种不同的语气类型。

  肯定型:总是使用肯定的语气和别人交流的人往往是比较自信的,他们对自己的观点和行为都十分笃定。即使有人提出异议甚至反对意见,他们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一定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这类人通常具有一定的客观分析能力,对自己和外部环境的解读都能做到准确到位。因此,这类人在生活中看起来总是潇洒自如、自信满满。

  委婉、细弱型:以这种语气说话的人,其性格中自恋的成分多一些。如果是一名女子,这样的语气很可能代表了一种高素质、高修养,尽显她的柔美和温婉。不过,如果男性说起话来也是这样的语气,则说明他的价值定位和人生追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类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注自己的程度远远超过关注他人和整个外部世界的程度,情况严重的话,他们很可能是自闭甚至略显神经质的人。

  盛气凌人型:说话盛气凌人,代表其语气中虚张声势的成分多一些,因为这是一种畸形的自信,是一种建立在不自信基础上的抗争。虽然这种气势有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行为人达到目的,但是这要建立在对自己和对手充分了解、对事情全盘掌控的基础上,否则无异于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条件型:所谓条件语气,就是在交流过程中经常性地使用“如果”“假如”“假设”等条件词语。这类人性格中最明显的特性就是不切实际。他们常常将事情想象得十分完美,但是其中的很多设想都是脱离实际的,一旦应用于实际,失败就不可避免。

  读人关键词言谈细节表现谎言

  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人们可能会说谎,有时甚至会厚颜无耻地捏造弥天大谎。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参加该研究项目的人中,有60%的人在10分钟的会面过程中至少会说一次谎,而且大部分人在这段时间内说谎2~3次。

  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别人向你阐述了许许多多的理由,并提供了相应的论据时,你对他的话还是半信半疑。

  比如,有人向你大倒苦水,试图使你相信他如今的遭遇是多么的凄惨,但是你还是不能相信他所说的。

  再比如,你送给某人礼物后,他大声地表示自己对那份礼物是如何喜欢,如何满意,但是你从他的眼神中却看出了另一层意思。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对方的言谈细节泄露了他心底的秘密。可以说,交谈中的细节特征,为我们识别谎言提供了依据。这些特征有的涉及对方说话的内容,有的涉及对方说话的方式。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以下表现,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考虑对方是否在说谎了。

  一、说话拐弯抹角

  说谎者说话往往会拐弯抹角,常常离题万里,而且会给予冗长的解释。但是当被正式提问的时候,他们反而可能会提供简短的回答。

  二、泛泛而谈

  说谎者对某件事的解释往往是粗枝大叶的,他们很少注意到细节。他们几乎很少提到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们的感受。即使提供了细节,他们也几乎不能对这些细节进行详细的说明。

  三、字斟句酌

  一般来说,说谎者很少会提到自己。与讲真话的人相比,他们说出诸如“我”“我的”之类词语的频率要低得多,而是常常在话语中夹杂着“总是”“从不”“没人”“人人”等泛指性的词语。借此,他们可以使自己在精神上远离谎言。

  四、习惯时态

  说谎者往往不会意识到,他们说话时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总是会拉大他们与自己所描述的事件之间的距离。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他们除了表现出上面所说的“字斟句酌”的说话特征之外,还有一种特征就是无意中常常使用过去时,而不是使用现在时。

  五、免责声明

  说谎者可能会使用诸如“你肯定不会相信……”“我知道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我向你保证”等类似于免责声明的话语。其实,这些话语是专门用来认可别人的疑心的,其目的在于减轻对方的疑心。

  除此之外,说谎者在语速、音高和停顿等方面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说谎是一种对智力的考验,因为说谎者除了评估自己谎言的可信度之外,还要将真相和谎言分开,所以他们不得不把说话的速度放慢。当然,如果谎言事先被小心翼翼地排演过,那么说谎时的语速和讲真话时的语速就可能并没有什么区别。人在说谎时,还伴随着音高的变化。当人变得情绪化的时候,声音就会提高,而且这种声音的变化很难被掩饰和隐藏。

  说谎者在说谎时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说话过程中有很多停顿,在某些停顿中还使用“嗯嗯”“啊啊”等语言。编织谎言也会让人们在说谎时出现更多语误、口误和“开口错”(“开口错”就是人们刚说出一句话,马上就用另一句话取而代之)。

  知识拓展

  教你识别对方的口语名片

  人类用来表达思想的语言通常担负着两种责任:一种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种则是揭示我们对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所处位置的认识。其中,有的口语特征就和名片一样,能够可靠地传达出背景和信念的基本信息。使用这些口语名片,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获取重要信息。

  喜欢说俚语:俚语的含义比较广泛,可以指俗语,也可以指最新潮的流行热词。俗语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可以帮我们了解使用者的成长环境是乡村还是城市。

  带有主题词:人们常常喜欢在话语中夹杂一些主题词,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很多律师和一些非律师人士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代表战斗或者具有进攻意味的主题词,如“战胜”“战役”“侵略者”“对峙”“机动”“战略”等词语,这往往代表他们的性格中有充满干劲和竞争性的一面,一般表现为好斗的个性特征。

  经常说脏话:要想评估说脏话行为的严重程度,首先应考虑对方说脏话的频繁程度和环境。如果一个人经常满口脏话,尤其在不适合的场所仍然如此,那么,说明他不善社交,对别人的反应无感或者性情容易激动。

  话题重复:有的人会隔一会儿就拿出某个话题重讲一遍,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谈话出现冷场,他不愿意忍受尴尬的沉默,试图通过老话题来填补空白。二是他有心事想让我们知道。因此,当一个人纠结于某事不放的时候,我们就要帮他找找原因,否则他还会继续重复下去。

  流言蜚语: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喜欢制造和传播流言蜚语,找到他们这样做的动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分析目标和情境。如果目标是一个在社交或者工作方面的竞争对手,那么他最有可能的动机就是妒忌和怨恨;如果讨论的是双方都认识的人,那么制造和传播流言蜚语的目的通常是查探你对那个人的看法,或者影响你让你不喜欢那个人。偶尔传播流言的人可能完全是出于打听情况的目的,因为流言往往衍生流言。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某人在得知一两条奇闻逸事之后,自认为了不起,于是将其传播,以博取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非常具有魅力。它既可以在关键时刻让人迷途知返,也可以像“键盘侠”一样杀人于无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测试一下你的语言杀伤力有多大。

  测试题目

  1.你觉得下面哪类人比较麻烦?

  孱弱得为一粒沙流泪的人——2

  整天处于迷糊状态的马大哈——3

  2.你最想感谢以下哪类人?

  伤害过你的人——5

  帮助过你的人——6

  3.下面哪种水果比较像你的个性?

  石榴——4

  柠檬——6

  4.当你吃到一种紫色馅饼时,你认为是什么馅?

  蓝莓——8

  葡萄——5

  5.有一个熟睡的婴儿突然睁眼,接下来他想干什么?

  大哭大闹——7

  闭上眼继续睡觉——6

  6.黑夜中有一点亮光,你觉得是?

  篝火——7

  电灯——8

  7.提到“天空”,你会想到?

  翅膀——11

  白云——10

  8.什么颜色的鸡尾酒是最有魅力的?

  海蓝色——7

  琥珀色——10

  9.你觉得什么时候最适合一个人看书?

  清晨——11

  深夜——12

  10.如果上学出门太早,你该怎么办?

  边看风景边慢慢地走向目的地——12

  折回家中打发时间——13

  11.你认为什么颜色更能象征财富?

  中国红——13

  麦穗黄——14

  12.当你看到一种没尝过的水果时,你觉得它会是什么味?

  酸味——C

  甜味——14

  13.如果让你拿番茄来做菜,你会做什么呢?

  番茄炒蛋——A

  意大利面——D

  14.你觉得一个成功的画家最不能缺少什么?

  想象力——E

  高超的画技——B

  结果分析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读人心理学更新,第四章 读取对方的“话中话”,以贴心的回应赢得好感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