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漕帮传奇 > 第17章 康熙决断,漕帮定性
  乾清宫冬暖阁内,康熙斜倚在宝座上,台下站着雍亲王胤禛、恒亲王胤祺、兵部尚书逊柱、礼部尚书赖都、汉礼部尚书陈元龙等人。

  “赖都,冬至祭天大典筹备情况如何?”康熙低垂着眼睛,声音雄宏有力。

  赖都上前一步行礼回答:“启奏圣上,坛庙已修葺一新,所用牲畜有牺牲所统一照顾,其他相应筹备也已完备,只待冬至,行祭天之礼。只是...”

  赖都欲言又止,没有接着说下去,悄悄抬头看向康熙。

  “何故吞吞吐吐?是有难处?”康熙语调平静,却让赖都后背微微生汗。

  赖都咽了口口水,开口说道:“这陪祭大臣名单仍未确定,如今离大典已无几日,还请圣上早做圣断。”

  康熙抬手卷了卷袍袖,正了正身子,伸出手指虚点了下赖都,露出一丝笑意,开口说道:“你这赖都,做事颇为用心,能力不在廷玉之下,差就差在没点魄力。朕命你先拟名单呈报上来,以作参考,你倒好,近几年大典的陪祭人员几乎皆有。如此耍滑,当真不怕朕怪罪与你?”

  赖都一听,忙跪下身,叩头道:“圣上宽宏,大典乃国之大事,奴才初掌礼部,寻思着这些大臣皆为肱骨,不敢妄断,陪祭乃是皇恩,故而奴才推荐诸位王公大臣等圣断。”

  “哈哈哈,罢了,朕已命南书房拟出陪祭大臣名单,等会去拿吧。”康熙清楚赖都这是向自己保证没有结党营私,也便不再吓唬赖都。“起来吧,后续事宜,你要和元龙多加商议,确保万无一失。”

  “喳。”赖都站起身,与陈元龙一起行礼接旨。

  “逊柱,西北大战在即,军需准备如何?”康熙看向兵部尚书逊柱。

  逊柱拱手行礼回答:“启奏圣上,兵部武库司督令八旗炮厂制造的5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已运往甘州,待有月余即可抵达。其他所需兵器、火药、箭镞等,均已调拨部分发往前线,但若要达到大将军王的要求,还需一段时日。”

  “所耗军资几何?”

  “从户部调拨的一百二十万余两白银的军资已经基本耗用完毕,余下差不多尚需六十万两。”逊柱不敢隐瞒,自古兴兵作战就是烧钱的买卖,况且准噶尔部盘踞高原之地,道路险阻重重,运送军需更是耗资不菲。如今朝廷上下,私下皆是颇有议论,准噶尔部既然已退出西藏又何必一征到底。

  康熙皱了皱眉头,心中生出一丝犹疑。准噶尔部已是强弩之末,月前与胤禵细商定下平定之策,只待军需粮草备齐,等过了冬天便可直捣伊犁。如今仅火炮、火药、刀剑等军需耗费已达两百万之巨,再算上军饷、军粮以及运送时的耗费,也需得近两百万。

  大清国库之收入不过年入一千五百万两,三分之一的税银用于西北战事,这让康熙有些犹豫了。

  沉吟片刻,康熙看向胤禛凝声问道:“胤禛,朕命你负责西北战事的粮饷筹措,情况如何?”

  “启奏父皇,儿臣清查京通二仓后,又遣人清查黄河诸仓,所存税粮在保证各级官员俸禄发放的前提下,仅能调拨五十万石,可供抚远大将军两个月之需。”胤禛回答的干脆果断。

  “近来,不少大臣上奏折力主与准噶尔部和议,理由是准噶尔部不过残兵败将,兴不起多大风浪了,胤禵敲打了他们一番,再给点甜头,恩威并施,自然服服帖帖的。此言也并非没有道理,诸位皆是朕之肱股,都说说吧。”康熙心中也有了些决定,但仍需一个恰当的理由。

  众人相视一眼,心中皆是惊疑不定,前番话还在了解西北军需筹备之事,大家都以为此战必打,为何现在又问出这倒车轮的问题,一时竟没人敢说话。

  看着众人的面色和眼神,康熙突然笑了:“但说无妨,朕要听到你们的真心话,今日若无人发言,朕反倒要治你们的罪。逊柱,你先说。”

  “喳。”逊柱略加思索,回答:“依臣来看,准噶尔虽是蕞尔小国,然有虎狼之心。自世祖朝来,屡屡兴兵犯境,不服天朝管教,此番若不彻底歼灭,他日必成祸患。到时,不仅是天朝威严被侵犯,更是祸及各地百姓。况且,如今蒙古诸族皆是大力支持此战,在物资上多有援助,顺势灭之,此时是最佳良机。”

  “皇上,臣的看法倒与逊柱大人略有不同。”一直沉默的陈元龙这时开口了:“准噶尔兵败退回伊犁不假,但其军队损失其实不大,伊犁及其周边仍有数万大军。大将军王虽已陈兵甘州,然大军是久战之师,又不善高寒之地的战斗,故而冬季不利于我军作战,若战就算能赢,也定是损失惨重。但若拖延至明年春天,二十万大军的军需消耗将是惊人的数量。此次准噶尔兵退,内部定然不稳,军队恢复元气尚需时间,此时和议,可通过谈判削弱其实力,限制其经济,没有十数年,准噶尔难成大器。”

  “此言差矣,准噶尔自噶尔丹建立汗国起,就一直野心不死,皇上几次派兵征讨,皆大胜而归。然皇上仁慈,以宽容对待准噶尔部,可结局大家都看到了,如今又是卷土重来。此战彻底剿灭准噶尔,便能一劳永逸。”逊柱直接打断了陈元龙的话。

  “父皇,儿臣也有几句话想说。”站在最左侧,一直没有开口的胤祺往前迈了一小步,缓声说道。

  康熙点点头,示意胤祺说话。

  “西北之争,其实乃是我大清国内部众之争,蒙古诸部落皆是我大清之臂助,准噶尔亦然。乱之始作俑者乃是策妄阿拉布坦之流数人之罪,父皇以大军惩之,足矣,再兴战火,伤害的是伊犁地区的黎民百姓,而百姓无罪。父皇施恩于新疆,定然可以使得百姓归心。”胤祺的声音铿锵有力。

  “父皇,儿臣认为五弟言之有理。入侵藏地之贼众已尽灭,策妄阿拉布坦此番失利,已无力再起风浪,休兵罢战以显我朝气度。同时,藏、疆以及军需供给之地百姓皆可休养生息,天下安矣。”胤禛接着胤祺的话说了起来:“父皇向来以天下黎民为首要,战略目的既然已经达到,此时确为和议最佳时刻。”

  “甚好,诸位所思皆为社稷,此事朝堂另议吧。”康熙手指敲了敲桌子开口:“胤禛、胤祺留下,其他人先下去吧。”

  “嗻。”赖都、逊柱等人行礼后离开。

  胤禛和胤祺相视一眼,都看出来彼此内心的忐忑。

  “来人,给两位亲王拿个座位。”

  “嗻。”几个太监快速搬来两个蒙着青缎绣龙纹棉垫的矮凳,胤禛、胤祺顺势坐了下来。

  康熙正了正身子,在暖炕上往前坐了坐,前倾着身子微笑着看着胤禛、胤祺二人开口:“胤禛、胤祺,你们参与政务也有不少日子了吧?”

  “已有二十余年。”胤禛顺着康熙的话回了一句。

  康熙点点头,眼神愈发明亮,看着两人,浑重的声音传来:“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淳厚,一直以来为朕操持众多;胤禛呢,持重沉稳、心思细腻,政务处理,朕让你操办不少。留你们下来,是有个事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康熙从小案桌上的奏折中抽出一个,扔给了胤禛:“这个你们看看,看完我再问话。”

  胤禛接过奏折,打开一看,是漕运总督施世纶新进递上来密奏。大概内容便是围绕江阴漕帮赵杰被害一事引发的种种情况,尤其对于其中牵扯到的天地会信息,多有着墨。

  见二人看完了奏折,康熙紧了紧身子的袍子开口:“老四,当年在苏州,你跟朕提过应扶立漕帮,理由是庶民聚集,便于为朝廷所用,能保漕运畅通,朕便允了。后来,老五,我也让你兼领一些漕运事务,对于这漕帮也颇有了解。这些年来,这江湖结社确实有其价值,但是如今突然出了这档子事,你们怎么看?”

  胤禛思索了片刻,率先开口:“依施大人的奏折所言,赵杰之死与天地会有关,但并不意味着漕帮与天地会有勾连,这点儿臣亦是认可。江湖恩怨,无外乎利益之争,赵杰此人,我也有所了解,是谨慎之人,身为漕帮帮主再与逆贼勾结,实属不智。”

  协助康熙处理政事十几年,胤禛也是摸清了几分康熙的行事习惯。见自己的父皇留下二人说漕帮之事,胤禛心中便有了一些判断,因此说起来倒也不犹豫:“所以,儿臣倒是觉得其背后有另外一股势力在操纵,天地会、赵杰甚至整个漕帮就是这股势力要来做成某件事的棋子,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胤祺也微微点头:“四哥说的对,所谓天地会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各地府衙皆是严防死控,若是连转运火药欲北上行凶这么大的事,朝廷一点都不知道,那只有一种可能,朝中定有人相助。”

  “那,依你们看,此事该如何处理啊?”康熙面色平静,眼神庸散,似乎一点也没听进去胤禛、胤祺的一番话。

  “需严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胆敢假借天地会之名,行个人利益之事,都是不忠不义不法之辈,其心必然叵测。借此机会,一查到底,揪出是谁在背后携乱贼自重。”胤祺的声音铿锵有力,自清军入关一统天下之后,天地会的乱贼就没消停过。但时间日久,情况就变了,真正的前明余孽几乎被剿灭干净了,如今活跃的所谓天地会有不少成为各地军门、地方官为了升官发财而豢养的猎物。否则,凭如今的盛世国力,岂会剿不平一群不敢站在阳光下的小丑,对此,胤祺一直深恶痛绝,却也是无可奈何。Μ.chuanyue1.℃ōM

  胤祺的声音落下,整个暖阁里突然安静了下来,胤禛迟迟没有接话,康熙也没有说话,只是在胤祺说话时往后靠在侧枕上。

  胤祺有些忐忑的瞄了一眼康熙,悄悄伸手碰了碰胤禛,示意他说话。胤禛深吸一口气,心中也是没打定主意该怎么说,但此刻康熙不说话,那便是在等着自己开口,只得硬着头皮开口。

  “儿臣以为,此事可交由施大人全权负责,施大人在淮安署理漕运,对于此事也是最为熟悉,且是老臣,为官行事务求公正,识得大体,一定会处理好此事。”

  听胤禛这么一说,胤祺不着痕迹的微微耸了下肩膀,心中也是明白了康熙的画外音,接着胤禛的话说:“这倒是,施大人不仅署理漕运,还兼领江苏、安徽两省军务,处理此案确实是绝佳人选。”

  康熙紧了紧袍子,看着两人也开口了:“漕运乃国之命脉,容不得一丝乱来。凡事皆不可能空穴来风,即有密信之事,那便不可轻易揭过。施世纶处事是不错,但此次偏了,这奏折中尽显立场,朕,颇为不悦!”

  康熙语气颇有些严厉,胤禛、胤祺也紧了紧眉头,没敢说话,等着康熙接着说。

  “不过胤禛说的对,江苏的事,就让他江苏自己解决吧,区区几个江湖草莽,施世纶还是搞得定的。胤祺提到的也不能忽视,这太平日子久了,总有些祸乱社稷的宵小之辈,这就是这江山的蛀虫,也不可不除。胤禛、胤祺,你们下去商议一下,针对此事想一个适宜之策拟一个折子,发往淮安,交于施世纶。”

  胤禛、胤祺相视一眼,忙从凳子上跪身行礼:“嗻。”

  随后起身,转身准备离开暖阁,刚迈开脚步,康熙的声音又传了过来:“该查的、该抓的、该查的,凡事讲究一个度,把握好了度,诸事皆可。”

  两人听罢,脚下一顿,转身再次行礼称是,心中却是戚戚然,这是要借机处理一批人。胤禛嘴角不可视的微微一翘,这个结果是合自己心意的。

m.chuanyue1.com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漕帮传奇更新,第17章 康熙决断,漕帮定性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