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都市小说 > 生如芥子 > 没有武功的侠客
  妞子以前是靠磕头行乞过日子的,孩子模样好看嘴巴又甜,一个人讨来的能养活三个人。可今年她九岁了,孩子气渐渐去了。一个突然冒出的问题吓了老陈头一大跳,孩子大了该怎么办?

  小时候可以卖哭,大了难道卖笑?

  从这天起,老陈头开始带着妞子做工。

  拾柴火可以换钱,捡来晒干了挑到城里卖掉,一担柴火可以换三天的馒头。

  倒夜香可以换钱,挨家挨户去收运到城外倒掉,一车夜香能换一把铜子儿。

  然而这些都是没准儿的事。柴火不好卖,而且馒头多少也不够吃。年景不好夜香也不好倒,而且一把铜子儿看着不少,每次要花的时候却总也不够用。最关键的是,入城是越来越难了。先前还能靠脸熟进去,后来是只认入城费不认人,到现在连钱都不好使了,还得有路引官凭。

  万幸这儿还有个茶棚,进不了城的买卖全在这里开张,一眨眼这么些年过去,竟也有个集市的样子。三十年前,河清海晏,城外十里一亭还有馆驿,如今是尽数荒废了。曾经的亭子早已消失,只有个破烂的茶棚。至于馆驿,印象中是走了水,可谁又敢乱嚼舌根子呢?

  日头的确不早了,而他和妞子已经在茶棚帮工半年了。

  他笑着跟妞子打招呼,当然,还有虎子,还有瘦猴,还有没来得及取名和叫不熟名字的孩子。

  “陈爷爷,今天茶棚不开张吗?”妞子怯生生的,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老陈头笑了笑,其实他全知道。义庄里的孩子不讨喜,也大多不顶事。

  虎子年纪小,但是舍得花力气,让打水去一整天都不歇,就是偷吃馒头挨了老板很多打。剩下的就只有妞子了。妞子什么都肯干,也什么都能干。烧火,和面,跑堂,忙得紧了老板还愿意让她收钱。

  一天管三顿,每顿一个馒头。外加一天的工钱是三个馒头。这是当初说好的。大碗茶管够,但是妞子得保证壶里的茶不能断,座上的水不能少,炉里的火不能灭……

  这些事很琐碎也很麻烦,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只是有一件事没法子习惯,也越来越无法习惯——馒头越来越不够吃。

  孩子越来越大,馒头越来越不管用了。刚开始妞子每天只吃半个,余下四个半分给其他孩子,还剩一个换成铜钱。可现在妞子吃大半个都不觉得饱,其他的孩子更是饿得只知道哭。后来妞子想到一个办法,多喝茶水,肚子里有东西就不觉得难受了。可女孩儿不像男孩儿,水喝多了不方便,跑得远了来去耽误时间是会挨老板骂的。

  这是最初的老板,心最善,可他走了也已经有三个月。

  茶棚没空过几天,特别是旁人能看见老板尸体的时候。昨天是第六个,老陈头又收拾得太干净,以至于没有人发现茶棚的老板已经没了。

  “开张,老板探亲去了。以后咱自己干。”老陈头咧着嘴说。

  孩子们都愣住了,好一会儿才雀跃起来。七嘴八舌地嚷嚷着,吵得他头疼。

  “陈爷爷,我能多吃半个馒头吗?”

  “陈爷爷,那我以后也来帮您干活,保证不偷吃。”

  “陈爷爷,我们都来帮忙。”

  ……

  “你们别瞎起哄,看看都脏成什么样了。洗不干净的都别杵在这儿。”妞子一副大人的样子数落着,认真的样子又让老陈头感到好笑了。

  他摸了摸灶台,说道:“听妞子的话,回去洗干净。有工夫把义庄收拾收拾就算帮忙了。晌午妞子给你们送馒头去。”Μ.chuanyue1.℃ōM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走了,妞子虎子还有老陈头一会儿摸摸锅盖,一会儿擦擦蒸笼,竟忘了生火。

  天光大亮,开始有往来的行人。老陈头的思绪终于回归,担惊受怕是活,东躲西藏是活,坦坦荡荡也是活,到现在他也没有什么害怕的了。

  两个孩子还处于情难自已的激动中,往日是给别人做工,现在这些东西全是自己的了。生活有了盼头,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让他们心中只剩下喜悦。但话说回来,他们还太小,很多事想不到也不必想。m.chuanyue1.com

  “妞子,虎子,跟以前一样。”他提醒道。

  “跟以前一样。”两个孩子重重地点了头,可还是见什么都要去摸一摸。

  面还没有和,醒面也得花不少时间,茶水还没有煮开,灶台的火还不够旺,半人高的大水缸也已经见底了……

  老陈头觉得千头万绪的,可是之前按老板的吩咐去做的时候,明明一切都很简单。他不是喜欢听人发号施令的人。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越来越不愿意去想那些麻烦的事,如果有人吩咐他去做什么那最好不过,起码不用考虑该干什么。

  而相应的,他也不喜欢差遣他人。

  虎子已经去打水去了,许是习惯了,脚步比往日轻快许多。

  妞子则在擦桌子,其实这些破烂物件怎么也擦不干净,不过擦一擦总是好的。

  老陈头慢悠悠地和着面,原本的一点忧虑似乎全和进了面里。

  “老人家,手上的功夫不浅啊。”马蹄声踏碎了老头沉迷的旧梦。

  高头大马,胜雪白衣,再加上腰下三尺快刀,眼前的年轻人满足所有人对江湖臆想的要点。很多人幻想的江湖就是这样,可他们从来不去想养好一匹马光草料不够,每天还得加一升豆子。而这些豆子,起码可以喂饱十个妞子这样的孩子。

  “没功夫,大侠您看差了。”老陈头勉强地说。

  他放下手中的面,擦了擦手,然后抬起了头。马儿依旧神骏,只是毛色不如先前水滑。白衣染了些风尘,亦不如初见时那般潇洒。只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老陈想起了几天前的事。

  那也是一个清晨,好像也是这样的光景。年轻人朝他笑了笑,吓得他魂都飞到了天上去。

  “面切成这样,是刀法吧。”年轻人饶有兴趣地说。

  “面都是这么切的。”当时老陈的手抖得连刀都握不住了。

  是妞子帮他解的围。“大侠,我们穷苦人学不来功夫,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陈爷爷做过木匠,木头上都能雕出花来。”

  “是了,切馒头的刀法稳重,雕木头的刀法轻灵。”年轻人面露喜色。

  老陈想把妞子拉到身后,可这时候年轻人却已经问出了那个该死的问题——“大概三个月前,没有富商死在茶棚前吧?”

  妞子迟疑了,回答“没有”的声音也不如预演的那般坚定。

  年轻人满足地端起了茶碗,像饮酒那样豪饮。

  老陈头只觉得自己的余生就跟茶碗中的茶水那样,陷入了无尽的深渊中。他一面告罪,对这年轻人连说“童言无忌,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一面将妞子扭到身后,高高举起了巴掌。

  “叫你乱说话,小孩子多什么嘴!”他翻来覆去地嘶吼着,巴掌却怎么也落不下去。他舍不得打孩子的脸,也不想像对付小孩儿那样打她屁股。他想用竹条狠狠抽她手心,可是手边却只有一把用老的菜刀。眼角的余光告诉老陈头,自己喊破大天也是没用的,于是他开始抽自己耳光,数落一句抽一巴掌,没几句话嘴角就开始淌血。

  一声长叹,年轻人飞身上马,晃悠悠地走了。一老一小坐在地上抱头哭泣。

  他知道事情没那么容易过去,可真正临头的时候却还是慌张。

  妞子躲在了旁边,眼睛红红的快要落下眼泪,想来是前两天吓坏了。

  老陈头故作平静地往灶台里加了把火,说道:“大侠,馒头还没开始蒸,茶水也刚烧上,您今天来得不是时候。”

  “没关系,我可以等。”年轻人拴好了马,将刀横在了桌上。

  一老一小面面相觑,好久才敢继续手中的活计。然而这一笼馒头怎么也不熟,这一壶茶水怎么也不开。

  妞子把馒头和茶水送上桌的时候,手和脚都在发抖,好险没把茶碗给打翻。甚至都不敢取回那枚铜钱。一个馒头一碗茶水,买一个铜钱,倘若想解渴喝个痛快,还得加一个铜钱。吃馒头给钱天经地义,妞子一步步挪了回去,然后抢也似的,拿了钱跑开。

  不要总以为江湖人豪爽,挥金如土。名门豪族一掷千金,可他们不会光顾这样的茶棚,他们行走江湖只去相熟的店铺,衣食住行都有安排,甚至会带上自己的厨子。至于最下层最大多数的江湖人,他们精明且小气,一个铜子儿掰成两半花还想要点饶头。

  比如刚才那一拨,他们护送行商的货物,喝起水来就像犯了拧的水牛。当他们听说茶水要一个铜子儿的时候,登时就不干了,一个子儿就像是要了他们的命。

  然而走南闯北的江湖人不可能连茶水钱都不知道,可他们偏偏像刚入江湖的青皮后生那样。也许就该这样算了——从前一直都是这样——这些江湖人也都不是坏人。他们会赖掉茶水钱,但一般不会忘记馒头钱。江湖就是这样,除了仇杀之外,还有说不出由头的被所有人遵从的规矩。

  年轻人亮出了刀,吵闹声顿歇,为首的汉子冲老陈头骂了两句,然后撒了一把铜钱带上人走了。

  妞子蹲在地上捡了好久,可怎么数还是短了几个。

  年轻人也走了,人和马都有倦色。行人不少,可市却已经散了。

  “妞子,把馒头送回去。”老陈将新蒸的馒头用布包了递给妞子。

  “好嘞。”妞子蹦跳着过来。

  “遇上秃爷爷了给他两个,他今天还没有送面粉呢。”

  “知道了。”

  “还有。”

  “啥?”

  “让他带几块木料,我要雕花。”

  包裹是不是太大了?会不会烫着孩子?老陈心里想着。妞子还是太小,所以馒头抱在身前也不是,背在身后也不是。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生如芥子更新,没有武功的侠客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