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岚当时选择余小冬的理由很简单,就因为他救了她,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这就足够了,这个人可以以身相许,至于李志坚,她觉得那不是她所需要的爱人,尽管人家很优秀,还是他们校长的儿子,换成别人可能求之不得,可她不,她觉得那不是她所需要的,她不在乎同事会怎么看她,校长会不会给小鞋她穿,这些她连想都没想过,她想到的是余小冬在生死关头能够毫不犹豫救她,这种人是绝对可靠的,李志坚这次失约正好改变了她的人生,她最终选择了余小冬。
像她所说的,她需要的是种平静的生活,而且盼望简朴、单调、安全,她不喜欢复杂,看上余小冬她并没有过分去打听余小冬以前干过什么,看他开个茶馆,有个正当职业,现在单身,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人家是留美学者,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嫁。
自从娶了秦岚之后余小冬就像变了一个人,再也没有公开从事开赌场和娱乐业,表面上全都放弃了,茶馆照开,承包了市中心一个三星级宾馆,还在郊外买了十几亩闲置土地准备建个休闲中心,一心干着正经的事情呢。
余小冬要让秦岚知道,他是个正正当当的男人,过的和别人一样,是正经本分的生活。
他们结婚后不久就有孩子了,秦岚的第一个反应是放弃,暂时不要,余小冬说怎么不要?这可是我们爱情的结晶,为什么不要?秦岚说孩子生下来没人带,她父母在外地,都没退休,余小冬又没有父母,现在生孩子不是时候,还是等几年再生吧。
余小冬说不行,一定得把孩子生下来,不仅要生,还要好好培育,要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成为最优秀的人才。他让秦岚放心,只管把孩子生下来,剩下的事情全都由他负责。
余小冬在妻子面前讲话从来是上算的,决无戏言,关于带孩子的事情他不让妻子操心,他会解决,他乡下还有个妈,只要他请,绝对没有问题。Μ.chuanyue1.℃ōM
余小冬讲的妈就是张强的母亲,也是他的养母,余小冬和他晚出生两分钟的弟弟余小亮一直叫张强的母亲做妈,如同亲生。余小冬跑到乡下跟他妈一说他妈就同意了,满口答应帮余小冬带孩子,这样秦岚也不好说什么,就为余小冬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取名余阳,如同太阳。
小太阳一天一天长大了,这家伙从小天资聪颖,接受能力极强,人见人爱。秦岚自己是教师,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还在哇哇学语的时候,秦岚就叫他识字说话,数数做题,从小就培育了余阳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上幼儿园后一直表现优秀,他认的字最多,回答问题最快,而且小的时候还很会唱歌跳舞,老师都特别钟爱这小子。每到周末小太阳就搂着一大堆大红花回来了,高兴得要命,跟家里人介绍这朵花代表认字第一名,那朵花代表回答问题最好,还有遵守纪律最好,最讲卫生等等,什么都是第一。
可有一个第一被余小冬识破了,那是假的。
幼儿园每周要举行一次吃饭比赛,看谁吃得好吃得快,每次这项比赛余阳都拿到第一了,这让余小冬感到不可思议。平时在家里孩子最头痛的就是吃饭,每顿饭都要大人追着喂,经常要好话说尽办法想绝才哄着他把饭吃完,耗费的时间比任何一次就餐的时间都长,他怎么可能获得幼儿园吃饭比赛的第一名?余小冬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有几次他借着接送孩子的机会特意问了幼儿园的老师,孩子得这些红花是不是真的?老师说你怎么这么怀疑?你儿子很不错的,表现突出,每项比赛都拿第一,红花只有他拿得最多。余小冬说吃饭比赛呢?老师说也第一呀,比谁都吃得快,比谁都吃得干净,余小冬没有评价这个比赛的好歹,只关心儿子吃饭是否真能拿到第一,他问老师儿子吃饭究竟怎样?老师说这孩子吃饭快,最初还不行,吃得比较慢,还挑食,现在可好了,什么都吃,吃得又快又干净,比赛总是第一,真的很优秀。
这与现实有很大的反差,孩子吃饭也能拿第一?打死他都不信。
按理孩子有这种表现做父母的该高兴,他居然吃饭比赛还能拿到第一,这是多大的进步?可余小冬总高兴不起来,他总觉得这朵红花后面还有点什么别的东西,周末回来他悄悄地蹲在幼儿园的门外观察孩子吃饭,在家里也有意注意孩子吃饭,除了发现孩子吃饭真的快了也真的吃得干净了其他什么也没发现,他只好相信这一切可能都是真的。
其实,他的怀疑并没有错,这朵红花的背后一直隐藏一个秘密,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那个秘密才被揭开。
那朵红花是儿子做假做出来的。
幼儿园经常要搞吃饭比赛,看谁吃得快吃得好吃得一粒不剩,获得优胜的得红旗,吃得不好的就要受罚,罚扫地罚收碗筷,这事把小太阳拦倒了,比别的项目他不怕,写字也好,做算术也好,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不会比别人差,比过多少次了,都是稳拿第一,惟独吃饭不是他的强项,不仅不是强项,而且是他的弱项,没进幼儿园得时候他餐餐要喂,时间拖得特长,进幼儿园他进步多了,不要喂,也没人喂,自己吃,但吃得应该不会很快,更何况他挑食,从小就不吃莴笋,不吃大蒜,不吃动物内脏,喜欢吃鱼吃肉,遇上不吃的菜怎么办?怎么能超过人家?遇上喜欢吃的菜也麻烦,吃鱼是慢活,根本不能快,快了就会出问题,他怎么能拿第一?秦岚每次都要求儿子考试要考第一,比赛要得第一,儿子又一向好强,被逼得总想拿第一,这吃饭比赛他怎么拿第一?按在家里的速度他只能稳拿倒数第一,这种比赛比比也就罢了,拿不到第一没关系,无非不要那面红旗,最可怕的是谁吃到最后谁就要受罚,罚站,罚收拾餐桌,小太阳可接受不了受罚的结果,没办法,为了不受罚,只有动脑筋,小太阳最初只是把自己不吃的菜放到口袋里,吃饭就不嚼了,来不及了就直接吞下,还不行就干脆把饭塞进自己的口袋。有一天他奶奶跟他洗衣服发现口袋里全都是饭菜,就问他怎么回事?余阳就跟他奶奶说了,幼儿园要吃饭比赛,吃赢了得红旗,吃不赢要受罚,他吃不赢,又不想受罚,就只得把饭菜放进口袋里,余阳叮嘱奶奶千万别把这事告诉他爸他妈。ωWW.chuanyue1.coΜ
张强的母亲虽然是余小冬的养母,可胜过亲生,对小余阳像痛自己的孙子一样,心痛得要命,哪敢当叛徒?孙子让她干什么她都会干,她不仅没有把这事告诉孩子的父母,还帮助孙子“作案”,儿子本来只把吃不完的饭菜塞进口袋了,老太太怕孙子的行为被人发现,干脆在小孙子的内衣里缝上个小口袋,里面塞个塑料袋,让她孙子及时把吃不完的饭菜放进那个小口袋里,既方便,又不易被人发现,这样,每次吃饭比赛余阳居然能够拿到第一,每次都能拿到红花,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殊不知,在吃饭的问题上,他没有一次不搞舞弊:没吃完的饭菜全都进了他奶奶为他缝制的口袋了!
藏在口袋里的饭菜又不能在幼儿园掏出来,时刻都有其他同学看着,没办法,只好捂着,一直捂回家里。
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跟他奶奶掏口袋里的饭菜,处理善后。处理完了谁都不告诉,守口如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有一回周末余小冬提早回家,正好赶上老太太在跟我儿子掏口袋,他一进门就问你们在干什么,老太太忙掩饰,说跟孙子洗手,余小冬也没在意,过了一阵,楼下有小朋友喊余阳去玩,余阳把衣脱了就去玩耍了,老太太也忙着做饭,没有在意那件脱下的衣服,在儿子事情上,余小冬是个极有耐心的男人,这时他却无意中发现了那个衣内的小口袋,还有没有处理完的饭菜,他终于明白了儿子为什么每次吃饭能够拿到第一,原来就是这个小口袋在起作用。
余小冬感到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绝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置之不理。
怎么处理很麻烦,有老太太夹在中间,平时他和妻子骂孩子话说重一点老太太就会出来干预,甚至袒护,生怕伤害了她孙子,这是现代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爷爷奶奶痛孙子,虽然不是他的亲孙子,可视若亲生,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总会遇到上一辈这样那样的阻碍,其实都痛孩子,可就是痛的方法不同,祖辈大多是溺爱,你教育孩子他们出来阻拦,骂不能骂,打不能打,过分的迁就,一味的溺爱,很容易娇坏孩子。余小冬得想好怎么处理这事,既不能当着老太太骂儿子,那样她会以为在间接骂她,她会马上冲走,那就麻烦了,老太太就像余小冬的亲妈一样,谁都不能伤害老人,更何况,老太太一走这日子没法过,“有妈”的日子就得好好珍惜,余小冬一直觉得这就是他亲生母亲,绝对要像亲生母亲对待老人,他不能责怪老太太,那样老太太会不舒服,他自己也不会舒服,老太太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都是为了这个家,只是方法欠妥,最终余小冬决定好好跟老太太正面谈谈,尽量不生气,就事论事,沟通。
趁着孩子在外面玩耍,他问老人,儿子衣服里的小口袋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先是一愣,最后还是说了,叫余小冬别怪孩子,一切都是她安排的,是她的主意。
老太太呀老太太,你怎么能干这种没屁眼的事情?你这哪是痛孙子,这是害他呀,从小就纵容他弄虚作假,欺骗别人,也是欺骗自己,这能行吗?余小冬真想说说老人,什么事不好干?要告诉孙子搞这种名堂?
话到了嘴边,他还是忍了,他要听听老人怎么自圆其说,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老太太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余小冬的气就消了许多,他不责备老人,而是耐心跟老人分析了这样做的后果,这是不能容许的,培育孩子不诚实最终会害了孩子,必须立即终止,我们可以不要这朵红花,也可以接受老师的处罚,吃不赢饭没关系,不丢人,这样的比赛本身就没有意义,为什么还要去追求那个名次?
老太太尽管是农村来的,可丈夫在村里当支书,儿子在城里当干部,也还知书达理,完全赞成余小冬的看法,但要求余小冬不准打孩子,连骂都不行。
余小冬说行,我不打。
按照余小冬的性格,一顿痛打是绝对不能免的,可他还是忍了,他没有当着老太太的面教训孩子,而是把儿子叫到房间里教训一顿。
这事非同小可,他不能原谅的是孩子说假话,弄虚作假,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中国最缺的不是钱,不是人,而是诚信,诚信离人们越来越远,到处造假,遍地骗子,人人都在说谎,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没有想过这样对国家对民族会有什么不好,但他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这种虚假的世界里,这样会玷污孩子的心灵,会贻害终身,他曾经一再要求孩子,做什么不能做假,说什么不能说谎,不能说假话,不能做假事,就算做错什么事情没关系,错了就改,照样是好孩子,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是孩子在作弊,他奶奶只是“助纣为虐”,让他愈陷愈深,他不能原谅儿子的这种行为,他拿来一把尺子,放在桌子上,把儿子叫到面前。
他问儿子比赛吃饭得第一名是怎么回事?
儿子知道事情已经穿帮了,没有半点隐瞒,把藏饭的事情一五一十做了交代,也不躲避,说:“爸,我错了,你打吧。”
余小冬真想狠狠揍一顿儿子,但他没有拿起尺子,他想弄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儿子说他不这么做就要受到惩罚,就得不到红花,他不想落到最后一名,不想受到惩罚,相反,他希望得到红花,希望受到表扬,为了红花,他选择了把饭菜偷偷塞进口袋。
当余小冬从儿子的口里听到藏饭事件的时候他非常气愤,可当听完儿子的检讨之后他又觉得他不能再给孩子鞭子,儿子有错,可不全都是他的错,他要不那么做他就要受到惩罚,他就拿不到红花,只要有这项比赛他就永远是倒数第一名,他就永远要受到惩罚,永远得不到红花,在幼儿班这个集体里,如果一个孩子每次比赛倒数第一、每次要受到惩罚、每次没有红花那会是什么景象?一向积极向上的孩子能接受这个现实吗?
都是红花惹的祸,都是吃饭比赛惹的祸,什么东西不能比?为什么要比吃饭?为什么非要把它与惩罚奖励挂钩?这种比赛这种奖惩会导致什么后果老师是不是想过?就算不是我们家孩子做假以后也可能会有别的孩子来做假,或者还会有别的什么事发生,没人被噎着没人被呛着没人被鱼刺卡着就是万幸!
不能怪孩子。
余小冬没责备余阳,更没有给他惩罚,只叫他以后别再做假,这种比赛参不参加也罢,更别在乎得不得奖拿不拿红花,就是天天倒数第一天天罚扫地劳动都是好事,没有红花不要紧,千万别再把饭菜塞进口袋。
余小冬后来专门给幼儿园提了一回意见,请求别搞吃饭比赛,他儿子对鱼刺敏感,一比赛准会出事,这话可能被老师听进去了,他们也不想孩子出事,后来幼儿园的吃饭比赛就取消了。
余小冬的儿子在他父母的耐心教育下一天一天健康成长……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后患更新,第11章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