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调到收审所之后,李志坚的心情一直很糟。自己曾经放弃了那么多好的机会,没有留公安部,没有留公安大学,也没留省厅,一心想回到本市,当个好侦探,可现在,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转眼之间就当了收审所的看守,他实在有些不甘心,一遍又一遍问自己这是为什么?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会走到这一步?难道仅仅是他放走了一个偷自行车的大学生自己就被“发配”到了收审所?最初他以为是这样的,他放走了一个本可以劳教的对象,一向重打击处理的老爷子不会原谅他,所以才给他惩罚,才免了副队长的职务,才把他调离刑侦岗位,后来他发现,不是这样,完全不是这样,他觉得自己的言行已经触怒老爷子的底线,或者说动摇了他的根基,他不赞成老爷子一切以打击处理为目标,不赞成下打击处理指标,甚至不赞成老爷子的过激行动,在他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些偏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父亲一方面对早几年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很有看法,总认为政法部门打击处理不力,软弱无能,后来全国开展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狠狠打击了曾经十分猖獗的犯罪气焰,父亲又对这种运动式的严打颇有微词,甚至责备儿子他们执法就像一阵风,要不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要么风卷残云,声势浩大,时左时右,没有定准,而且常常更注重声势而忽视内容,尽搞形式主义。李志坚知道父亲曾经被打成右派吃了不少苦头,挨过批斗坐过牢,对警察多少有些偏见,对政法部门也多少有些看法,常要发些牢骚,但有些看法他还是很赞成父亲的看法的,比方说公安局层层级级下打击指标,警察办案刑讯逼供,这都是父亲最痛恨的,李志坚也觉得不妥,也不赞成,在跟老爷子交谈的时候常常会吐露对这些做法的不满。这就彻底触犯了老爷子的根基,在龚老爷子看来,打击罪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是不能有半点怀疑的,尽管他很喜欢李志坚在侦查破案方面的天赋和才能,也一心想培育李志坚成为一个好侦探,好警察,好领导,甚至希望李志坚能够将来接自己的班,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往,特别是平时李志坚说出的一些看法,让龚老爷子越来越觉得李志坚与自己的行事风格、与自己的执法理念相去甚远,李志坚的很多理念都跟他的想法格格不入,他已经明显感到,这个后生不是他所期望的助手,不是他所期望的接班人,不是能力,而是思想理念,根本想不到一块,老爷子甚至越来越感觉李志坚思想意识有问题,一个警察,一个下级,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么会怀疑上面领导的做法?这是他绝不容许的,再加上李志坚把一个盗窃自行车的人放走了,老爷子终于决定,放弃对这个人的信用,放弃对这个人的重用和培育。老爷子不高兴就有麻烦,老爷子不喜欢你就会要惩罚你,你还放走犯罪嫌疑人,你就到郊外呆着吧,老老实实去当看守吧。Μ.chuanyue1.℃ōMm.chuanyue1.com
李志坚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来这个地方,会被免职,会来当看守,因为他彻底触犯了老爷子的底线。老爷子不会原谅他的。他觉得老爷子在处理对象的时候总是偏重,行事过激,离法律相去甚远,更不赞成的是一切工作以打击指标论英雄,层层下达打击指标,这是李志坚最不能接受的,在李志坚看来,一切都该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办事。事实上,他和老爷子的冲突一开始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尖锐,“放走”一个大学生只是一根导火线,他们的执法理念很难融合到一起,李志坚还才开始怀疑老爷子的处罚是否过重,处罚是否可以不下指标?在李志坚看来,老爷子的一系列做法他都难以接受,他更注重的是法律层面上的事情,更强调的是依法办事,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李志坚是注定要充当被惩罚的对象,这触犯了老爷子的尊严,他是不会让他的手下对他的做法产生怀疑的,更不会让手下背着他做违背他行事原则的事情,仅仅一个犯过一次错误的大学生,李志坚给了对方悔过的机会,在老爷子看来,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虽然他很欣赏李志坚的能力,可他无法原谅他对他的背叛,至少,在他心里,他认为李志坚是在背叛,所以就在刑侦支队成立的时候,老爷子不仅没有把刑侦支队长的要职交给李志坚,而且突然免了他副队长的职务,把他调到了收审所。还算好,职免了,还保留他正科级侦查员待遇,还特许李志坚可以佩枪,算是老爷子给了李志坚这个人才最大的面子,如果按照以往老爷子的行事风格,李志坚可能会更惨。
是吧,我早说了吧,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样?我没说错吧,邵静妮跟李志坚说。
李志坚摇摇头,说不是那回事,不是你说的那样,根本不是。
邵静妮说怎么不是?
李志坚说出了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邵静妮听了李志坚的介绍反而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比老爷子心里容不下你要好一百倍,至少老爷子没有免你的正科级待遇,心里还有着你这个人,调你到收审所也只是教训教训你,叫你别不知天高地厚,动不动就在老爷子面前指手画脚,老爷子的权威是不能轻易动摇的,不仅是破案,而是所有方面,就权当历练历练你吧,别当回事。再说,在当下,老爷子的做法并无大错,即使不是龚老爷子,换成另一个人当局长也一样,甚至更甚,一方面上面有指示,全国都在开展“严打”,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必须重拳出击;另一方面社会有要求,看看这几年,各类犯罪猖獗到什么程度?街头公开抢劫杀人,盗贼为患,不从严惩处何以震慑罪犯?何以稳定社会?至于要不要下打击指标,怎么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眼下,各类指标只是一种激励的机制,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老爷子现在也只有这种手段,根本还上升不到严格执法的层面上来,你的一切想法都是好的,但很多方面现在是无法实现的,什么事情都要依法办事,能做到吗?不能,法律本身还不健全,怎么依法办事?依什么法?就说你把那个大学生从轻处理了,你就依法了?你也没依法,你只是挽救了一个人,给了一个人悔过的机会,严格地说你应该拘留他,但你没有,你既没有拘留他又没劳教他,上好的一个打击指标你放弃了,老爷子能同意吗?可劳教是个什么处罚?本身就没有法律效应,严格地说本身就是不太合法的,可上面有文件,有条例,够不上刑事处罚就可以劳教,文件条例就是法呀,你不执行你一样是违法?你劳教他违法,不劳教他也违法,很矛盾。再说上面要求严打,严打是什么?就突出一个“严”字,怎么能轻易放过?为什么要严打?是因为问题突出了才要严打,平时干什么去了?为什么非要等问题突出了违法犯罪猖獗了才去严打?这合适吗?不合适,可不来这一下严打行吗?不行,问题成堆了,不从重从快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也许,现实和你想像的相去甚远,这只能说明你的期望值太高,特别是这种运动式的做法本身就欠妥,我也不赞成,就连眼下的不少口号不少做法都带着明显的“文革”烙印,都与法律本身背道而驰,但有什么办法?我们不是决策者,我们是执行者,我们没得选择,你不照着做行吗?
还是现实点吧。
邵静妮是个很有思想的警察,李志坚突然觉得自己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在他心里,他一直觉得龚老爷子的做法有些偏激,他也一直过分地强调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听了邵静妮的一番分析,他才突然感到自己是站在空中楼阁之上,一点也不切实际,从大学毕业的第一天起他就提醒自己所做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可他根本就没想过,当他步入这个社会的时候这个社会法制还根本不健全,甚至很多地方还无法可依,他怎么去依法?他可以不赞成龚老爷子的做法,甚至怀疑龚老爷子的做法与法律的要求相去甚远,可这个时候的法律还根本就不健全,他可以从轻处理一个偷单车的大学生,却不能处理所有偷过单车或者犯过一点这样那样错误的大学生,他们依然会被送往劳教所,依然会失去学业失去前途,依然会成为打击处理的对象,他们还没有犯罪,顶多就是违法,够不上判刑,顶多也就拘留几天,限制几天人生自由,可上面有要求,要把这一层面上的人都送劳动教养,一年两年,两年三年,完全失去人生自由,这合法吗?你要依法你就得把这些人要不拘留,要不判刑,不能既限制了人家的人生自由又不承认给了处罚,既不是处罚又限制了人家的人生自由,这叫什么?实在不伦不类,可你有什么办法?上面有条例,在中国,条例、文件都是法,邵静妮说得对,老爷子也在从严执法,除了过激他也没大错,他又怎么能去责备龚老爷子?你要改变龚老爷子他怎么能够答应?法制的健全和完备需要时间,需要环境,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你不能期望太高,期望太高实际是幼稚可笑。
李志坚很感谢邵静妮。
自从他调到收审所来之后,邵静妮就经常跑来看他,特别是跟秦岚彻底拜拜之后邵静妮来得更勤了,给他安慰,帮他开导,他觉得她已经是自己的知己了。他们很谈得来,无论是案子还是其他,他们可以无话不说,有时,李志坚心理还会有种本能的冲动,那可能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爱,可是李志坚很清楚,那不可能,邵静妮是个有夫之妇,尽管他们年龄相仿,知趣相投,可是他们没办法走到一起,李志坚不可能去拆散别人的家庭。所以他才接受了父亲同事的介绍,他才认识了秦岚。他很想好好去爱秦岚,偏偏那个金刚逃跑摧毁了他所有的梦想,他一下失恋了。他很痛苦,他自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完全能够征服他所爱的女人,可事实上不是那回事,爱情这东西就是怪,秦岚最终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余小冬,他的情绪曾经一度低落。在他心里最痛苦的时候,是邵静妮给他打开心结,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心灵上的抚慰,使他度过了感情低落的时间。
其实,那种“爱”并不深,甚至还谈不上真正的爱恋,只是他对秦岚有好感,非常有好感,他希望那个人能够成为他的妻子,可那个人却放弃了对他的选择,而选择了貌似杀人犯余小亮的余小冬,这让他心里的落差很大,邵静妮的开导慢慢弥补了他心里的落差,加上收审所工作极为具体,他不久就从那种“痛苦中解脱出来”,没事常跟邵静妮聊聊,感觉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他越来觉得,这才是他要找的女人。
邵静妮是公安局第一漂亮女警,一米七的个子,高鼻梁,大眼睛,皮肤白得透明,身材高条,人又特别聪明,很有头脑,属于那种既有美丽外表又有灵秀心灵,人们常说长得漂亮的女孩没头脑,聪明的女孩不漂亮,可在邵静妮身上,聪明和漂亮集于一身,而且心地也特别好,随着秦岚的褪去,在李志坚心里,邵静妮的分量越来越重,常常挥之不去,他曾经无数次为她动心,对她魂牵梦绕。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邵静妮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婚姻很不幸。邵静妮的老家在哈尔滨,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中阳医专,学的是外科专业,邵静妮的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勉强能供养她念书,为了节约路费,邵静妮节假日从没回过家,甚至寒暑假都留在学校,当时班上有个男孩子一直在追她,这人就是后来她的丈夫,叫蒋俊杰。蒋俊杰人长得不错,高高大大,蒋俊杰整天围着邵静妮转,又是请她看电影,又是请她跳舞,这些邵静妮一点兴趣都没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接受蒋俊杰的邀请,蒋俊杰有一点是非常聪明,那就是看准了邵静妮节假日都不回去,每次节假日都邀请邵静妮去家里走走,邵静妮节假日也没地方去,有人邀请就去了两次,就对蒋俊杰家有了了解,这个家庭一下就让邵静妮动心了,蒋俊杰家是本市的,他父亲是省卫生厅的副厅长,那时的大学生全都包分配,邵静妮不想再回青岛,就想留在中阳,这个蒋俊杰就成了她的最佳选择,经过几次交往之后她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接受蒋俊杰的追求,跟他谈起了恋爱,快毕业的时候公安局要招法医,蒋副厅长就问邵静妮愿不愿意留在本市当法医,邵静妮哪还有不愿意的?她就想留在本市,能够到公安局当然是再好不过,一口答应,就这样她被分到了市公安局,蒋俊杰则被分到了省卫生厅当了一名行政干部。
参加工作不久邵静妮和蒋俊杰就结婚了,这是她当初跟蒋家约好的,只要留在本市就跟蒋俊杰结婚,好像那就是条件。结了婚之后邵静妮才发现蒋俊杰并不是她喜欢的男人,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爱好,性格也绝然不同。最让邵静妮难受的是邵静妮因为案子经常要加班加点,有时经常还不能回家,在外面一呆就是十天半月,这是蒋俊杰根本不能接受的,蒋俊杰不理解,为什么你这个警察就那么忙,别人天天在外面吃喝玩乐,邵静妮跟他解释,这是工作,案子发了她不能不去,什么时候发案就什么时候要去,没有时间的规定,没有地域选择,蒋俊杰觉得这样的日子没法过,要把邵静妮调出公安,而邵静妮却对她所从事的法医工作非常热爱,每当案子破了她就有种成就感,她已经无法离开她那个岗位,这样两口子吵了一段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改变不了谁,更让邵静妮不能接受的是蒋俊杰有一次居然在宾馆嫖娼被派出所抓了,自己悄悄跟派出所长说是公安局的家属,派出所长便打电话来问刚分到刑侦队的同学王成刚有不有这回事?王成刚什么也没说跑到派出所跟蒋俊杰交了一千块钱罚款就把蒋俊杰弄了出来,这事也不知怎么还是传到了邵静妮的耳朵里,邵静妮跟蒋俊杰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应该说邵静妮是非常欣赏李志坚的,欣赏他的才华,欣赏他的断案的能力和水平,更欣赏他的人品,随着对李志坚了解的加深,她已经深深的爱上李志坚了,自从李志坚跟秦岚吹了之后,她也感觉得出来李志坚开始爱自己了,可是她不能,她觉得她没有这个资格,李志坚太优秀了,她不配,她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她不可能去大胆地去爱一个值得她爱的人,她只能把爱深深埋在心底。
嫁给我吧,静妮,有一天李志坚突然对邵静妮说。
什么?你……邵静妮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不敢相信李志坚这么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不做一点垫铺。
对,我求你嫁给我,我要让你知道,我是喜欢你的,真心喜欢,李志坚说。
可是我……邵静妮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两个字,或者三个字,就足够了,李志坚说,没有半点含糊。
邵静妮深情地看着李志坚,终于默默地点了点头……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后患更新,第9章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