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东坛井的陈皮匠 > ·活得像棵树·
  老罗打电话来说,古城正规划新区,公墓要从蟠龙山迁到云台山。穿书吧

  汤教授“哦”了一声。

  老罗又说,都这么多年了,你回来一趟吧。

  汤教授支吾着把电话挂了,心里想,如果父母还在、如果那棵老桂花树还在……

  老桂花树是两百多年前,汤家的一个先人在中了进士之后亲手栽的,就在进士街、学道街交叉的十字路口,树干周围用石条砌了一个大大的台子,上面可以围座几十个人。汤家原本人丁兴旺,是古城出读书人最多的家族,到了汤教授的爷爷那一辈才没落。但无论世事怎么变迁,老街坊们从来都当老桂花树是全城的风景树,每年大家会请最好的师傅来给它修枝,桂花开的时候,也一定会在街沿上摆把太师椅,先请汤家的老辈子来坐着,然后才在树下铺上布单,挑清秀的小姑娘去打桂花。打落的桂花街坊们各家分得一份,拿回去收着,等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蒸年糕、打米酥、炸油香……

  但也有人嫌这棵老树挡路。四十多年前,汤教授的父母正举行婚礼,一个远道来古城做官的人就曾经想砍这棵树,街坊们听说后全都去树下站着,树便被保住了;二十多年前,汤教授正准备高考,又有一个远道来古城做官的人想砍掉这棵树,街坊们听说后也都去树下站着,可那些白天退回去的人晚上却带来了电锯,只几分种,等人们听到响声从屋里跑出来时,老桂花树已经倒在街心了。

  老树倒下的第二天早上,汤教授的父亲也倒下了。汤老太爷被埋在他妻子旁边,街坊邻居每人从老桂花树上折了一根树枝放在他墓前。这些树枝把汤老太爷的墓覆盖了、把汤老太太的墓覆盖了、也把他们旁边罗家夫妇的墓覆盖了。

  老桂花树被拖走以后,十字路口一下子没了任何障碍,这两条街不许过机动车的禁令也解除了,整天都有大车小车浩浩荡荡地开来、浩浩荡荡地开去。

  这个变化,汤教授并不知道,因为那年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走了,就再没回来,把祖屋和父母的墓地全托付给了老罗。

  汤教授和老罗在一条街上长大,汤教授小的时候,爱在阁楼上看书,也爱通过窗子看老罗在大桂花树下给街坊大妈们捶背、说《三国》。后来,老罗进了丝厂,被分到后勤组去搞绿化,因为没能进一线车间,工资要比同期进厂的其他人都低。为这事,街坊大妈们在老桂花树下拦住过路的厂长,大骂他伤天害理、欺负一个没爹没娘的孤儿。

  老罗父母的墓和汤教授父母的墓紧挨着。这些年,四座墓一直都是老罗在照看。每次扫墓回来,老罗都一定要拨通汤教授的电话,给他说一声。汤教授每次都不冷不热地一阵“哼哼哈哈”,就挂了电话。老罗没读过多少书,听了汤教授的“哼哼哈哈”,很不是滋味。他弄不明白这些有学问的人心里到底在想啥,咋就能这么多年不回一趟老家呢?

  可这次,老罗到底还是把汤教授给催回来了——他不得不回来给父母迁坟呀!

  只是他回来后,并没有回进士街,却远远地住在古城外面的宾馆里,把老罗叫出来,两人一起去了蟠龙山公墓。四座墓前面摆着一样的供品,汤教授把每一块墓碑都摩挲了好一阵,才逐一跪下去磕了头。两人又去云台山,汤教授想把四块坟地的钱一起给了,老罗拦住他说:“孝敬父母,咋能让人代劳?”汤教授听了这话,悻悻地把手缩了回来。

  事情办完,两人就散了。老罗回家,汤教授回宾馆。

  “孝敬父母,咋能让人代劳?”当天晚上,汤教授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总响起老罗的这句话。古城就在眼前、进士街就在眼前、在老桂花树下听父母讲故事的童年少年也在眼前……想了一夜,天都亮了,汤教授终于决定上门去拜望老罗。

  走进古城,汤教授看到当年老桂花树站着的地方,现在平展展地铺上了石板,其中几块已经被压断了。二十多年后再站在这里,任他怎么样深呼吸,也闻不到一丝丝桂花香,倒是超标的尾气和飞扬的尘土,呛得他连声咳嗽。

  自家的祖屋现在是老罗在住,大门开着,汤教授叫了两声“老罗”,有人答应,却没人出来。汤教授于是绕过照壁,走到了院中的天井里。

  四水归堂的小天井被布置得像个植物园,让汤教授的眼前豁然一亮。但立刻让他心里一亮的,却是天井中央的一株盆景——

  盆景里的小桂花树和二十多年前的老桂花树一模一样!

  汤教授扑过去,双手撑在天井里的石砌台子上……

  “锯老树那天下午,我剪了几根枝条,很幸运,有一株扦插活了。”

  老罗说这话的时候,正搓着一双泥手打算去洗,所以他没有看到,汤教授的眼泪流出来,落到了小桂花树上。ωWW.chuanyue1.coΜ

  谁能想到,一个原以为永远失去了的东西,竟还以这样的方式活着!

  那被泪淋湿的小桂花树在四四方方的天井中颤栗着,和汤教授的心一样。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东坛井的陈皮匠更新,·活得像棵树·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