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一个人静静地立在大殿里,凝视着身边的浑仪。

  浑仪精致得无可比拟,四条神龙更如锦上添花一般,簇拥着它、守护着它。它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第一台用以观测天体的仪器啊!闳伸出瘦长的手,轻轻地触摸着浑仪下面的地平圈和子午圈,长叹一声:如果能把这浑仪安装在故乡的盘龙山上,该多好啊!紧接着,闳立即暗笑自己太痴,如果能在阆中造出这个仪器,他又怎么会到长安来呢?闳抬头仰望浑仪,重温着一个已做过千遍的梦:在故乡的月夜,他通过这浑仪上的窥管,将自己溶入了漫天繁星,苍穹是那样浩淼、清晰,任他遨游其间……

  此刻,闳所面临的正是一个与这浑仪相关的抉择:那两难,并不是世人常说的黄金手铐和布衣自由,而是在有浑仪的京城当侍中、和在没有浑仪的阆中做平民。

  闳清楚地知道,他的故乡阆中虽然不像长安那样繁华,但却是一块最洁净、最天然的风水宝地,而且正因为远离都市,她才保住了那份来自宇宙洪荒的天成,保住了老祖先人留下的神秘瑰宝。闳更明白,就凭自己那点微薄的财力物力,如果没有机会来长安,他酝酿几十年的浑仪是绝对不可能造出来的。是啊,他来长安的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在编修《太初历》的同时,能造出这台令他魂牵梦绕的浑仪吗?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闳像每一位真正的智者那样,只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远离利益的旋涡。

  然而怎样才能轻轻爽爽地离开长安?谁又能帮助他使圣上收回成命?

  举目而望,这茫茫京城,最了解自己的恐怕只有司马先生了。公元前111年,司马先生初任郎中,深入民间寻访人才。在西南,他听说了关于闳的许多传言。经过认真考察,在回京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10年,先生亲自推荐闳参与建造新历法,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批准。学识渊博而又深藏不露的闳因此才走出阆中,官拜太史待诏,担当起了改制汉历的重任,并在7年后的今天以一部《太初历》独占鳌头,被汉武帝授予侍中之职。www.chuanyue1.com

  先生或许能理解他、支持他吧?于是,闳来到了司马先生的府邸。

  司马先生在四年前继承父职,担任了太史令。历法造好之后,他已准备转而续写《史记》。那时,先生正在书房整理堆积如山的竹简,忽听下人禀报:“落下先生求见。”忙起身相迎。闳见了先生的藏书,并不惊诧,只是缓缓地述说他的请求。ωWW.chuanyue1.coΜ

  司马先生听后笑道:“当年沿用颛顼历,误差过大,以至于‘朔晦月见,弦望满亏’。

  朝廷议制新历,召天下贤士,侍中谯隆是先生同乡,力荐先生。以先生今日之成就,方知谯伯司所言不虚。”

  司马先生稍稍停顿了一会儿,转而侧身面对着闳问道:“先生的家乡阆中是传说中的‘嫏孉’,不知先生的所学是否来自那些失传已久的天书?”

  闳的脸上泛出熠熠光泽,他谦逊地回答:“我巴蜀学子多得益于‘文翁兴学’、‘巴阆兴学’。”

  司马先生接着又问:“那么,先生是否知道鬼谷子当初去阆中所为何事?”

  闳再一次谦逊地回答:“譬如《甘石星经》、《天论》、《尸子》这些著作,先生的藏书里,也是有的。”司马先生沉思良久,方才长叹一声:“我非常理解先生想回阆中的心情,只是可惜……”

  闳低声应和道:“谢谢先生成全。天道运转,总有定数。闳来长安,诸事皆了,已不负经年所学。此后自当固守本分,潜心研习先人论著,只盼后世小子或精于此道者,能感吾所感,悟吾所悟,承前启后,有所作为。”三天之后,闳起程离开长安。

  回乡的路是漫长的,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渐渐的,满目黄沙便被铺天盖地的翠绿所取代,使闳由衷地发出了天上人间的慨叹。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东坛井的陈皮匠更新,·大隐者·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