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上很多人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有少数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出身贫寒之家,酷爱文学。当时的美国,科技的进步带来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个时代既是一个独立自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恨不得第一时间跟随滚滚潮流之中,而她反其道而行之,对英国的古典文学却充满了热爱。这份执着和热爱让她把收入中除了生活以外的钱都拿来买书。因为觉得当时美国的书又贵又不好,所以选择了一家英国二手书店来买书,一来二去她和书店所有的人都有了书信往来,尤其是与书店的经理弗兰克通信最多,也更有连续性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时间不知不觉就这样流走了,这个女孩从青春不羁到了人生半百,一直想去的英国旅行始终因为没有宽裕的钱而未能前往;虽一直笔耕不辍,却没有任何作品红起来;不停地搬家,没有稳定的收入,年纪越来越大,依旧过着一个人的生活。
1969年的1月,纽约的冬天如此寒冷,穷困潦倒的她写出的剧本屡屡被拒,书的选题也没有人感兴趣。她常常待在图书馆,因为自己住的屋子里她舍不得用暖气。这一天,天都快黑了,她才从图书馆回公寓。她手里抱着一摞书,从门房那里取来的信件放在书上。在电梯间,她发现在一大堆账单里面,有一封薄薄的蓝色航空信。这封信她一看就不是弗兰克写的,因为弗兰克通常都是把通讯地址按单行距打印,而且她的名字都是连名带姓全拼。这封信,地址是双行距,她的名字由有关字母“H”代替。她原来以为是英国书店的人写来的,并没有在意。
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个人坐下来的时候,她才打开此信。她这一夜再也没有睡着。因为这封信的内容是弗兰克的书店的人告诉她弗兰克已经病逝的消息。
她与弗兰克因书结缘,虽然素未谋面,但是因为她买二手书他卖二手书,他还专门去给她寻找她需要的书,懂她的心和品位。二十多年的买书卖书之间本来是一个客户和书店的买卖关系,但是因为彼此用心,变成一个爱书人和另外一个爱书人的欣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灵的回应,虽然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
斯人已逝,内心依依。
想起这些年来的通信,数次搬家,这丝带束成的一小扎竟还静静地躺在抽屉的底部。仿佛是不肯让这些通信都随风而逝,她又向弗兰克的家人要回了自己写给弗兰克的信,她将这些信整理,送到出版商手里。
这本书的最后一封信是1969年4月,她写给一位前往伦敦度假的朋友的信:
亲爱的凯瑟琳:穿书吧
此刻我正在整理书架,偷闲片刻在书堆里给你写信。希望你和布莱恩在伦敦玩得开心尽兴。他在电话里对我说:“如果你手头宽裕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同来英国了。”我听他这样说,忍不住泪流满面。
大概是我长期以来都渴望踏上那片土地……我常常因为想看见英国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的电影。记得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那些去英国的人都能找到他们想要找到的东西。我告诉他我想去英国,是为了寻找英国文学。他自信地说:它们就在那里。
或许是吧,就算那儿没有,看看我四周散乱的书籍……我很笃定:它们就在我的身边驻足。
卖这些值得收藏好书的那个好心人已经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的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了。但是,书店还在那里。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实在太多……
此时,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已经准备关门大吉,书店主人的后代无心再经营二手书。
一年以后,她整理的书信一经出版就非常畅销。
也许是她时来运转,也许是弗兰克在天之灵的护佑,此书一经出版就受到欢迎,受到大家的喜欢和追捧。英国出版商也决定在英国出版这本书,并且邀请她前往英国。
一位老姑娘对英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对旧书的如醉如痴,还有这位姑娘对书店寄予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书店经理弗兰克的赤诚相见心有灵犀般相知相惜;这些超越地理时空超越书店的存在,都被出版成书籍得以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些真实的喜怒哀乐——小确幸、小抱怨,都字字句句让人如此唏嘘感叹。
1975年,她所有的鞋盒都用来装英国书迷们寄来的信,BBC决定把此书搬上荧幕;六年之后,素有盛名的英国戏剧界决定把它改编为舞台剧,此剧在伦敦最好的剧院上演三个月不衰;再过六年此书又被改编成电影。到了新世纪又再次被改编成电影。
这就是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和《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的故事;也是海莲和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的故事。
这个故事对于不同的读者,感触完全不同。有的人甚至固执地认为海莲爱上了弗兰克。
最感动我的是海莲·汉芙对素未谋面书店里的人的关心之情。她知道他们因为实行配给制,缺少食物。她专门寄去鸡蛋、火腿、牛舌等等;还细心地讨论究竟新鲜鸡蛋好还是鸡蛋粉好;让他们吃上很久没有见过的完整的大块的肉。当她知道他们那里连丝袜都稀缺的时候,马上请自己在英国旅行的美国闺蜜送去丝袜。
尤其是今天,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推崇独立自由,好像一切都可以用金钱和权力搞定。不要说素未谋面,有很多亲朋好友都喜欢很成功的人士。如果某一个人遭遇了失败困难,不要说寄些吃的用的,多数人是赶紧躲开。有很多人高调地说着最好的友谊就是不给对方添麻烦。殊不知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友谊都是从解决麻烦开始的。那些解决掉的一个又一个麻烦,让人与人之间多了更多的联系、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惺惺相惜。
1952年12月12日,她给他们的信写道:“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食物,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不可能指望留到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陪我到我生命的尽头;因为这些书让我心里充满无限的喜悦和慰藉,我还能够将它们送给懂它们的人而含笑以终。”
1968年10月16日,弗兰克在写给海莲的信中说:“是的,我们依然健在,手脚也还勉强灵光。这个夏天真的把大家忙坏了,从美国、法国和其他各国来的大批观光客几乎把我们比较好的皮面精装书全都搜刮一空。由于书源短缺,加上书价节节攀升,恐怕很难赶在您的朋友生日前找到任何奥斯汀的书,我们会想方设法在圣诞节之前为您办妥这件事。”
1969年1月8日,书店的秘书写信给海莲告知弗兰克病逝了。至此,弗兰克在书店服务超过四十年之久。
1969年1月29日,弗兰克的妻子诺拉在写给海莲的信中说:
感谢您寄来的慰问信,我完全不觉得您对我有什么冒犯。我真心希望弗兰克在世能够与您见面,并且亲自与他交谈。我原来一直知道他是一个处事严谨而不缺乏幽默感的人,现在更加了解他是一个谦谦君子。我已经收到许许多多来自各地的信,大家都异口同声赞扬他对古书业的贡献;许多人都说他饱富学识而又不吝于给他人分享……如果您想看到这些信,我可以将它们寄给您。
不瞒您说,一直以来我都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如此深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俩似乎有许多心有灵犀的地方;我也特别羡慕您能够写出那么多好的信。弗兰克和我如此截然不同,他总是温和有耐心,而也许我来自爱尔兰的缘故,我的脾气总是又倔强又执拗。命运总是爱如此捉弄人,他曾经煞费苦心希望我多读些书……现在我多么想念他。
书和信,帮我们看懂彼此的存在和心心相印。
曾经的陌生人变得如此知心,孤独因为了解而变得微不足道。如果有书有信,夏天便不会那么热,冬天也不会那么寒冷。世界变得如此温暖。
让我们重新再来读一读海莲·汉芙喜欢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的诗吧: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来自生活来自灵魂来自爱
1845年,13岁的路易莎·奥尔科特,给母亲阿比盖尔·奥尔科特写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我总想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些,现在我想差不多已实现了这个愿望。我一直想要一个自己的小房间,也担心这辈子都不会拥有它。如果有一间自己的小房间,我就会时时刻刻在那里,尽情地歌唱,不被打扰地思索。
我多么心满意足,
因为我拥有这么多;
我傻傻地祈祷,
甜美的生活就是我的命运。
13岁的路易莎已经完全明白了生活的不容易。但是对于她来说,家就是最温暖的地方。阿比盖尔·奥尔科特就是自己最好的最懂自己的妈妈。
一生沉迷于自己的理想的父亲,虽然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虽然爱默生、霍桑、梭罗都是他的好朋友;但是真诚善良的心并不代表生活的富足和一帆风顺。父亲和母亲都是废奴主义者,父亲总是把一切都想得过于简单美好,母亲务实能干勤劳。路易莎很多方面既有父亲的理想主义,也有母亲的聪明勤奋。
清苦的生活并没有限制路易莎的想象力。
她从小就酷爱写作,妈妈也早就发现了她如此与众不同,就像路易莎的妹妹说的:她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大作家。
路易莎家里已经有了四个女孩,这四个女孩每一个个性都如此不同。姐姐安娜美丽温柔文静,大妹妹伊丽莎白活泼可爱,小妹妹贝丝腼腆文静而又有主见;而路易莎自己更多拥有了作家的气质,时而活泼可爱时而安静多思,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沉默不语。但是她们中每一个都是如此懂事且听妈妈的话,都想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妈妈分担家务活,多给妈妈帮忙,让妈妈不那么辛苦劳累。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穷人家,最不缺乏的就是欢歌笑语。
为了尽早帮助妈妈,路易莎很早就开始教书、做裁缝、陪护,甚至给有钱人家做女佣。她还参加过真正的联邦军,做一名医护人员。可以说在别的女孩子叛逆的年纪,路易莎已经开始了真正的工作和生活。
妈妈的爱和鼓励就是她努力写作的最大的力量源泉。
在任何情况下,她都坚持读书写作和思考。
终于在她22岁的时候发表了《花的寓言》,也就是这一年1854年12月25日圣诞这一天,她写信给妈妈:
亲爱的妈妈:
我把我的处女作,我的第一个“孩子”,放在圣诞节放礼物的长袜子里。
不管有多少错误,我知道您都是会喜欢的(因为外婆总是很慈祥的),它是我现在尽力取得的一点点儿成就。现在有这么多事让我快乐,我希望自己及时地离开仙女和神话世界,向男人和现实靠拢。
我作品中的任何一点点儿美的诗情画意,都要归功于您,归功于您对我自始至终的欣赏和激励。如果我做了什么令人骄傲的事情,比如我行了心中的善,最高兴的就是可以为此而感谢您。如果这样可以
给您带来欢愉的话,我也就满足了。
有情人在忙乱,
我的灯在熄灭。
亲爱的妈妈,我全心全意祝您新年快乐,圣诞幸福。
从发表头一篇文章开始,路易莎都是本着帮助家人尽快挣到一些稿费的目的。用自己的写作也能换来钱给家人用,是路易莎最开心的事情。
为了作品更容易发表,她写过当时最流行的惊悚小说,里面有吸血鬼、怪兽等等要素;她写过以自己短暂的护士经历为蓝本的《医院随笔》;她还写过一系列以意志坚强、美颜动人的女英雄为主的惊险小说《波林的激情与惩罚》等等。这些都是在遵循当初对自己许下的诺言:以自己的头脑做武器,在艰难的尘世中闯出一条路来。她也曾经给妈妈许下诺言:让母亲过上“她从未体验过的安逸、舒适的幸福生活”。
写作的生活过了一年又一年,写的作品一本又一本,但是路易莎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起来。
尽管如此,路易莎一直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直快乐而辛苦地写作。
直到1868年1月,从路易莎写给母亲的信中还可以看出路易莎的写作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收入虽然有提高,但还是非常非常忙。这一年她已经36岁了。
亲爱的妈妈:
在新的一年中,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不错。每个小故事,我可以得到20美元的稿费,我每月可以写两篇。《钟》给我挣了25元。每写两篇“格言”故事,又可以挣到100美元。我快要发表“格言”故事了,读者对小故事反映不错。
我的计划进展得比较顺利,不管生不生病,烦不烦忧,今年都会挣到1000美元。
我常常告诉自己:要赞美上帝,并让自己忙碌着。
我身体很好,这么忙,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了。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很聪明。我常常有点开玩笑似的想,我真做不了这么多工作了,有六七家出版社跟我要稿子呢。想想从前,我常常在屋子里徘徊,冥思苦想地写作。那时,哪怕只有10美元,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了。
我想,对睡觉的态度我要坦然些。不管我疲不疲倦,睡觉总比闲着要好,也比因为事情进展太慢而失望要好。
把我寄的钱都留好,把所有的账单付清。过得再舒适些,再快乐些。
让我们尽情感受当下的快乐。
并把快乐分给雨天。
尊敬的夫人,我已经知晓了亚里士多德的精萃。
写这封信的路易莎,一定没有想到命运马上就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就在路易莎看起来依旧辛苦却心存感恩的这一年,她的《小妇人》一经出版就成了畅销书,受到了读者的喜欢和追捧,尤其是女性读者。
因为有一位了解路易莎的出版人建议路易莎以自己的大家庭为蓝本写一部小说。路易莎也的的确确以自己的母亲和四姐妹的故事写出了迄今为止畅销了一百多年的书。而且这部书还若干次地改编为带有不同时代痕迹的电影、电视剧。
为什么这部小说能够得到如此多的人的喜欢,就因为它来自于路易莎的生活、来自于灵魂、来自于爱。
这部小说写了一位充满爱心、善心而又果敢的母亲,对每一位孩子都理解,并且用每一个孩子懂得的方式去安慰鼓励孩子。书中也塑造了不同个性的四姐妹。每一个人,都是活灵活现,这恰是因为路易莎实际上写了自己家四姐妹的故事。在她的这部小说中,每一个女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时间可以吞噬一切,但是那些真诚的、善良的,总会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熠熠发光。
这本小说让路易莎深深地将真心倾入,尤其小说关于贝丝的描写:世界上各个角落都不乏贝丝这样的人物,腼腆文静,待在角落里,必要时才挺身而出。她们开心地为别人活着,没有人留意她们所作出的牺牲。在实际生活中,路易莎和妹妹贝丝有着很深的姐妹情,而贝丝也是最爱阅读她小说中的一位。生活中的贝丝,总是默默地为家人付出,而且她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因为生病,所以她不能像其他姐妹一样外出工作去感受外部世界的不同。路易莎一直照顾她,直到1866年贝丝病逝。
就像路易莎写到:美貌、青春、财富,甚至爱情本身,都不能让深得上帝恩宠的人免于焦虑、痛苦和哀愁,也无法让他们避免失去自己最爱的东西。因为人的一生中,有些风雨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些日子必然会黑暗、哀伤、忧愁的。【穿】
【书】
【吧】
小说中四个女孩子的成长故事,让人眼前一亮并心生感怀,每一个女孩都在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每一个人都把真善美当作做人的第一原则。贫穷没有打败她们,她们在家庭巨大的爱中变得更有力量去应对这个世界;她们变得独立而能干,就像母亲期望的那样:“我希望我的女儿美丽贤淑,令人羡慕和喜爱,健康快乐,婚姻美满,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只经受上帝认为你们所必须经受的痛苦。”
路易莎终于苦尽甘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畅销书作家。并且她一直笔耕不辍,终生未嫁,把自己的收入全部用于改善母亲及家人的生活。
我们再来重温1872年路易莎写给母亲的信:
亲爱的妈妈:
昨天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天,从早到晚,各种念头萦绕我的脑海。
俱乐部里混杂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有老太太,还有小淘气们。爸爸和B先生像一对柏拉图气球,很快就飘出了我们的视线,想追都追不上。
下午,我们读了爱默生的诗句,所有的文人都兴趣盎然精神抖擞。我这卑微的小文人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连B博士也向我伸出他那高贵的手,并且就像主教赐福给人信德那样,低声赞美着我……几位相貌特别的妇人也对我嘟哝着赞美的话,让我赶紧给吓跑了。
M先生说了我喜欢听的话——他已经把我的书送给了他的母亲,而那位夫人也让他转告我,拿到书后,她就爱不释手,不能做别的事情了,只想一口气读完。她说,如果她年轻一点儿就好了,这样未来的一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欣赏这样的书了。我像孔雀一样喜欢这样的赞美。此外,我用小故事赚到的稿费支付了自己所有的花费,没有动家里的收入……
我静坐在你的身旁,
终于能看到您;
在那里休息了,
妈妈,我将永远爱您!
正是来自母亲的爱,正是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正是来自灵魂的回应,路易莎成了一个无法被他人替代的女作家。
一个好的母亲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她会激发一个孩子自己都不一定清晰的天赋和才能;一种生活也会成全一个人的梦想,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如果你真心渴望并且坚持耕耘,最终都会品尝到收获的甜美。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做一个灵魂独立而丰富的女子更新,第四章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