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买卖收益率计算
股票收益率指投资于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总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购买股票所带来的收益。股票的绝对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对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衡量股票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后持有期收益率等。
股利收益率。又称获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或红利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
该收益率可用于计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于预测未来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股票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与买卖差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的比率。
股票没有到期日,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数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资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内的全部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占投资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但如果要将它与债券收益率、银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作比较,须注意时间的可比性,即要将持有期收益率转化为年率。
股票持有期回收率。持有期回收率是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现金股利收入与股票卖出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的比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投资回收情况,如果投资者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或是操作不当,均有可能出现股票卖出价低于买入价,甚至出现持有期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此时,持有期回收率可作为持有期收益率的补充指标,计算投资本金的回收比率。
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在该股份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持股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后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数量作相应调整,以计算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
任何一项投资,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就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获利越多,收益率越低获利越少。投资者正是通过收益率的对比,来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方式的。
股票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收益率=(股息+卖出价格-买进价格)÷买进价格×100%
如不贴现,则:收益率=(持收期间股息红利收入+卖出价格-买进价格)÷买进价格
贴现,则:收益率=(持收期间股息红利收入+卖出价格-买进价格)×以必要报酬率计算的复利现值系数÷买进价格
以上方法均考虑为一次分红。
例:1.一位获得收入收益的投资者,花8000元买进1000股某公司股票,一年中分得股息800元(每股0.8元),则:
收益率=(800+0-0)÷8000×100%=10%
2.一位获得资本得利的投资者,一年中经过多次买进,卖出,买进共30000元,卖出共45000元,则:
收益率=(0+45000-30000)÷30000×100%=50%
3.某位投资者系收入收益与资本得利兼得者,他花6000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一年内分得股息400元(每股0.4元),一年后以每股8.5元卖出,共卖得8500元,则:
收益率=(400+8500-6000)÷6000×100%=48%
股票买卖预测计算
关于股票买卖点、上涨下跌幅度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但大多缺少理论支持和实践验证。这里就简单介绍几种股票买卖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投资者可以在实践中作为参考。
一、买点的计算公式是:
买入预测=开盘+(收盘-开盘)÷2
根据这种方式计算买入价的前提是当天股价出现上涨,即日K线以阳线报收,中阳、小阳都无所谓。
例:某只股票开盘价是15元,收盘价是15.80元,那么,次日的买入价计算应为15+(15.80-15)÷2=15.40元。由于该股当天涨幅较大因此次日存在回探的可能,不管回探的结果是形成下影线还是形成光脚阴线,其下跌的幅度往往是开盘价与收盘价之间的一半稍多一些,因此,次日如果在15.45元至15.50元挂单买入,成交的可能性较大。
二、卖出价位的计算公式是:
卖出预测=收盘价+(开盘价-收盘价)÷2
根据这种测算方法计算出的卖出价位虽然成交率较高,但不一定是最高价,而且这种测算方法需要的前提是当日股价K线应为阴线。
例:某只股票开盘价为10.20元,当日股价下跌,收盘价为9.60元,那么次日卖出价计算应为9.60+(10.20-9.60)÷2=9.90元。
三、上涨与下跌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上涨幅度=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2×n
下跌幅度=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2×n
n为变量,即(最高-最低)÷2的倍数,上涨空间预测常见n为(2或3),下跌空间预测常见n为1。
例:某股票开盘8.69元,最高8.85元,最低8.43元,收盘8.59元。
预测次日相对高点:
第二日上涨空间预测=8.59+(8.85-8.43)×2=9.43元
第二日下跌空间预测=8.59-(8.95-8.43)=8.17元
四、预测明日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公式:
(当日收盘价-前5日收盘价)÷5+当日5日均价=预测明日的5日移动平均线的价
(当日收盘价-前10日收盘价)÷10+当日10日均价=预测明日的10日移动平均线的价
(当日收盘价-前20日收盘价)÷20+当日20日均价=预测明日的20日移动平均线的价
以此类推,可算出60日,120日,240日的明天移动平均线的价位,由此得到明天的走势。
股票涨停跌停计算
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上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不过,在涨限价或跌限价上并不停止买卖,交易继续进行,只是价格不变而已。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股票的过分波动与投机,有关部门才会设立涨跌幅度。
从1996年12月16日起,深交所、上交所对上市的股票、基金的交易实行涨跌幅限制在10%以内,此后,深沪证券交易所还对挂牌上市特别处理的股票(ST股票)实行涨跌幅度限制为5%的规定,对PT处理的股票实行涨幅5%限制,跌幅不受限制的规定。
具体来说就是,普通A股的涨停/跌停幅度为10%;股票前带S、ST、*ST之类的股票的涨停/跌停幅度为5%;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几种情况是不设涨停/跌停限制的。
比如新股发行当日、股票停牌后复牌(恢复上市)的当日,此等情况下不做涨停/跌停。沪深两市某只股票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限定上下10%浮动,上涨10%为涨停,下跌10%为跌停,每天都可以涨停/跌停10%;st和*st开头的是5%的涨停/跌停限制;新股(N开头的)上市的第一天不受10%的涨停/跌停限制。ωWW.chuanyue1.coΜ
这里牵扯到了收盘价的问题,那么收盘价是怎样计算的呢?
深市涨跌限制实施前—交易日起,每天公布的每只证券收盘价计算方式为:
收盘价=最后一分钟每笔成交价格×成交数量/最后一分钟的总成交量
与深市不一样,沪市当日证券最后一笔成交价为收盘价。
涨停价与跌停价的计算公式为:
涨停价=(前一天的收盘价×10%)+前一天的收盘价
跌停价=前一天的收盘价-(前一天的收盘价×10%)
例:一只普通A股股票股价为5.5元每股,那么它的涨跌停价位分别是多少?
套用公式计算:
涨停价=5.5×10%+5.5=6.05元
跌停价=5.5-5.5×10%=4.95元
庄家持仓量计算
跟庄是投资者在股市中赚取较高利润的不二法门,因而把握庄家持仓量也就变得格外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计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呢?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应该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以上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如果控盘达不到20%,原则上是不可能坐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种股票的活跃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大多数庄家都是中线庄家;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于这种控盘区。一般来说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一只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的资金量的大小决定,庄家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日后的升幅越可观。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股票的筹码从流动到稳定分布是这样的:30%是浮动筹码,最容易流动;接下来20%是相对稳定,只有大涨或大跌时才会卖出;再下来15%的稳定部分,只有涨的时间长了才卖出;后面的15%更稳定,只有技术形态变坏了才卖出;最后20%是长期稳定,涨也不卖,跌更不卖,基本上处于死亡状态。
所以,如果跟庄做短线,最好是跟持仓量30%左右的,如果做中线,就跟持仓量60%左右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能对庄家的持仓总量进行准确判断。
在判断庄家持仓量时一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换手率计算
用换手率计算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股价处于低价位区域时,成交相当活跃、换手率很高、但股价的涨幅却很小,一般都是属于庄家的吸筹行为,就这方面因素来说,股价在低位区域换手率越大,表明庄家吸筹就越充分,这点也提醒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那些股价在低位落后于成交量变化的个股,它们将是下一阶段机会较多的一批个股。www.chuanyue1.com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
在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量时,成交量主要是指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那么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呢?参考周K线图的K线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周MACD指标金叉可以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周、10周、20周。
一般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但股涨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假设放量/缩量=2/1,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假设某股上涨时换手200%,刚下跌时换手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30%-100%×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也就是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13.3%。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头这个换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
一般而言,当换手总率达到200%时,庄家会加快吸筹,拉高建仓,因为低价筹码已经没有了,这是短线介入的良机。而当换手总率达到300%时,庄家基本已吸足筹码,接下来是庄家急速拉升或强行洗盘,应从盘口去把握主力的动向,切忌盲目冒进而被动地使投资由短线变为中线。
二、吸货时间计算
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吸货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吸货期长,庄家的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
而对于一些吸货期非常明显的个股,可较为准确地测算庄家持仓量,其公式为:
持仓量=(吸货期×吸货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货期×吸货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50%)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吸货期越长,庄家持仓量就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的吸货也就越多。
例:某股周均线出现金叉,5周、10周、20周均线呈多头排列,期间每天平均成交量为121479手。26周后计算其持仓量为:
持仓量=(130×12147900÷2)-(130×12147900÷2×50%)=394806750股
庄家持仓成本计算
对于投资者来说,计算庄家的成本至关重要,因为根据庄家成本,可以判断庄家有无获利空间以及获利大小,若目前价位庄家获利微薄,则该股股价上升空间巨大;若日前价位庄家已有丰厚的利润,那投资者就要提高警惕,庄家随时可能出逃。
要判断庄家成本,首先要弄清庄家成本包括的内容。比如进货成本,利息回扣成本,公关成本,交易成本等。
进货成本。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吸筹资金,这部分是庄家的进货成本。
利息成本也叫融资成本。除了少数自有资金充足的机构外,大多数庄家的资金都是从各种渠道筹集的短期借贷资金,要支付的利息服高,有的还要从坐庄赢利中按定比例分成。因此坐庄时间越久利息支出越高.持仓成本也就越高,有时庄家贷款到期,而股票又没有获利,那只好再找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了,或者被迫平仓出局。
拉升成本。大多多数庄家需要盘中对倒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跃的假象,因此仅交易费用一项就花费不少。另外庄家还要准备护盘盗金在大盘跳水或者技术形态变坏时进行护盘有时甚至要高买低卖。
公关成本。庄家的公关优势包括多层,而主要有管理层、券商、银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这些机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庄家也应为此付出必耍成本,否则坐庄就很难做上去。
交易成本。尽管庄家可享受高额佣金返还,但庄家的印花税还是免不了的,这笔费用不得不计人持仓成本之中。
一般来说,庄家若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所以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测算持仓成本。庄家若是通过拉高吸筹的,成本价格会更高一些。
在最低价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区的平均价就是庄家建仓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约高于最低价的15%~30%。以最低价为基准,低价股在最低价以上0.5~1.5元左右,中价股在最低价以上1.5~3.0元左右,高价股在最低价以上3.0~6.0元左右。
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
庄家持仓的计算公式为:
庄家持仓成本=(最低价+最高价+最平常的中间周的收市价)÷3
选项择吸货期内趋中的最低价与最高价再加上平均价之总和,然后再除以3,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一般吸货建仓越长则利息、人工、公关、机会成本都会增加。一般要略为上浮15%以下,如有达到两三年的建仓庄家时,则成本合算会要再加上20-35%为宜一般一年取用10%较合适。
另外对于老股,在出现明显的大底部区域放量时,可作为庄家建仓的成本区,具体计算办法是计算每日的换手率,直到统计至换手率达到100%为止,以此时的市场平均价,作为庄家持仓成本区。对于新股,很多庄家选择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将上市首日的均价或上市第一周的均价作为庄家的成本区。
例:某股周均线出现金叉,5周、10周、20周均线呈多头排列,33周后股价迅速向上拉升,期间该股票最高价为14.39元,最低价为11.26元,中间周平均价为13.15元,则,
庄家持仓成本=(14.39+11.26+13.15)÷3=12.93元
股票补仓成本计算
补仓是被套牢后的一种被动应变策略,它本身不是一个解套的好办法,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是最合适的方法。因此投资者应把握其成本计算方法,严格控制成本,以免越套越深。
所谓补仓是指投资者所购买的股票,在跌破买入价之后再次购买该股票或基金的行为。补仓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该股票,使单位成本价格下降,以期望在补仓之后反弹抛出,将补仓所买回来的股票所赚取的利润弥补高价位股票的损失。
原先高价买入的股票,由于跌得太深,难于回到原来价位,通过补仓,股票价格无需上升到原来的高价位,就可实现平本离场。但是补仓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虽然补仓可以摊薄成本价,但股市难测,补仓之后可能继续下跌,将扩大损失。
投资者应把握补仓的前提:跌幅比较深,损失较大;预期股票即将上升或反弹。
补仓后成本价的计算公式为:
补仓后成本均价=(前期每股均价×前期所购股票数量+补仓每股均价×补仓股票数量)÷(前期股票数量+补仓股票数量)
例:1.某投资者原有1000股,买入成本价是25.5元/股,现在股价跌至19.80元每股,为了挽回损失,该投资者以19.80元每股的价位买进800股,手续费忽略不计,则补仓后成本价为:
补仓后成本价=(25.50×1000+19.80×800)÷(1000+800)=22.97元/股
2.一位投资者在股价10元时买入某股票10000股。过了四个交易日,该股票已跌至5元。这时投资者预期该股将会上升或反弹,再买入10000股。但后市股票并未上涨,而是继续下跌至4元。
则,
补仓成本价=[(10×10000)+(5×10000)]÷(10000+10000)=7.5元
股票继续下跌后,补仓所造成的损失=(5-4)×10000=10000元。
股票量比计算
量比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指股市开市后平均每分钟的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之比。量比这个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是当前盘口的成交力度与最近五天的成交力度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值越大表明盘口成交越趋活跃。
其计算公式为:
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
量比数值是一种比值,所以说起量比是以倍为单位的,而量比与换手率并没有直接关系,从量比的计算公式中也可以看出,所以量比与换手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如果近期换手率处于很低迷的状态地量状态时,即使量比达到几十倍或上百倍,全天收盘结束后当天的换手率也可能不是很高;若近期换手率很高时,即使几倍的量比也可能比较大,在全天收盘结束后,换手率也会很大。
量比的比值可以作为股票买卖的参考,一般来说:
量比为0.8-1.5倍,则说明成交量处于正常水平;
量比在1.5-2.5倍之间则为温和放量,如果股价也处于温和缓升状态,则升势相对健康,可继续持股,若股价下跌,则可认定跌势难以在短期内结束,从量的方面判断应可考虑停损退出;
量比在2.5-5倍,则为明显放量,若股价相应地突破重要支撑或阻力位置,则突破有效的几率颇高,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
量比达5-10倍,则为剧烈放量,如果是在个股处于长期低位出现剧烈放量突破,涨势的后续空间巨大,是“钱”途无量的象征,东方集团、乐山电力在5月份突然启动之时,量比之高令人讶异。但是,如果在个股已有巨大涨幅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剧烈的放量,则值得高度警惕。
量比达到10倍以上的股票,一般可以考虑反向操作。在涨势中出现这种情形,说明见顶的可能性压倒一切,即使不是彻底反转,至少涨势会休整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处于绵绵阴跌的后期,突然出现的巨大量比,说明该股在目前位置彻底释放了下跌动能。
量比达到20倍以上的情形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两单,是极端放量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的反转意义特别强烈,如果在连续的上涨之后,成交量极端放大,但股价出现“滞涨”现象,则是涨势行将死亡的强烈信号。当某只股票在跌势中出现极端放量,则是建仓的大好时机。
量比在0.5倍以下的缩量情形也值得好好关注,其实严重缩量不仅显示了交易不活跃的表象,同时也暗藏着一定的市场机会。缩量创新高的股票多数是长庄股,缩量能创出新高,说明庄家控盘程度相当高,而且可以排除拉高出货的可能。缩量调整的股票,特别是放量突破某个重要阻力位之后缩量回调的个股,常常是不可多得的买入对象。
涨停板时量比在1倍以下的股票,上涨空间无可限量,第二天开盘即封涨停的可能性极高。在跌停板的情况下,量比越小则说明杀跌动能未能得到有效宣泄,后市仍有巨大下跌空间。
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当日成交量小于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例:某个交易日上午10:00时成交量为1860手,用时为半小时,过去五个交易日总成交量为45850手,则:
量比=现在总手数÷[(5日平均总手数÷240)×当前已开市多少分钟](240=4个交易小时×60分钟)
=1860÷(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
=0.32
散户跟风系数计算
散户跟风系数用于衡量散户的跟风程度,因为在股市中,散户的疯狂跟风行为往往就预示着行情的反转,而散户跟风的越少,也就说明了主力已高度介入,拉升的机会很大。因此,在研判主力行为时,跟风系数绝对值越小越容易判断主力的动向。当散户跟风系数的绝对值在3以内,可以看出当天的交易为大资金推动,上涨的潜力就越大;相反绝对值越大,说明散户主导性行情,后市调整的动力越大.散户跟风系数.系数是正数且大,说明散户跟进的多,反之,系数是负数,散户在出货。
在股市中,主力和散户往往是对立面,如果某只股票主力介入的程度大,那么散户介入的程度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简单地说,主力吸筹完毕,准备拉升时,散户的成交比例往往是相对较小的,而主力拉升完毕出货时,散户成交比例往往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如果当我们在分析大单时遇到障碍,从小单分析上却往往能出奇制胜。
散户跟风系数用于衡量散户的跟风程度,因为在股市中,散户的疯狂跟风行为往往就预示着行情的反转,而散户跟风的越少,也就说明了主力已高度介入,拉升的机会很大。因此,在研判主力行为时,跟风系数绝对值越小越容易判断主力的动向。当散户跟风系数在绝对值在3以内,可以看出当天的交易为大资金推动,上涨的潜力就越大;相反绝对值越大,说明散户主导性行情,后市调整的动力越大。
散户跟风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散户跟风系数=(小买单—小卖单)÷总手×100
1.散户跟风系数,在60以上并且股票上涨,这是散户行情;
2.散户跟风,在30以下并且股票上涨,这是主力拉抬的结果,说明抛压性的卖单不多;
3.散户跟风,在负的30以下并且股价下跌,可能是是主力故意打压或者出货;
4.散户跟风,在负的60以上并且股价下跌,则为散户抛售。
例:某股票日成交明细中小单成交统计显示,小单买入比例为15.77%,卖出比例为20.38%,则,
散户跟风系数=(15.77%-20.38%)×100=4.61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从零开始学看盘大全集更新,第39章 实战综合计算公式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