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趋势与挑战:远程团队创建与管理 > 第十二章 拥抱成功之后的建议
  伯恩德感到四肢僵硬。从汉堡飞往特朗斯蒙塔尼亚的飞机将近18小时。晚上7点乘坐的飞机起飞,然后他在法兰克福转机,如今正在前往德里的途中。空客飞机将于第二天当地时间9点降落。几小时停留后,他还要搭乘一班印度航空的小型飞机飞行3小时左右才能到达最终目的地。特朗斯蒙塔尼亚没有自己的航空公司。伯恩德小声嘀咕着。航程一半都还没过去呢。在飞机上,他点了一杯红酒,看了一部汉莎航空空中频道的电影,接着便昏昏欲睡。不过,此时他太紧张了,难以入睡。空中的时间一点点流逝,他的思绪如旋转木马般飞转。

  伯恩德带领如今的远程团队才10个月,却感觉像过了半生。他的脑海中不停出现新的画面。先是地震后的断壁残垣。他还能感受到那天清晨在床上看到平板电脑里的画面时的震惊。接着,他想起与安妮和克劳德的第一次空传视频会议,想起那时他们脸上的信任与激动。他看到了琳达、皮拉和斯黛拉,她们一个接一个地加入到项目团队中。他记起和保罗一同进行的座谈会——那真是一次突破。保罗教会了他作为管理者要授权员工承担职责,而不是一味施加压力。

  他的脑海里很快地扫过扩展团队的那些新面孔、慕课的教授们、艾德稳和他的大学生、部长、差点儿被他气跑的当地建筑公司总经理,还有许许多多其他人。这是一个新世界,是一种与他所熟悉的安逸悠闲的汉堡截然不同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伯恩德知道,飞机降落后不久他便能第一次看到建成的房屋。“我几乎不敢相信,”他想着,并感到深深的敬畏,“这是我的第一次重大国际项目,而我却从未到过建筑现场。尽管如此,一切居然如此顺利。”在过去的几周里,当地居民经常每天在工地一待便是12甚至16小时。艾德稳和当地慕课学生以及一些志愿者们负责给他们下达指令。此时已经很冷了,天色总是阴沉沉的,帮手们几小时都只能在探照灯的光线下作业。但是,为了自己的家园能在即将来临的宗教节日前完工,这些人早已做好奉献一切的准备。

  10个月后,房屋建造完工了。伯恩德飞往特朗斯蒙塔尼亚验收并庆祝新住宅区的建成。在那里,他的团队通过视频参与了授奖仪式。

  “我的团队成功了,”伯恩德想道,“这次的重点是团队,而不是我。”他喜欢这个想法,同时感到这让自己心头一热。连房屋的内部装潢也的的确确准时完成了。如此一来,他的团队便能及时将建筑计划以及项目周期作为竞赛材料递交给斯德哥尔摩。“我们,至少斩获一个大奖的几率很高,”克劳德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说道,“但是现在还没有最终决定。墨西哥人和巴西人的作品同样非常厉害。”

  伯恩德的邻座都裹着毯子睡着了。为了更有效地工作,他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第二天及其后的一些计划安排。

  当地时间中午左右飞机降落,安妮和艾德稳会来低矮的混凝土小机场接他,他期待着再次见到两人。接着,三人乘坐安妮的现代SUV商务车前往特朗斯蒙塔尼亚以北200公里左右的一处新住宅区。按计划,他们将与当地市长共进晚餐并在那里过夜,次日早晨回到特朗斯蒙塔尼亚。在剩余的逗留期间,伯恩德将住在政府的招待所里——那是一幢英国殖民时期的别墅,四周是一座巨大的公园。其他团队成员不是已经到了,就是次日白天陆续抵达。所有人都与当地居民建立了密切的情谊,他们将接受邀请住到居民家中。克劳德和斯黛拉住在两位慕课大学生位于首都圈的父母家。琳达和皮拉则住在安妮家中。特朗斯蒙塔尼亚的文化原本并非如此好客,然而团队精神早已超越了当地传统。一旦斯德哥尔摩的授奖仪式开始,保罗就会在开曼群岛上通过视频会议在线收看。

  深陷于各种念头之中,同时又充满喜悦,伯恩德终于睡着了。

  这是怎样的时刻!伯恩德、安妮和艾德稳站在一处新住宅区的中央,四周是他们的团队设计建造的坚固又抗震的楼房。天气刺骨寒冷,但万里无云,太阳能屋顶在阳光中闪烁。安妮和艾德稳在机场等候伯恩德。在狭小的商务包厢吃过饭后,他们按计划直接驶往第一批开放的新住宅区。伯恩德几乎不敢相信真的来到了这儿。他竭力感受着。在他的一生中,已经目睹了诸多顺利完成的项目,但是这次却有些不同。马路上挤满了人,男人、女人和许多孩子。他们穿着厚重鲜艳的羊毛衣服,把家具、锅碗瓢盆及其他装饰品搬进新家。透过一些窗户可以看到他们布置得正欢。

  参观新住宅区时,伯恩德心潮澎湃。他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的温情与感激。能在新家庆祝节日令他们心花怒放。

  当他们3人穿过还未铺完沥青的马路时,许多人真诚地向安妮和艾德稳问好。安妮用当地语言向他们介绍伯恩德,接着人们就以传统方式纷纷向他鞠躬。一些长者甚至想在弯腰时触碰伯恩德的手。他虽然听不懂大家在说些什么,却每每都感到暖意与感谢的温馨浪潮。

  “能亲眼看到您,大家都感到十分荣幸。”安妮解释道,“许多人说他们非常感谢在寒冬来临时,能有一个温暖的房间和坚实的屋顶。”她接着翻译,“他们很高兴明天能在家中庆祝佳节。”

  接着他们走进一间房子。安妮已经事先通知了屋主。在衷心的问候以及一杯热茶过后,艾德稳便指着让伯恩德看添加了全新材料的地方。艾德稳非常自豪,但并未明显流露。他镇定自若地展示着太阳能设备,解释这些材料在遇到地震时的作用。

  “整幢房子可以像一根芦苇秆般弯曲,”年轻的中国人讲解道,“遇到重大地震时,它会大力摇晃,但不会有任何部分坠落,而且窗玻璃也不会碎裂。”

  整个下午,对于伯恩德来说仿佛美梦成真。傍晚时分,所有人都来到市长家中。房子有些拥挤,但布置得十分喜庆。到处都是人。在一片热忱期待中,仪式既非常正式又充满传统地进行着。市长首先发表了演讲,在讲话中他感谢了伯恩德及其团队所做出的完美组织,强调了与当地建筑工人的成功合作,还提到在过去几周许多当地居民的积极贡献。节日晚宴由数不胜数的美味菜肴组成。有那么一瞬,伯恩德甚至感到室内的巨大佛像在向自己眨眼。“一定是米酒喝多了。”他想着。

  第二天一大早,伯恩德、安妮和艾德稳驱车回到特朗斯蒙塔尼亚。市长为他们送行,并祝愿他们的斯德哥尔摩竞赛好运,他坚信他们一定能夺得奖项。接着,他们在安妮家中见到了琳达和皮拉。两位女士三天前就到了。前天安妮已经带她们参观了新住宅。克劳德和斯黛拉正在房东的陪同下参观另一处新建小区,中午才回来。团队一起在特朗斯蒙塔尼亚最漂亮的一处餐厅共进午餐。所有人都享受着10个月以来历经高潮与低谷的远程合作后在此相聚的时光。大家都感到亲如手足,席间谈笑不断。同时,大家也积极讨论着在项目中学到的对于未来亦大有帮助的经验与知识。

  通往斯德哥尔摩的视频信号预计17点开通,那是欧洲时间的上午。4点半左右,所有人都来到了政府会议中心的会议室。安妮和她的同事们已将一切准备就绪。房间中央挂着一幅巨大的视屏投影幕布,三台网络摄像机分别安装在三个不同的新住宅区,可以从那里传输回现场画面。

  会议室座无虚席。政府高级官员悉数到场,还有安妮的所有同事,包括主任工程师和现场协调员在内的建筑公司代表、扩展团队成员及来自特朗斯蒙塔尼亚的全部慕课学生。伯恩德现在进一步理解了项目进展何以如此顺利。他看到了那些在重要关口劳作却从不为他所知的人们。这一切仿若一个小小的奇迹。

  当整支团队聚在一起时,亲近感显而易见。17点开始视频连线授奖仪式。克劳德现场介绍项目。

  快到17点了,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呈现斯德哥尔摩颁奖仪式现场画面的大屏幕。会场座无虚席,有各式各样的摄像机和同声传译工作的小隔间——这是一场真正的大型国际盛会。17点整开始现场连线。斯德哥尔摩那儿,先是出现了特朗斯蒙塔尼亚的会议室,接着是新住宅区摄像头传回的现场画面,能看见房屋和许多进进出出做着准备的人们。主持人把话筒交给特朗斯蒙塔尼亚的相关人士,请他们介绍一下项目。根据安排,首先由政府的一位官员讲话,他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接着,克劳德接过麦克风,用一口漂亮的英语介绍了项目的重要数据、日期以及实际情况:用时多久、建造了多少房屋、使用了哪些创新材料和技术、帮助了哪些区域的多少居民、预算多少、如何集资,等等。

  伯恩德并不想上台。能看到他的团队和当地居民眼中的光芒已令他心满意足。介绍结束后,斯德哥尔摩那儿传来热烈的掌声。他们是进行介绍的最后一组参赛选手,在那之后直接开始授奖仪式。当斯德哥尔摩的主持人拿着两个信封走向话筒时,特朗斯蒙塔尼亚的会议室鸦雀无声。大家屏息等待。安妮用手捂住了嘴。主持人打开了第一个信封。

  “年度最佳创新建筑奖授予玛努埃尔·瓦格斯和他来自巴西的团队。”

  一位巴西建筑师红光满面地走上斯德哥尔摩的舞台。特朗斯蒙塔尼亚会议室中一片失望的面孔,尤其是那些亚洲人。伯恩德看向其他团队成员。

  “我们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建造抗震房屋的团队,”克劳德冷静地说道,“但是究竟谁能赢得第二个主要奖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斯德哥尔摩的主持人又一次单独站在舞台上,打开了第二个信封。

  “社会责任奖授予来自德国的伯恩德·施密特和他的无国界远程团队,为他们建造的特朗斯蒙塔尼亚抗震楼房。”

  整个团队欢呼起来。克劳德、皮拉和琳达高高跳起,安妮微笑着与斯黛拉握手,艾德稳兴奋地与大学生们击掌。与此同时,伯恩德的妻子维贝克走上斯德哥尔摩的舞台,以团队的名义接受了奖项。

  伯恩德欣喜若狂。他与屋内的人一一握手,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将他围在中心。他通过视频摄像头向保罗竖起大拇指,后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时突然响起嘹亮的音乐:“我们是冠军,我的朋友们。”克劳德用自己的苹果手机连上了音响。在半小时充满欢乐的起舞与拥抱后,伯恩德请大家安静,并走到了麦克风前。

  “10个月前,为了帮助这里饱受灾难的人民,同时为了我作为建筑公司老总的第一份国际经验,我开始了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都只在德国工作,并为自己始终能坚守时间和预算而略感骄傲。之前,我深信这一切主要是因为我的领导能力和精益求精的过程。然而在过去10个月中发生的一切超越了我最为大胆的梦想。你们大家都是闪耀的明星。能领导这支团队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坚信我们还可以书写更多的故事。”

  现在,伯恩德开始表彰每一位团队成员。他首先从站在房间左面角落的安妮开始,从一开始她便是团队的支柱。正当他想说说克劳德的时候,后者的电话响了。令伯恩德大为恼火地是,克劳德居然通起了话!伯恩德生气地继续表扬斯黛拉。他对着每一位成员,注视着他们的眼睛。当他赞扬大家时,他看到有些人脸红了,其他人则感动得热泪盈眶。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参与了一场伟大的事业。最后克劳德终于打完了电话,伯恩德想走向他时,加拿大人先说话了。

  “所有人,听我讲,”克劳德脸上带着明显诡异的笑说道,“刚才,我接到了一家国际救助机构的电话,他们也参加了斯德哥尔摩的建筑峰会,并且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现在我们赢得了两个大奖之一,他们委托我们建造一座非洲的难民营。那应当是一座保留难民尊严的住所,同时需要我们在特朗斯蒙塔尼亚施工时应用到的创新建筑方式、新型材料以及太阳能配件。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会来吗,伯恩德?”

  伯恩德发表演讲,并再次表扬每一位团队成员。这时克劳德的手机接到一个电话。下一个项目已在等着他们。这一次,琳达想要接过团队的管理。

  伯恩德对克劳德打手机的怒气一下烟消云散。“那是当然!”他大笑着回道,“你们呢?”

  琳达、皮拉、斯黛拉和艾德稳纷纷答应。

  “我很想加入你们,”安妮说道,“你们是一支很棒的团队。但是恐怕下次我没法参加了。我受雇于我的政府,在这里的基础建设彻底重建完毕之前还有许多事要做。另外,在过去的10个月中我也有些忽视我的家人。但是我很希望我们能保持联系。”

  “你们都证明了自己的领导能力,”伯恩德说道,“我在德国还有一些项目要做。此外,中国建筑公司已经找上了我。是一个在中国建造卫星城的任务。你们谁有兴趣和信心领导非洲的项目?”

  “我愿意,”琳达说道,“如果你信任我的话。”她的声音听起来自信而坚决。“我是金融专家,我想帮助我所在的大洲的人民。如果有克劳德和皮拉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再度做出了不起的成就。给予团队所有人最大化自由和自我责任也是我的座右铭。”

  “你尽可相信我和我的人脉,”克劳德说道,斯黛拉和皮拉也表示同意琳达成为项目领导。

  “我还从没去过非洲,”艾德稳微笑着说道,“但是,我的中国同胞们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当地建设中。我愿意加入。”

  “太棒了,”伯恩德说道,“我真是太高兴了。现在让我们去庆祝吧!”

  高潜力人才是传声筒与纽带

  由伯恩德、克劳德、安妮、琳达、皮拉、斯黛拉、艾德稳和其他一群人组成的远程团队的项目就这么结束了。团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一同设计了全新的抗震房屋,并按期在饱受地震摧残的灾区建设完毕。因其社会责任感及新型的建筑方式,团队最终获得了国际大奖。项目也曾经历高潮与低谷,但最后所有人都幸福而满足。令人惊奇的是,立刻又继续前行了!新项目接踵而至。这是巧合吗?并不尽然。团队培养出了共同的使命与愿景。真正强有力的使命与愿景会自发前行,并不断找到支持者。在此期间,领导职责往往会交到下一代人——或那些至今处于二线的人手上。

  当我多年前开始领导大型远程团队,即那些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企业级别的人们组成的团队时,我便很快意识到,作为团队主管,我不能总是唯一一个传递远大使命与理想的人。我需要能把我们的使命、愿景传播到世界各地以及企业各个层面的传声筒。我是怎么做到的呢?请您回想一下第四章中互相咬合的目标:使目标紧密结合的方法在于,将团队使命、愿景分成数个单独目标,核心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明确负责某一战略目标,而实现其目标的正确方式则应当尽可能地由每位成员自主独立地寻找并实践。

  在大型团队中,您需要能继续传播使命、愿景的传声筒。想要顺利做到这一点,您应当尽早招纳年轻的高潜力人才,并授权他们承担责任。

  核心团队成员并不需要完全独自实现目标。理想情况下,每个单独目标可以再寻找3至5名更为年轻的高潜力人才组成一个远程子团队,在核心团队相关成员的领导下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如艾德稳就带着他最好的学生们参加了伯恩德的团队,其任务是开发并实施新型能源和建筑方式。在大型跨国企业中,参与项目的高潜力人才往往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领导才能。通常,挑选青年才俊,并为他们日后承担管理工作进行培训是人事部门的职责。项目主管可以求助于人事部,请他们为某一特定任务推荐人选。但是,在许多中小型企业,初创公司或非政府组织中,核心团队必须自我壮大。通常可以观察一下扩展团队,是否有成员能独当一面,承担某些特定任务的更多职责,并最终成为真正的管理角色。穿书吧

  您的任务是培养接班人,而非在象牙塔内高谈阔论

  就我的经验而言,将组织架构中的下一层级及拓展团队一同纳入战略计划对远程团队尤为重要。并不仅有核心团队才能内化使命与愿景。这个过程必须有更多人的加入,否则就可能出现所谓的象牙塔症状。它是指核心或管理团队拥有远大理想,彼此也保持密切交流,但完全没发现自己与团队其他成员及整个组织越来越脱离。管理者们坐在象牙塔内互相吹捧恭维,而那些塔外的人却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为了避免这一情况,高潜力人才作为核心团队与团队其余人员,即整个组织间的纽带作用便尤为重要。请您及早让那些更年轻、同时欠缺经验的团队成员参与到战略制定及承担管理职责的任务中来。其中最优秀的人自会脱颖而出——他们便是真正的高潜力人才。

  小心陷阱!

  在大型远程团队中,很容易出现管理层高坐在象牙塔中高谈阔论,而基层员工无人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后备管理力量此时是战略层与基层的最佳纽带。

  下面是一些我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建议:针对每个战略目标,由3到5名高潜力人才参与核心团队的网上例会。如果预算允许,应当额外让其中一到两名天资最为出众的成员到其他地方交换两到3个月,在那儿继续为同一战略目标工作。如果远程子团队参与战略讨论,同时也执行日常操作事务,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动态平衡。他们拥有战略眼光,将使命与愿景牢记心中,同时也了解基层情况,并需要在那里证明自我。如果您的后备管理人才在世界各地、组织的各阶层工作过,就为其日后成为下一代顶尖管理者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穿】 【书】 【吧】

  伯恩德在项目进程中让越来越多扩展团队的成员参与到战略制定中来,使他们与核心团队保持密切联系。为了提高创新速度,更快地实现目标,并推广项目的使命与愿景,他甚至纳入了重要的供货商及合作伙伴。如果您成功动员了整支团队,往往能抓住核心团队容易忽视的机会。为此,应当保证尽可能多的成员理解并牢记团队的使命与愿景。只有心有所盼,才能看到机会。一旦您在扩展团队中找到能自主推动战略主观能动性的年轻管理人才,新想法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实现。新生管理人才不仅能捕捉机会,还能自主创建远程子团队,实现其所发现的可能性。

  应当有3到5名高潜力人才参加定期例会。此外,如果时间允许,后备力量应当被派往不同地点。

  当使命与愿景鼓舞了整支团队

  为新项目赢得后备管理人才的最佳途径是培养现存项目中的员工。在伯恩德的团队中,琳达之所以能自告奋勇领导下一个项目,是因为她在伯恩德的领导——以及保罗的影响下了解了“授权”的意义。如果扩展团队的每个人都认识到无论自己身处何方、是何级别,都有可能获得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自主完成目标,那么团队中就会产生非常强大且独一无二的团队精神。您的员工意识到:是的,我们所向披靡,无论距离、时区或文化差异如何将我们分隔,最终我们都能功成名就。只要有这样的精神,就能始终向前,也就是说,到项目结束之时,合适的人选几乎会自动聚拢到新项目周围。

  在我作为培训师的职业生涯中,我的客户横跨所有行业,且不论规模大小。无论是大型集团或真正的跨国巨头,还是刚刚开始享誉国际的中型企业乃至初创公司,最终都成功地将扩展团队纳入了议事日程、战略思考及使命与愿景之中。因此我们取得了源源不断的进步。就在去年,我有幸与一批负责教育、青少年保护以及多民族融合领域大型国际项目的非政府组织合作。此时,项目是否持久以及各个项目的使命是否有延续性就变得至关重要。非政府组织拥有明确的使命与目标,因此始终需要能认同这一目标,并在具体项目中实践目标的新人。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维护分散各地的大型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并长期保持高涨的动力是关键所在。

  若想团队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动力,就要一步步将所有团队成员都纳入议事日程、使命与愿景以及战略制定中来。

  在项目中,我一直致力于使所有层面的成员都开始战略性思考,并将使命与愿景牢记在心。远程团队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只有少数几人制定战略,而其他人则只把自己当作具体实施者。最后,将一支团队领向成功的艺术在于将战略和实施两个层面紧密结合。如此,管理层不至于高高坐在象牙塔内,员工们也不会只把自己看成操作层面的命令接受者。整支团队的凝聚力一旦提升,就能够轻易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线。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趋势与挑战:远程团队创建与管理更新,第十二章 拥抱成功之后的建议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