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 第三章相信自我: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哈佛学子,普利策奖得主海伦·凯勒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哈佛经济学教授,校长劳伦斯·萨莫斯

  哈佛精英之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17~1963),是美国第35任总统。他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约瑟夫是金融界巨子,从一开始就将把他培养为美国总统作为目标。肯尼迪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4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肯尼迪加入美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负伤。战后,当选为议员。1960年11月,肯尼迪在大选中以微弱的优势战胜对手,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他极富个人魅力,年轻英俊,言谈举止风趣有活力,即使在局势动乱的年头也给美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勇气。人们称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总统。可惜的是,他于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哈佛大学的教授们给了肯尼迪自信的品质,他曾对家族中另一位成员说过这么一句充满幽默的话:“在我看来,我除了当总统,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错的不会是我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有自信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小泽征尔是享誉世界的交响乐指挥家,在哈佛音乐系的课堂上他也是常被哈佛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之一。

  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但是,在气势恢弘的音乐中,他那敏锐的耳朵却听见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要求大家停下来重新演奏,但是同样的怪音还是发出了,尽管它是那么细微,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出来。

  小泽征尔又一次要求乐队停下来。这一次,他觉得应该是乐谱有问题,并向在场的评委会专家们提出了这个疑义。这么重要的比赛,对评委会专家提供的乐谱表示怀疑,这还是第一次,面对专家的坚持,小泽征尔很慎重地又指挥乐队演奏了一次。这一回,他再次相信了自己的耳朵。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全体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祝贺他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Μ.chuanyue1.℃ōM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道试题,他们故意在乐谱中制造了一个小错误,以此来检验指挥家的音乐才能。自信勇敢的小泽征尔是不会迷信权威的,他只忠实于音乐本身。

  自信的人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使在权威和众人面前,也会坚信自我,而不会迷失自己。

  小泽征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肯定自己,不畏权威的挑战,才能最终摘取胜利的桂冠!

  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

  ——莎士比亚

  焕然一新的经理

  唯有自信,才是你成功的最可靠的资本。

  有一次,一名意志消沉的经理前去寻求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帮助,他因为合伙人的破产而变得一无所有。拿破仑·希尔于是要求他站在厚窗帘的前面,并且告诉他:“你将看到这世上唯一能使你重获信心并且克服困境的人。”藏在窗帘底下的其实是一面镜子,因此,当拿破仑·希尔把这块窗帘揭开,出现在经理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经理用手摸摸自己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不禁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便向拿破仑·希尔道谢,而后离去。

  几个月后,经理再度现身在拿破仑·希尔面前,但他已非当时,而是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起来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的样子。他告诉拿破仑·希尔,“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我确信自己从前的成功肯定还会降临。”

  只有相信自己的价值,才会把握住自己的未来,相信自己的价值具有独特性,而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如果你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你自然不能抱怨别人也不信任你、不尊重你。其实,唯有自信,才是你成功的最可靠的资本。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

  听从心灵的召唤

  信念和努力是成功的一对车轮,没有信念的努力不会持久,没有努力的信念是画在墙上的饼。

  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一位家境清贫的少年在15岁那年,写下了他气势非凡的毕生愿望:“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一百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也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

  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毕生愿望鼓荡得风帆竞起,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愿望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雨雪,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愿望》中的106个愿望……

  他就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时,他微笑着如此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

  成功,是人人都渴望的,但是坚持不达到目标不罢休的信念,以及为到达成功彼岸而付出一系列的努力,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究竟怎样才能走向成功呢?透过《心灵的召唤》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用自己的生活演绎了一条公式:信念+努力=成功。

  要想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信念,并在心灵深处坚持不懈,那么,我们就有了良好的起始,有了源自心底的动力。这就好比心里嵌上了火红的太阳,还会惧怕表面上的雨雪风霜吗?

  再就是努力,如果约翰·戈达德仅仅是抱着他那气势非凡的《一生的愿望》想入非非,他能在44年内实现其中的106个愿望吗?锁在抽屉里的理想蓝图是座空中楼阁,我们要把“许多注定的‘不可能’踩在脚下”,就得对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信念+努力=成功,这就是20世纪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哈佛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黑气球也能升空

  我们需要自信如同种子需要阳光。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在哈佛的一次演讲时讲起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戏,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黑人小孩,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色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有没有充满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立的话,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美国的一个教育专家做了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学生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心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学习积极性大增,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以致转变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从这个试验可以看出,我们需要自信如同种子需要阳光一样。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萧伯纳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你可以敬佩别人,但绝不可忽略了自己;你也可以相信别人,但绝不可以不相信自己。

  哈佛大学哲学系一名教授在一次课上,这样开始他的授课:众所周知,我们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但更要与真理为友”,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柏拉图的一名助手,故事是这样的:

  风烛残年之际柏拉图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诚恳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却被柏拉图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病入膏肓的柏拉图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半年之后,柏拉图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柏拉图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整个后半生都在自责。

  你可以敬佩别人,但绝不可忽略了自己,你也可以相信别人,但绝不可以不相信自己。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柏拉图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在一个人的心态与性格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何看待自我。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也很难谈到客观地对待外部世界。自信是在客观地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而仍保持的一种昂扬斗志。自信就是成功者必须依赖的精神潜能。

  有人在研究当代世界名人成长经历后发现,这些名人对自我都有一种积极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因为他们首先自信,所以才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事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才会坚持到底,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某种程度上,每人的形象都符合自己的设想。

  ——F·H·布拉德利

  永远坐在前排

  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

  在肯尼迪政治学院旁的查尔斯河畔,伴着潺潺流水,一名教授曾给三五个学生们讲述“铁娘子”的成长故事。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对她说:“孩子,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父亲极力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m.chuanyue1.com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在学校永远是最勤恳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她以出类拔萃的成绩顺利地升入当时像她那样出身的学生绝少奢望进入的文法中学。

  在玛格丽特满17岁的时候,她开始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从政。然而,那个时候,进入英国政坛要有一定的党派背景。她出生于保守党派氛围的家庭,但要想从政,还必须要有正式的保守党关系,而当时的牛津大学就是保守党员最大俱乐部的所在地。由于她从小受化学老师影响很大,同时又想到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女孩子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少得多,如果选择其他的某个文科专业,那竞争就会很激烈。

  于是,一天,她终于勇敢地走进校长吉利斯小姐的办公室说:“校长,我想现在就去考牛津大学的萨默维尔学院。”

  女校长难以置信,说:“什么?你是不是欠缺考虑?你现在连一节课的拉丁语都没学过,怎么去考牛津?”

  “拉丁语我可以学习掌握!”

  “你才17岁,而且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你必须毕业后再考虑这件事。”

  “我可以申请跳级!”

  “绝对不可能,而且,我也不会同意。”

  “你在阻挠我的理想!”玛格丽特头也不回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回家后她取得了父亲的支持,就开始了艰苦的复习、学习备考工作。这样在她提前几个月得到了高年级学校的合格证书后,就参加了大学考试并如愿以偿地收到了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入学通知书。玛格丽特离开家乡到牛津大学去了。

  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在1年内全部学完了,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考试成绩。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活动方面也颇富才艺。所以,她所在学校的校长也这样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40多年以后,这个当年对人生理想孜孜以求的姑娘终于得偿所愿,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4年当选保守党党魁,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自信的人通常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也相对较高。

  我们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有如人生的早春季节,正适合为未来做好打算的时节,何不趁机认真思考一下?

  立志当要高远,崇高的理想能激发人们崇高的信念与动机。

  青年人啊,热爱理想吧,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语言,它高于一切国家和全人类,是精神的王国,是灵魂的故乡。

  ——爱默生

  你本来就能做到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有这种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然毫无进展。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l7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一些问题之所以没有解决好,也许是因为我们把它们想象得太难了,以至于无法面对。因为在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是输给了困难本身,而是输给了自身对困难的畏惧。

  当高斯不知道这是一道两千多年的数学悬案,仅仅把它当作是一般的数学难题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出了它。高斯的确是天才,但如果当时老师告诉他那是一道连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解开的难题,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情景。事实上,任何人都如高斯一样,因此在做事前不妨先认为它并不难,相信自己能做好它,就一定能做好。

  不知道全部真相,对许多人许多事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萧伯纳

  检验信心的支柱

  我力量的真正源泉,是一种暗中的、永不变更的对未来的信心,甚至不只是信心,而是一种确信。

  哈佛人的自信在美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在这方面他们每个人心中几乎都有一根看不见的支柱在支撑他们的言行,如同这位设计师一样。

  他是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设计的一根支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说:“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他详细地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们的建议。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其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两毫米。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厅坚固如初。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几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最为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圆柱顶端的一行字:

  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口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对权威应当尊重,但过分的尊重有时会贬低自己的才能。很多人在权威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不肯定。

  而年轻的设计师面对权威时没有屈服,因为他自信。如同爱默生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是正确的。”自信不是要盲目地妄自尊大,它需要深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作为其坚强后盾。

  找到自信的支点,撑起自信的支柱。如果你确信你是正确的,那么就坚持它,因为最终能为你证明的肯定是事实,而非权威、官员、学者等。

  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

  走出自卑的泥淖

  我们最重要的一个生活原则是:别让过去成为你现在的负担。

  有一次哈佛东亚文学系的玛丽莲去燕京图书馆借书时遇到了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教授仓弼德,他们的聊天内容改变了她的不自信人生。仓弼德为她讲了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故事。

  三毛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勇敢而又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她喜欢体育,常常一个人倒吊在单杠上直到鼻子流出血来。她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本一发下来,她只要大声朗读一遍,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内容,有一次她甚至跑到老师那里,很轻蔑地批评说:“语文课本编得太浅,怎么能把小学生当傻瓜一样对待呢?”

  三毛12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台北最好的女子中学——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在初一时,三毛的学习成绩还行,到了初二,数学成绩一直滑坡,几次小考中最高分才得50分,三毛心里很自卑。

  然而一向好强的三毛发现了一个考高分的窍门。她发现每次老师出小考题,都是从课本后面的习题中选出来的。于是三毛每次临考,都把后面的习题背过。因为三毛记忆力好,所以她能将那些习题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一连六次小考,三毛都得了100分。老师对此很怀疑,决定要单独测试一下三毛。

  一天,老师将三毛叫进办公室,将一张准备好的数学卷子交给三毛,限她十分钟内完成。由于题目难度很大,三毛得了零分,老师对她很是不满。

  接着,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了三毛。他拿起蘸着饱饱墨汁的毛笔,叫三毛立正,非常恶毒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他用毛笔在三毛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圈,因为墨汁太多,它们流下来,顺着三毛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她的嘴巴里。老师又让三毛转过身去面对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哄笑不止。然而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又命令三毛到教室外面,在大楼的走廊里走一圈再回来,三毛不敢违背,只有一步一步艰难地将漫长的走廊走完。

  这件事情使三毛丢了丑,她也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于是开始逃学,当父母鼓励她要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再去学校时,她坚决地说“不”,并且自此开始休学在家。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三毛仍然不能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当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姐姐弟弟不免要说些学校的事,这令她极其痛苦,她时常感到那件事情对她的压力,仿佛能看到老师与同学们嘲笑的脸孔。

  如果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对我们已经造成伤害,那么我们苦苦回忆它,不能忘记它,这无异于在旧伤上又添了新创。

  人要想活得自信、洒脱,最好的方法便是做个健忘的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只能做好现在,为未来准备。

  人类的痛苦达到顶峰之后,必须回降,要么痛苦而死,要么习以为常。

  ——罗曼·罗兰

  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信心与能力是齐头并进的。

  一位赛车手一赛完车,就回来向母亲报告比赛的结果。他冲进家门叫道:“妈妈,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得了第二名!”

  “这值得高兴吗?要我说——你输了!”母亲回答道。

  “妈妈,你不认为第一次就跑第二是很了不起的事吗?而且有这么多辆车参加比赛。”他抗议着。

  “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如果别人能跑第一,你也能!”母亲严厉地说。

  这句话深深刻进了儿子的脑海。

  接下来的20年中,他称霸赛车界,成为运动史上赢得奖牌最多的赛车选手。他就是理查·派迪。

  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人能打破。20多年来,他一直没忘记母亲的责备——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只有永远抱着跑在最前面的思想,才有可能做第一名的人。

  这就好比两个准备爬山的人,第一个立志要爬到山顶,第二个人说我要享受生活,爬到半山腰就好。

  结果多半是立誓爬到半山腰的人愿望达到,而第一个人的愿望有两种可能:第一,他没有达到他的目的地——山顶,但他最终所处的位置一定比第二个人高;第二,他如愿以偿地站在最高峰。无论是哪种结果,成就大的永远是立志到达山顶的那个人。

  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富兰克林·罗斯福

  逃出囚禁自己的塔

  人的一生的确充满许多坎坷,许多愧疚,许多迷惘,许多无奈,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自己营造的囚塔所监禁。

  从前,有个长发公主,她头上披着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俊很美。公主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公主长得很丑,公主也坚信自己是个丑陋的姑娘,她为自己的容貌而深深自卑。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公主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这里来,一饱眼福。公主从王子的眼睛里看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睛里发现了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了出来。

  囚禁公主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对自己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不恰当的认识,自卑就是一种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是由主观和客观原因而造成的。

  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不可能”等,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自我评价过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行为畏缩、瞻前顾后、心理的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等。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

  信心是又弱又细的线,很容易拉断;但在灰心的时候,它也能将你抛向高空,使你重获生机。

  ——威尔逊

  你并非一无是处

  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要有发掘自己长处的眼光。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成名之前,是一个生活潦倒,无所事事的青年。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

  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

  “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

  “数学精通吗?”

  “不行。”

  “你懂物理吗?或者历史?”

  “什么都不知道,老伯。”

  “会计呢?法律如何?”

  大仲马羞愧地低下了头,第一次知道自己太差劲了,便说:“我真惭愧,现在我一定要努力补救我的这些不足。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一定会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上吧。”大仲马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住址。他父亲的朋友笑着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

  你看,大仲马在成名前,也曾有过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然而,他父亲的朋友,却发现了他的一个看似并不是什么优点的优点——把名字写得很好。

  生活中,特别是不自信的人,往往会把优秀的标准定得太高,而对自身的优点却视而不见。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天赋,如果你能够正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优势,你就能够在自信中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潜能。

  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

  ——奥斯卡·王尔德

  教授卖肾

  金钱虽然买不到一切,但却能验证一个人的灵魂。

  有位商人和一位心理学教授聊天,商人对教授说:“假如有人愿意出10万美元买你的心脏,你卖不卖?”

  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卖!”

  商人又问:“如果有人出100万美元呢?”

  教授仍然说:“不卖。”

  “要是1000万美元你卖不卖?”商人再问。

  这时候,教授犹豫了一下,说:“也许我可以考虑一下。”

  商人笑着说:“没有了心脏,你要1000万美元还有什么用处呢?”

  教授认真地说:“我的太太和子女有了这笔钱,就可以从此过上比较优裕的生活了。”

  “可是,你的太太和子女即使得到了1000万美元却失去了你,他们会快乐吗?”商人说。

  教授笑了笑,说只有回去问问才能答复这个问题。

  第二天,二人再次相遇。教授十分不快地说:“无论谁愿意出多少钱,我也不卖心脏了!”

  商人肯定地说:“一定是因为你的太太和子女都反对,所以你就不愿意卖了。”

  不料,教授的回答却是:“我回家跟他们一说这件事,他们还以为是真的,并问我打算怎样分配那一大笔钱。我想,要是我真的卖了心脏,他们是不会太伤心的。所以,我决定多少钱也不卖了!”

  多么悲哀的事实,也是多么令人心寒的卑劣人性。人性的贪婪、冷漠仿佛一瞬间在此刻汇集。毕业于哈佛的文学家詹姆斯说:“人类的一切罪恶不是源于金钱,而是源于人们对金钱的态度。

  金钱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撒切尔夫人

  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张床

  放在橱窗里再美丽的东西,你永远也只能观赏却不能随意把玩。

  19岁的伯杰是一个富商的儿子。

  一天晚餐后,伯杰正在欣赏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

  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

  显得很羸弱。

  他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

  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

  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

  了。”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堂皇的公寓。然后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

  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像天堂一样舒适。”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

  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

  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

  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

  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

  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

  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接

  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

  “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

  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他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

  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

  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30

  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哈佛学子,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萨缪尔森认为:“人们应当首先认定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其次才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建造这座理想大厦。”自信与自力是人生成功必备的要诀。

  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

  ——安徒生

  不要怕被人称为傻瓜

  如果你认为你做的事情值得坚持,那么就要有为它背负一切的勇气。

  哈代是一个发明家,但他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满脑子怪念头的“傻瓜”。当他发现电影发明的原理之后,便从电影胶卷的转盘中产生了灵感:他让胶卷上的画面一次只向前移动一格,以便老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详细阐述画面里的内容。

  这个想法让哈代受到不少嘲笑,但是他没有因此退缩,经过反复试验之后,哈代终于成功地实现了让画面与声音同步进行的目标,创造了“视听训练法”。

  另外,作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哈代曾经两度入选美国奥运会游泳代表队,也曾经连续三届获得“密西西比河十英里马拉松赛”的冠军。哈代在游泳的时候,觉得大家在比赛时使用的游泳姿势不好,决心加以改变。

  但是,当他把想法告诉教练时,教练认为他的想法太过荒唐,立刻加以拒绝。一位游戏冠军也告诫他不要冒险尝试,以免不小心在水里淹死。

  当然,哈代还是没有理会他们的告诫,仍然不断地挑战传统游泳的姿势,最后终于发明了自由泳,现在成为国际游泳比赛的标准姿势之一。

  不要怕被称为傻瓜,有时候,真理只站在少数人这边。要相信自己内心的想法,努力去实现它,而不是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

  ——巴尔扎克

  低等船票

  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贬低你。

  在美国的一次移民浪潮中,有个卢森堡家庭要移民美洲。他们非常穷困,于是辛苦工作,省吃俭用3年多,终于存钱买了去美洲的船票。当他们被带到甲板下睡觉的地方时,全家人认为整个旅程中他们都要呆在甲板下,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的,仅吃着自己带上船的少量面包和饼干充饥。

  一天又一天,他们以充满嫉妒的眼光看着头等舱的旅客在甲板上吃着奢华的大餐。最后当船快要停靠爱丝岛的时候,这家其中一个小孩生病了,父亲去找服务人员并且说:“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赏我一些剩菜剩饭,好给我的小孩吃?”

  服务人员回答说:“为什么这么问,这些餐点你们也可以吃啊。”

  “是吗?”父亲回答说:“你的意思是说,整个航程里我们都可以吃得很好?”

  “当然!”服务人员以惊讶的口吻说:“在整个航程里,这些餐点也供应给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只是决定你睡觉的地方,

  并没有决定你的用餐地点。”

  贫穷不是灵魂卑贱的理由,人性尊严的高贵压倒俗世一切。只有你自己挺直了腰杆,别人才会高看你一眼。

  你,正如你所思。

  ——爱默生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更新,第三章相信自我: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