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 第八章摆脱旧我:绝不让你的过去阻碍现在的幸福
  不要把新掉的眼泪浪费在昔日的忧伤上。

  ——哈佛学子,美国第6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悲伤的时间。

  ——哈佛学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

  哈佛精英之亨利·基辛格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籍,1943年至1946年在美国陆军服役。

  1950年基辛格毕业于哈佛大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至1969年任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班执行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69年至1974年任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年至1975年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任国务卿。此后在乔治敦大学任客座教授,兼任全国广播公司顾问、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阿斯彭学会高级研究员等职。1982年开办基辛格“国际咨询”公司并担任董事长。1983年任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分析员。1983年至1984年任美国中美洲问题两党全国委员会主席。1986年9月任美印委员会主席。1987年3月任美国—中国协会两主席之一。

  著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1957年)、《复兴的世界》(1957年)、《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1961年)、《麻烦的伙伴关系:大西洋联盟的重新估价》(1965年)、《白宫岁月》(1979年)、《纪录在案》(1981年)、《动乱年代》(1982年)等。

  基辛格获197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2年2月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他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美关系的发展。

  不要被自己打败

  最大的敌人不是不利的境遇,也不是强劲的对手,而是我们自身的心理。

  “你怎么了?亲爱的!”妻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完了!完了!我被法院宣告破产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明天就要被法院查封了。”他说完便伤心地低头饮泣。

  妻子这时柔声问道:“你的身体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不解地抬起头来。

  “那么,我这个做妻子的也被查封了吗?”

  “没有!”他拭去了眼角的泪,无助地望了妻子一眼。

  “那孩子们呢?”

  “他们还小,跟这些事根本无关呀!”

  “既然如此,那么怎能说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要被查封呢?你还有一个支持你的妻子以及一群有希望的孩子;而且你有丰富的经验,还拥有上天赐予的健康的身体和灵活的头脑。至于丢掉的财富,就当是过去白忙一场算了!以后还可以再赚回来的,不是吗?”

  听了妻子的话,企业家站起身来,重新振作了精神,几年后,他的公司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而这一切成就仅靠他妻子的几句话而已。

  忧伤并不能击垮你,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你要始终保持不败的意志,心若在,梦就在,面对挫败,如果你能够摆脱阴影,重振精神,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不要被自己不良的心理打败,战胜挫败就必定要驱走心里的阴影。

  我总设法把每桩不幸化为一次机会。

  ——洛克菲勒

  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逐颜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然微笑的人,是真正的乐观。

  巴西足球队为国家捧回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时,专机一进入国境,就迎来了热烈壮观的欢迎仪式:16架喷气式战斗机立即为之护航。当飞机降落在机场时,聚集在机场上的欢迎者达3万人。从机场到首都广场不到20公里的道路上,自动聚集起来的人群超过100万。里奥市长晚出发了一会儿,竟然无法驱车去机场。他只得从官邸乘直升机前往。途中,多数球员被请进豪华汽车,几个主力队员如贝利等则被人用手臂向前传递。4个多小时的路程他们脚不沾地,一直被送到总统府。

  面对这激动人心的盛大场面,不由得让人想起4年前机场上那悄悄的一幕:Μ.chuanyue1.℃ōM

  巴西人都认为巴西队能获世界杯赛冠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半决赛中却意外地败给了法国队,结果那个金灿灿的奖杯没有被带回巴西。球员们悲痛至极,他们想,去迎接球迷的辱骂、嘲笑和汽水瓶吧,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

  飞机进入巴西领空,他们坐立不安,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次回国凶多吉少。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2万多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他们看到总统和球迷共举一条大横幅,上书: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队员们见此情景顿时泪流满面。总统和球迷们都没有讲话,他们默默地目送球员们离开机场。四年后,他们捧回了世界杯。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失去了斗志。面对挫折要昂首挺胸,这样才能迎接下一轮的胜利。

  成功的道理在哪里都一样,哈佛人并不是一直都顺利,在这一点上上帝是如此的公平、公正。他要所有人都必须经历一番命运的洗礼才算真正的成长、成熟,但在这个“自炼成钢”的过程中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够屡倒屡起,不同的心态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因此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自己和历史的共同产物。

  逆境能打败弱者而造就强者!

  ——尼克松

  真正的自由在你的内心

  无法选择的是境遇,不是我们的态度。

  弗兰克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尽了折磨。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于纳粹之手,唯一的亲人是他的一个妹妹。当时,他本人常常遭受严刑拷打,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有一天,他在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客观环境而言,我受制于人,没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我可以自由地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弗兰克发现,在外界刺激和自己的反应之间,他完全有选择如何做出反应的自由与能力。于是,他靠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想象与期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他学会了心理调控,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他的自由的心灵早已超越了纳粹的禁锢。

  这种精神状态感召了其他的囚犯。他协助狱友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弗兰克后来这样写道:ωWW.chuanyue1.coΜ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工作和使命,他人是无法取代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只有一次。然而,最可贵的是,一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思想,无论是身陷囹圄,还是行将就木,他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决定外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在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在弗兰克精神行将崩溃的临界点,他靠自己的顿悟,靠成功的心理调控,不仅挽救了他自己,而且挽救了许多患难与共的生命。

  真正的自由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不是取决于外部条件,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可以自由地决定外部条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思想自由是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最珍贵的自由。

  ——高尔基

  怀旧是种病

  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实与琐碎,走脚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把头顶的阳光编织成五彩的云裳,遮挡风霜雨雪。

  一个夏天的下午,在洛杉矶的一家中国餐厅里,奥里森·科尔在等待着,他感到沮丧而消沉。由于他在工作中有几个地方出现错误,使他没有做成一项相当重要的项目。即使在等待见他一位最珍视的朋友时,也不能像平时一样感到快乐。

  他的朋友终于从街那边走过来了,他是一名了不起的精神病医生,同时也在哈佛医学院做客座教授。医生的诊所就在附近,科尔知道那天他刚刚和最后一名病人谈完了话。

  “怎么样,年轻人,”医生不加寒暄就说,“什么事让你不痛快?”对他这种洞察心事的本领,科尔早就不意外了,因此他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使自己烦恼的事情。然后,医生说:“来吧,到我的诊所去。我要看看你的反应。”

  医生从一个硬纸盒里拿出一卷录音带,塞进录音机里。“在这卷录音带上,”他说,“一共有三个来看我的人所说的话。当然没有必要说出他们的名字。我要你注意听他们的话,看看你能不能挑出支配这三个案例的共同因素,只有4个字。”他微笑了一下。

  在科尔听起来,录音带上这3个声音共有的特点是不快活。第一个是男人的声音,显示他遭到了某种生意上的损失或失败。第二个是女人的声音,因为照顾寡母的责任感,以至于一直没能结婚,她心酸地述说她错过了很多结婚的机会。第三个是一位母亲,因为她十几岁的儿子和警察有了冲突,而她一直在责备自己。

  在3个声音中,科尔听到他们一共6次用到4个文字:“如果,只要。”

  “你一定大感惊奇,”医生说,“你知道我坐在这张椅子上,听到成千上万用这几个字作开头的内疚的话。他们不停地说,直到我要他们停下来。有的时候我会要他们听刚才你听的录音带,我对他们说:‘如果,只要你不再说如果、只要,我们或许就能把问题解决掉!”医生伸伸他的腿。“用‘如果只要’这4个字的问题,”他说,“是因为这几个字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却使我们面朝着错误的方面,向后退而不是向前进,并且只是浪费时间。最后如果你用这几个字成了习惯,那这几个字就很可能变成阻碍你成功的真正的障碍,成为你不再去努力的借口。”

  “现在就拿你自己的例子来说吧。你的计划没有成功。为什么?因为你犯了一些错误。那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错误能让我们学到教训。但是在你告诉我你犯了错误,而为这个遗憾、为那个懊悔的时候,你并没有从这些错误中学到什么。”

  “你怎么知道?”科尔带着一点辩护地说。

  “因为,”医生说,“你没有脱离过去式,你没有一句话提到未来。从某些方面来说,你十分诚实,你内心里还以此为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点不太好的毛病,喜欢一再讨论过去的错误。因为不论怎么说,在叙述过去的灾难或挫折的时候,你还是主要角色,你还是整个事情的中心人……”

  在医生的开导下,科尔终于意识到,自己沉浸在过去错误的阴影中,还没有真正走出错误,并用积极上进的态度去改变现在的处境。医生告诉科尔,他患上了严重的“怀旧病”,而采用“如果,只要”这类字眼是“怀旧”病的重要特征。

  应该说,一个人适当怀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味地沉湎于过去而否认现在和将来,就会陷入病态。

  每个人都应当谨记:昨天就像使用过的支票,明天则像还没有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是现金,可以马上使用。今天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拥有的财富,无度的挥霍和无端的错过,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今天更真实了。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实与琐碎,走脚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把头顶的阳光编织成五彩的云裳,遮挡风霜雨雪。每一个日子都向人们敞开,让花朵与微笑回归你疲惫的心灵,让欢乐成为今天的中心。如果有荆棘刺破你匆匆的脚底,那也是今天最真实的痛苦。

  只有把持今天,才能让生命感知生活的无边快乐。

  唯一的命运不要想得太复杂,生存是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

  ——歌德

  妈妈的答案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

  在哈佛大学法律系的毕业典礼上,一位学生代表发表感言时这么说:“我最应当感谢的人是我伟大的母亲。”

  有一个孩子想不明白自己的同桌为什么每次都能考第一,而自己每次却只能排在他的后面。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20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高低之分,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母亲和儿子坐在沙滩上,她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飞起,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移地前进,那么最终你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名学子真是庆幸他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如同汤姆·汉克斯荣获奥斯卡影帝的影片《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母亲一样,她拒绝承认阿甘的“弱智”,并且一再对阿甘说:“Rememberyouavenotdifferent!”可以说,没如此出色而睿智的母亲就不会有今日功成名就的他们。

  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劈砍,终于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倒。

  ——莎士比亚

  不可能先生的葬礼

  只有愚蠢人的字典里才有“不可能”这个词。

  贝勒夫人是阿肯色州一所乡村中学的文学教师,她性情活泼、和蔼可亲,深受学生爱戴。有一天,她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节课。她让学生们在纸上写出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所有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埋头在纸上写着。一个十岁的女孩,她在纸上写到,“我无法完整地背出太长的课文”、“我不会骑脚踏车”、“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我”等。她已经写完了半张纸,但她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然在认真地继续写着。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些句子,述说着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贝勒夫人也正忙着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家长都来”、“我不知道怎样帮助玛丽提高她对数学的兴趣”等。大约过了10分钟,大部分学生已经写满了一整张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张了,“同学们,写完一张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这时,贝勒夫人用她那习惯的语调宣布了这项活动的结束。学生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按顺序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鞋盒里。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贝勒夫人把自己的纸也投了进去。然后,她把盒子盖上,夹在腋下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沿着走廊向前走。走着走着,队伍停了下来。贝勒夫人走进杂物室,找了一把铁锹。然后,她一只手拿着鞋盒,另一只手拿着铁锹,带着大家来到运动场最边远的角落里,开始挖起坑来。学生们你一锹我一锹地轮流挖着,10分钟后,一个3尺深的洞就挖好了。他们把盒子放进去,然后又用泥土把盒子完全覆盖上。这样,每个人的所有“不能做到”的事情都被深深地埋在了这个“墓穴”里,埋在了3英尺深的泥土下面。这时,贝勒夫人注视着围绕在这块小小的“墓地”周围的31个十多岁的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说:“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手拉着手,低下头,我们准备默哀。”学生们很快互相拉着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了一个圆圈,然后都低下头来静静等待着。“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贝勒夫人庄重地念着悼词,“‘我不能’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的生命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比任何人对我们的影响都要深刻得多。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现在,我们已经把您安葬在了这里,并且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了墓志铭。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阿门!”接下来,贝勒夫人带着学生又回到了教室。大家一起吃着饼干、爆米花,喝着果汁,庆祝他们越过了“我不能”这个心结。作为庆祝的一部分,贝勒夫人还用纸剪成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则写上“安息吧”,下面写着这天的日期。贝勒夫人把这个纸墓碑挂在教室里。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她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去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很多人都被“不可能”这三个字困禁着,不敢正视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导致自身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问题,我们不妨试着把自己的“我不能”埋进坟墓,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一切,这样很多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

  勇气减弱了命运的打击。

  ——德漠克利特

  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心中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局限。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场上,美国选手海恩斯撞线后,激动地看着运动场上的计时牌。当指示器打出9.9秒的字样时,他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

  后来,有一位叫戴维的记者在回放当年的赛场实况时再次看到海恩斯撞线的镜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看到自己破纪录的那一瞬,海恩斯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但这一新闻点,竟被现场的四百多名记者疏忽了。

  因此,戴维决定采访海恩斯,问问他当时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戴维很快找到海恩斯,问起当年的情景,海恩斯竟然毫无印象,甚至否认当时说过什么话。

  戴维说:“你确实说了,有录像带为证。”

  海恩斯看完戴维带去的录像带,笑了。他说,“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

  谜底揭开后,戴维对海恩斯进行了深入采访。

  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绩后,曾有一位医学家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

  海恩斯说:“30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理。但是,我想,自己至少应该跑出101秒的成绩。每天,我以最快的速度跑5公里,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的纪录后,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的,而是虚掩的,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一样。”

  后来,戴维撰写了一篇报道,填补了墨西哥奥运会留下的一个空白。不过,人们认为它的意义不限于此,海恩斯的那句话,为我们留下的启迪更为重要。

  我们心中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局限。高度并非无法超越,只是我们无法超越自己思想的限制,更没有人束缚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

  命运并不存在于一小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

  ——罗曼·罗兰

  米勒太太的经验

  一个人应当勇于活出自我,不要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使自己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米勒太太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有作品出版的作家,可是仍然举止笨拙,常感自卑。她有点胖,因此她总是觉得衣服穿在别人身上比较好看。她在赴宴会之前要打扮好几个小时,可是一走进宴会厅就会感到自己一团糟,总觉得人人都在对她评头论足,在心里耻笑她。

  有个晚上,米勒太太忐忑不安地去赴一个不太认识的人的宴会,在门外碰见另一位年轻女士。

  “你也是要进去的吗?”

  “大概是吧,”她扮了个鬼脸,“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气进去,可是我很害怕。我总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米勒太太在灯光照映的门阶上看看她,觉得她很好看,比自己好得多。“我也害怕得很。”米勒太太坦言,她们都笑了,不再那么紧张。她们走向前面人声嘈杂、情况不可预知的地方。米勒太太的保护心理油然而生。

  “你没事吧?”她悄悄问道。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心不在自己而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对她自己也有帮助,她们开始和别人谈话,米勒太太开始觉得自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不再是个局外人。

  穿上大衣回家时。米勒太太和她的新朋友谈起各自的感受。

  “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比先前好,米勒太太。”

  “我也如此,因为我们并不孤独。”

  米勒太太想:这句话说得真对!我以前觉得孤立,认为世界其余的人都自信十足,可是如今遇到了一个和我同样自卑的人,之前我让不安全感吞噬了,根本不会去想别的,现在我得到了另一个启示:会不会有很多人看来意兴高昂,谈笑风生,但实际上心中也忐忑不安?

  米勒太太想起本地报馆那个态度无礼的编辑来,那个编辑似乎总是对她不冷不热,问他问题,他只草草答复,米勒太太觉得他的目光永远不和自己的目光接触,她总觉得他不喜欢自己,现在,米勒太太怀疑会不会是他怕自己不喜欢他?

  第二天去报馆时,米勒太太深吸一口气,对那位编辑说:“你好,安德森先生,见到你真高兴!”

  米勒太太微笑抬头。以前,她习惯一面把稿子丢在他桌上,一面低声说道:“我想你不会喜欢它。”这一次米勒太太改口道:“我真希望你喜欢这篇稿子,你的工作一定非常吃力。”

  “的确吃力。”那位编辑叹了口气。米勒太太没有像往常那样匆匆离去,她坐了下来。他们互相看看。米勒太太发现他不是个咄咄逼人的特别编辑,而是个头发半秃、其貌不扬、头大肩窄的男人,办公桌上摆着他妻儿的照片。米勒太太问起他们,那位编辑露出了微笑,严峻而带点悲伤的嘴变得柔和起来。米勒太太感到他们二人都自在多了。

  一个人应当勇于活出自我,不要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使自己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事实上,当你对于别人对自己不欢迎的看法(多数是我们自己假想的)过于敏感时,当你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时,你就会为自己的交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每个人都知道别人在评判自己时会有误差,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评判别人时也会出误差。

  ——莫洛亚

  猜一猜谁会成为伟人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位于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古老小镇上,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里,26个孩子被编在同一个班。这二十几个孩子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进过管教所、吸过毒,有一个女孩子甚至在一年里堕胎3次。家长对他们束手无策,老师和学校也几乎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这个时候,一个叫腓娜的女教师被安排担任这个班的辅导老师。新学期开学头一天,腓娜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首先对这些孩子训斥一顿,给他们来个下马威,而是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

  有这样3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迷信巫医,有两个情妇,嗜酒如命,有多年的吸烟史。

  B:曾经两次被从办公室赶出来,每天要到吃午饭时才起床,每个晚上都要喝将近l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吸食过鸦片。

  C:曾获国家授予的“战斗英雄”称号,有良好的素食习惯,有艺术天赋,偶尔喝点酒,青年时代从没做过违法的事。

  腓娜给大家的问题是:

  倘若我告诉你们,在上面这3人中间,有一位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伟人,你们认为最可能是谁?猜想一下,这3个人将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命运?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想象,孩子们一致把票投给了C;第二个问题,大家也几乎一致认为:A和B将来肯定不会有好的结局,要么成为人人唾弃的罪犯,要么成为需要社会照顾的寄生虫。而C呢,必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肯定会成为伟大的人物。

  然而,腓娜的答案却大大出乎孩子们的意料。“你们的结论也许符合一般的判断,”她说,“但实际上,你们都错了。这3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们是二战时期的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他身残志坚,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总统的伟大人物;B是温斯顿·丘吉尔,拯救了英国的著名首相;C的名字同学们也很熟悉,他是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头目。”孩子们都听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们,”腓娜继续说,“你们的人生才刚刚迈出第一步,过去的错误和耻辱只能说明过去,真正能代表人一生的,是他现在和将来的作为,没有人会是完人,连伟人也会犯错。走出旧日的阴影吧,从今天开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人人景仰的杰出人才……”

  腓娜的这番讲话,使26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得以改变。多年过去,今天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中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心理医生、有的当了飞机驾驶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班里那个最爱调皮捣蛋的小个子罗伯特·哈里森,现在已经成了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看我们。是腓娜老师第一次让我们认清这一点:过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把握现在和将来。”孩子们长大后这样说。

  有许多人都有不光彩的过去,有的甚至是失败的往事,即使是世界名人、伟人也无一例外。

  命运的熔炉在锤炼各种各样的人,但只有能经受住它考验的人们才能得以“出炉”。

  过去不能代表任何东西,我们只需抓住当下,着眼于未来。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晓得的唯一方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

  ——伏尔泰

  监狱中的选择

  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你要做的就是准确判断,迅速出击。

  有一位黑人青年,从小在一个环境很差的贫民窟中长大,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他跟别的坏孩子学会了逃学、破坏财物和吸毒。他刚满12岁就因抢劫一家商店被逮捕;15岁时因为企图撬开办公室里的保险箱,再次被逮捕;后来,又因为参与对邻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装打劫,他作为成年犯第三次被送入监狱。

  一天,监狱里一个年老的无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垒球,便对他说:“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机会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弃。”

  年轻人反复思索老囚犯的这席话,突然意识到,虽然他还在监狱里,但他具有一个囚犯能拥有的最大自由:他能够选择出狱之后干什么;他能够选择不再成为恶棍;他能够选择重新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5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了垒球赛中底特律老虎队的队员。底特律垒球队当时的领队马丁在友谊比赛时访问过监狱,由于他的努力使年轻人假释出狱。不到一年,年轻人就成了垒球队的主力队员。

  哈佛的教授如此告诫他们的学子:在遇到人生的岔道口时要学会自爱自重,人生不怕走弯路,就怕误入歧途而不知悔改。

  真正的自由是能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获得你想要得到的东西。

  ——蒙哥马利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更新,第八章摆脱旧我:绝不让你的过去阻碍现在的幸福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