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吧 > 其他小说 > 学徒工 资本家 > 第二章 参加考工走进日本大工厂
  民国十九年(公元一九三0年)正月破五,宋贤臣拜别父母,回到工厂。他走到刘师傅家给傅拜年,然后到四姑家拜年,最后到工厂与工友相互拜年。宋贤臣满徒后,留在长发炉铁工厂里‘吃劳金’(1),干計件工资。他干活细致,成品率高,不出废品,厂里很满意,刘师傅高兴。厂里把精密的难活,都给他干。因为是计件工资,他的难活多工时多,活多干的也多,一个月下来薪水比师傅还多。第一个月领完薪水,留下基本生活费,全部送刘傅家,说这第一个月的薪水应孝敬师傅。刘师傅说:“你三年来你没有挣一元钱,今天才挣钱,要留自已用,填点衣物。再说师傅家不缺钱,你的心意师傅领了,你快点拿回去吧。”宋贤臣:“师傅你教徒弟,三年来徒弟没有什么孝敬的,所以徒弟的头一月薪水徒弟不能花,钱虽不多师傅你就收下吧,以表徒弟的一点心意。”刘师傅看不能推却,说:“好吧,我先收下。贤臣你能来家看看师傅,师傅就心满意足了。来我这,用不着拿礼物。”贤臣说:“我听师傅的话,师傅有什么活尽管吩咐。”师母拉着贤臣的手说:“你师傅常在家里说,这一辈子最后收一个好徒弟。贤臣我家有事,我会找你的。”贤臣说:“师徒是在督促我,我一定好好的干,不会丢师傅的脸。”贤臣在师傅家说会儿话,告辞回工厂。贤臣转身热泪盈眶,头也不回走出师傅家门。师傅和师母站在门里,看贤臣走出家门,也没有出门送送,愣在那里,久久不语,瞅着贤臣走去不见身影,才转过神来。心说贤臣是个好徒弟,我为他高兴。贤臣走后,师傅总觉得眼前相似少点什么似的。由此可見,他们师徒情谊之深,感人肺腑。

  曲世泽是复州城南曲家屯,曲永明的大儿子,民国三年生人,是曲世贞的大兄弟。他八岁上学,十六岁念中学。中学没完一年,奉严命退学。退学在家无事可做,奶奶给出个主意,让他学手艺,例如:学木匠、铁匠、拉药匣子,也可种地、晒盐,任选其一。先是到木器铺学徒,他在木器铺借着木匠工具,闲着无事他做了一个小风船,让师傅看見,打了他一个嘴吧。他一气之下,不干了跑回家。后来,还是奶奶找他说:“世泽,我想送你到大连你四姑家,去学徒你去不去?”世泽听说到大连去,很高兴说:“奶奶,我愿意去”奶奶说:“好,等你爹回来,我跟他说,送你上大连。”

  曲永明在外办事回家来,母亲叫住他说:“永明,你过来。今天我跟世泽说,送他到大连四姑家去学徒,他同意去。我看你准备一下,明后天就送世泽上大连。省得在家呆的五饥六受的。因为父亲早年常年在大连使船,永明自幼跟随母亲在家,家里对外一切事情全由永明替母亲跑,逐渐形成为当家的。父亲从大连回家来,永明仍然跑外当家,已成为惯。不过一切大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今天听妈妈的意见,送儿子上大连学徒,也觉得有道理。说:“也好,我后天就领世泽到大连,把世泽送给他四姑给看着,比什么都好,省得像学木匠那样,跑回家来。”永明夫妇将儿子找来,告诉他:“奶奶说,送你到大连学徒,我跟你妈都同意。今天,你妈给你收拾衣服和行李,你也要收拾一下。明天我送你到大连你四姑家,在大连还有你姐夫在学徒,你去了也有个伴。到大连要听你四姑的话,好好的跟师傅学徒。叫你四姑看着你,不要不顺心就往家里跑了。”世泽答应一声,就去收拾东西。实际上他是愿意去大连,早就听人说大连怎么好,但没去过,这次能去大连学徒,喜出望外,如愿以偿。Μ.chuanyue1.℃ōM

  民国十六年六月六日,曲永明和世泽父子二人,来到大连老方四姑家。永英,看见大哥和世泽来了,已知他们父子的来意。永英说:“家里人都好吗?一年多没見,世泽长这么大的个子,真不像十四、五岁的孩子。”大哥说:“我跟妈合計,送世泽来你这里学徒。奶奶不让他念中学,他心中老是落实不下来,干什么都没有心思。前些日子,让他去学木匠,结果没有几天就跑回家来。妈说,把世泽送来学徒,让四姑给看着就好了。”四姑说:“话又说回来,这也愿不得世泽,本来念得好好的书,硬是不让念了,这个心情一时半时转不过来。好拉,来大连开开心,正规的学徒,学点手艺也很好。比起学无进取,事事不愿做,游手好闲的好。等会儿,你姑夫回来,让他给你找个好师傅,好好学徒。厂里有几位先生,都是日本留学生,他们有学问,你有心可以跟他们学些知识。不要失望,在干中学,你也会成材的,在这方面四姑会成全你。”

  晚上,方福顺回家来,看见大哥与世泽来了,上前说话,问长问短。大哥说:“我今天特意送世泽来学徒,自从他从学校回来,在家一点心思没有,莫如学点手艺。”福顺说:“这没有什么说的,只要肯学,一定能有出息。贤臣自从到厂后,学习很努力。这样吧,先住下,新到大连人生地不熟,到处走走看看收收心。我会给选个老师傅,他姓董名叫董文。这位老师傅,是厂里手艺最好的一个,大家对他都很尊敬。他上了年纪不想收徒弟了,我给他收个徒弟他不好意思不收。这件事由我亲自办,你们就等好消息吧。另外也请账房里的几位先生,教些知识。明天叫贤臣领世泽出去走走。我想初八日子吉利,是拜师的好日子,咱们就定在初八正式拜师。”世泽也很精明,站起来向四姑夫行个礼说:“谢谢四姑夫为我费心,世泽有决心好好学徒。一定不会给四姑夫丢脸。”四姑夫听说哈哈大笑说:“世泽还真会来事,行!我看你能学成。”嗣后说些家常,四姑打听娘家的一些情况。

  第二天,方经理安排,由贤臣领着世泽先后到老虎滩、电气公园和市内商业街到处走走,世泽开了眼界,不用看着他也不会跑了。方经理找到董文师傅,向他说明给他收个关门徒。将世泽领来与董师傅见面。董师傅今年六十岁,他自觉身体还很好,但没有几年干头了,早就不想收徒了。今天方经理推荐,给他收个关门徒,心也有点活了。当看见他这个徒弟年龄不大,个子很高,身强力壮,真是个学徒的好料,满心欢喜,就答应下来收这个关门徒。把这个徒弟教出来,自已也该退下来了。方经理说:“董师傅,你收这个关门徒,你的经验和手艺,有人传承下来,最为宝贵,我想这也是你的心愿了。我先给你说明,每月按你的薪水加上五分,作为帯徒弟的一点补助。明天初八,是个好日子,我来给你主持拜师会。等你的徒弟满徒时,我再给你开庆功会。”董师傅说:“得!方经理我也得谢谢你还惦记我,这个徒弟我一定教好,我会的也一定让徒弟会。”这时,世泽走上前,向董师傅行个礼说:“师傅,我一定听话,好好学,不能辜负您的希望。”

  董师傅,在厂里德高望重,全厂师徒都敬重他。不论那位师傅或徒弟,遇到为难的活找到他时,他都毫无保留的帮助解决。头几年就有人要拜他为师,他因年事已高不收徒。今天方经理出面,並说到他的心坎上了,要把他的手艺传承下去,激活了他的心灵,树立了雄心,要老当益壮的收个关门徒。平常口中不说,心里在合計,今天总算了却了他的这份心愿。

  初八这天,傍晚全厂停车,由方经理主持,举行董文师傅收徒的拜师会。厂内工友闻讯,都来祝贺。曲世泽向师傅扣拜的仪式后,厂里晚饭加菜,允许喝酒。董文师傅脸上光彩,十分高兴。自这一天开始,曲世泽跟董师傅学徒。曲世泽在家时有念中学的底子,同时跟刘先生学习识图、划图,也学几何、三角和数学。世泽的书法很好,经常帮刘先生描图和书写文书。

  九月九日这一天,四姑备办一桌酒席,请董师傅和刘师傅来家吃饭,庆贺老年节。同时祝贺董师傅老年收徒,手艺有了传承,请刘师傅赏脸坐陪。这二位老师傅请来经理家坐客,顿觉满面生辉。

  经三年学徒,曲世泽在宋贤臣满徒的半年后,于民国十九年六月学满徒。方经理话复前言,晚间设宴,请各位师傅参加,方经理亲自坐陪,为董文师傅教满徒庆功、谢师。曲世泽过来,先给董师傅行礼谢师,再向各位师傅行礼致谢。曲世泽满徒后,仍留在长发炉铁工厂吃‘劳金’,干计件活。徒弟将第一个月薪水,送给董师傅,以表示徒弟永不忘师傅的亲情。民国二十年过年后,大连(日俄战争后,旅顺、大连归为大日本帝国的关东州,地界到金州的三十里堡北).甘井子区,有一家日本新原株式会社的大工厂,登出消息:高薪招募大工匠(高级技术工人)。条件是:男牲、年龄不超过三十岁,实行考工录用。考工日期:正月十六日。

  这个招工消息,在大连不胫而走,传到长发炉铁工厂里来,有两个人心活了,这就是宋贤臣和曲世泽。两个人一合计,准备报考试试。他两人到四姑家,说有一家日本大工厂招工,他两准备报考试试,与四姑商量可以不可以去?四姑表示同意,说:“你们已经满徒了,可随时高就走人,四姑愿看你们能飞出去。也证明长发炉铁工厂的徒弟,到那去都行,厂里也光彩。”宋贤臣和曲世泽二人,取得四姑的同意,高兴回到厂里。第二天两个人到甘井子找到这家大工厂,要了报名的表格,当场填好贴上像片,交了上去。厂方当扬宣布,宋贤臣、曲世泽,正月十六日来厂考工。m.chuanyue1.com

  正月十六日,宋贤臣和曲世泽二人,早早来到甘井子这家工厂等待考工。到那里一看,参加考工的有五、六十号人。早晨八点钟,招工师傅领着来厂考工的人进入工厂。到办公楼下,一个屋里,放有桌椅,这位师傅宣布:凡来参加考工的,都要先考识图、划图。看图,每人一张图纸,看图要按图上的标明写出说明。划图,在槕子上放置一个塔轮,照实物测绘出加工图来。考工,是每位师傅新进任何工厂,必考的科目。可是考工,考看图、划图,还没有遇到过,今天就遇上了。当时,看人的表情,有的人有点矇门了。看图加工,还可以对付一下,但要测绘加工图,就有些难了。特别在当时有文化的工人较少,要讲耍手艺,评着经验和所学,还能干的不错。讲划图,有的就免为其难了。这项考工,是属于应知的内容,考不及格时,就不用上床子实考了。

  宋贤臣和曲世泽二人,先看图纸,再看测绘图的实物,觉得不难。于是他二人各拿过图纸和制图的工具,坐下来看图写说明,标明加工部件便用的材质和方法等。这张图是日本人设計的,全是用日文标明,这给识图增加了困难。还好,宋贤臣和曲世泽二人,是跟留学日本的刘先生学的,他们也学一些简单的日常日本用语,也学过假名和片假名,这就是日本字母的正稭和草写。一般在日语中,便用正稭书写的大多数是外来语的译音,或者是固有的名词等。刘先生曾经给他二人讲明白,那时日本的口语与写文章的用语不同。日本写文章用语类似中国的古文。在日本文章用中的汉字,有两种基本读法:一种是音读,另一种是训读。有的汉字与字义有些联系,有的汉字与字义完全不同。他二人学过这一层,对图纸上的说明,也就容易理解了。这张图纸,他们二人均能看明白,再加上经常看图纸,这张图就难不住他们二人了。他们两人很快就按图上的说明,写出加工部件用的材质、光浩度、加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与要求。

  测绘:给出测绘的实物体,是个塔型齿轮。要说划这个塔型齿轮也不算难,但划起来也是复杂。宋贤臣和曲世泽二人,分别对实物体进行测量,写好记录,然后进行制图作业。在图上标明便用的材质等项内容,並計算出加工用的工时。宋贤臣和曲世泽,差不多是脚前脚后,完成看图和测绘图的作业,交给监考的技师。在监考的三人中,有一名中国人和二名日本人工程师。这两个日本人,看宋贤臣和曲世泽交卷很快,两个人都年青以为是答不上,交了白卷。两个日本人拿过宋贤臣和曲世泽的考工卷一看,很是惊奇。二个年青工人,能看图、划图本身就不容易,这二份考工卷又答的很好。日本人评说这二份考工卷‘一期棒’,就是日文中的‘一番’,译成中文是‘第一’,在这里也可译成是‘顶好’。快到十点钟,开始收考工卷。由日本工程师当场进行评判,並宣佈进入下午考活的名单是:宋贤臣、曲世泽、朱……、赵……等共十一名。中午在厂内吃饭(每人一盒日本盒饭,里面装有十个米饭卷,每个饭卷上放一味菜。),午后一点参加‘考活’。

  午后一点,参加‘考活’的十一个人,被领进工场。宋贤臣、曲世泽两人,一进车间里就看见大型立车。听刘先生说日本有这种设备,但没看见过,今天看见实物,开了眼界。

  到车间里,每人分配一台八呎车床,在工具箱的平台上,放着多把车刀和一些元钢,另有图纸一张。监考人不多加解释,要求按图纸加工。宋贤臣和曲世泽,首先拿起图纸细看一遍,就一目了然。图上要求用锰钢,加工一个园锥形园柱体。他们二人,同时在元钢中选出锰钢材料,然后选刀具(材质)去磨车刀。磨车刀是自身的手艺,十分重要,俗说:三分手艺七分傢什,也就是说手巧不如傢什妙。如果车刀磨不好,切削速度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刀具的材质没选对,磨出的车刀,不是打刀,就是不吃刀,干不了活。

  考活的监考,仍然是上午那三个人。他们一言不发,来往走动在这十一人中间。尤其是二个日本人,十分注意宋贤臣和曲世泽的动作。宋贤臣和曲世泽先后磨好车刀,四把车刀同时把上。拿过元钢动手卡活、开车,十分利索。这两个人一开车,就聚精会神干起活来。这二人学徒在同一工厂,活的做法大致相同,特点是:吃刀大,进刀快,经过一个小时,活干完了。停车,将刀具卸下,摆放在工具箱平台上,然后打扫铁屑,看起来干淨利索。最后将车出的活,放在车床成品平台上。举手报告,考工完毕。

  这十一个人考活,先后考完。日本人工程师,对每件完活的锥型园柱体进行实测验活。验完活后,将十一个人领回大厅里等待考活结果。午后四点种,在监考的三人陪同下,又来了一名日本人宣佈考工结果。;录取名单:宋贤臣、曲世泽,贺又强三人,录取为大工匠。定于明天,来厂里办手续和分配工作。第二天,被录用的三名工人,来到劳工办公室,由劳工部将他们三人分配到第二工场,这个工场里都是大型设备。录取的大工匠,每人一台大型车床。这些大型设备,都是加工重型机器的大部件。严格的说,这个工场里不允许有不合格或者报废的产品。大工匠的薪水也高于普通技术工人的薪水。这里也是计件工薪,他们大致每月薪水有四十至五十元金票(金票是当时日本国的货币,后期每一元金票换一元伪满钱一元),高于普通技术工的三分之二到一倍。在这里干大件活,实际上省劲。将活用吊车吊装车床上,开车后人坐在那里看着就行了,一件大活需要几天才能干完。在这干大活,要靠图纸,绝不能误差超标。另一个难题是,活大尺寸不好掌握,龙其测量没有那么大的卡尺,全靠钢尺测量,极易出误差,这就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最好求助于几何和数学。在宋贤臣他们旋盘工考活后第四天,这个工厂又招考‘仕上工’(即:钳工)的大工匠。考工的内容,第一场也是看图与测绘图,第二场则是看图、划线。经过考工彔取二名大工匠,他们是:赵绪山、李景阳。这二人,也分配在第二工场。这个日本大工厂新录取的大工匠共五个人,都是分配在第二工场。相互之间相处的关系密切,共上同议为是师兄弟。贺又强家在大连市内,其他四人均为外地人,家不在大连。他们四人合伙在甘井子这里,租一间房作为住处,在附近饭馆里,吃包月伙食。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学徒工 资本家更新,第二章 参加考工走进日本大工厂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