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城不需要阿波罗
决定人类生活状态的不是技能,而是想象力的上限。上限有多高,人类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改变人类的生活现状,从祖居地球迁移到火星。这是一项投入浩大的工程,如今他创立的SpaceX正在接近这一目标,不过除了航天器之外,移居火星还需要一项重要的技术——太阳能。没有太阳能作为持续的能量来源,人类在火星只能做短途旅行而非常年居住。除了火星计划,特斯拉电动车的充电站也需要太阳能作为电能补充。由此可见,太阳能对马斯克而言是下一个重点开发的项目。
林登·赖夫是马斯克的表弟,他不是一个技术天才,所以在硅谷的名气远不如马斯克,不过他也拥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赖夫的父母都是普通的按摩师,家庭教育方面不如马斯克,这导致他在学生时代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是他在学业之外却表现出极高的商业素养。赖夫从12岁开始就经商,通过向成年人传授交际舞技巧赚钱。在赖夫17岁那年,他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主营业务是销售医疗用品,每月收入高达2万美元。
由于赖夫长期沉溺于商业活动,学校多次表示要开除他,最终他未能进入大学,而是出售了他的医疗公司,移民美国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有意思的是,赖夫能够拿到签证和他的商业头脑无关,而是因为他水下曲棍球打得非常不错。
赖夫来到美国之后,和哥哥一起创办了一家远程服务管理软件公司,名叫Everdream,他们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很快引起了IBM、WebEx等巨头的关注,不过赖夫没有将这家公司当成事业的终点,而是在2006年离开了。随后,赖夫和一个名叫皮特·赖夫的朋友筹划着开创新的事业。
皮特·赖夫是一个技术狂人,他能够将赖夫的很多构想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他们的关系正好形成了有效的互补。后来,他们将创业方向锁定在太阳能领域,为此拿出两年的时间去研究这个领域的动态。他们在参加了太阳能国际会议之后才确定了未来的业务模式:降低太阳能板的材料成本,让安装变得更加简单。
2006年7月4日,林登·赖夫和皮特·赖夫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福斯特城成立了SolarCity(太阳城),它是一家致力于光伏发电项目的公司,这和马斯克的生态理念一致:人类使用的能源正在破坏着生态环境,而且将陷入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广泛采用新能源。
由于马斯克一直关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所以在他的影响下,赖夫坚定了创立SolarCity的信心,他的企业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马斯克的商业链条中。
众所周知,太阳能以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安装便捷等优点成为未来主流电力的最优竞争者,不过具体到光伏制造业,情况就不同了。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通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让太阳光辐射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虽然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光伏发电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却存在着成本高昂的天然缺陷。简单说,要想获得上佳的体验必须拿出高额的研发成本,这导致产品价格昂贵。受制于这个行业特点,进入光伏发电领域的企业,要么掌控核心技术成为领航者,要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过,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在客观上促进了光伏发电业的发展,使很多组件的成本持续下降,对传统能源发电系统逐渐造成了威胁。
尽管光伏发电优势很多,但具体到用户的日常使用上,却又存在不少麻烦。通常,如果用户想要安装太阳能板就要做很多额外工作,不仅要考虑设备的安放问题,还要结合用户家里的光照条件,致使很多人对光伏发电望而却步。赖夫兄弟以此为突破口,准备改变行业现状。
SolarCity的成立,背靠美国的光伏扶持政策的有利条件,依靠吸引大量的税务基金对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投资。这会带来两个好处:一个是能够让投资人实现税收减免红利,另一个是依靠出租或者出售电力实现营收。和用户持有发电系统的模式相比,这是一种崭新的商业理念,也让光伏发电系统在美国全面铺开。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光伏发电市场分为大型地面电站和居民、商业屋顶发电项目两大种类。全美各州的电力公司为了满足法律上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指标,长年投资大量地面光伏电站,忽视了屋顶光伏项目,导致后者在安装总规模上落后于地面光伏电站,不过考虑到它巨大的民用需求,其增长势头在未来会高于地面项目,这也是赖夫放长线钓大鱼的根本动力。
马斯克对SolarCity进行了资金上的援助,同时给赖夫提供了很多建议,后来他出任了SolarCity的董事长。当时,马斯克手头的资金几乎都用在了太空探索和电动汽车上,但他认为SolarCity和自己的商业理念一致,所以竭尽所能扶持它。
赖夫虽然成立了SolarCity,但公司自己不生产太阳能板,而是通过其他公司进行采购,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其他环节上。比如,他们设计了一套软件,能够分析客户目前的电费账单、房屋地理位置等因素,然后判断用户家里安装太阳能是否划算。此外,该公司还创造了一个财务系统,帮助用户以月租的方式在若干年之内租用太阳能板,让用户免去了搬家之后无法继续使用太阳能的后顾之忧。
2012年,SolarCity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成为全美最大的太阳能板安装公司。随着中国的太阳能板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太阳能板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安装用户越来越多,SolarCity的利润也直线上升。虽然赖夫完成了他的初始目标,不过也引来了更多的竞争者,他们纷纷抄袭SolarCity的商业模式,对SolarCity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014年,SolarCity开始销售储能系统,其需要的电池组正是特斯拉制造的,这个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将收集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切换为电池供电,由此节约一大笔电费。随后,SolarCity出资2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这意味着其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不再向供应商购买太阳能板,而是自主生产,同时努力探索如何让能源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2015年,SolarCity设定的目标是每年安装2吉瓦的太阳能板并生产2.8太瓦的电力,力争成为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商。不过他们距离这个目标还差很远,而马斯克希望他们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就在当年,赖夫和皮特·赖夫投入了大量资金,促使SolarCity的设备安装量上涨了73%,不过也造成了短期内的营业收益为负的尴尬局面。但是,马斯克并不介意短期内的收益如何,因为清洁能源代表的是人类未来的生活状态,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2.谁在给空中花园蓄水
巴比伦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之所以被人称奇,是因为人们无法想象它的恢宏气势,更无法想象它的建筑原理。同样,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商业构想,在构建初期也会被当成遥不可及的空想,只有敢于实践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奇迹的创造者。
马斯克很早就意识到了太阳能是未来可以商业化的行业,因为太阳一个小时照射在地球表面的能量,相当于全球一年能源的消耗总量,未来人类必将大力开发这种能量来源。太阳能是马斯克统一场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他给SolarCity的分工是负责销售,而特斯拉负责生产电池组,这样一来,SolarCity就可以免费给特斯拉的充电站提供太阳能板,让客户免费享受充电服务。这个商业模式也带动了很多特斯拉用户对SolarCity产品的关注,他们纷纷在家中安装太阳能板并开始适应这种新生活模式。
目前SolarCity面临的情况是,客户过于依赖政府的补贴,而这个政策能够持续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当时美国政府表示,太阳能发电税收暂免只是时间问题,在2012年底之前将会逐步取消。美国有些州已经将传统电力公司的固定成本转移到了太阳能用户身上。另外还有一个不利情况。随着太阳能面板的生产成本降低,很多业主不再需要租赁而是直接购买太阳能板,这就让SolarCity的盈利模式遭到了冲击。
马斯克投资SolarCity的目标是“加速世界交通行业向使用完全可持续燃料转型”,但如果SolarCity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破局,那么他的清洁能源计划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这时再想拉拢其他投资人将变得十分困难。【穿】
【书】
【吧】
从2012年到2016年,SolarCity累计亏损20亿美元,因为和大量用户签订了免费安装太阳能板的长期合同,这种业务模式注定前期要投入高额的成本,SolarCity的债务远远超过它的收益。因为看不清未来的盈利方向,很少有投资者愿意追加投资,为此SolarCity发行了“太阳能债券”,利率达6.5%,不断邀请之前的用户购买债券,当然,最先响应的还是马斯克。
2016年8月,马斯克以个人名义购买了SolarCity6500万美元的债券,在他的劝说下,SolarCity的CEO林登·赖夫和首席技术官皮特·赖夫分别购买了1750万美元的债券,三个人总计购买了价值1亿美元的债券,算是帮助SolarCity解了燃眉之急。
2016年11月18日,经过投票,SolarCity同意特斯拉以价值21亿美元的股票将其收购,合并后的公司将由马斯克领导,成为特斯拉汽车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现在来看,SolarCity更像是马斯克一个人的投资,毕竟它在马斯克未来的商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过,要想让别人也一样相信SolarCity的发展潜力,SolarCity就不能安于现状,要推出能够让大家买单的产品并让投资者相信它创造价值的能力。
2016年10月26日,马斯克亲自为SolarCity的新产品“太阳能屋顶”站台,向大家介绍该产品的全新功能。当然,他不只是扮演一个解说员的角色,而是让大家关注清洁能源,关注SolarCity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屋顶从设计理念上打破了常规,它被专业人士称为“光伏建筑一体化”,这并非是马斯克的创意,但是被他合理改造了。所谓的太阳能屋顶,就是在目标建设的过程中,让光伏产品和建设项目高度融合而不是后期添加。根据相关市场调查,有75%的用户更青睐这种方式。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常见的建筑一体化模式有半透明的太阳能玻璃、被集成到屋顶的电池镀膜以及柔性薄膜电池制作的屋顶等。
虽然光伏建筑一体化很早就出现了,不过马斯克是第一个将这种概念型产品转化为生活用品的人,这和他的“超级工厂计划”(旨在降低特斯拉生产成本的大型工厂,比如目前建成的超级电池工厂)相契合——太阳能屋顶是超级工厂的主要产品之一。如果该产品能够热销,就等于提前为超级工厂获取了订单。
SolarCity的商业思路是和特斯拉的“加速地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化”的战略高度匹配的,因为特斯拉并非只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还兼具清洁能源整合者的定位,这也是马斯克寻找新能源方案的根本出发点。
虽然SolarCity目前的业绩很不理想,然而马斯克却对此信心满满,他算了一笔账:仅在美国就有4500万户家庭的房顶可以替换为太阳能屋顶,而扩大到全球这个数据将是9亿,这些都可能在未来并入特斯拉式的服务计划中,也就是说让购买特斯拉电动车的用户同时购买太阳能屋顶,这种隐形的“搭配销售”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马斯克竭尽全力地为SolarCity搭桥铺路,将每一个发展步骤都转变为一个庞大计划中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SolarCity要生产美观实用的太阳能板,这个实施难度并不大,目前正在进行中;第二部分,特斯拉会继续丰富电动汽车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第三部分,推广自动驾驶技术,让车辆成为车主在闲置时期的赚钱工具。从这个计划表可以看出,SolarCity扮演了桥头堡的角色,如果它不能产出有竞争力的太阳能板,会影响到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销售。
太阳能屋顶结合了能源的再生和存储利用,背靠特斯拉这个新贵品牌,正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或许这个计划在推动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障碍,不过马斯克也一定作出了风险预案。对SolarCity来说,目前最需要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时间。虽然传统电能霸占着当前的消费市场,但是人类对完美产品的体验欲望是不变的,这就是SolarCity存在的价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特斯拉的盈利能力没有呈现出几何式的爆发态势之前,SolarCity的存在也会减缓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前进速度。即便如此,马斯克也用心良苦地将两家公司的产品绑定在一起,他认为两家公司的目标客户是重叠的,而这也正是未来市场的驱动力。
3.赤裸裸的圈钱有什么可耻?
大部分创业者的成就发端于ppt,但是能走多远就差别迥异了:有的止于ppt关闭的那一刻,有的止于第一桶金花完之后,也有的止于融资上市……马斯克之所以在推特上有两千万的粉丝,不仅在于他拥有惊人的脑洞和广阔的视野,更因为他有着特殊的生财之道。
特斯拉从上市以来,公司的流通股数量翻了一番,尤其是2011年中、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中以及2016年中等时间节点在证券市场上呈现出的增长速度,成为股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然,证券市场是一把双刃剑——特斯拉能够被炒高也会被做空。所以,马斯克不会将股票当作是圈钱的唯一手段,否则很可能会惹祸上身。
马斯克曾经发行了15亿美元的债券,用于特斯拉的投资再生产。另外,每年收取的特斯拉跑车的定金也成了融资的另一条渠道。不过,这些并不能证明马斯克是一个财迷心窍的葛朗台,只是因为特斯拉和SpaceX都处在对资金极度渴求的行业,尤其是特斯拉,虽然每年销量都在增长,但它的亏损率也一路高涨,这倒不是马斯克的经营战略出了问题,而是他一直在投资超级电池工厂,由此“吃”掉了大量的利润。
回顾特斯拉的运营历史,几乎无法找到有清晰盈利的某个时间段,它的业务属性很难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其资金大多是来源于证券和债券市场。按照目前这个态势,未来几年内,特斯拉的债券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负债总额将积累到200多亿美元,只有少部分债券能通过债转股的形式消化掉,前提是特斯拉的股价保持良好态势,否则形势会更加严峻。
马斯克深谙圈钱之道:圈钱要先树立口碑和知名度。因此,马斯克总是不遗余力地制造各种吸引眼球的新闻来提升特斯拉的股价,由此被一些人质疑是庞氏骗局的2.0版本。当然,这种指责并无根据,因为特斯拉不是传销组织,而是创新型的实业,这和庞氏骗局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特斯拉的战略愿景并不是做一家汽车公司,而是成为开发新能源的综合型企业。只要人类的能源危机存在,特斯拉的存在就有意义,不会在短期内破产,因此马斯克会凭借各种手段为特斯拉输血打气。
有人将马斯克比作美国版的贾跃亭,事实上二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乐视设定的目标并不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所推出的产品也是伪创新的,而马斯克瞄准的商业方向都是符合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的,这就是他圈钱的底气。
从另一个角度看,特斯拉的发展史也是马斯克的融资史。2004年,马斯克对特斯拉投入了750万美元的资金,随后在第二轮融资中,特斯拉又获得了1300万美元的融资。2006年,特斯拉获得了第三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马斯克同样也投入了一部分资金。2007年,特斯拉在第四轮融资中获得4500万美元。2008年是特斯拉最困难的时期,即便如此还是筹集到了4000万美元,避免了破产。到2009年,特斯拉一共募集了1.87亿美元。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完成IPO,开市当天股价就上扬41%,募集到2.26亿美元的资金,而在2009年特斯拉还亏损了5.57亿美元,特斯拉拥有了上市平台,获取资金的渠道就更广泛了。
特斯拉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它的产品概念符合美国的能源战略,所以在2009年获得了美国能源部8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笔巨款成了其研发新车型的主要资金。此外,特斯拉还有来自州政府和联邦的各种补贴,总计49亿美元。
马斯克圈钱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先让社会看到希望,让投资者看到回报的可能。他创立了SpaceX,帮助NASA解决航天事业停滞不前的情况。他也看到了环保问题和能源危机,所以有了特斯拉和SolarCity,这就让他圈到的每一笔资金都可以看成是对新技术的投入。从2013年到2017年,特斯拉总计发行了价值122.64亿美元的股票/债券,马斯克源源不断地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真金白银。
2018年是马斯克圈钱最困难的一年,因为发生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死亡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斯拉的口碑,甚至让特斯拉遭遇了“信仰危机”。另外随着产能的提高,特斯拉流水线“烧钱”的速度也加快了——每分钟的运营成本高达6500美元,现金存量接连5个季度呈现负数。通过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可知,特斯拉净亏损值高达7.85亿美元,同比增长两倍。
现实困境让媒体不断唱衰特斯拉,马斯克唯有不断为它输送养料才有翻盘的可能,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怪圈:烧钱让特斯拉处于破产的边缘,而只有继续投钱才能把它从绝境上拉回来,而一旦情况好转,又会“吃”掉大笔资金。这种尴尬的局面让马斯克不得不动用一切手段遏止特斯拉的颓势——从真金白银的融资到网络上的激扬文字,一个是撬开投资人的口袋,另一个是给投资人吃定心丸。
2018年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签署合作备忘录,之前马斯克宣称在中国建厂的消息得到了证实:特斯拉将在上海临港投资50亿美元,这也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建造的第一个超级工厂。不过,随着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出炉,净亏损7.175亿美元的现状让一部分人质疑马斯克建厂的资金从何而来,因为特斯拉当时的账面上只有22亿美元的现金。
马斯克在中国建设超级工厂,既有战略因素的考量,也是为了让公众看到特斯拉未来的盈利能力。至于建厂的资金,马斯克并不发愁,因为他可以通过向当地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稀释他的股权,确保他拥有足够的掌控力,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2018年,美国证监会对马斯克进行了调查,认为他如果不能证明资金的来源将面临操纵市场的民事或者刑事诉讼。这个事件发端于马斯克宣布有意将特斯拉私有化之后,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了10%,这对股民来说无异于打了强心剂,但是对一些投资者来说,他们认为马斯克是在开空头支票,制造虚假繁荣。在此之前,马斯克在推特上公开表示:如果特斯拉股价能够达到420美元将考虑私有化,他将出资710亿美元回购这些股票,但是马斯克也表示,如果投资者能够留在特斯拉也可以继续成为股东。
马斯克又一次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现在公众的聚焦点在于他的710亿美元从何而来。对此,马斯克并没有给出解释,华尔街的投资人也没有分析出可能的来源,不过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相信马斯克不是开玩笑,只是他还没有亮出底牌而已。这起私有化事件因为充满了悬念和争议,被媒体称为“融资门”。
无论这710亿美元出自哪里,马斯克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提振特斯拉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因为2018年上半年,特斯拉一直受到产能瓶颈的掣肘,影响了一部分人对它的信心,这对它日后发行债券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马斯克有责任创造令人期待的良好前景。事实上,如果没有人能证明马斯克拿不出710亿美元,这种言行就不构成欺诈。更何况,马斯克并非第一个用社交媒体发布公司重大事件的高管,流媒体巨头Netflix的CEO就曾经在Facebook上公布了Netflix的浏览量数据,结果也遭到了美国证监会的调查。
纵观马斯克的商业发展路径,不难发现他的融资方式天然充满着争议性,因为他的很多商业理念要用时间去证明,而不能用当前的市场占有率去证明,更不能用产品概念去证明。但是为了尽快达成目标,马斯克离不开巨额资金的长期供给,这就让他在圈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愿,他最终能够用事实证明自己。
4.把你们的时间交给我
时间管理是企业的必修课,也是领导者运筹帷幄的基本技能。如果没有以时间为轴线去量化工作,任何投入和努力都可能变得缺乏方向性,失败的概率会进一步增大。
当SpaceX在技术领域中不断探索之际,马斯克也从一知半解变成了专业人士,这源于他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在SpaceX成立初期,由于马斯克是个门外汉,所以购买了很多无用的设备,导致大家对他的管理方法产生了质疑,后来马斯克也逐渐意识到这对经营是不利的,他开始学习火箭领域的基础知识,他不能将自己仅仅定位为CEO,还要求自己能和工程师们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这样才能促进公司管理模式的专业化。
火箭技术比汽车更专业化,不经过专门的培训很难掌握,但是马斯克生来就有一种顽强的好学精神,每当他有问题想不通时,就会在公司里随便拦住一个工程师询问,一开始大家以为他是在故意测试自己的专业能力,后来才发现这是马斯克在恶补专业技能。马斯克这种求知欲疯狂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程度,他差不多能将别人掌握的90%的知识都吸收到大脑中。
马斯克拥有超人的学习能力,他的记忆力堪比计算机,能够快速学习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并把它们牢牢熟记在脑中。虽然记忆力并不是人类最引以为傲的技能,但是对于一个CEO来说,能够不借助计算机和他人提醒就能快速地提取知识,能够给员工一种神秘的威力,让他们无法预知马斯克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普通人相比,记忆力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衰退的迹象,而马斯克却不受这一规律的影响,堪称奇才。
除了拥有强大的记忆力之外,马斯克还具备出色的时间管理能力。他管理着两家公司,每天都要面对数不清的项目和各种杂事,如果不能将其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去处理,将给他造成困扰。还好马斯克能够充分认清时间的价值,可以快速地将需要处理的问题排列出优先等级,而他的时间表也是最积极的,让很多工作狂都为之恐惧。
马斯克赋予SpaceX和特斯拉的运行原则就是:高效再高效,用速度去争夺市场,用效率去击败对手。
马斯克之所以重视速度和效率,这和特斯拉之前遭遇的交货困境不无关系,因为Roadster无法按时交货,很多媒体都对他进行嘲讽,认为他是一个“拖延大师”,总在用各种借口来搪塞客户。实际上,延迟交货并非马斯克所愿,是不利的客观条件造成的,毕竟马斯克的职业经历源自硅谷,和汽车制造业存在着较大差距。马斯克能够知道一行代码所需要的编写时间,但他无法计算一辆汽车的出厂时间。
当然,延迟交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马斯克并不会因为别人和他犯同样的错误而觉得自己无辜,他希望能够赶超他人,这才能凸显他的企业的竞争力。在马斯克的带动下,SpaceX的工程师们也在努力探寻和时间赛跑的技巧,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也会影响自己在马斯克心中的地位。
一般的企业,项目计划书、月度总结表这些文字类的东西,都是按照每天或者每个星期为单位来编写的,但是在SpaceX则不同,很多员工会尽量缩短时间,因为马斯克的要求往往是以分钟为单位的,稍有怠慢就会引起他的不满。在马斯克眼里,一个人似乎不需要吃饭或者上厕所,应该整日坐在办公桌前或者蹲在工厂里。
马斯克是一个能够有效驱动员工的时间管理大师,这并非是单纯依靠强权和高压来完成的,而是一种洞悉人心的技巧。马斯克从来不会要求员工在某月某日完成某项工作,而是会询问员工是否能够在某月某日完成某项工作,这样一来,马斯克对时间的紧迫要求就变成了对方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示能够做到,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
在马斯克眼中,一个人不管有多么出色的能力,都应当通过持续性的工作来体现,而不是作用在某一件事上。换句话说,与其证明你在一个小时内做出的成就不如证明你在一个小时内的工作效率。
SpaceX的“龙飞船”能够在4年的时间内完成复杂而艰巨的设计任务,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奇迹,这得益于马斯克对员工们的时间管理驱动。在这个项目开始时,马斯克亲自带队,而他手下的工程师们并非经验丰富的老将,还是一群还不到30岁的新人,这种年龄结构很有硅谷的风格,也意味着马斯克不能依靠他们的经验走捷径,只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斗志。比如,如何让“龙飞船”具有更强大且造价低廉的隔热性能,这是工程师们经过实践完成的技术突破,让“龙飞船”的整体造价远低于其他飞船,马斯克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引导作用。
虽然马斯克是门外汉,但是他敢于给员工布置难以完成的任务,这并非是他盲目乐观,而是他清楚对方有能力完成,只是缺乏足够的驱动力。在制造猎鹰1号的时候,SpaceX需要能够触发平衡动作的设备,但是工程师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于是就找到供应商询问报价,结果发现价格太高,马斯克就要求团队自己设计,最后用了9个月终于完成设计,为SpaceX的低成本航空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SpaceX遇到供应商要价过高或者供应链压榨过于严重的情况时,都会考虑自主生产,这得益于马斯克对团队的高要求。
因为马斯克对成本有着高标准和严要求,所以他希望工程师具有相同的思维。凯文·华生进入SpaceX之前参与喷气推进实验工作,一直致力于设计造价低廉的能够用于太空运算的计算机,他在接受马斯克的面试时两人心有灵犀:马斯克希望火箭的计算系统成本低于1万美元,而在航天界的市场价是1000万美元,看似异想天开,然而华生却认为可行。最后,华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了一个名为CUCU的廉价通信装置,后来被安装在了猎鹰9号上,帮助火箭及时处理某些故障,成为属于SpaceX的专利技术。
在外界看来,马斯克的工程师团队并没有多少专业人才,他们只是一些掌握了初级或中级水平的技师而已,但是SpaceX还是能够突破能力上限,这和马斯克的时间管理驱动不无关系,他能够让员工在执行命令时确保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率的最大化。因为马斯克对开销超过1万美元的申请都要亲自批复,这就迫使大家在提交申请前考虑能否进一步降低成本,否则可能会被马斯克痛骂一顿。
这种工作方法看似专断,但确实能够有效驱动SpaceX在完成项目时更精确、更具目的性。相比之下,在规模上和资金上都超过SpaceX的很多同类企业,往往因为机构臃肿和效率不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制造新设备的任务。
领导者的知识体系决定了他所采用的工作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技术人员,让他们不敢怠慢,因为领导者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了解每一笔采购费用是否含有水分。正是基于这种工作方法,才让SpaceX创造出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测试台。
这个测试台的作用是对火箭所需的零部件进行检测,比如电子设备、推进器等。工作人员可以将零部件设备放在金属制成的台面上,然后对部件的功能进行模拟再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实测工作,控制成本。对于那些整日忙碌的工程师来说,如此方便的自检设备节约了他们的时间,不必让他们频繁地往返于公司和试验基地,也能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火箭的性能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发射的成功率。有一次,一位工程师在发射前的几个小时突然发现了一个软件中存在代码错误,于是立即进行修改并测试了对硬件的影响程度,最后确认没有任何问题,这才放心大胆地进行正式发射,前后不超过半个小时,由此可见该测试平台的强大功能。如果换做其他公司,常规的解决时间长达几个星期。
时间就是效率,而效率源自正确的工作方法。对于SpaceX来说,工作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马斯克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他会通过电子邮件群发的方式告诉员工他正在推行的新策略。在马斯克眼中,这些策略可以是火箭发射器上的一个重要程序,也可以是某个工程师的口头禅。有一次,马斯克在群发邮件中提到,大家在工作中使用自创缩写词成为一种潮流,虽然对经常打交道的内部人士来说也许不存在障碍,可一旦交流范围超越了工作组、小团队乃至部门之后,这些缩写词就会造成阅读障碍,SpaceX需要给每一个员工都发一张缩写词的对照表,让大家在文字沟通之前先弄清对方要说什么。
马斯克的担忧不无道理,SpaceX每时每刻都在壮大,总有一些新员工加入,所以当使用自创缩写词成为一种潮流之后,会加深员工之间的沟通壁垒,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为此,马斯克明确提出,除非得到他的允许,否则任何人都不准使用自创的缩写词汇。
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反映的却是马斯克有错必纠的态度。在他的认知体系中,事无大小之分,只有对错之别,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缩写也许会导致一次沟通出现偏差。为此他会毫不客气地批评犯错误的人,他要让所有人都明白,工作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服务的,凡是阻碍效率提高的行为都必须禁止。
由于马斯克事无巨细地管理着SpaceX,让大家在做每一件缺乏案例参考的事情时,都会诚惶诚恐地去找马斯克请教,为的就是从他那里得到正确的指示。如果某个人在某个项目中作出了严重的失误判断,马斯克会直接将他踢出团队改由自己负责。最重要的并不是他这种雷厉风行的态度,而是他能够胜任任何岗位和项目,因为他对SpaceX上上下下了如指掌,这成为他“独断专行”的基础,也成为SpaceX能够后来居上的资本。
5.榨干他们的想象力
人才为企业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并非劳动力,而是想象力。当然,高价值的想象力是建立在熟练技术和专业精神之上的,而非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符合理性原则的想象,能够转变为生产力,加速企业的发展。
SpaceX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廉价科技的进化,更是一种旨在为人类服务的商业视角。马斯克关心的不仅是把卫星送上太空,而是要让人类的梦想一起进入太空,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人类的生存现状。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疯狂的念头,但正是这种狂想给SpaceX注入了发展的无限动力。
新的太空竞赛悄然开始,马斯克正在消除那些负面的工作思路,他要把新一代的航天理念一起送上太空,SpaceX由此成了一个行业搅局者。事实上,传统的航天承包商从来没有什么远见,他们只关心每年能够从政府或者其他私人企业手中获得多少订单,赚来的钱也不会用于研发,而是分给股东变成豪宅、跑车以及私人飞机。马斯克不屑于做这样的企业,他要让SpaceX变成一家走在尖端的企业,他手下的员工也不只是雇佣工人,而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艺术家。
在人才储备上,马斯克倾向于招收刚从学校里毕业的学生,虽然他们没有经验,但是能够接受SpaceX的企业文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斯克对有工作经历的人才存在排斥感,他对那种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出色表现的工程师同样十分欣赏。其实无论是否有职业背景,人才的关键价值在于是否能够和团队通力配合,而这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当然,马斯克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些主观上的偏好,比如他欣赏那种从小喜欢做各种小器具的人。
招募人才并非易事,不是单靠高薪就能吸引过来的,也不可能每个人才都会主动上门,有时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主动去挖掘。在这个环节上,SpaceX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们通过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去寻找工程师,这样锁定人才既符合SpaceX的技术要求,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战友,免去了一边工作一边磨合的麻烦。有时候,SpaceX也会主动出击,将高校实验室中的优秀人才挖走。即便是在一些研讨会上,SpaceX的人力资源部门也会偷偷挖走他们看中的人。随着SpaceX名气的提升,被选中者也像中了头彩一样高兴。
马斯克在选人才的时候,注意面试和考试同步进行:面试是了解彼此,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信息呈现;考试则是检测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对工程师而言,SpaceX所出的题目都不简单,比如其他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只需要现场写十几行代码,而SpaceX的工程师就要多写上几十倍甚至更多,然而通过这些测试还没有结束,应聘者还会被要求写出自己为何在SpaceX工作。
虽然选拔过程比较挑剔,然而一旦入选,这些幸运儿就有机会和马斯克面谈。尽管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马斯克还是会亲自参与面试,哪怕是门卫他也必须亲自面谈。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有些人会表现得比较紧张,不过马斯克却收放自如,他会继续做手头的工作,然后很随意地和对方来一场对话。
有些面试者会认为马斯克说的话很难懂,当然也有人会觉得那些话非常精彩,这是因为马斯克的谈话都是随机性的,他不会用同一种方式去和无数个面试者沟通,但只有一个问题是不变的:“你站在地球表面,往南走1英里,往西走1英里,再往北走1英里,刚好回到原地,请问你在哪里?”标准答案是北极,这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是马斯克不会就此停止,他会抛出一个新问题:还有可能在什么地方?这个备选答案是在南极附近。
这个答案听起来简单,但并非所有面试者都能答对,不过马斯克不会就此判断对方的能力或者智力出了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多数人忽视的答案,他会耐心地给对方讲解,而且他要得到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人在面对难题时的解决态度。
对于求职者来说,SpaceX不仅薪资待遇很好,而且前景光明,同时也意味着进入这里要经受非人的考验,人力资源部会告诉他们:SpaceX需要的不仅是为企业提供价值的员工,更需要的是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的“特种部队”。回想起马斯克当年在夸贾林的艰苦岁月,就不难发现这是已经植入SpaceX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因为探索太空本身就是人类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绝不是单纯依靠智力和体力就能胜任的,更需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也是支撑马斯克从困难走向成功的关键。
很多求职者认为,但凡企业提出的战斗精神,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工作和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久经考验的求职者正式进入SpaceX之后,才发现人力资源部门给他们提出的要求不是在开玩笑,大部分人在入职之后的几个月就黯然离去,不是因为工作环境压抑,而是工作强度太大——几乎每个岗位都要在一个星期之内工作90个小时以上,这对于初出校园的学生来说太具有挑战性,而那些有过职场经历的人,通常也没有从事过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另外,马斯克对员工的直言不讳也让一些内心敏感的人无法接受。
正是因为SpaceX的这种特殊企业文化,让公司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这个现象不仅体现在基层,也反映在公司的高层,但还是有一些追随者坚持了十几年的时间,工程师中也有能工作5年以上的“老兵”。促使他们坚定地留下来的原因不仅仅是热爱这份工作,也有对获得股权的期待——这不仅事关荣誉,也代表着利益。
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都是优秀的演讲大师,他们具有鼓舞人心的能力,能够激发人们潜藏在内心的宗教式狂热,也能够唤醒被懒惰埋没的奋斗精神。马斯克无疑就是这样的领袖,他能够用“我们可以去火星”号召大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也会让人一面承受着工作之痛一面不忍离去。最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离职的或者被解雇的前SpaceX员工,也会对马斯克崇拜得五体投地,或许在他们看来,自己没有最终留下不是马斯克的问题,而是他们自身不够优秀。
这大概就是SpaceX的信仰之力,一种让人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强大力量。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SpaceX也拥有了和同行截然相反的工作思路。比如,马斯克在原则上不允许SpaceX对外采购零部件,这不单纯是节约资金,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但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SpaceX事必躬亲的做法也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因为很多供应商在航天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马斯克拒绝与他们合作时,就意味着SpaceX要从头开始,那么在初始阶段必然不会产生高效率,反而会频繁出错。
尽管如此,马斯克还是坚定地走上了一条自主生产的道路。SpaceX由此具备了生产主板、传感器等零部件的能力,极大地节约了成本,还帮助火箭减轻了重量。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依靠了工程师的想象力,也得益于马斯克的商业策略——SpaceX将现有的电子消费品改装为零件。在某些专家的眼里,这是一种很不专业甚至是投机的行为,然而事实上很多民用电子消费品的成熟度很高,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比如特斯拉的电池组就是用笔记本电池改装而成的。
如此对比就不难发现,为何其他航天界的企业奋斗多年却成长缓慢,而SpaceX却能异军突起,这是因为马斯克少走了很多弯路,他既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也敢于打破固定思维,所以SpaceX从上到下弥漫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特质,它符合业界的各项标准,又能够走出自己的捷径,而且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SpaceX未来很可能成为行业的标准化模板。
SpaceX在技术层面有了重大突破,这可以看成是硅谷精神在火箭工艺上的应用,比如焊接流程自动化,它是通过摩擦搅拌的新焊接方式,将巨大的金属板严丝合缝地焊接在一起,从而完成火箭主体的制造。这种焊接工艺在目前是最先进的,其焊接长度达到了20英尺。因为对火箭来说,焊缝是一种危险的存在,会随着火箭升空之后承受的压力增大而破裂,很多发射失败都是源自于此。SpaceX掌握的这项焊接技术在密闭程度和稳定性上超过了传统的焊接方式。当然,摩擦搅拌这个概念并非SpaceX首创,其他公司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但都是局限于小块的金属板件,从技术的成熟度来看远远比不上SpaceX。Μ.chuanyue1.℃ōM
一项技术的革新往往要经历无数次失败,SpaceX的工程师们也是通过多次测试才掌握了焊接大而薄的金属片的技巧,这就免去了利用铆钉和其他固定配件的麻烦,让火箭主体减少拼接工艺,确保在升空之后能经受高温和高压的考验,同时也减轻了火箭的重量,有利于成本控制。
马斯克并非航空领域的专家,甚至连一个技术员都算不上,而他招募的员工也并非个个都是精英,但是他运用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残酷的工作强度,以魔鬼式的训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能够以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在马斯克不断的“压榨”下,他们将想象力充分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让SpaceX在航天技术方面拔得头筹,成为让竞争对手甘拜下风的业内新贵。
6.取代原版的“山寨”钢铁侠
在SpaceX的办公楼里,摆放着一个特殊的雕像,它并非马斯克本人,也不是某位科学家,而是一位源自漫画的虚拟角色——钢铁侠。
众所周知,“钢铁侠”是马斯克颇具霸气的称号。他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人们将他和漫威电影《钢铁侠》中的主人公联系到一起,甚至有人认为钢铁侠的原型就是马斯克,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钢铁侠》电影改编于漫威公司的同名漫画,第一次亮相是在1963年3月,漫画的主人公是托尼·斯塔克,一个亿万富翁和军火商,为人风流倜傥。从时间上看,马斯克不可能是钢铁侠的原型,根据作者的描述,真正的原型应该是霍华德·休斯。
霍华德·休斯生于1905年,于1976年去世,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富豪,他是集航空工程师、企业家、电影导演、飞机大王等多个头衔于一身的传奇人物,研发了很多高科技尖端产品,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2007年,导演乔恩·费夫洛开始拍摄《钢铁侠1》的时候,租用了休斯飞机公司的一片建筑群,这家公司正是霍华德创办的,曾经是美国最重要的航天供应商。据说,钢铁侠的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在实地参观之后灵感大发,破败的景象也让他触景生情。不过让人遗憾的是,毕竟休斯已经去世,唐尼无法和他沟通,不能了解这段传奇人生背后的细节。后来,唐尼听说了马斯克的故事,他忽然发现马斯克比休斯的故事更加典型——他同样建立了现代工业王国。因此,唐尼想从马斯克身上汲取新的灵感,他对乔恩·费夫洛说,演好钢铁侠最好能和马斯克聊聊。
和休斯相比,马斯克也热衷于开发高科技尖端产品,无论是颠覆传统汽车概念的特斯拉电动汽车,还是能够实现人类太空旅行的SpaceX,包括后来的SolarCity和超级高铁,这些都和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人设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世界上除了马斯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设如此接近漫画主角的人。
在《钢铁侠》的剧组成员看来,马斯克更接近钢铁侠的现代形象,马斯克的生活就是托尼·斯塔克的生活。乔恩·费夫洛为了丰富角色的内涵,让电影更能撼动人心,于是帮助唐尼和马斯克建立了联系,让马斯克成为“活体素材来源”。
所幸,马斯克本人也对拍电影很有兴趣,他不仅为《钢铁侠》剧组提供了拍摄场地——SpaceX总部的厂区,还友情参演了《钢铁侠2》,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叫“埃隆·马斯克”的人。在电影中,傲慢无比的托尼·斯塔克看见他之后,居然绕过桌子主动过去和他握手聊天,可见钢铁侠对“马斯克”这个人物的尊敬程度。
事实上,唐尼和马斯克在拍摄之前就建立了较为亲密的关系。2007年3月,唐尼来到SpaceX的总部,马斯克亲自陪同他参观了工厂,这让见多识广的唐尼也深有感触,他说自己原本不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但是马斯克缔造的SpaceX让他为之震撼。唐尼认为,SpaceX就是一个庞大而充满创意的五金商店,员工在积极地工作,有着良好的协作状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像马斯克那样充满了激情。所以,唐尼觉得马斯克和他的商业帝国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些景象可以直接应用到影片中。
当然,对演员来说取景是次要的,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唐尼试图要了解马斯克不为人知的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唐尼认为马斯克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桀骜不驯,他是一个可以和员工共同工作的人,而且又不像那些不修边幅的程序员那样满身汗味。后来,唐尼回到摄影棚拍摄时,要求导演在钢铁侠的工作室里摆放一辆Roadster,等于帮助特斯拉做了广告,同时也将托尼·斯塔克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他能在别人苦苦等待出货之前拥有极其稀少的Roadster,而唐尼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钢铁侠和马斯克的形象更为靠近。
马斯克给了唐尼灵感,同样《钢铁侠》电影也赋予了马斯克全新的形象,人们对他的认识从创建PayPal的企业家变成了同时拥有特斯拉和SpaceX的脾气怪异的富豪商人。
其实,马斯克到底是不是钢铁侠的原型,漫威的粉丝都非常清楚,可仍然有这种说法流传出来,恐怕这是和《钢铁侠》的导演乔恩·费夫洛说过的一段话有关:“在将漫画英雄人物、制作了飞行盔甲的花花公子发明家托尼·斯塔克搬上大荧幕时,我头脑中想到的人物原型就是马斯克。”
从角色的性格和经历上看,托尼·斯塔克确实更接近马斯克,毕竟霍华德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太远,很多科技产品的设定无法满足目前观众的观影需求,所以马斯克更符合人们的预期,也有不少人把他视为当今世界的超级英雄。
对于钢铁侠这个称号,马斯克也欣然接受,不过在是否符合原型特征这个问题上,马斯克说:“我和斯塔克之间仍然有许多不同点,我感觉我似乎像斯塔克爸爸更多一些。”总之,马斯克十分享受被人当作钢铁侠原型这件事,因为他的曝光率得到了提高,他的工厂也借由电影成为一些科幻迷心向往之的神秘所在。
马斯克和钢铁侠制作团队的联系并没有就此结束。2013年,马斯克在互联网上传了一段有关全息投影手势操控的视频,他说这项新技术的灵感来源于《钢铁侠》中的一个片段:托尼·斯塔克对家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智能操控。在此之前,马斯克已经在推特上向乔恩·法夫罗透露,他会将全息投影技术转变为现实。这项技术利用leapmotion控制器跟踪用户手势,同时借助3D眼镜、全息投影机以及提供现实虚拟体验的头盔等设备,让人类的操作从实体接触升级为隔空接触,重现科幻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当然,马斯克开发它不是为了展示,而是在未来应用到SpaceX的火箭设计中。
马斯克和《钢铁侠》结下的不解之缘,对双方来说是共赢:制作团队获得了人物灵感、拍摄素材以及取景场地,马斯克赢得了免费广告、影视圈人脉和新粉丝,以及一个更具有传播性和感染力的称号。或许他会借助钢铁侠的口碑和人设来激励自我,创造出更多的科技奇迹。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埃隆·马斯克传更新,第六章 相信我,你不会后悔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