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温度偏高是卢克索较为突出的自然表征,其内里是典型的南方小城。坐落在开罗以南670多公里处的尼罗河畔,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的遗址上,古埃及最辉煌时期的国都。其历史位置与我国的古都西安,土耳其的孔亚颇为相像。我是稍稍偏爱踏足一些底蕴深厚、古老神秘的地方,卢克索未曾谋面,其鼎鼎大名,就已经刻在了心间。
出火车站大约100米,马哈塔大街(又叫“车站大街”)冒出一个祭拜殿横亘眼前,旅游车拐了一个小弯,就驶上了滨河大道。一辆豪华马车嗒嗒嗒地迎面而来,就像穿梭在老北京四合院中的三轮车,四轮马车是当地招揽游客的基础设施,几乎不过一刻钟,就会有另外一辆甚至几辆,从我的眼前招摇地驰过。
震撼的景象发生了!那些撞进视线里的阔大的柱子,上面布满迷惑的象形文字,和在倒塌的城墙中高耸挺立的法老神像……轰开我略显沉寂的心绪。
获悉“卢克索”一词来自阿拉伯语“宫殿”一词的复数,以这个名字命名该地域,显然是遍地宫殿的缘故。当年阿拉伯人,占领北方的孟菲斯,一举攻进南部的都城底比斯,在信息闭塞的当时,面对众多宏伟的古埃及建筑杰作,无不瞠目结舌,相当震惊,于是,用“卢克索”命名了这个城市。实际上,这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独一无二的露天博物馆。
车子,并没有因为我的惊诧而停留。一刻不停地穿过街巷直奔尼罗河河畔的住宿地。正是温度恰好的早晨,居民区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幕。包着白色头巾,穿着长袍的努比亚男人,带着小孩的女人在街上缓缓地行走,不急不躁是当地人的习性,悠闲和满足轻松地挂在他们的脸上,我这奔忙不定的情绪,都要被他们软化了。【穿】
【书】
【吧】
神庙是阿蒙神在奥贝多祭典时在尼罗河畔的行宫,在门墙和柱廊上都会有各种图案装饰。千年岁月的流逝,大多数宏伟的建筑已经破败淹没,当年被视为太阳升起的东方——尼罗河东岸“活人城”的宫殿群,如今只剩下卡尔纳克和卢克索两座神庙,而河西——太阳归宿之处的“死人城”,祭祀亡灵的神庙所剩无几,大多数的陵墓被偷盗一空,而劫后余生的许多古迹,仍使卢克索以“埃及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而名扬天下。
下午,温度略微下降的时候,我站在了立着两座神像和一个方尖碑的卢克索神庙的塔式门楼前。需仰视才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像分置于入口处两侧。走进神庙不由得就会慢下脚步,庭院、大厅和侧厅,一个多小时也就转完了,我却一处不拉地东瞧西看占用了更多时间,什么叫津津有味,陶醉不已,算是又一次领教了。
各种形貌的游民来来往往,如彩色的鱼儿穿梭于柱廊其中,即使个头很高大的欧洲人也相形见绌。大量而精美的浮雕撞进眼帘,数不清的符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柱子和左一面右一面墙,法老时代的神祗活动、生活场景、农耕狩猎以及战事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
傍晚,从尼罗河上看卢克索神殿,如同浮动在棕榈树顶的一艘大船,高高耸立的方尖碑恰如船前撑旗的桅杆,这艘“圣船”载满了千年的历史与沧桑,让我久久回味。这座城市散发着艺术及实用主义的气息,无论何时,这里都弥漫着一股欢快的气氛。就连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夫人布吕尼都将卢克索作为其公开度假的第一站,可见卢克索的无穷魅力。
很快,一条排列着羊头狮身的大道落入视线,这是进入卡尔纳克神庙的必经之路。在卢克索,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就是这个神庙,而最有名气的地方就是那个随着电影《尼罗河惨案》镜头名扬天下的石柱大厅。
我直冲那大厅而去。很多根石柱出现在眼前,它们高耸入天,气势恢宏,有着高不可攀的威严,仿若穿梭在石柱丛林中。电影中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惊险镜头,就是在这个大厅拍摄的。盛开的、纸莎草花形状的柱顶,据说可以同时站立100人,漫步在巨大的石柱厅中,仰视这些3000年前的奇迹,我一时语噎,深深地被震撼了。
我好奇地想测量一下柱子的维度,居然要11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它那铺展的柱体上,通体遍布精美浮雕。抬头凝视而去,读不懂上面的任何一个符号和线条的意思,却得到了一种被文明光辉辐照的骄傲。明亮的光线穿越石柱顶部的结构,直射到柱体上、地面上,留下如水一般的斜影,光与影的交错谱写出一曲让人晕眩的前奏。我靠在石柱的一侧,静静地,不希望被人打扰地体会着,不由得过了约定集合的时间,等到导游疯了般找到我时已经大汗淋漓。
整个卡尔纳克分为三大园区,每个园区献给一个神。越往里走,接触到的时代便越久远。当下一小时,仿佛走过了7000年。在众神的注视下,我和导游穆罕森、小虎以及Amr牵起手来。我们一次次兴奋地蹦跳,一起轻轻起舞……不知是对相识异域的珍视,还是见证文明奇迹的冲动,一瞬间,心中的愉悦,达到了沸点。
在埃及的旅游市场,从不缺少石雕甲壳虫的影子,最大的甲壳虫却是在卡尔纳克神庙里发现的。要回去时,穆罕森把我们引领到一汪蓝盈盈的湖水边。不断有人围着一个高大的石座转圈,那石座的上面,赫然爬着一只富有象征意义的甲壳虫。
埃及文化中,甲壳虫代表了清晨的太阳,如果围绕石像转上三圈就能得到美好的姻缘,转七圈就能升官发财,大吉大利。穆罕森极为认真的表情把我们逗笑了。呵呵,管他真的假的,照葫芦画瓢吧。各种肤色的人种转了起来,也许有一种暗示,埃及的神灵真的会保佑我们吧!www.chuanyue1.com
“(卢克索)这个地方你徘徊愈久,愈感到惊讶”。法国作家福楼拜早就在一封家信中这样写道。从19世纪60年代以后,卢克索无法沉寂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别是欧美人纷至沓来。
神庙里转悠了一天的我仍然热情旺盛。在斜阳如血的时候,站在大街上无所事事地观望来来往往的世俗景象实在是无比惬意的美差。中午是这里最安静的时段,阳光炙烈,火烧火烤一般,街上只能见到很少的人,人们躲在家里、店铺里乘凉,只有那些建筑物和屹立了几千年的高大威武的神庙柱子,接受着阳光的直射,通体弥漫着滚烫的红光……而晚上,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夜生活。
感悟
19世纪80年代,只有富人才能享受长途旅行,从遥远的欧洲,摆脱当地冬季的严寒,跋涉到一年四季总是春意融融的埃及南方,住进卢克索一家宫殿般的老旅馆中。至今,这里仍然到处洋溢着明显的维多利亚时代气息,除了拜访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神庙之外,人们也在感受和分享卢克索的各种嫣然气息中,不思其返。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已经在电影《木乃伊2》中见过神庙的影像,对,那部惊悚的动作特效片全部剧情的发生地都是在古文明的发源地——埃及。片中进入场景的神庙就是卢克索的卡尔纳克。我没有小男孩亚历克斯那般喜欢冒险,无意中戴上了一支要命的金手镯,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神鬼恶斗在伦敦上演,我喜欢静静地走近这些高耸矗立的庞然大物,听那些古老的石头在耳畔悄悄地说话,无声却有形地讲述古埃及发生的各种传闻逸事……
卢克索是平和的、宁静的,让人和顺闲散。是撒开的一张白色的大网,白的头巾、白的袍子、白的房舍、白的帆船……就像穿城而过的清澈的尼罗河,永恒地唱着自己古老、悠游而纯净的歌……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我路过的世界更新,卢克索,在众神的沉默俯视下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