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在古城的黎公街口,摆有一个锅盔摊。摊主是个漂亮女子,名叫张小梅,来来往往的人都喊她“锅盔西施”。

  那时候,每天早晨,黎公街口都会挤一大堆人,边等锅盔出炉边摆龙门阵。摆着摆着,就有人伸长了脖子问:“锅盔西施,你嫁人了没有?”在一阵哄闹声中,小梅把擀杖子打得脆声声响,大大方方地说:“我是这街上马家的三儿媳妇。”

  众人听了,闹得更火热。这城里有几个人不晓得马家?中医世家呀,马老太爷还是政协委员哩!这城里又有几个人不晓得马三娃?他两个哥哥都长得伸伸展展,还是大牌医生,偏偏他是个驼背,祖传的医术也一点都没学到,三十几岁的人了,整天就只晓得泡茶馆。

  于是,来买锅盔的人更多了。

  马三娃却最不喜欢别人喊他老婆“锅盔西施”。当初刚结婚才两天,他看见小梅把那套打锅盔的行头卫护得像宝,心里就很不舒服。那天晚上,只等客人走完,他就偏着脖子吼她:“你这个乡里婆娘,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弄到我屋里来,想做啥?”他原本准备了好几套招式,可都还没来得及比划,小梅就已经居高临下地捏住了他的鼻子,黑着脸说:“要不是你家老太爷救了我爸,谁会看上你,丑八怪!”这样吵吵闹闹地过了两年,马三娃的妈见他们没养小孩,就把小梅带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回来,她郑重其事地对小梅说:“你没法生娃儿,但我们马家决不嫌弃你。”听了这话,小梅立刻就像被人抽了筋,不吃不喝地瘫在了床上。她娘家父母得了信,进城来看她,拉着她的手说:“幸好你嫁到了恩人家,这要是在我们乡下,咋得了哟!”www.chuanyue1.com

  等小梅大病初愈再上街摆锅盔摊时,已经干瘦得连街坊邻居都认不得她了。虽然她的锅盔还是好吃,生意还是火红,但却再没人喊她“锅盔西施”。

  从那以后,马三娃不再骂小梅是乡里婆娘,改骂她是不会下蛋的抱母鸡。小梅听了,再不敢去捏马三娃的鼻子。日子久了,看到镜子里自己焦黄的头发、焦黄的脸,小梅不由得想起了乡下的父母。可她正打算回娘家去看看,马老太爷病了。

  一家人都嚷嚷着忙,只有小梅是闲人,自然该她照看病人。【穿】 【书】 【吧】

  老太爷临终时,望着通宵达旦守在医院的幺儿媳妇,长叹一口气说:“你妈怕你嫌弃三娃,就扯谎哄你。我心里明白,是三娃不中用……我给他用过药,没医好。”当着全家人的面,老太爷又拍着床沿说:“我走以后,老屋的全部家业都给小梅。三娃,你要是懂事,就到小梅娘家去抱养个娃儿,一家三口好好过……”

  三个多月后,马三娃跟在小梅后面,提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到乡下去,抱养小梅哥哥的小儿子。儿子六岁了,见到马三娃就磕头。马三娃活到四十岁,第一次听到有人把他喊“爸爸”,欢喜得腰杆都快伸直了。高兴之余,他十分难为情地对岳父说:“我没有工作,咋养得好这个儿子?”岳父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有我张家祖传的打锅盔手艺,你还怕饿肚子吗?”

  回了城,马三娃每天早晨一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转回来守在摊子旁边帮小梅卖锅盔。他的怪龙门阵多,把那些买锅盔的人逗得捧起肚子笑,拿了锅盔都不想走。渐渐的,小梅的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头发一天天光亮起来,有人就说:“哈,马三娃,你婆娘越来越好看了。”

  马三娃拱拱背上的包,昂起下巴说:“我婆娘啥时候不好看过?你莫忘了,她是锅盔西施哟。” 穿书吧为你提供最快的东坛井的陈皮匠更新,·锅盔西施·免费阅读。https://www.chuanyue1.org